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我真服成龙

这一次我真服成龙

首页角色扮演血刃无限切割更新时间:2024-07-30

(本文由sir电影原创:dushetv

《英伦对决》是Sir今年国庆档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看完当下就认定,这是“国庆档最佳”

它是两个男人踽踽独行于刀锋的悲壮挽歌。

一个为了血刃*死至亲之人,近乎自毁地单挑国家机器与恐怖分子。一个为了保住名利声望,在变卖自己的理想尊严后,还不得不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枕边人。

它也是一群人模糊正邪讽刺的政治寓言。

权力和对权力的*,是如何让一个热血青年心甘情愿地弯腰下跪;而在庞大复杂的派别斗争面前,*死几个人就跟捏死蚂蚁一样容易和果决。

前两天提《缝纫机》,有毒饭质疑Sir过于偏护《羞羞的铁拳》。

Sir是这么回复的——

不提笑点,《羞羞》故事的落脚处更小更集中(就是两个被辜负的人找回自己该得的尊重),而《缝纫机》是更大更空洞。

巧的是,《英伦对决》做出更好的示范。

成龙饰演的老兵,为什么不顾一切要复仇。

既来自于他的女儿被*,他的女儿是他仅有的亲人,更怒不可遏的爆发点是,他之前的两个女儿和太太,同样死在“正义”的炮火下。

战争,接二连三夺走他的家人,没有保护到家人的愧疚被一步步强化,直至恐怖组织带走他最后一个亲人,这个男人终于异化成心怀仇恨的野兽,为了复仇愿意赌上一切,并不吝坦然受死。

《英雄本色》里,小马哥那句“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只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为什么听上去那么酣畅淋漓?

因为解恨。

一个不好意思承认的真相是,很多时候,驱动我们的并不是理想啊目标啊这些远方的诱惑,是恐惧、压抑、痛苦、退无可退的绝境。

再对比《缝纫机》们,单单一个人物动机,谁真谁假,高下立判。

当然,于中国观众,《英伦对决》最大的卖点,还是成龙。

但坦白讲,不论你之前对成龙电影有多么大的惯性认识,都会被这部片摧毁干净。

怎么说?

Sir特意邀请自诩中文影评届最了解成龙的影评人@机叔,为我们干货解谜。


我是机叔自带掌声登场的分割线

没想到成龙会演这样的电影。

在散场后的影院过道里,一个三口之家的妈妈如此说道。

机叔我想把上面那妈妈的话换个说法,没想到竟然在大银幕看到这样的成龙

说起演技,大多数人习惯将面瘫和演技差画上等号,却鲜有人真正去分解肢体语言的表现力。

事实是,夸张表情并不难做,但做得让人懂、信,要有技巧支撑。

不然你看有幽闭恐惧症的茜茜。

或者被惊恐和喜悦震成一张jpg的大宝贝。

成龙在这方面一直被低估。

他擅长用利落花样的动作吸引人,夸张拟真的小表情逗人笑。

在他那些代表性的动作喜剧里,每次被人打或者自己撞到物体,肯定会配合标志性的痛苦搞怪表情;

跟女主献殷勤或者装老好人时,他那个大鼻子配合满脸堆笑的表演,也是让无数人捧腹的法宝。

在我看来,就肢体语言(动作)和夸张表情(喜剧)的组合效果,成龙的表演技巧,是华语电影一等一的人物。

古今中外的电影人,没几个人做得到(奥斯卡去年颁给他终身成就奖就是明证)。

我所能想到可以和成龙比肩的也只有两位:巴斯特·基顿和查尔斯·卓别林。

两位都是默片时代的喜剧大师,在电影还没有声音的年代,纯粹用肢体语言和夸张表情,就能让观众们兴趣盎然。

《英伦对决》导演马丁·坎贝尔却偏要跟观众对着干。

想看成龙动作戏?那我把他的动作戏份降到最低;

想让他逗你笑?那我就让他演一个笑不出来的可怜人。

它不像我们看到90%的成龙电影,竭尽全力地主攻演员强项,成龙年轻时这么做没问题,但随着年龄增长,常规动作变慢,高难度动作不能做,继续这么玩命,就是死马当活马医。

演员累得半死,效果也大打折扣,比如去年的《绝地逃亡》等。

马丁·坎贝尔很聪明,他在保留演员强项基本功的前提下,激发成龙其他层面的表演技巧。

这部片子里成龙的打戏,几乎可以找任何一个动作演员来完成。

他在里面只是应对了几个武装探员和恐怖分子,稍微做了一点近身搏斗和室外攀爬的动作,技术难度不高。

但请留意,这些动作对成龙来说,也算个人挑战性尝试。

首先,成龙从“利用工具进行格斗”,进阶成“利用工具”

他会像《谍影重重》的伯恩那样,从日常杂货用品中,挑选出为己所用的部分,制造出非常致命的*伤性武器。

影片中成龙第一次面见高官汉尼斯,是在他的办公室。

进办公室前被搜身,探员从他的塑料袋里搜出一把看似有威胁的“武器”,瑞士军刀。

但其后真正派上用场的,其实是袋子里的杂货,几瓶液体、一根绳子、一盒火柴——他用这些制造出更具破坏性的“炸弹”。

这场戏既向我们展示角色自信的手段——声东击西。

也是导演自信地向观众宣告:成龙在我这,不用刀枪棍棒,照样可以把敌人玩死。包括后面成龙制造的路边炸弹,以及片尾给冲锋枪装上的简易消音器,都是在把这个概念玩大。

其次,成龙从一个可以上窜下跳捉迷藏的“大型动作空间”,转移到方寸械斗的“局限动作空间”。

成龙的第一场打斗戏是影片最好的动作段落,发生在他蜗居的小旅馆房间、屋顶阁楼和楼梯内。

这种小空间打斗,讲求的就是快、狠、准。它不会给成龙太多的肢体语言展示机会,但又从另一个层面凸显实战技能,还能继续给人“错觉”:成龙很能打。

再次,成龙对于打斗道具“物尽其用”的特点,得到恰到好处的保留。

尾声处成龙和副部长派来的追捕专家搏斗,利用树干和树枝与对手周旋,最后夺取白刃的场面设计,依然能让人回想起那个鼎盛时期的“老成龙”。

《英伦对决》(上),《一个好人》(下)

简单说,《英伦对决》的动作戏是少而精

它尊重演员的年龄,体力,也不忘发挥成龙的经验与特长。

当然,让《英伦对决》成为近十年最好的成龙电影的本事,还是它对成龙演技的引爆。

一个必须正名的事实是,成龙是有演技的。

早在1993年,他就凭《重案组》拿下金马奖影帝,10次提名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其中有一年两部电影同时入围)。

值得玩味的是,《重案组》也是一部政治惊悚片,而且,在那部片下半段,成龙巨大的动作能量,还稀释了他的表演。

《英伦对决》则自始至终没有跑偏。

电影里成龙演一个退伍的特种老兵。

一生颠沛流离,从越南辗转来到英国,两个女儿因为被泰国海盗袭击,客死他乡。

老婆生了小女儿后难产而死,唯一和他一起幸存下来的女儿,又在一次恐怖袭击中丧生。

他不是伟大的拯救别人的英雄,而是要守护自己公道的,一个可怜的父亲。

头发灰、眼袋重、黑眼圈深,单单是形象,就跟以前的成龙电影划清界限。

《警察故事》《红番区》《绝地逃亡》《英伦对决》

为了配合故事的冷峻内核,成龙饰演的关玉明,被设计成一个“表演上完全收起来”的角色。

收敛表情语言并非成龙强项,甚至可以算短板。不信你自己想象下,让那个成龙去演王家卫电影里梁朝伟那样的角色,几乎……不太能想象得出来。

但这并不意味,成龙就不能演好收敛表情的角色。

《英伦对决》导演再一次找对路。

还是那个方法,少而精。

既然成龙不擅长传递复杂情绪的表情,那就让他,没有表情。

记得《海边的曼彻斯特》吧?

主演凯西·阿弗莱克在其他电影里,不止一次被人称为“痴呆型演员”,但在这部电影,这种“痴呆”,反而成就了这个角色。

同理,《英伦对决》中成龙扮演的关玉明,也是这么一位人物。

在经年累月的精神打击下,这名受过特种训练的老兵,早已将情感掩藏到心底的最深处,他会伤心,会愤怒,但沉重的岁月在他的脸上覆盖了一层颓落的风霜。

更多时候,他就是一个习惯迎合的老好人。

驼背,低眉,不大喜,也不大悲,这种看不出情感的呆滞,也是隐蔽的保护手段。

为数不多让他“目露凶光”的时刻是,当他面对真正信得过的人,提到自己处境,“没有亲人”。

可说这话的成龙,依然悲凉多于愤怒

愤怒到底还属于年轻,真正的老年人,遇到打击,是悲凉。

《英伦对决》也是近十年成龙最少对白的电影,每一句对白都有分量。

“我想知道他们的名字”。这句话不断被重复,但每一次随着成龙报复的升级,情感渐次增强。

还有被剪进预告片的这一段——成龙与汉尼斯(布鲁斯南 饰)正面刚,刚到最后,不欢而散。

布鲁斯南问,你根本不知道你招惹到谁?

成龙面如死灰:我知道。你呢?

这种表情,台词的静和少,配合他为了要找到仇家而各种搞事的“动”,就把原先我们认为的减分项,变成了加分项。

无须怀疑,《英伦》的关玉明,是成龙近年来最不成龙的角色。

回顾从《功夫小子》到《绝地逃亡》《英伦对决》,仅在跟好莱坞合作的路上,63岁的成龙,一直在更新自己。

我下一部作品可能又是喜剧,再下来可能是一个战争片,我现在挑选剧本就是希望有挑战性……现在我最想演一个反派的角色,我要看看谁的剧本好,比如在片中最后一定要坐牢或者死掉的那种。

——来自《时光网》专访

再环顾今天绝大多数更年轻、更该有活力的华语同行,不是靠贩卖情怀吃老本,就是靠贩卖人设(IP)捞快钱。

也许我们不喜欢明星成龙、委员成龙,甚至私德方面的,丈夫成龙、父亲成龙。

但就电影人这个身份,贯穿一生努力与认真,我说句酸话,成龙,数一数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sir电影原创,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索关注:sir电影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