一、《围炉夜话》的作者你了解吗?
《围炉夜话》是一部很经典的书籍,但是对其作者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我们只能知道:王永彬,清朝咸丰年间人,生平记述不详。根据书中的描写我们可以知道,本书是王永彬“书于桥西馆”的“一经堂”,最后成书于清朝咸丰甲寅二月。
二、《围炉夜话》的内容都有什么?
作者首先设定了一个虚拟的农家欢乐图,品读这本文学着作犹如与一位睿智的长者,在静静的冬夜重温他饱经风霜的岁月,再看那悠悠几十年的桑田沧海变换。书中的娓娓之言,恰如炉中之炭,默默地散发着恒久的热量,让人在寒冷的冬夜感到温暖宁静。
书中共184条人生的哲理和行为的标准,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不仅自己可以清醒,而且更能享受一个哲人对人生的思辩和觉悟。尽管三言两语,看似简短,内涵却是很深刻的。
三、《围炉夜话》的影响?
《围炉夜话》主要以“安身立命”为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固贫、教育、忠孝、等方面告诉人们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人的快乐、痛苦、压抑亦或其他感情。作者告诫人们要常常保持一份无怨无悔的淡然心态,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因其博大,受其滋润的中国文人的心胸也是宽广大度的,其精神世界更是丰富多彩。近代以来,这本书与《菜根谭》、《小幽窗记》并称为“处事三大奇书”。
四、原文和翻译
寒夜围炉,田家妇子之乐也。顾篝灯坐对,或默默然无一言,或嘻嘻然言非所宜言,皆无所谓乐,不将虚此良夜乎?余识字农人也。岁晚务闲,家人聚处,相与烧,煨山芋,心有所得,辄述诸口,命儿辈缮写存之,题曰围炉夜话。但其中皆随得随录,语无伦次且意浅辞芜,多非信心之论,特以课家人消永夜耳,不足为外人道也。倘蒙有道君子惠而正之,则幸甚。
咸丰甲寅二月既望
王永彬书于桥西馆之一经堂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弟立根基
译义:读书人必须以诗书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人要从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义上立下基础。
守身必谨严,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
译义:持守节操必须十分谨慎严格,凡是足以损害自己操守的行为,都应该要戒除。要以清静寡欲涵养自己的心胸,凡是会使我们心灵疲惫不堪的事,都不要去做。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译义: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应当以忠实敦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与后代的只要能得到勤劳和俭朴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神闲气静,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干大事的本领。
译文:有坚强的意志博览群书,殷切的询问师长,深入的思考问题,这几点是收回散漫的心思的关键环节。神情闲适气息恬静,心智一定要深远,勇气可嘉也要镇定自如,这些是做大事的人必须掌握的本领。
薄族者,必无好儿孙。薄师者,必无佳子弟。吾所见亦多矣。恃力者,忽逢真敌手。恃势者,忽逢大对头。人所料不及也。
译文:对家族的观念淡薄的人,他自己也不会养育出好子孙,对师长轻薄无礼的人,自己也不会教育出好弟子,我见到的这种事情很多了。以暴力自恃的人,一定会遇到更加暴力的对手,以强势自恃的人,也一定会遇到更强势的对头,人们的意料往往会不及世事变化。
饱暖人所共羡,然使享一生饱暖,而气昏志惰,岂足有为饥寒人所不甘。然必带几分饥寒,则神紧骨坚,乃能任事。
译文:吃饱穿暖的生活人人羡慕,然而享受了医生安逸的生活,但是豪气几乎没有,壮志也懒得抒发,这样的人怎么让那些饱受饥寒摧残的人所心服口服。所以,生活上一定要甘于承受几分饥寒,这样精神才能紧张,骨气自然更加坚毅,才能承担重大的事情。
宾入幕中,皆沥胆披肝之士。客登座上,无焦头烂额之人。
译文:能进入朝廷成为宾客人,都是一些正直敢言、专心辅助君王的人;可以成为自己座上宾的人,不能有性情狼狈,事业无成的人。
不必于世事件件皆能,惟求与古人心心相印。
译文:不必要求自己事事精通,只要与古人的拳拳热心相通就可以了。
不能缩头者,且休缩头。可以放手者,便须放手。
译文:于情于理不当逃避的事,就要勇敢地去面对。可以不要放在心上的事,就要将它放下。
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监也;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则细微宜防也。
译文:不以水而以人为镜子,就可以折射出人生的吉凶。没有在崎岖的山间摔倒反倒在平坦的大道摔倒,这就要求我们在细微的地方更加谨慎。
不忮不求,可想见光明境界。勿忘勿助,是形容涵养工夫。
译文:不因贪婪而嫉妒、不因索取而奢求,从此处可以看出一个人内心光明博大的境界;既不要忘记逐渐聚集道义力量以培养浩然正气、也不要因为一时正气不足就恨不得借助外力马上使之充盈,这才是一个人修养涵养的功夫。
不与人争得失,惟求己有知能。
译文:不和他人争取名利上的得失,只求自己有智慧和能力。
卜筮以龟筮为重,故必龟从筮从,乃可言吉。若二者,有一不从,或二者俱不从,则宜其有凶无吉矣。乃洪范稽疑之篇,则于龟从筮逆者,仍曰作内吉。于龟筮共违于人者,仍曰用静吉,是知吉凶在人,圣人之垂戒深矣。人诚能作内而不作外,用静而不用作,循分守常,斯亦安往而不吉哉?
译文:在古代占卜,是以龟甲和蓍草为主要的工具,因此,一定要龟卜及筮古皆赞同,一件事才可称得上吉。如果龟和蓍中有一个不赞同,或是两者都不赞同,那么事情便是凶险而无吉兆了。但是《尚书》洪范稽疑篇中,则对于龟卜赞同,蓍草不赞同的情形,视为做内面的事吉祥。即使龟甲和蓍草占卜的结果都与人的意愿相违,仍然要说无所为则有利。由此可知,吉凶往往决定在自己,圣人已经教训得十分明白了。人只要能对内吉外凶的事情在内行之而不在外行之,对于完全与人相违的事守静而不做,安分守己,遵循常道,那么岂不是无往而不利吗?
把自己太看高了,便不能长进。把自己太看低了,便不能振兴。
译文:把自己的能力和地位看的太高了,就不容易进步,把自己看得太低下了,就不会有振奋的勇气。
贫贱非辱,贫贱而谄求于人者为辱;富贵非荣,富贵而利济于世者为荣。
译文:家庭贫寒,地位低下并不是什么耻辱,贫贱了却却向有钱人献媚乞求才是做人的耻辱,家庭富贵也不一定就值得荣耀,只有自己富贵了也想着帮助别人才是光荣的。
贫无可奈,惟求俭。拙亦何妨,只要勤。
译文:如果贫困无法摆脱,只好力行节俭,以期来日;资质愚鲁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勤恳,终会有所成就。
泼妇之啼哭怒骂,伎俩耍亦无多,静而镇之,则自止矣;谗人之簸弄挑唆,情形虽若甚迫,淡而置之,则自消矣。
译文:刁蛮的妇女撒泼打闹时,也不过就那么几个技俩,平静的对待她,事情会自己解决;喜欢谗言媚众的小人,挑拨离间时,如果形式不紧急,就平淡的对待,那些坏话自然就消失了。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译文:再大的祸事,起因都是由于一时的不能忍耐,所以凡事不可不谨慎。
每见待子弟,严厉者,易至成德,姑息者,多有败行,则父兄之教育所系也;又见有子弟,聪颖者,忽入下流,庸愚者,转为上达,则父兄之培植所关也。
译文:经常对子孙严厉要求的人,后代子孙容易长成有才德的人,而一位姑息子孙,他们往往会成为行为败坏的人,这完全由于父兄的教育决定;还有一些人的子孙明明很聪明,却作出品行低劣的事情,而那些平庸愚鲁的孩子,却慢慢的成为品行优秀的人,这些转变都和父兄的栽培引导有关系。
每见勤苦之人绝无痨疾,显达之士多出寒门,此亦盈虚消长之机,自然之理也。
译文:常见勤勉刻苦的人绝对不会得到痨病,而显名闻达之士往往是劳苦出身,这便是盈则亏、消则长,也是大自然本有的道理。
谩夸富贵显荣,功德文章,要可传诸后世;任教声名暄赫,人品心术,不能瞒过吏官。
译文:不要总是夸耀财富与地位,也应该为后人留下功德和文章,这些才是可以传世不朽的;尽管声名可以造得很壮大,但是个人的品德是欺骗不了历史的。
门户之衰,总由于子孙之骄惰。风俗之坏,多起于富贵之淫奢。
译文:一个家族的败落,总是由于家族的子孙骄傲懒惰所致;一个地方的风气变坏,多半由于人们崇尚奢靡富贵的生活导致。
名利之不宜得者竟得之,福终为祸;困穷之最难耐者能耐之,苦定回甘。
译文:像名利这些最不容易的到的东西,自己竟然轻而易举的得到了,看了这种福分最终是祸害;穷困生活的最艰难阶段也坚持过来了,说明以后的日子会苦尽甘来。
明犯国法,罪累岂能幸逃?白得人财,赔偿还要加倍。
译文:明明知道而故意触犯国法,岂能侥幸地逃避法律的制裁?平白无故地取人财物,偿还的要比得到的更加几倍。
父兄有善行,子弟学之或无不肖;父兄有恶行,子弟学之则无不肖。可知父兄教子弟,必证其身以率之,无庸徒事言词也。君子无过行,小人嫉之亦不能容。可知君子处小人,必平其气以待之,不可稍形激切也。
译文:父兄长辈有好的品行,就算子孙学的不全、学的不精,但是一定会辈引导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长辈有低劣的行径,子孙就会完全学会的。由此可知,长辈教导晚辈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态度以便引导他们,不能只是嘴上说说。有道德的人稍微有失误,那些心胸狭隘的小人就会嫉妒的容不下这些失误,可见,有道德的人与小人相处就要平心静气的对待一切事情,不要有任何过激的言行。
富不肯读书,贵不肯积德,错过可惜也;少不肯事长,愚不肯亲贤,不祥莫大焉。
译文:在富有的时候不肯好好读书,在显贵的时候不能积下德业,错过了这富贵可为之时实在可惜。年少的时候不肯敬奉长辈,愚昧却又不肯向贤人请教,这是最不吉的预兆!
富贵易生祸端,必忠厚谦恭,才无大患;衣禄原有定数,必节俭简省,乃可久延。
译文:富贵容易招来祸端,所以待人一定要忠厚谦恭,这样才不会有大饿隐患;人享受的福禄也是有上天注定的,必须节俭节省,这样才能家道持久。
富家惯习骄奢,最难教子。寒士欲谋生活,还是读书。
译文:富贵人家做事习惯讲究奢侈,让教导子女勤俭成为很难的事情;贫寒的读书人想谋生,最好的办法还是专心读书。
发达虽命定,亦由肯做工夫。福寿虽天生,还是多行阴骘。
译文:虽说一个人能发达与否是上天注定的,却也在于他是否肯用功努力,虽说一个人的福禄寿命也是上天注定的,但也决定与他多做好事积下的阴德。
伐字从戈,矜字从矛,自伐自矜者,可为大戒;仁字从人,义字从我,讲仁讲义者,不必远求。
译文:伐字右面是“戈”字,矜字左面是“矛”字,这两种兵器都有*伤之意,所以自我夸耀的人一定要引以为戒。仁字的左边是“人”,义字的下面是“我”(古代的繁体字写法),有此可见,讲究仁义的人不必舍近求远,有人有我的地方就可以施行。
凡遇事物突来,必熟思审处,恐贻后悔;不幸家庭衅起,须忍让曲全,勿失旧欢。
译文:遇到突发事件,一定要深刻的思考、谨慎的对待,以免日后为莽撞后悔,家里不幸有了纠纷,必须宽容忍让,甚至委曲求全,这样就不会使以前美好的感情遭到破坏。
凡事谨守规模,必不大错。一生但足衣食,便称小康。
译文:做事只要谨慎的遵守一定的规则和模式就不会犯下大的过错,一辈子只要丰衣足食,就到达了幸福生活的境界。
凡事勿徒委于人,必身体力行,方能有济;凡事不可执于己,必广思集益,乃罔后艰。
译文:不要凡事都依赖他人,必须亲自去做,才能对自己有帮助。也不要事事只凭自己的意思去做,最好参考大家的意见和智慧,免得后来突然遇到不能克服的困难。
凡人世险奇之事,决不可为。或为之而幸获其利,特偶然耳,不可视为常然也。可以为常者,必其平淡无奇,如耕田读书之类是也。
译文:凡是人世间危险奇怪的事,绝不要去做,虽然有人因为做了这些事而侥幸得到利益,那也不过是偶然罢了!不可将它视为常理。可以作为常理的,一定是平淡而没有什么奇特的事,例如耕田、读书之类的事便是。
风俗日趋于奢淫,靡所底止,安得有敦古朴之君子,力挽江河;人心日丧其廉耻,渐至消亡,安得有讲名节之大人,光争日月。
译文:社会风气变得越来越奢侈浮华了,而且丝毫没有改善的迹象,怎样才能出现一个质朴,的有德君子,迅速改变这种奢靡的风气,世人心中的清廉羞耻的感觉,也渐渐麻木了,这样下去总会消失的,怎样才能有一位注重名誉和节气的伟人出现,他的光芒像太阳一样照亮人们的心灵。
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士君子立言,贵平正尤贵精详。
译文:真正有气魄的人做事,只会考虑事情的对错,而不考虑事情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文化人要发表言论,一定会重视观点的正确性,如果在正确的基础上再精确一些那就更完美了。
打算精明,自谓得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朴实浑厚,初无甚奇,然培子孙之元气者,必此人也。
译文:凡事都斤斤计较,还自鸣得意的人,必定是败坏祖宗门风的人,诚实简朴而又能敦厚待人的人,刚开始虽然看不到他的奇特的表现,但是能够引导子孙养成正气凛然性格的一定是他。
德泽太薄,家有好事,未必是好事,得意者何可自矜;天道最公,人能苦心,断不负苦心,为善者须当自信。
译义:自身品德不高,恩泽不厚,即使家中有好事降临,未必真是幸运,得意的人哪里可以自认为了不起呢?上天是最公平的,人能尽心尽力,一定不会白费其心,做好事的人尤其要有自信。
德足以感人,而以有德当大权,其感尤速;财足以累己,而以有财处乱世,其累尤深。
译文:能以道德感化他人的人,如果他身居高位而又有权势,这种感化就会更快的现出效果;如果财富过多就会让人劳神担忧,倘若又处在乱世中,那么,财富的拖累就更加严重了。
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
译文:在平淡之中交往的朋友,往往能够持久;在平静中度日,寿命必定绵长。
但患我不肯济人,休患我不能济人。须使人不忍欺我,勿使人不敢欺我。但责己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己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译文:只怕自己不肯帮助别人,不怕自己没有能力帮助别人,要让别人觉得不忍心欺辱我,而不是不敢欺辱我。有了事情要先责问自己的过失而不失责问别人,这是远离抱怨的方法。只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相信别人的意见,这即是失败的缘由。
但作里中不可少之人,便为于世有济。
译文:成为乡里中不可缺少的人,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了。在死后有足以为人称道的事,这一生才算没有虚度。
必使身后有可传之事,方为此生不虚。
译文:成为乡里中不可缺少的人,就是对社会有所贡献了。在死后有足以为人称道的事,这一生才算没有虚度。
待人宜宽,惟待子孙不可宽。行礼宜厚,惟行嫁娶不必厚。
译文:对待他人应该宽大,惟有对待子孙不可太宽大。礼节要周到,惟有在办婚事时不必大肆铺张。
敌加于己,不得已而应之,谓之应兵,兵应者胜。利人土地,谓之贪兵,兵贪者败。此魏相论兵语也。然岂独用兵为然哉?凡人事之成败,皆当作如是观。
译文:敌人来攻打本国,不得已而与之对抗,这叫做“应兵”,不得已而应战的必然能够得胜。贪图他国土地,叫做“贪兵”,为贪得他国土地而作战必然会失败,这是魏相论用兵时所讲的话。然而岂只是用兵打仗如此呢?凡是人事的成功或失败,往往也是如此啊!
地无馀利,人无馀力,是种田两句要言。心不外驰,气不外浮,是读书两句真诀。
译文:田地要竭尽全力长庄稼,人也要竭尽全力侍奉土地,这是种田人要记住的两句重要话语;心思不可往狂歪的地方想,心气也不能随便外浮,这是读书人要记住的两句秘诀。
道本足于身,切实求来,则常若不足矣。境难足于心,尽行放下,则未有不足矣。
译文:事情的道理本来就存在与自身的天性中,如果不管的追求,就会觉得没有满足的时候。环境永远难以满足内心的需求,如果放下对环境的苛刻要求,就不会感到不足了。
读书不下苦功,妄想显荣,岂有此理?为人全无好处,欲邀福庆,从何得来?
译文:读书不肯下苦功,就妄相荣华富贵,天下哪有这种道理呢?做人一点好处都不给他人,自私自利,想要得到福气和喜庆,要从哪里得来呢?
读论语公子荆一章,富者可以为法;读论语齐景公一章,贫者可以自兴。
译文:读《论语》公子荆那一章,富贵的人家可以用来效仿,读《论语》齐景公那一章,贫困的人可以用来振奋精神。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译文:想读书的人,不论天姿高低,只要能勤学好问,遇到难题总要下定决心弄明白,自然会有通晓书中道理的一天。想要在社会上征得荣誉,不管以前的家世多么贫贱,只要思忠厚敦实的人,所作所为没有一丝苟且的地方,便可以是百姓父老敬仰的人。
东坡志林有云:“人生耐贫贱易,耐富贵难;安勤苦易,安闲散难;忍疼易,忍痒难;能耐富贵、安闲散、忍痒者,必有道之士也。”余谓如此精爽之论,足以发人深省,正可于朋友聚会时,述之以助清谈。
译文:苏东坡在《志林》一书中说:“人生要耐得住贫贱是容易的事,然而要耐得住富贵却不容易;在勤苦中生活容易,在闲散里度日却难;要忍住疼痛容易,要忍住发痒却难。假如能把这些难耐难安难忍的富贵、闲散、发痒,都耐得、安得、忍得,这个人必是个已有相当修养的人。”我认为像这么精要爽直的言论,足以让我们深深去体会,正适合在朋友相聚时提出来讨论,增加谈话的内容。
多记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闲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规箴。
译文:多多记取生人的有哲理的言,心中才能有正确的见解,在一旁观看他人是怎样做事的,便可以用来做自己行事的借鉴。
敦厚之人,始可托大事,故安刘氏者,必绛侯也。谨慎之人,方能成大功,故兴汉室者,必武侯也。
译文:忠厚诚势的人,才可将大事托付给他,因此能使汉朝天下安定的,必定是周勃这个人。惟有谨慎行事的人,能建立大的功业,因此能使汉室复兴的,必然是也明这般人。
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人去禽兽不远矣;圣贤教人,总是一条正路。若舍此正路,则常行荆棘之中矣。
译文:人生于天地之间,都有天赋的良知良能,如果失去了它,就和禽兽无异。圣贤教导众人,总会指出一条平坦的大道,如果放弃这条路,就会走在困难的境地中。
天地无穷期,光阴则有穷期。去一日,便少一日。富贵有定数,学问则无定数。求一分,便得一分。
译文:天地永远存在,生命却有尽头,过去一天,便少了一天;富贵有命运注定,学问却没有极限,用功一分,就会得到一分。
天虽好生,亦难救求死之人。人能造福,即可邀悔祸之天。
译文:上天虽然希望万物都充满生机,却也无法救那种一心不想活的人。人如果能自求多福,就可使原本将要发生的灾祸不发生,就像得到了上天的赦免一般。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欺诈?世上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闲?
译文:天下没有真正愚笨的人,自己有怎么能肆意欺侮别人呢?世间生活的人多是在吃苦,所以,怎么能独自享受安逸的生活呢
天有风雨,人以宫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车通之。是人能补天地之阙也,而可无为乎?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赋之;人有形质,地以六谷养之。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而可自薄乎?
译文:天上有风有雨,所以人造房屋子来遮蔽;地上有高山河流,人便造船车来交通。这就是人力能够弥补天地造物的缺失,人岂能无所作为,而让一切不获得改善呢?人的心中有理性,天以仁、义、礼、智、信作为他的秉赋;人的外在有形体,地便以黍、稷、菽、麦、稻、梁六欲来养活他。天地对待人的生命尚且优厚,人岂能自己看轻自己呢?
图功未晚,亡羊尚可补牢。虚慕无成,羡鱼何如结网。
译文:想有成就,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就是一具很好的例证;羡慕是没有用的,希望得到水中的鱼,不如很快的结网。
桃实之肉暴于外,不自吝惜,人得取而食之。食之而种其核,犹饶生气焉。此可见积善者有馀庆也。栗实之肉秘于内,深自防护,人乃破而食之。食之而弃其壳,绝无生理矣。此可知多藏者必厚亡也。
译文:桃子的果肉暴露在外,毫不吝啬于给人食用,因此人们在取食之后,会将果核种和土中,使其生生不息,由此可见多做善事的人,自然会有遗及子孙的德泽。粟子的果肉深藏在壳内,好像尽力在保护一般,人们必须用刀剖开才能吃它,吃完了再将壳丢弃,因此无法生根发芽,由此亦可明白凡是吝于付出的人,往往是自取灭亡。
念祖考创家基,不知风霜沭雨,受多少苦辛,才能足食足衣,以贻后世。为子孙计长久,除却读书耕田,恐别无生活,总期克勤克俭,毋负先人。
译文:祖先创立家业,不知受过多少艰辛,经过多少努力,才能够衣食暖饱,留下财产给后代子孙。若要为子孙作长久的打算,除了读书和耕田外,恐怕就没有别的了,总希望他们能勤俭生活,不要辜负了先人的辛劳。
能结交直道朋友,其人必有令名;肯亲近耆德老成,其家必多善事。
译文:能结识交往正直的朋友,这种人也一定有好名声;肯亲近那些年高有德的人,这样的家庭也一定有很多善事。
莲朝开而暮合,至不能合,则将落矣。富贵而无收敛意者,尚其鉴之。草春荣而冬枯,至于极枯,则又生矣。困穷而有振兴志者,亦如是也。
译文:莲花总是早上开放,晚上闭合,到不能闭合时就是快凋落了,家道富贵却不会收敛气焰的人,要以次为诫。草木春天生长,冬天枯萎,到了极其干枯的时候,却又能生长了,因为要改变贫寒的境地而振奋精神的人,与草木十分相似。
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贵人失足,便贻笑于庸人。
译文:浪荡子若能改过而重新做人,仍可做个无愧于心的君子。高贵的人一旦做下错事,连庸愚的人都要嘲笑他。
鲁如曾子,于道独得其传,可知资性不足限人也。贫如颜子,其乐不因以改,可知境遇不足困人也。
译文:像曾子那般愚鲁的人,却能明孔一以贯之之道而阐扬于后,可见天资不好并不足以限制一个人。像颜渊那么穷的人,却并不因此而失去他的快乐,由此可知遭遇和环境并不足以困往一个人。
论事须真识见。做人要好声名。
译文:对于发表议论的事情,必须是自己亲眼见到并是自己的观点。既然要堂堂正正做人就要做个有好名声的人
观规模之大小,可以知事业之高卑;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
译文:只要看规制法式的大小,便可以知道这项事业本身是宏达还是浅陋。观察德被恩泽的深浅,便可以知道家运是否能绵延长久。
观周公之不骄不吝,有才何可自矜?观颜子之若无若虚,为学岂容自足?
译文:古代的周公制作了礼乐,是周朝的圣人,但他并不为自己的才能和地位而对他人骄傲、鄙视,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他本人极得孔子赏识,但他却能做的“有才若无,有德若虚”,不断虚心的向人请教,学习怎能满足呢?
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其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得其幽芳,则游览处皆师友也。
译文:观赏红霞,领悟到明亮灿烂的生命;观赏白云,领悟到卷舒自如的姿态;观赏山岳,领悟到它的灵动奇伟;观赏河海,领悟到它的浩瀚无边;那么,天地之间都是文章。看到绿竹,想到它的虚心;看到菊花,想到它的气节;看到松柏;想到他的傲岸;看到芝兰,想到它的芬芳;那么,在游览玩赏的时候,处处也都是良师益友。
耕读固是良谋,必工课无荒,乃能成其业;仕宦虽称显贵,若官箴有玷,亦未见其荣。
译文:耕种读书并重固然是个好办法,总要在求学上不致荒怠,才能成就功业。做官虽然富贵显达,但是如果为官而有过失,也不见得是光荣。
耕所以养生,读所以明道,此耕读之本原也,而后世乃假以谋富贵矣。衣取其蔽体,食取其充饥,此衣食之实用也,而时人乃藉以逞豪奢矣。
译文:耕种是为了糊口活命,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这是耕种和读书的本意,然而后世却被人当作谋求富贵的手段。穿衣是为了遮羞,食物是为了充饥,衣食原本是为了实际上的需要而用,然而现在却被人用以夸示豪富奢华。
古今有为之士,皆不轻为之士。乡党好事之人,必非晓事之人。
译文:从古到今有作为的人,都不是轻易采取行动的人,乡里那些好事的人,必定都是不明白真正事理的人。
古之克孝者多矣,独称虞舜为大孝,盖能为其难也;古之有才者众矣,独称周公为美才,盖能本于德也。
译文:古来能够尽孝道的人很多,然而独独称虞舜为大孝之人,乃是因为他能在孝道上为人所难为之事。自古以来有才难的人很多,然而单单称赞周公美才,乃是因为周公的才难以道德为根本。
古人比父子为桥梓,比兄弟为花萼,比朋友为芝兰,敦伦者,当即物穷理也;今人称诸生曰秀才,称贡生曰明经,称举人曰孝廉,为士者,当顾名思义也。
译文:古代人把父子关系比喻为乔木和梓木的关系,把兄弟关系比喻为花朵与花萼的关系,把朋友比喻为芳香的芝兰花,因此,讲求伦理关系的人,应该把万物之间的道理推及到世间人伦的道理上,现代人称读书人为秀才,称科举荐入大学的人为明经,还称呼举人为孝廉,所以,读书人可以根据这些称呼明白自己应该具有的涵养和品德。
郭林宗为人伦之鉴,多在细微处留心;王彦方化乡里之风,是从德义中立脚。
译文:东汉时代的郭林宗,经常观察人伦常理,他的观察深入到了细微的境地,东汉的王彦方教化乡里的风气,总是采取道德和正义做为根本。
甘受人欺,定非懦弱。自谓予智,终是糊涂。
译文:甘受他了欺侮,一定不是懦弱;自认自己聪明,到头还是糊涂。
孔子何以恶乡愿,只为他似忠似廉,无非假面孔;孔子何以弃鄙夫,只因他患得患失,尽是俗心肠。
译文:孔子为什么讨厌那些被叫做“乡愿”的人呢?那是因为这些人的外表忠厚、内心奸诈,经常用假面孔对待人。孔子为什么厌弃那些“鄙夫”呢?因为他们做事只知道畏首畏尾、斤斤计较,从来不从大局考虑问题,他们没有内涵。
看书须放开眼孔,做人要立定脚根。
译文:看书应该放开心胸,去接受知识和观念;做人要踏踏实实,站稳立场,把握好原则。
陶侃运甓官斋,其精勤可企而及也;谢安围别墅,其镇定非学而能也。
译文:晋代名臣陶侃,曾在广州做过刺史,闲暇时间他就来回运转头,意思是让自己修行勤劳,这种品质是可以从锻炼中得到的,晋代名将谢安,在面临大敌时,仍能与朋友从容不迫的下棋,这种镇定自如的态度,就不是能学来的。
肯救人坑坎中,便是活菩萨。能脱身牢笼外,便是大英雄。
译文:尽心救助陷于危难之中的人,功德不亚于活菩萨,能在繁杂的人情世故中脱身的人,就是当世的杰出人才。
和平处事,勿矫俗以为高。正直居心,勿机关以为智。
译文:伟人处事要平心静气,不要违背习俗,自命清高,心地要善良真正,不要总是设置机关,觉得自己聪明过人。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
译文:以祥和的态度去和人交往,以平等的心情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相期许,守住自己的才能以等待可用的时机。
和为祥气,骄为衰气,相人者,不难以一望而知;善是吉星,恶是凶星,推命者,岂必因五行而定?
译文:平和是吉祥之气,骄傲是衰败之气,看相的人一眼便能看出,并不困难。善良是吉星,恶毒是凶星,算命的人哪里一定需要五行才能论定呢?
何谓享福之人?能读书者便是;何谓创家之人?能教子者便是。
译文:什么样的人才是享福的人?有书可读并且能够从中得到乐趣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是创立家业的人?那就是能教育出贤德的子孙的人。
何者为益友?凡事肯规我之过者是也;何者为小人?凡事必徇己之私者是也。
译文:哪一种朋友才算是益友呢?凡遇到我做事有不对的地方肯规劝我的便是益友。哪一种人算是小人呢?凡遇到自己做错事,只会一味地因私利而偏袒自己过失的便是小人。
济世虽乏赀财,而存心方便,即称长者;生资虽少智慧,而虑事精详,即是能人。
译文:虽然没有足够的金钱资助世人,但只要处处给人方便,就是一位有德的长者;虽然天资不够聪明,但考虑事情精明详细,就是一个能*人。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蠢而多财则益其过,可知积财以遗子孙,其害无穷也。
译文:凡是做好事的人家必定给子孙后代留下许多恩泽,而为恶人间的人家,也必定给后世子孙留下很多隐患,可知,多做好事,能带给子孙恩泽,这是为后代做了长远的打算。贤明的人如果又变得富贵,金钱就会消磨他的志气,使他贪于享乐,愚蠢的人如果富贵,这些钱财只能使他更加愚笨,可见,积攒金钱留给子孙,其实是为在哦孙日后的败落埋下了伏笔。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存私心,不能谋公事。
译文:只能见到小小的利益,就不能立下大的功绩。心中存着自私的心,就不能为公众谋事。
见人行善,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誉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己之功也。
译文:见到别人做善事,应该真诚的加以赞扬;看到别人有错误,就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提醒,这是德行修为好的人待人处事的道理。听到别人称赞的话语,就要更加勤奋上进;听到他人说诽谤自己的话,就应该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是真君子修养身心的功夫。
敬他人,即是敬自己。靠自己,胜于靠他人。
译文:敬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依靠自已,远胜于依赖他人。
家之富厚者,积田产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保,不如广积阴功,使天眷其德,或可少延。家之贫穷者,谋奔走以给衣食,衣食未必能充,何若自谋本业,知民生在勤,定当有济。
译文:家中富有的人,将积聚的田产留给子孙,但子孙未必能将它保有,倒不如多做善事,使上天眷顾他的阴德,也许可使子孙的福分因此得到延长。家中贫穷的人,想尽办法来筹措衣食,衣食却未必获得充足,倒不如在工作上多加努力,若能知道民生的根本在于勤奋,那么多少会有所帮助,而不必四处求人。
家之长幼,皆倚赖于我,我亦尝体其情否也;士之衣食,皆取资于人,人亦曾受其益否也。
译文:家中的老小都依靠自己生活,自己是否曾经去体会他们心中的情感和需要呢?读书人在衣食上完全凭着他人的生产来维持,是否曾也让他人也由他那里得到些益处呢?
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人虽富贵,不可忘力穑艰辛。
译文:即使家境贫寒,也要尽力让子孙读书,就算腰缠万贯,也不能忘记田野耕作的辛苦。
交朋友增体面,不如交朋友益身心;教子弟求显荣,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译文:结交朋友如果是为了增加自己的体面,倒不如交一些有益身心的好朋友。教育子孙去追求富贵显达,还不如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品行。
教弟子于幼时,便应有正大光明气象;检身心于平日,不可无忧勤惕厉工夫。
译文:教育孩子要从小时候开始,要培养他们正直、大度、光明磊落的品质,日常生活中最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不能没有自我督促、严格要求的时候。
教小儿宜严,严气足以平躁气;待小人宜敬,敬心可以化邪心。
译文:教育孩子应该严格,这样可以平去他们的浮躁的心性;对待小人应当尊敬,这样呆以感化他们,使他们去掉邪僻的心性。
俭可养廉,觉茅舍竹篱,自饶清趣;静能生悟,即鸟啼花落,都是化机。
译文:简朴的习惯可以培养一个人廉洁的性格,即使住在茅草房、篱笆院中,自己也是觉得乐趣无穷的,平静易于对食物的规律产生悟解,就算鸟儿鸣叫、花儿凋落,都是万物造化的生机体现。
进食需箸,而箸亦只随其操纵所使,于此可悟用人之方。作书需笔,而笔不能必其字画之工,于此可悟求己之理。
译文:吃饭需用筷子,筷子完全随人的操纵来选择食物,由此可以了解用人的方法。写字需用毛笔,但是毛笔并不能使字好看,于此也可以明白凡事必须反求诸己的道理。
讲大经纶,只是落落实实;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
译文:讲解鸿篇巨着类型的文章,可能会泛泛的概括一下大概内容,真正有学问的人,做事决不会荒诞奇怪。
谨守父兄教条,沉实谦恭,便是醇潜子弟;不改祖宗成法,忠厚勤俭,定为悠久人家。
译文:严格遵循父兄的教育,待人诚实谦恭,这样才是忠厚之人,不擅自更改祖先留下的家训,能够勤俭持家,驾到才会持久不败。
居易俟命,见危授命。言命者,总不外顺受其正;木讷近仁,巧令鲜仁。求仁者,即可知从入之方。
译文:君子在平日不做危险的言行,以等待时机,一旦国家有难,便难奉献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国家的命运,讲命运的人总不外乎将命运承受在应该承受与投注之处。言语不花巧则接近仁德了,反之,话说得好听,脸色讨人喜欢,往往没有什么仁心,寻求仁德的人由此可知该由何处做起才能入仁道。
君子存心但凭忠信,而妇孺皆敬之如神,所以君子落得为君子。小人处世尽设机关,而乡党皆避之若鬼,所以小人枉做了小人。
译文:为人坦荡的人对待别人,完全依靠一颗忠厚的心,然而连妇女小孩都把他们当作神仙一样敬佩,所以能成为君子的人总是有君子的风范。那些蝇营狗苟的小人,做事情只会耍奸做鬼,所以乡里人也把他们当瘟鬼一样避开,这样的小人真是白白费心思了。
君子以名教为乐,岂如稽阮之逾闲?圣人以悲悯为心,不取沮溺之忘世。
译文:读书人应该以研读圣贤的书籍为乐趣,怎能像嵇康、阮籍那样超越规范、愤世嫉俗,圣贤的人应该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怎能像长沮、桀溺那样消极避世?
齐家先修身,言行不可不慎。读书在明理,识见不可不高。
译文:治理家庭首先要将自己治理好,在言行方面一定要处处谨慎无失。读书的目的在明达事理,一定要使自己的见识高超而不低劣。
气性不和平,则文章事功,俱无足取;语言多矫饰,则人品心术,尽属可疑。
译文:不能平心静气的生活的人,他的文章、做事情的风格、建立的功业,也都就没有可以借鉴的价值了;说话言谈矫揉造作的人,是人品心术有问题,他的行为都值得怀疑。
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福薄之人。
译文:脾气秉性乖戾张狂的人,很多都是命短的人;说话刻薄尖酸的人,终究会是福禄浅薄的人。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译文:追求完备的想法,可以用在自身的修养上,却不可用在待人接物上。容易满足的心理,可以用在对环境的适应上,却不可以用在读书求知上。
求个良心管我,留些馀地处人。
译文:对待自己一定要用良心约束行为,对待他人一定要用宽容的态度,不要把事情做绝。
钱能福人,亦能祸人,有钱者不可不知;药能生人,亦能*人,用药者不可不慎。
译文:钱能为人造福,也能带来祸害,有钱的人一定要明了这一点。药能够救人,也能够*人,用药的人不能不谨慎。
权势之徒,虽至亲亦作威福,岂知烟云过眼,已立见其消亡。奸邪之辈,即平地亦起风波,岂知神鬼有灵,不肯听其颠倒。
译文:有权势的人,即是是在亲友面前也会玩弄权利,作威作福的,他们哪里知道,权势这些东西,就像眼前的烟云一样,转瞬就消失。奸猾阴险的人,即是在太平盛世,也会制造风波的,他们哪里知道,上天的圣灵会显圣,不会听从他们胡作非为的。
清贫,乃读书人顺境。节俭,即种田人丰年。
译文:清贫的生活,其实是读书人成功的最号环境,养成节俭的习惯,就等于给了种田人一个丰收的年景。
习读书之业,便当知读书之乐。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译文:只有习惯了读书人的生活,才能知道读书时候的乐趣,只有长存善心,不用努力争取善人的名声自然就是善良的人。
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亦为之呵护。圣经贤传,乃古今命脉所系,人物悉赖以裁成。
译文:懂得孝义和忠诚的人,是天地间凛然正气的表现,连神仙和鬼怪都要悉心呵护。圣贤书籍和经典,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人的灵魂的精华,天地间万事万物包括人,都要依赖这些书籍的教导和影响。
行善济人,人遂得以安全,即在我亦为快意。逞奸谋事,事难必其稳便,可惜他徒自坏心。
译文:做好事接济别人,在别人得到安全的同时,自己也会觉得快乐,替坏人出谋算计人,事情也不一定就顺利,更可惜的是这人的心肺已经坏了。
性情执拗之人,不可与谋事也。机趣流通之士,始可与言文也。
译文:性情十分固执而又乖戾的人,往往无法和他一起商量事情。只有天性趣味活泼无碍的人,我们才可以和他谈论文学之道。
小心谨慎者,必善其后,惕则无咎也;高自位置者,难保其终,亢则有悔也。
译文:凡是小心谨慎的人,事后必定谋求安全的方法,因为只要戒惧,必然不会犯下过错。凡是居高位的人,很难能够维持长久,因为只要到达顶点,就会开始走下城路。
心静则明,水止乃能照物。品超斯远,云飞而不碍空。
译文:心中宁静则自然明澈,水静止的时候才能照见物体;品格高超便能远离物累,就像云飞行于天而不阻碍天空的本色。
心能辨是非,处事方能决断。人不忘廉耻,立身自不卑污。
译文:心中能辨明事情的利弊,才能在处理事情时刚毅果断;人能不忘廉耻,立身处事自然就不卑贱下流。
兄弟相师友,天伦之乐莫大焉。闺门若朝廷,家法之严可知也。
译文:兄弟彼此为师友,伦常之乐的极致就是如此。家规如朝廷一般严谨,由此可知家法严厉。
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则不敢虚骄矣;想到他日是那样下场,则可以发愤矣。
译文:明白自己所具有的真是能力,就不会为满足虚荣心而骄傲自大了,想到贪图安逸生活的下场,自然就发奋图强了。
知过能改,便是圣人之徒。恶恶太严,终为君子之病。
译文::了解了自己所犯的错误并积极的改正,就可以所继承了生人的美好品德,过于严厉的攻击罪恶的事情,是君子日后行事的隐患。
能知往日所行之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之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
译文:能够知晓自己以前行动认识上的过失,说明学问在一天天的增长;能够看到他人升上的可取之处越多,说明自己的品德也在提高。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心不可太大,心太大,则舍近图远,难期有成矣。
译文:一个人的志向不能不高远,志向不高远,就容易为不良环境影响,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野心不能太大,如果野心太大,就会舍弃切实可行的事,追逐远不可达的目标,很难有所就。
治术本乎儒术者,念念皆仁厚也;今人不及古人者,事事皆虚浮也。
译文:治理国家之所以必定要本于儒家的方法,主要的原因乃在于儒家的治国之道都出于仁家宽厚之心。现代人之所以不如古代人,乃在于现代人所做的事情都十分不实在,不稳定。
忠实而无才,尚可立功,心志专壹也;忠实而无识,必至偾事,意见多偏也。
译文:如果忠厚老实的人,没有什么才能,只要用心专一,也可以建立功绩;忠厚老实的人,如果没有胆识和魄力,必然会把事情引向偏颇。
忠有愚忠,孝有愚孝,可知忠孝二字不是伶俐人做得来;仁有假仁,义有假义,可知仁义二途不无奸险人藏其内。
译文:有一种忠实其实是愚蠢的忠实,有一种孝顺其实是愚蠢的孝心,可见,那些真正的忠孝,不是所谓的聪明伶俐的人可以做出来的,有一种仁慈是假仁慈,有一种义气是假义气,那些所谓的仁义之士中,不见得没有奸猾阴险的人冒充。
种田人,改习廛市生涯,定为败路;读书人,干与衙门词讼,便入下流。
译义:种田的人,改学做生意,一定会失败;读书人,若是成了专门替人但官司的人,品格便日趋下流。
正己,为率人之本。守成,念创业之艰。
译文:端正自己为带领他人的根本,保守已成的事业要念及当初创立事业的艰难。
正而过则迂,直而过则拙,故迂拙之人,犹不失为正直。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译文:为人过于方正就会显得迂腐而不通情理,过于直率则显得笨拙,但这些人都不失为正直的人,理想要求太高就是空想,过分注重华丽东西就是性情浅浮的人,这种人终究难以成才。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译文:能够粗服劣食而欢喜受之不弃,必然是有作为的人;能够对声色荣华不着于心的人,才能称做优秀特殊的人。
处境太求好,必有不好事出来。学艺怕刻苦,还有受苦时在后。
译文:过分要求所处的环境优越,就肯定会出现不好的事情,学习技艺又害怕吃苦,那就等着日后更酷的生活吧。
处世以忠厚人为法。传家得勤俭意便佳。
译文: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应当以忠实敦厚的人为效法对象,传与后代的只要能得勤劳和俭朴之意便是最好的了。
处事要代人作想。读书须切己用功。
译文:处理事情时要常常想到是否因为自己而妨碍了他人;读书做学问必须勤勤恳恳地切实用功。
处事要宽平,而不可有松散之弊。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
译文:处理事情要不争迫而平稳,但是不可因此而太过宽松散漫,立身最好能严格,但是不可造成过于激烈的严酷状态。
处事有何定凭,但求此心过得去;立业无论大小,总要此身做得来。
译文:做事的是非是没有规定的,只要不让自己的良心惭愧,建功立业也没有大小的区别,重要的是亲自量力而为。
愁烦中具潇洒襟怀,满抱皆春风和气;昧暗处见光明世界,此心即白日青天。
译文:在忧愁恼中仍然具有豁达、洒脱的胸怀,那么,心情便能如春风一样一团祥和气息;在昏慵蒙昧的环境中保持光明的心境,那么内心就像白日青天般明亮无染。
川学海而至海,故谋道者,不可有止心;莠非苗而似苗,故穷理者,不可无真见。
译文:河流效仿大海的广纳胸怀,最终汇入大海,所以,一个人学习上进的心也不能停止,田间的杂草长得像禾苗,这就要求研究事理的人有自己的真知,不然会被事理的“杂草”所蒙蔽。
常人突遭祸患,可决其再兴,心动于警惕也;大家渐及消亡,难期其复振,势成于因循也。
译文:一个平凡的人,如果突然遭遇灾祸的打击,一定可以振奋精神,而且突来的灾祸使人产生警戒心。但是如果一群人、一个团体逐渐意识衰败,很难再重新振作,因为墨守成规的习性已经养成,就不好改变了。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则生平极不欲为者,皆不难为,所以淫是万恶之首。
译文:头脑中常常记取仁义、忠孝的道义,那些不该做的事情就会不忍心去做。所以,“孝”是人的行为中最应该提倡的一种。一旦心中有淫邪的坏念头,那些生平极不想做的事情,做起来也就不难了,所以,“淫”是所有罪恶的源头。
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自足矣。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译文:经常想到有些人的境况不如自己,有些人的命运不如自己,就应该满足了,经常想到有些人的功德修为胜过自己,有些人的学问修养胜过自己,就会感到惭愧了。
成大事功,全仗着赤心斗胆。有真气节,才算得铁面铜头。
译文:能成就大事业的人,完全依靠自己赤诚的心和过人的胆识;真正有气节和节操的人,才能称得上是铁面无私的人。
成就人才,即是栽培子弟。暴殄天物,自应折磨儿孙。
译文:培植有才能的人,使他有所成就,就是教育培养自己的子弟。不知爱惜物力而任意浪费东西,自然使儿孙未来受苦受难。
程子教人以静,朱子教人以敬。静者,心不妄动之谓也。敬者,心常惺惺之谓也。又况静能延寿,敬则日强。为学之功在是,养生之道亦在是。静敬之益人大矣哉,学者可不务乎?
译文:程子教人“主静”,朱子教人,“持敬”,“静”是心不起妄动,而敬则是常保醒觉。由于心不妄动,所以能延长寿命,又由于常保觉醒,所以能日有增长,求学问的功夫在此,培育生命的方法亦在此,“敬”和“静”两者对人的益处实在太大了!学子能不在这两点上下工夫吗?
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向,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
译文:世俗的风气不论怎样狡诈多变,忠厚正直的人也不会流于俗套,但却被世人做为典范。近世的习俗以繁华为崇尚的对象,但还是觉得寂静清淡的日子更加耐人寻味。
世之言乐者,但曰读书乐、田家乐,可知务本业者,其境常安。古之言忧者,必曰天下忧、廊庙忧,可知当大任者,其心良苦。
译文:世人说到快乐之事,都只说读书的快乐和田园生活的快乐,由此可知只要在自己本行工作中努力,便是最安乐的境地。古人说到忧心之处,一定都是忧天下苍生疾苦,以及忧朝廷政事清明,由此可知身负重任的人,真是用心甚苦。
士必以诗书为性命,人须从孝悌立根基。
译文:读书人必须以读书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为人要从孝悌上立下基础。
士既知学,还恐学而无恒。人不患贪,只要贫而有志。
译文:读书人既知道学问的重要,却恐怕学习时缺乏恒心。人不怕穷,只要穷得有志气。
事但观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人必尽其当然,乃可听其自然。
译文:事情只要看它已经如何,便可推知它未来的发展;一个人要努力做到他的本分,其余的可以顺其自然地发展。
事当难处之时,只让退一步,便容易处矣;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矣。
译文:做事遇到了困难,只要退让一步思考,就可以轻易的找到解决的方法。创业即将成功的时候,如果稍微放松一下,就不可能完成了。
势利人装腔做调,都只在体面上铺张,可知其百为皆假;虚浮人指东画西,全不向身心内打算,定卜其一事无成。
译文:喜欢势利的人经常装腔作势,那些都是表面文章,通过这些假相可以看出他的任何做为都是虚假的。内心虚浮的人喜欢对所有事情指手画脚,完全不在实际的地方下功夫,可以肯定这样的人,会一事无成得。
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昧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译文:处事不能忍受麻烦,是做人最大的缺憾,任何事情都要抱着吃亏的态度,这才是处事的方法。
数虽有定,而君子但求其理,理既得,数亦难违。变固宜防,而君子但守其常,常无失,变亦能御。
译文:虽然说人的命数是上天注定的,但君子所追求的是做事情的正确道理,道理得到后,命数是不会违背道理的。虽然说事情的变化应该有所防范,但君子能保守做事的常道,常道不被遗失,再多的变化也能预防。
奢侈足以败家,悭吝亦足以败家。奢侈之败家,犹出常情,而悭吝之败家,必遭奇祸。庸愚足以覆事,精明亦足以覆事。庸愚之覆事,犹为小咎,而精明之覆事,必见大凶。
译文:奢侈的习惯足以使家道败落,吝啬的习惯也足以使家道败落,由奢侈导致败家,这是常有的事情,然而由吝啬导致败家则常是遭遇了不寻常的灾祸。一个人过于愚笨也足以败坏事情,过于精明了也足以败坏事情,愚笨的人把事情弄坏,那是小事,而精明的人把事情做坏就能引来大的灾难。
舍不得钱,不能为义士。舍不得命,不能为忠臣。
译文:如果舍不得钱财,就不可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士,如果舍不得性命,就不可能成为忠义的勇士。
守分安贫,何等清闲,而好事者,偏自寻烦恼。持盈保泰,总须忍让,而恃强者,乃自取灭亡。
译文:能坚守本分、安贫乐道的人,活的很清闲,而那些好生事端的人都是在自寻烦恼;能够在事业的鼎盛阶段,做到不骄不躁、宽容忍让的人,会太平无事的,而那些依仗强势的人,就算再嚣张,也是在自取灭亡。
守身必严谨,凡足以戕吾身者,宜戒之;养心须淡泊,凡足以累吾心者,勿为也。
译文:保持节操必须严格谨慎,凡是对节操不好的事情,都要远离,修养身心就要求性情淡泊,凡是对身心劳损的事情,都不要去做。
守身不敢妄为,恐贻羞于父母。创业还须深虑,恐贻害于子孙。
译文:洁身自好的人呢不敢胡作非为,因为他们担心让父母为自己的行为蒙羞。创业之前,一定要考虑深刻,以免将自己的失败造成的痛苦留给后代。
善谋生者,但令长幼内外,勤修恒业而不必富其家。善处事者,但就是非可否,审定章程而不必利于己。
译文:懂得维持生计的人,只是要求子孙亲属,吧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而不一定要他们发家致富。善于处理事情的人,只是根据事情的真实情况,依据规则作出合理的判断,而结果不必一定对自己有利。
山水是文章化境,烟云乃富贵幻形。
译文:文章就同山水一样,讲究变化的境界;而富贵就如同烟云一样,只是一种幻象。
身不饥寒,天未尝负我;学无长进,我何以对天?
译文:身体没有受到饥饿、寒冷的打击,就是上天没有亏待我,如果学业上再没有一些长进,我怎么对得起上天的爱怜?
神传于目,而目则有胞,闭之可以养神也;祸出于口,而口则有唇,阖之可以防祸也。
译文:人的精神活动往往通过眼睛表达出来,眼睛有眼皮包裹着,闭眼就可以休养精神,灾祸常常从口中说出,口的外面是嘴唇,合上嘴唇灾祸也就可以避免了。
生资之高在忠信,非关机巧;学业之美于德行,不仅文章。
译文:一个人的天赋极高是指他的性格忠厚诚信,而不是指某人的谋略多么高明,学习的美好境界在于人的品德得到提高,而不是他的文章写得多么优美。
盛衰之机,虽关气运,而有心者,必责诸人谋;性命之理,固极精微,而讲学者,必求其实用。
译文:兴盛或是衰败,虽然有时和运气有关,但是有心人一定要求在人事上做得完善。形而上的道理,固然十分微妙,但是讲求这方面的学问,一定要它能够实用。
儒者多文为富,其文非时文也。君子疾名不称,其名非科名也。
译文:读书人的财富便是文章多,然而并不是指一些应付考试的文章;有德的人担忧死后名声不能为人称道,这个名不是指科举之名。
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学业之不进,总为一懒字丢不开。
译文:一个人的品格不高尚,唯一的原因是他还没有看清“利”字,而学问始终没有长进,主要是没有丢弃“懒”的作风。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
译文:如果一个人有散漫随便的毛病,就很难振奋精神;一个人如果只想流俗与世人,就是不可挽救的世俗之人了。
人得一知己,须对知己而无惭;士既多读书,必求读书而有用。
译文:人难得一个知己,在面对知己时应该毫无可惭愧之处;读书人既然读了很多书,总要将学问用之于世,才不枉然。
人皆欲贵也,请问一官到手,怎样施行?人皆欲富也,且问万贯缠腰,如何布置?
译文:人都希望自己贵显,但是请问一旦做了官,要怎样去推行政务,改善人民的生活?人都希望自己富有,但是有没有想过,自己一旦富可敌国,要如何将这些钱用到有益之处?
人皆欲会说话,苏秦乃因会说话而*身;人皆欲多积财,石崇乃因多积财而丧命。
译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极佳的口才,但苏秦就因为能言善辩而遭*身之祸;每个人都希望财富越多越好,但石崇就因为富可敌国而招无妄之灾。
人之生也直,人苟欲生,必全其直;贫者士之常,士不安贫,乃反其常。
译文:人生来身体便是直的,由此可见,如果人要活得好,一定要向直道而行。贫穷本是读书人该有的现象,读书人不安于贫,便是违背了常理。
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
译文:一个值得人们传诵的人,是因为他的德行高尚,而不在于生前的地位多么高贵;世人所信赖的,是那些凡事都亲自施行的人,而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的人。
人知佛老为异端,不知凡背乎经常者,皆异端也;人知杨默为邪说,不知凡涉于虚诞者,皆邪说也。
译文:人们都知道佛家、道家思想不同与儒家,因此被视为异端,其实人们不知道,凡是与常理相违背的思想,都是异端思想,人们都认为杨朱、墨翟的学说是旁门邪说,其实内容荒诞虚妄的学说都是邪说。
人生不可安闲,有恒业,才足收放心;日用必须简省,杜奢端,即以昭俭德。
译文:人生在世决不可只求闲暇度日,有了自己追求的职业,才能收回放纵的心。与生活所需的用品也必须简单,节省,杜绝一切奢侈极端的习惯,这样才可以显示简朴的品德。
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一吃饭本领;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一成器日期。
译文:人生的环境和际遇是无常的,须要自已努力谋求一个吃饭的本领;人一生的时光短暂,应该早日定下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在一定期限内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人虽无艰难之时,要不可忘艰难之境;世虽有侥幸之事,断不可存侥幸之心。
译文:即使没有身处艰难的境地,也不能忘记艰难随时都可能发生。世间虽然有侥幸成功的事情,胆但做事千万不可怀着侥幸的心理。
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
译文:人的心脏统摄着耳目等五官器官,但是总归还要受制于王者,可见任何地方都有神明在主宰人生;人的脸孔上有眼睛、鼻子、口唇,合起来看就是一个“苦”字,可见人的一生注定没有片刻安逸。
人称我善良,则喜,称我凶恶,则怒;此可见凶恶非美名也,即当立志为善良。我见人醇谨,则爱,见人浮躁,则恶;此可见浮躁非佳士也,何不反身为醇谨。
译文:别人说我善良,我就很喜欢,说我凶恶,我就很生气,由此可知凶恶不是美好的名声,所以我们应当立志做善良的人,我看到他人醇厚谨慎,就很喜爱他,见到他人心浮气躁,就很厌恶他,由此可见心浮气躁不是优良的人该有的毛病,何不让自己做一个醇厚谨慎的人呢?
自奉必减几分方好,处世能退一步为高。
译文:对待自己,尽量减少物质方面的享受,才是明智的做法,与世人相处,遇到矛盾退让一步才是高明的举措。
自己所行之是非,尚不能知,安望知人?古人以往之得失,且不必论,但须论己。
译文: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对是错,还不能确实知道,哪里还能够知道他人的对错呢?过去古人所做的事是得是失,暂且不要讨论,重要的是先要明白自己的得失。
自家富贵,不着家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此是何等胸襟!古人忠孝不离心头,今人忠孝不离口头,此是何等志量!
译文:自家富贵显达了,也不要把这些放在心里并时时炫耀,别人富贵显达了,也不要把那些放在眼里,并生出嫉妒,这样做将是何等的心胸宽广啊!古人将忠孝大义牢牢记在心里,现代人虽然做的不如古人好,却也将忠孝二字时时加以提倡,可见,忠孝是多么高尚的品德。
自虞廷立五伦为教,然后天下有大经;自紫阳集四子成书,然后天下有正学。
译文:自从舜令契为司徒,教百姓以五伦,天下自此才有不可变易的人伦大道;自从朱熹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天下才确立了足为一切学问奉为圭臬的中正之学。
子弟天性未漓,教易入也,则体孔子之言以劳之,勿溺爱以长其自肆之心。子弟天性已坏,教难行也,则守孟子之言以养之,勿轻弃以绝其自新之路。
译文:当孩子天性还没有受到社会恶习沾污以前,教导他们道义是容易的,应该以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观点取引导他们,而不是一味的溺爱和自我放纵。当孩子善良的天心已经不存在时,再去教育就比较困难了,这是应该用孟子的“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观点教导孩子,而不是轻易的将他们放弃,使他们改正的机会消失。
紫阳补大学格致之章,恐人误入虚无,而必使之即物穷理,所以维正教也。阳明取孟子良知之说,恐人徒事记诵,而必使之反己省心,所以救末流也。
译文:朱子注大学格物致知一章时,特别加以补充说明,只恐学人误解而入于虚无之道,所以要人多去穷尽事物之理,目的在维护孔门的正教。正阳明取了孟子的良知良能之说,只怕学子徒然地只会背诵,所以一定要教导他们反观自己的本心,这是为了挽回那些学圣贤道理只知死读书的人而设的。
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见尘世之间,已分天堂地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辈,不隔圣域贤关。
译文:做好事上天就为你降下吉祥,做坏事上天就为你降下灾祸,可见,在人世间已经有地狱天堂的区分了人的心灵是相同的,心中的道理也是相通的,所以,愚笨的人也不应该被隔离在神圣之外。
最不幸者,为势家女作翁姑。最难处者,为富家儿作师友。
译文:最不幸的事,莫过于做有财有势人家女儿的公婆。最难以相处的,就是做富有人家子弟的教师和朋友。
财不患其不得,患财得而不能善用其财;禄不患其不来,患禄来而不能无愧其禄。
译文:不担心得不到钱财,而应该担心得到钱财后没有将钱财用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担心衣禄的到来,而是担心,衣禄到来的时候自己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
才觉已有不是,便决意改图,此立志为君子也。明知人议其非,偏肆行无忌,此甘心为小人也。
译文:刚刚觉得自己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就知道去改正,这样的人是立志要成为圣贤的人。明明知道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并且都反对,还有一意孤行,毫无忌讳的做下去,这是甘愿做吓人的表现。
在世无过百年,总要作好人、存好心,留个后代榜样。谋生各有恒业,那得管闲事、说闲话,荒我正经工夫。
译文:人活在世上不过百年,总要做个好人,存着善心,为后人留个学习的榜样;谋生计是个人恒常的事业,哪有时间去管一些无聊的事,说些无聊的话,荒废了正当的工作。
存科名之心者,未必有琴书之乐;讲性命之学者,不可无经济之才。
译文:存在追求功名利禄之心的人,学习中不一定能专心享受琴棋书画的乐趣,研究爱惜生命学问的人,不能没有经世济民的才能。
聪明勿使外散,古人有纩以塞耳,旒以蔽目者矣;耕读何妨兼营,古人有出而负耒,入而横经者矣。
译文:聪明人要懂得不张狂外向,古人就有用棉花塞耳朵、用黑布蒙眼睛,用来收敛聪明的行为。耕田和读书也可两者兼顾,古人就有伴着太阳升起扛着农具出去劳作,随着太阳落下,拿出书籍研读的事迹。
纵容子孙偷安,其后必至耽酒色而败门庭;专教子孙谋利,其后必至争赀财而伤骨肉。
译文:放纵子孙的行为,让它们贪图眼前的安逸生活,子孙后代必定会沉迷与酒色中败坏家风的;一味教导孩子怎样玩弄权数,谋求利益,后代子孙一定会因争夺财产而伤害骨肉情谊的。
夙夜所为,得无抱惭于裘影;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
译文:每天早晚的所作所为,没有一件中暗中想来有愧于心的。人生的光阴虽然已经逝去,但是总希望在晚年能看到一生的成就。
矮板凳,且坐着,好光阴,莫错过。
译文:这小小的板凳,暂且坐着吧!人有许多美好的时光,不要让它偷偷溜走了呀!
偶缘为善受累,遂无意为善,是因哽废食也;明识有过当规,却讳言有过,是护疾忌医也。
译文:偶尔因为做好事而受到牵连,就不再想做好事,那就像一位一次吃饭被咽而再也不吃饭一样;明明知道自己有错应当改正,却不愿承认错误,就像病人害怕别人知道自己有病,而不去找医生一样。
耳目口鼻,皆无知识之辈,全靠着心作主人;身体发肤,总有毁坏之时,要留个名称后世。
译文:人的五官都不是产生思想的器官,它们的运转完全以来心脑做为主宰,人的身体、皮肤、毛发,总有腐朽消失的时候,还是爱世上留下芳名的好。
一信字是立身之本,所以人不可无也;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所以终身可行也。
译文:信,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所以做人不能没有信用;宽容他人是待人接物的重要品行,所以值得终生操守。
一室闲居,必常怀振卓心,才有生气;同人聚处,须多说切直话,方见古风。
译文:在家里闲散居处时,一定要常怀策励的心志,才能显出活泼的气氛;与别人相处时,应该多说正直的话语,才是古人的风范。
一生快活皆庸福,万种艰辛出伟人。
译文:一辈子无忧无虑,过安逸的生活,那些只是平庸的福分,经历种种不幸,最后建立功业,才是真正的伟人。
一言足以招大祸,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坠也;一行足以玷终身,故古人饬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译文: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有可能找来大祸所以古人提倡守口如瓶,那是担心因为一句话使自己陷入麻烦,一次不当的行为有可能让终生都留下污点,所以古人对待自己的行为非常谨慎,唯恐留下什么不好的痕迹。
以汉高祖之英明,知吕后必*戚姬,而不能救止,盖其祸已成也。以陶朱公之智计,知长男必*仲子,而不能保全,殆其罪难宥乎。
译文:像汉高祖那么大略的帝王,明知在他死后吕后会*死他最心爱的戚夫人,却无法挽救阻止,乃是因为这个祸事已经造成了,而如陶朱公那么足智多谋的人,明知他的长子非但救不了次子,反而会害了次子,却无法保全此事,大概是因为次子的罪本来就让人难以原谅吧!
以直道教人,人即不从,而自反无愧,切勿曲以求荣也。以诚心待人,人或不谅,而历久自明,不必急于求白也。
译文:以正直的道理去教导他人,即使他不听从,只要我问心无愧,千万不要委曲求全,于理有损。以诚恳的心对待他人,他人或者因为不能了解而有所误会,日子久了他自然会明白你的心意,不须急着去向他辩解。
义之中有利,而尚义之君子,初非计及于利也;利之中有害,而趋利之小人,并不顾其为害也。
译文:在义行之中也会得到利益,这个利益是重视义理的君子始料所不及的。在谋利中也会有不利的事发生,这是一心求利的小人不愿得却得到的。
意趣清高,利禄不能动也,志量远大,富贵不能淫也。
译文:心意志趣清雅高尚的人,金钱和禄位是无法变易其心志的,志气广阔高远的人,即使身在富贵也不会迷乱心志而隐溺其中。
忧先于事,故能无忧,事至而忧无救于事。此唐使李绛语也,其警人之意深矣,可书以揭诸座右
译文:如果事前有思虑,在做的时候就不会有可忧的困难出现;若是事到临头才去担忧;对事情已经没有什么帮助了,这是唐史上李绛所讲的话。这句话具有警惕人的意味,可以将它写在座旁,时时提醒自己。
尧舜大圣,而生朱均。瞽鲧之愚,而生舜禹。揆以馀庆殃之理,似觉难凭。然尧舜之圣,初未尝因朱均而减。瞽鲧之愚,亦不能因舜禹而掩,所以人贵自立也。
译文:尧和舜都是古代的大圣人,却生了丹朱和商均这样不肖的儿子;瞽和鲧都是愚昧的人,却生了舜和禹这样的圣人。若以善人遗及子孙德泽,恶人遗及子孙祸殃的道理来说,似乎不太说得通。然而尧舜的圣明,并不因后代的不贤而有所毁损;而瞽鲧那般的愚昧,也无法被舜禹的贤能所掩盖,所以人最重要的是能自立自强。
有不可及之志,必有不可及之功;有不忍言之心,必有不忍言之祸。
译文:如果一个人立下了他人不能相比的志向,他必定可以创建他人不能相比的功业,如果因为不忍心而不说出所犯的错误,就一定会发生由于不忍心说而犯下的错误。
有真性情须有真涵养,有大识见乃有大文章。
译文:要有至真无妄的性情,一定先要有真正的修养才能达到;要写出不朽的文章,首先要有不朽的见识。
有守虽无所展布,而其节不挠,故与有猷有为而并重;立言即未经起行,而于人有益,故与立功立德而并传。
译文:能谨守道义而不变节,虽然对道义并无推展之功,却有守节不屈之志,所以和有贡献有作为是同等重要的。在文字上宣扬道理,虽然并未以行为动来加以表现,但是已使闻而信者得到裨益,因此和直接建立事业与功德是同样不朽而为人所传颂的。
有生资,不加学力,气质究难化也;慎大德,不矜细行,形迹终可疑也。
译文:天生的资质再好,如果不努力学习,个人的性格、情操还是很难改善;只对德行的大方面留心谨慎,而不注重小节,行为举止还是难以让人相信。
有才必韬藏,如浑金璞玉,暗然而日章也;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
译文:真正有才华的人一定韬光隐晦,像未经提炼和琢磨的金玉一般,但日子长了必然会放出光芒;做学问不能时断时续,应像行云流水一样绵绵不绝,这样才能不断前进。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学以愈愚也,人而不学,则昏昧无知,愚不能愈矣。
译文:朋友可以帮助德业的进步,人如果没有朋友,则学识浅薄,见闻不广,德业就无法得以改善。学习是为了免除愚昧的毛病,人如果不学习,必定愚昧无知,愚昧的毛病永远都不能治好。
言不可尽信,必揆诸理。事未可遽行,必问诸心。
译文:言语不可以完全相信,一定在要理性上加以判断、衡量,看看有没有不实之外。遇事不要急着去做,一定要先问过自己的良心,看看有没有违背之处。
严近乎矜,然严是正气,矜是乖气,故持身贵严而不可矜。谦似乎谄,然谦是虚心,谄是媚心。故处世贵谦而不可谄。
译文:严肃看起来像是傲慢,然而严肃是正直的体现,傲慢却是乖戾的表现,所以修身养性要注重严肃而杜绝傲慢,谦恭的态度有时看起来像献媚,但是,谦恭是待人之礼,献媚却是迎合别人的虚荣心,所以,处事为人要注重态度谦恭而不可献媚于人。
颜子之不校,孟子之自反,是贤人处横逆之方。子贡之无谄,原思之坐弦,是贤人守贫穷之法。
译文:颜子不会与人计较无缘故的冒犯,孟子则时常检讨自己的过失,这才是君子遭到无礼蛮横时的正确做法。贫贱时,子贡不去阿谀奉承别人子思也固守贫穷,依然端坐弹琴,这样才是君子守身的做法。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然人欲既胜天理或亡,故有道之士,必使饮食有节,男女有别。
译文:饮食的*和男女的情欲,是人的*中最主要的。然而如果放纵它,让它凌驾于一切之上,可以使道德天理沦亡。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让饮食有节度,男女有分别。
隐微之衍,即干宪典,所以君子怀刑也;技艺之末,无益身心,所以君子务本也。
译文:一些不留意的过失,很可能就会干犯法度,所以君子行事,常在心中留礼法,以免犯错。技艺是学问的末流,对身心并无改善的力量,所以君子重视根本的学问,而不把精力浪费在旁枝末节上。
无论作何等人,总不可有势利气;无论习何等业,总不可有粗浮心。
译文:无论自己是哪个地位的人,最不可有的是势利俗气,无论自己学习什么技艺,切忌不可有浮躁和马虎的毛病。
无执滞心,才是通方士。有做作气,便非本色人。
译文:行事没有偏执、滞碍的心思,才是通晓情理的人;对人经常矫揉造作,就失去了真正的本色自我。
无财非贫,无学乃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乃为贱。无年非夭,无述乃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乃为孤。
译文:没有钱财不算贫穷,没有学问次才是真的穷。没有高贵的地位不失低贱,没有廉耻心才是真的低贱。寿命不长的人不能说人家短命,没有值得称颂的事迹才是短命的人;没有子孙不一定孤单,没有德行才是真的孤单。
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译文:被聪明所误,倒不如一生谨守愚拙;随便交朋友,倒不如整天闭门读书。
伍子胥报父兄之仇而郢都灭,申包胥救君上之难而楚国存,可知人心足恃也。秦始皇灭东周之岁而刘季生,梁武帝灭南齐之年而侯景降,可知天道好还也。
译文:春秋时候的伍子胥为了给父兄报仇,终于发动战争攻破了*害父兄的楚国君王的首都郢,申包胥就君主与危难之时,楚国才不至于灭亡,由此可知,人只要下定决心做成一件事,力量会大的惊人的;秦始皇灭东周那一年,正好是后来灭掉秦朝建立汉朝的刘邦出生的时间,梁武帝灭南齐的那一年,前来归顺梁武帝的候景后来又反叛了,可见天理是循环不息的。
为学不外静敬二字,教人先去骄惰二字。
译文:求学问不外乎“静”和“敬”两个字。教导他人,首先要让他去掉“骄”和“惰”两个毛病。
为乡邻解纷争,使得和好如初,即化人之事也。为世俗谈因果,使知报应不爽,亦劝善之方也。
译文:为相亲父老解决纠纷,让他们像当初一样和好,就是做了感化人的事情;向那些世俗的人讲解善恶有报,使他们理解因果轮回的道理,这就是劝人向善的表现。
为善之端无尽,只讲一让字,便人人可行;立身之道何穷,只得一敬字,便事事皆整。
译文:行善的方法是无穷尽的,只要能讲一个“让”字,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处世的道理何止千百,只要做到一个“敬”字,就能使所有的事情整顿起来。
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作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译文:为人如果只知道循规蹈矩,而不知道这件事的真正精神所在,就和舞台上的木偶傀儡一样可笑,做事如果只遵循章程条理,而不知道根据变化灵活应对,那只不过是照葫芦画瓢的小孩儿做法。
文行忠信,孝悌恭敬,孔子立教之目也,今惟教以文而已。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孔门为学之序也,今但学其艺而已。
译文:文、行、忠、信,是孔子教导学生所立的科目,现在却只教学生文学了。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门求学问的次序,现在只剩最后一项学艺罢了。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
译文:稳妥恰当的言语,却是平凡无奇的言语,所以喜欢听这种话的人并不多;本分的人,就是快活的人,可惜愿做本分人的人太少了。
王者不令人放生,而无故却不*生,则物命可惜也;圣人不责人无过,惟多方诱之改过,庶人心可回也。
译文:身为君王的人,虽不至于常常令人放生,但也不能无缘无故的滥*生灵,这样起码可以教人爱惜生命,做圣人君子的人,并不要求人人都不犯错误,但一定要通过各种办法引导人们改正错误,这样才能使百姓一心向善。
与朋友交游,须将他好处留心学来,方能受益;对圣贤言语,必要我平时照样行去,才算读书。
译文:和朋友交往,应该对他的优点长处认真学习,才能得到益处;对圣人贤者留下的言语,必须在平常的生活中细心体验,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读书。
与其使乡党有誉言,不如令乡党无怨言;与其为子孙谋产业,不如教子孙习恒业。
译文:与其让乡亲父老对自己大力称赞,不如让乡亲们对自己没有怨言,与其为子孙后代谋求产业,不如教给孩子们谋生的方法。
遇老成人,便肯殷殷求教,则向善必笃也;听切实话,觉得津津有味,则进德可期也。
译文:遇到年老有德的人,便热心地向他请求教诲,那么这个人向善之心必定十分深重。听到实在的话语,便觉得十分有滋味,那么这个人德业的进步是可以料想得到的。
余最爱《草庐日录》有句云:“澹如秋水贫中味,和若春风静后功。”读之觉矜平躁释,意味深长。
译义:我最喜爱《草庐日录》中的一句话:“贫穷的滋味就像秋天的流水一般澹泊,静下来的心情如同春风一样平和。”读后觉得心平气和,句中的话真是含意深远而耐人咀嚼。
欲利己,便是害己;肯下人,终能上人。
译文:想要对自己有利,往往反而害了自己。能够屈居人下而无怨言,终有一天也能居于人上。
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饰美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
译文:在内在方面努力求进步的人,必然对外在事物不会有许多苛求;在外表拼命装饰图好看的人,必须内在没有什么涵养。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