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金石录:甘肃清水县李虎墓志 李唐王朝家世及世系是杜撰的

甘肃金石录:甘肃清水县李虎墓志 李唐王朝家世及世系是杜撰的

首页角色扮演玄铭传更新时间:2024-05-09

石锡铭著《陇西国志》

陇西锡铭《甘肃金石录》收录有清道光五年(1825年)出土于清水县白沙乡鲁家湾李虎墓的《大隋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慎政公上州刺史李府君之墓志铭》(以下简称《李虎墓志》),毫不留情戳穿谎言的同时,也直接切断了李唐与李虎及先祖的关系。

《李虎墓志》拓本长、宽均38厘米,志文共23行,满行23字,除去空格共有475个字,摘录于下:

公讳虎,字威猛,陇西成纪人也。昔高阳氏之苗、秦将军之后矣。厥生树下,而因李姓焉。徙自陇西,遂称□族。固知长河,带地津泽,于是流派高枝,拂汉垂阴,以之布叶。公即魏陇西行台爵之孙、周陇东太守宝之世子也。公乃童年挺秀,风警异伦。弱冠英声,绰有不群之誉。为生敬让,仁恕表于家邦;立行弘慈,令闻彰于朝野。起家征授仪同三司,兼除秦州清水本郡太守。公实涉猎经史,未骨淳儒;奇略异端,不独专武。既其跨蹑行阵,按剑盱衡,乘机振檄,规谟抵掌。寻迁授开府,并封情政县开国公、上州诸军事、上州刺史。此地营樔崄岨,蛮左杂居,汉蜀交川□,民情麁□犷。公乃德行竝设,风教始行,威义俱申,大扬流俗。尔乃方应甲毗赞,翼亮王猷。岂谓兰桂早凋,琼枝先折。公春秋七十有二,以建德六年十月八日奄薨于京第。以大业二年岁次丙寅正月朔十八日癸酉,葬于秦州清水县内莎乡□□里之原。昔武侯亡蜀,仲达忧惧遗风;管氏襄齐,小伯请其付国。呜呼哀哉,将恐山颓谷徙,海变桑田,刊此玄铭。其辞云尔:汪波万顷,洪基千刃。帝子之苗,公侯之胤。琼枝玉叶,桂薨兰藂。家传芬馥,世播芳风。乃祖乃父,蝉联弈叶。唯子唯孙,轩车相接。匡家佐国,剑佩连辉,褰帷作牧,震鹭于飞。五福不征,三灵仙逝。俄然风烛,奄从人世,神魂渺邈,有去无归。百年长往,千载何追。

“周陇东太守宝之世子”,这个世子,是古代对贵族、高官的嫡长子的一种称谓。

陇西锡铭认为《李虎墓志》的发现,最直接的两点值得肯定:

其一,“公即魏陇西行台爵之孙、周陇东太守宝之世子也。”说明李虎的父亲为北周陇东太守李宝。《魏书李宝传》所载李宝生平大致如下:“李宝,字怀素,小字衍孙,陇西狄道人。私署凉王暠之孙也。”、“李宝长子李承生有三子,第三子李虔又生二子:暖、昞。”李昞生平如下:“昞,字仁曜。起家高阳王雍常侍,员外散骑侍郎、太尉录事参军。孝庄初,与兄暖同时遇害,年三十八。”即李昞是李虎的侄儿,遇害的时候三十八岁。

其二,《李虎墓志》修撰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李虎下葬之时,此距李唐建国十三年之前,所载李家氏族与先世较李唐谱牒更为可信,因为未经后人篡改附会,故其史料价值不可低估。

此碑出现,陇西锡铭注意到此“成纪虎”非彼“李渊的虎爷爷”,这就有几个问题需要澄清。1、难道“凉王暠”的五代孙中,有两个或者更多的人都取名“虎”,这符合隋唐之前,狄道或者成纪李家这样的望族的取名习惯吗?2、既然“李渊的虎爷爷”历仕北魏、西魏和北周三朝,身居显位,为何《魏书》、《周书》以及《北史》等正史著作均未为李虎立传,他的事迹为何仅散见于上述诸书的有关纪、传之中,就是新旧《唐书·高祖本纪》中也只是简要叙述。3、李昞、李虎叔侄的关系变为父子关系,难道成纪或者狄道李家人在自己有后代也有让侄儿过继到自己名下的习俗?

以上相互矛盾的记载只能说明,现存新旧《唐书•高祖本纪》、《唐会要》所载李渊籍贯、家世及其祖李虎事迹和世系是杜撰的。这些杜撰者为了自圆其说,也动了一些心思,如有意把李熙出口到内蒙去,为“李渊”等后代转内销打点基础,这也就说明杜撰这段历史、后来修家谱的人也知道李渊的先祖是蒙古那里来的。总之,别的“李虎”还没有被证实之前,这个《李虎墓志》就是证明后人李唐皇室篡改和附会谱牒的一个实证。

《李虎墓志》使李唐家谱嫁接的李虎这个历朝历代人人都认为非常清楚的先祖出了问题,那么李唐的开国皇帝李渊是谁的后代?新旧《唐书•高祖本纪》、《唐会要》所载李渊的族源哪些是真的,哪些又是假的呢?

李渊山西太原起事,即封长子李建成为陇西公、次子李世民为秦王,是不是在纪念陇西被灭亡的西秦乞伏氏的祖先呢?

——摘自石锡铭著《陇西国志》

石锡铭编著《甘肃金石录》

关于《甘肃金石录》

《甘肃金石录》系甘肃陇西人石锡铭先生个人独资编纂。

《甘肃金石录》是石锡铭先生从1998年始搜集八易其稿,至2022年再次印刷,历时24年。包含秦前、秦汉、晋魏南北朝、隋唐、宋(含西夏、五代十国)、元、明、清、中华民国、1950年后、待断代、补遗等各一编,分十二编、373卷,上、下两册。共计230.4万字,存目4535条。

石锡铭先生一人之力,半生心血,独资编纂《甘肃金石录》,一言以蔽之:为甘肃文史做出突出贡献。央视编导徐而缓在《甘肃金石录》的序中写道:“石锡铭先生是当今中国难得的、具有文化自觉的金石学家。他用二十多年的时间,静下心来磨一剑,精心打造《甘肃金石录》,仅凭一家、一己之力,完成了本该是甘肃大学、甘肃社会科学院、甘肃文物局或甘肃文史委等单位集众人之力、多年才能完成的一项工作。”(《甘肃金石录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