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金灿灿的,暖融融的,照在那片小树林上,也照在两位神仙身上。
树下,逍遥仙饶有兴趣地观看岁月回光镜中千百年来的人世变迁。树上,苍茫神乐不思仙地酣然入睡,偶尔还传出呼噜声。
大约一个时辰,苍茫神才醒来,睁开睡眼,伸伸懒腰,哈哈嘴巴。这次重临人间的第一个梦,他做得心满意足,无怨无悔。
“你醒啦?”逍遥仙觉察到动静,在树下问。
“是啊!一觉醒来,神清气爽。真是惬意啊!我不由想起了宋代的诗作——《午睡》。”苍茫神在树杈上,抑扬顿挫地吟诵起来,“暑日熏蒸睡思浓,黑甜真处世情空。那知一枕窗前梦,无限尘缘在眼中。”
“呵呵,苍茫兄,即使修炼成仙了,也没有改变当初诗人的派头。哟,没有枕头,你怎么也睡得着呢?”
“为何睡不着?”
“黄粱一梦的故事,那里面好像有你的影子。”逍遥仙故意揶揄苍茫神。
苍茫神知道逍遥仙的话中有话,可他不在乎。毕竟成仙了,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这点小事,何足挂心。他的话匣子也打开了:“人活着,无茶无诗,是多么的无趣啊!仙活着,无梦无诗,那是多么的无聊啊!无论怎么活着,无论是凡人还是仙人,都要做有趣的事,说有趣的话,才不枉今生今世,不枉仙心仙缘。”
“天庭上,我做梦,你等我。在人间,你做梦,我候你。哈哈……你彼此,我彼此,我们的交情两清了。”逍遥仙爽朗地笑起来。
苍茫神一跃而下,拍拍衣袍,指着岁月回光镜,问逍遥仙:“这一个时辰,你看得怎么样了呢?我猜想,你肯定是东瞧瞧,西看看,觉得人间的热闹景象,比天宫里的仙花仙果仙人仙女精彩多了。”
逍遥仙收起岁月回光镜,递给苍茫神说:“中土历史,有文字记载的,上下三千多年。短暂的一个时辰,我看不了多少。我只能快速浏览,走马观花般乱看一通。我越看越入迷,越看越心惊……”
“入迷是必然的,心惊就不必了。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苍茫神不说则已,一说就停不住嘴。
“苍茫兄,你又来了。你虽然是诗人,但也不要动不动就吟诗作词,旁征博引吧。我是粗人,你不能扯太远,我不懂那么多啊!”逍遥仙这次非常虚心地说。
“不扯远,只扯近。你看到哪里了呢?”
逍遥仙坐在一块石头上,不急不慢地说:“我已经看到了民国时期了。哟,千百年的世态炎凉,王朝兴替,内容太多了,人物太杂了。尽管记载的东西精彩纷呈,笑泪交加,还是让我看得心情澎湃,情不自禁。有些地方,不想看;有些地方,不忍看;有些地方,不敢看……哦,对了!自唐代以来,江湖中传说的《推背图》,苍茫兄,你认为是真的吗?”
“可信之,可疑之。相传《推背图》是天下第一奇书,是李淳风和袁天罡所编写,融合了易学、天文、诗词、谜底和图画为一体。两人用周易八卦进行推算,竟然推算到唐以后的中土两千多年的命运……”
“推算那么多,但是推算得准不准呢?”逍遥仙插话问。
苍茫神捋了捋胡须,说:“说准也准,说不准也不准。”
“此话怎讲?”
“如果李淳风和袁天罡真的编写了《推背图》,还推算得那么远,那么准,为什么不公开印制,广传天下?当然,有人说,那是天机不可泄露。但是,他俩编写了,不是泄露了吗?又有人说,那所写的,都是谜面,谜底却要等事件发生了,才能印证。唉,这不行,那不可,弄得神秘兮兮,犹如神龙一般,只见头,不见尾……”苍茫神一边絮絮叨叨,一边摇头叹息。
逍遥仙笑嘻嘻说:“自古以来,中土的能人异士,有时候为了传播思想,经常借圣人之名而著书立传,如《黄帝内经》,伏羲的八卦图……”
苍茫神摆摆手,说:“我们暂时不谈经论道了,现在只说一说人间的所见所闻,其他的英雄传说,圣人奇闻,就不扯了。自从成仙后,我愈扯愈千头万绪,愈扯愈乱如麻,愈扯愈烦恼,无法心静如水了。”
“原来如此啊!苍茫兄,我对不起你,不该胡拉乱扯,让你再生烦恼。”逍遥仙赶紧向苍茫神道歉,“我该打嘴巴。你看我这嘴,该说的不会说,不该扯的就乱扯。”说完,他举起手,真的狠狠地扇了嘴巴几巴掌。
“啪啪”的扇嘴巴的声音,在小树林里,传得很远很远。
“老逍,你又调皮了。”苍茫神连忙制止逍遥仙的疯狂举动,“仙人,说说笑笑,疯疯癫癫,才能仙气四溢,仙心飞扬。你可好,竟然较真了。你如此放肆,叫我怎么在天地间翱翔?”
“你随梦翱翔得了。不是凡人的凡梦,而是仙人的仙梦。”逍遥仙笑哈哈地说。
苍茫神冒出一句:“何为凡梦?何为仙梦?”
“凡梦,是功名利禄在翱翔;仙梦,是……”逍遥仙突然卡住了,说不下去了。
“仙梦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啦。”苍茫神安慰逍遥仙,“仙人,也不是万能的。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人间,入乡随俗,就做凡人的梦吧。仙梦,我们上天庭了,再继续做。”
“是啊!天上和人间,还是人间好啊!”逍遥仙一边兴致勃勃地欣赏着树林里景物,一边啧啧称赞。
苍茫神听了,不以为然地说:“天上是天上,人间是人间,如果把天上和人间勾搭起来,就是不伦不类了。你知道吗?牛年马月狗日,中土某地有一个娱乐场所,好像叫做天上人间的,出事了,查封了。因此,不能把天上和人间混淆了。”
逍遥仙尴尬地说:“哦,我差点忘记了,原来你苍茫神的原名是苍茫地,寒窗苦读,满腹经纶,曾经中过进士。后来遇到一个大神,被大神指点迷津,恍然大悟,从此看透红尘,修道成仙。怪不得你的理论,总是一套一套的,滔滔不绝,源源不断。”
一谈到如烟往事,立刻勾起苍茫神的神经,让他陷入了沉思。人间,渺渺茫茫千百年,何曾有过多少盛世?何曾有过几多太平?即使有过,也是短暂的。盛世大唐,太平大唐,犹如昙花一现,便匆匆谢了,再也没有重现。苍天之下,黄土之上,权贵们豪取巧夺,荒淫奢侈,过得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大部分的百姓艰难生存,苟且偷生,过得没有尊严没有幸福的日子。苍茫神曾经积极入世,一心想安社稷,救黎民,无奈生不逢时,生不逢人,最后心灰意冷,便消极出世,遁入山林,不再问世事,只寻仙访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苍茫神双眼迷茫,神情凝重,摇头晃脑地背起那句著名的古文来,“穷,何谓穷?穷途末路,还是穷困潦倒?达,何谓达?达权通变,还是达官贵要?”
逍遥仙听了苍茫神的话,立刻眉开眼笑起来,说:“苍茫兄,你这何苦?这何必?我们是仙人了,已经跳出三界,还背负着那些烦恼干什么呢?人间,还是人间;人们,还是人们。尽管时代不同了,景象改变了,观念更新了,但人性依旧不变。”
“好了,我们不谈那些过往的事情,就商量去哪里逛逛吧。”
“去哪里好呢?”逍遥仙搔搔头,困惑地说,“如果我们钻进官场看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就不值得再来人间走一回了。你曾经是官场中人,已经厌倦了那场面和那嘴脸。如果我们冲进商海观锱铢必较,斗勇斗智,也不值得。我们是仙人,不想再沾染铜臭了……”
“那我们去哪里呢?”
逍遥仙好像恍然大悟,说:“哦,我想起了。一个大仙曾经写过《牧童》一诗,诗中流露出他想远离喧嚣,过着无羁无绊的生活。那首诗,你还记得吗?”
苍茫神低首沉思片刻,便神采飞扬地背起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好诗,好诗!”逍遥仙听了,为苍茫神鼓掌喝彩。
苍茫神疑惑地问:“这首诗和我们去哪里逛逛,有什么关系呢?”
逍遥仙开导苍茫神:“瞧你,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明白吗?亏你还是仙人呢?赤子之心,谁人拥有?小孩子啊!小孩子之心,单纯天真,是赤子之心的代表。”他拿起铁拐,抚摸一番,“我们休息一会,就去私塾里瞅瞅吧。哦,不是私塾,是学校。”
“私塾,如今叫民办学校。公塾,就是公立学校。你不要弄错了。这是有区别的——老逍,你真是的,去学校看什么呢?”
“你重回人间几次,去过学校看看吗?”
“没有。唉,说来惭愧啊!那时,我来去匆匆,没有空去那里走走看看。”
逍遥仙笑着说:“我们去那里看看吧。毕竟,我们能够修道成仙,基础是从私塾中来的。想当年,我们识文断字和读书明理,再到学有所成和学有所悟,私塾的作用不可埋没。”
“老逍,你说的有道理。这事,就如此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