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AI小白,他经过4个月的转型学习,争取到几份offer,最终入职AI创业公司“追一科技”,负责核心产品。本文重点分享的过程体会,强调以小白身份去争取offer时所需要的节奏和状态,希望能帮到需要的朋友。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中国的AI产品经理从业者大约二、三百人,他们切入AI的背景条件一般是:公司内部转岗、安防/媒体/机器人等行业背景、专业技术背景、偶然做过ASR/搜索等产品(那时候不叫AI)。
大部分想转型的PM没有AI背景,还可能面临其他困难:从业年限、地域限制、工作稳定性考虑等等;但这并不妨碍从业者数量2018年初暴涨到800-1000人。今年AI公司集体爆发,跑马圈地的AI公司愿意给求职者更多包容;而互联网PM沉淀过产品方法论,人数过剩且有危机意识,是最适合转型的群体。
我从2017年10月决定转型,当时零AI背景转型成功的案例非常少,网络上更多流传的是从业者的跳槽经验,很少有真正契合AI小白背景的经验文章。下面,我来分享个人具体的七步走策略:找到抓手、审视自己、目标计划、学习输入、执行输出、调研&简历、面试&选择。
任何宝箱都有匹配的钥匙。用心网罗学习资源,一定会发现“AI产品经理大本营”这类社群,获得与从业者交流的机会。深入交流后,你会有基本的觉悟:AI产品经理的能力维度很全面,转型最少需要学习3-6个月。
过去的互联网环境让很多PM以为:不用太懂技术,不用钻研心理学和设计,甚至不用成为业务专家,只要按日常工作套路随便搞搞就月薪一两万。过去是因为资本浮躁、企业浮躁,但想做AI,就必须先审视自己到底有哪些价值。
以我为例:
优势劣势是相对的,要看面试什么样的公司。最近遇到几位面试者,没了解公司背景就谈优势,找不准契合点很尴尬。
转型是个长期过程,offer是力求一击必*。我的策略是:集中学习加强AI认知,模拟AI场景做调研分析、产品设计、机器模型,输出文章给自己增加背书;向心仪的JD临时抱佛脚,找到自己能为这家公司带来的3条差异化价值。
会有人想,为什么有这步多余的操作。我们往往面对重要抉择时才需要“斩”,其实很多转型的朋友都做了一定的牺牲,我也自切了几刀。这里讲究个“快”字,最忌拖泥带水。
Q:定居四年的苏州AI发展较弱?
A:筹备移居深圳。
Q:没AI经验?
A:降薪并放低姿态。
Q:大厂只要螺丝钉?
A:去创业团队做万金油。
Q:工作忙学习时间少?
A:裸辞。
Q:跨城市面试不方便?
A:在深圳住1个月酒店。
Q:奔30的岁数该要娃了?
A:不转型成功坚决不要娃!
没有退路才有出路,多斩几刀,会感到身轻如燕。转型必须雷厉风行,能束缚自己的只有自己。
一入AI深似海,面对庞杂的知识体系,如何推演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小步快跑,试错迭代。我的做法比较接地气:写份转型计划抛到社区,坐等各路豪杰来吐槽:《转型AI产品经理:这是我的3周学习小结》
这篇文章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单渠道获得3万 阅读量,现在看它还是踩过很多坑,最终执行的计划与文章中的相差50%以上。当时很快就收获了一波好友和宝贵建议,比如:调整学习资料的层级结构、正面迎击技术通识。
我将计划设定了几个里程碑,阶段性复盘。几乎不留休息时间,每天思考到后半夜,平均日睡眠小于5小时。这种状态坚持几天很轻松,长久下来,考验的就是意志力,最终人瘦了一圈。
我们的认知和市场形式每天都在变化,进度计划必须每日迭代。4个月时光转瞬即逝,错一点或者慢一步,就可能丢掉2018年的金三银四。
先想清楚每一项输入对应的价值是什么,然后网罗书籍、社群、自媒体、会展和公开课,一定能找到合适的资源。
AI相关的场景案例、技术通识、产品通识、行业通识、学术论文、数据分析;还有其他增加深度的方向:认知科学、神经学、心理学、哲学宗教等。选择一个最希望从事的方向多备些资料,比如CV、NLP、智能家居。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优先深度,我觉得两者都要,而且是先广后深,这样有利于全局视角。如果你真在近期面试过,就可能知道其中的无奈。以上海为例,做NLP方向的公司就竹间、小i机器人这几家。如果投简历未得到回应,或者面试见光死几个,就没什么机会了。所以有个兜底的选项就是广撒网先上船,AI的几个领域之间互相转岗非常容易。
一定程度理解机器学习、NLP等技术原理,清楚特定方向的技术瓶颈,能够结合行业现状分析一个AI场景。这里有个困难:没有AI背景,没在项目中沉淀过,自学起来也难接地气。目前各公司保密做的很好,核心干货不会让转型者得到。跟从业者搞好关系,多交流取经是很好的办法。
我当时没有深切NLP、CV、模式识别中的某个方向,而是从0学Python、Tensorflow搭神经网络、做些基础的Case。尝试调用框架实现简单的会话机器人Demo,目的是更直观理解机器学习。学习代码纯属兴趣,实际上偏应用的AI产品经理不需要工程操作。
给自己编30道面试题,对着镜子模拟面试,直到能得满分为止。再换下面的30道,这样一轮轮下来,遍历自己的认知边界。发现边界太窄,就继续扩张边界。
面试AI团队,最忌讳对AI认知过浅。假如你是面试官,遇到的求职者讲不清朴素贝叶斯、SVM、NLP瓶颈边界、神经网络类型和原理,不能深入分析某个AI场景。咱们公司又不是慈善机构,会给他工作机会么?
我输出的方向是场景分析、学习笔记、观点看法、工作习惯和未来畅享,目的是广泛覆盖PM的思考维度,以下是输出的部分: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留*手锏。我压了3篇草稿一直没发布,命题是AI的居家癌筛场景、机器的灵商与意识、区块链与AI结合。实践证明,面试中掏出来可以让人眼前一亮,一些新鲜、有深度的观点往往能够超出面试官的预期。
输出不一定完美,我们会对自己粗劣的文章感到愤怒和羞耻,知耻而后勇,倒逼自己通过输入来完善它。零AI基础的输出水准,可以折射出此人在AI领域的发展潜力。
面试就像找对象,面试官会跟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结婚么?
最近发现有很多不重视调研的求职者,很难指望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做好调研。如果这样的人简历很光鲜,那一定有水分,因为他们不尊重岗位,不具备同理心和职业习惯。
简历中突出优势、层次鲜明是必须的,招聘专员每天面对海量简历,往往10秒钟扫下简历中是否有AI、大厂、明星产品背景,统一的筛选标准有助于提升效率。而Boss直聘等个人渠道则不太一样,Boss往往更耐心,视角更专业。
如果你做过场景分析,模拟策划过AI产品或Train过Model,这些就是最好的背书。简历中带上作品链接,放到显眼的位置,确保作品质量别太弱。
面试偶然性很多,内推的触达率确实高一点,但并不存在绝对优势。建议多管齐下,不过度依赖某个渠道。不要一股脑全投出去,为简历留些完善的机会。
STAR原则就是针对各家JD定点狙击,拆分出N个版本的简历。一些HR朋友告诉我STAR原则的投递效果很有限,我还是熬了一周的夜制作30多个版本的简历分批投递,开通了查看竞争者的会员权限。目的是搞透深圳市各公司的招人标准,推测公司招聘的紧迫程度和人才竞争格局。
网络上的面试技巧和常见问题有很多,这些基本的苦工还是要下的,提几个关键点:
面试前我会冥想几分钟,深呼吸,将状态调整到最佳。时刻留意面试官的眼神、动作、话语,每个细节变化都是一道面试题,冷漠不一定代表否定,微笑也不一定代表认同。
时刻揣测他的意图,守住心神。人在精神松懈的时候,潜意识的反馈最容易暴露缺点。即便是情商低的人,经过刻意训练后也可以与面试官轻松对话。
刚做PM那年,我遇到个8年PM经验的面试官,他对我说:“没做5年以上的PM,不要轻易谈战略” ,这句话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后来我刻意锻炼升维思考和领导视角,依然在3、4年后才参与到战略。所以如果自身不具备一些能力维度,尽量避免浮夸的字眼,别把面试官当傻子。
产品经理的范畴很广,一次面试只有半个多小时,尽量减少尬聊和跑题。发散思维很不值钱,没有企业会因为几个好点子而具备核心竞争力,胜负往往取决于奔跑速度和认知深度。发散后要快速聚合,抛出金字塔尖的观点,凝炼到位的表达最能体现PM职业素养。
诚意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认同,诚意不仅要表现在面试中,并且要持续到入职之后。我在这方面做的比较激进:面试前先自打鸡血,积极应对面试官的每个问题。收到offer后HR建议在公司3公里内租房,我直接租在距公司100米的马路对面,入职第一周每天干到半夜1点以后。将时间压缩到极致,员工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差距就是这么一点点挤出来的。
几家公司面试下来,对岗位的理解肯定会越来越清晰。每次面试都复盘一下,再针对短板集中突击,可以大大提高后续面试的成功率,不要把困惑留给明天。
面试官往往有这种心态:若A、B、C三名面试者给我的综合评分都是60,最终就是三位都不想要,期望能有一位70分的把他们PK掉。
当比分胶着的时候,我们需要给面试官一锤定音的理由,差异化价值非常重要!差异化可以体现在悟性灵性、行业认知、教育文化、职业技能、成功案例等,更要讲清楚逻辑来佐证你真的具备这些优势。
目前大部分转型者希望做偏场景应用、商业化的AIPM,岗位对技术理解有要求但不苛刻。如果你的技术认知偏弱,建议避开这几类团队:
好的团队即便阶段性失败了,依然可以沉淀出战斗力。糟糕的团队,可能会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抹黑。对产品经理来说,好团队的关键词可能是:创始团队、包容、开放、人性化、激进、创新等。尽量避免唯技术论,或者唯经验论的团队。
我收到的offer包含ASR、CV、NLP几个方向,最终选择追一科技,是因为团队基因好、NLP较强、接地气、更懂我,事实证明这个选择非常正确。
好了,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点帮助。最后,转型交流的过程中,我经常来不及回复朋友的提问,顺便在这里附上3个常见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理解:
这是个伪命题,我一般会反问:月薪10万的PM和月薪2万的AIPM,哪个更厉害?答案当然是:卓越的PM更厉害。
有这样一类PM,喜欢给自己设定远高于群众的标准。即便团队对他们没要求,他们依然会懂技术、懂设计、懂营销、懂商业、懂管理、懂业务、懂心理。
泡沫的多少代表市场情绪的强烈程度,没有泡沫的行业是不值得去做的
我的建议是:若真爱AI,不要犹豫,不必关心转型红利期还剩多久。若你对AI不执够著,也不用强求,不忘初心就好。反正我们是产品经理,我们要进化这个时代。
看他做一款创新型产品时,更依赖竞品调研还是独立判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没错,但前瞻性的方案更依赖人性洞察和市场嗅觉:
作者:于长弘,公众号:AI小宇宙(ID:AI_endless)
本文由 @于长弘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