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舒伟
《祭孔十五谭》书影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去世后才逐渐被人认可的。孔子生前并不得志,仕途不顺,空怀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才华得不到施展,甚至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孔子出身贵族。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其七世祖才改姓为孔,名叫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其后代为了避灾逃到鲁国(今山东)一个叫陬[zōu]邑的地方定居。孔子的父亲名字叫叔梁纥,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叔梁纥的正妻施氏,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一个儿子。小妾为他生子取名孟皮。孟皮腿有残疾,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叔梁纥又娶了一个叫颜征的女子为妾。颜征当时不满20岁,而叔梁纥已经66岁了,年龄相差悬殊,于礼不合,夫妻俩深居简出,在尼山居住并且*,故称之为“野合”。
当代孔子雕像(来源:东方IC)
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因其母曾祈祷于尼丘山,故取名为“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父病逝,随母迁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孔子从小爱学习,到了15岁,仍志向在于做学问。17岁,出席贵族宴请,曾被拒之门外。19岁迎娶宋国人亓[qí]官氏之女为妻。
婚后,孔子寄希望于仕途,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善于思考,对治理国家的诸多问题,经常发表一些见解。
公元前532年(鲁昭公十年),孔子谋到了一个小官职,管理仓库;后改任乘田,管理畜牧。在这期间,孔子开办了私人学校。
《孔子圣迹图》职司乘田(来源:东方IC)
《孔子圣迹图》 开办私学
30岁左右,孔子结识了齐景公,到了齐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对其十分赏识。但因齐国大夫的加害,孔子又不得不回到鲁国。
返回鲁国后,孔子退隐,著书立说,专心从教。众多弟子跟着他学习,相传有弟子三千。
公元前499年(鲁定公十一年),孔子的仕途有了转机,任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为了治理好鲁国,他采取一系列措施,削弱“三桓”权力,与“三桓”结下了矛盾。“三桓”是指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代,当时实际上掌控着鲁国政权,而且家臣弄政。
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君臣迷恋歌舞女色,整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没有按惯例送祭肉给孔子,这表明鲁国官场已容不下他了。于是,孔子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带着弟子开始周游列国。这一年,孔子55岁。
周游列国期间,孔子碾转于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等国,要么不被待见,要么受到迫害,要么被敬而远之,始终无缘问政,吃尽了苦头。回顾这段日子,孔子本人也自称如同“丧家之犬”。
一次,因受到卫国监视,孔子带着仅剩下的72弟子逃亡陈国。刚到就被陈国之兵围困起来,绝粮七天七夜,只有几袋子咸盐能够食用。弟子们饿急了,吃盐粒、喝盐水,一连好几天。孔子不由地仰天长叹:“我的七十二弟子都快成咸人啦!”
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齐国派师讨伐鲁国,孔子弟子冉求帅鲁师迎战,大获全胜。68岁的孔子在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国,结束了长达14年的颠沛流离生活。此时,孔子虽有心从政,但仍不被起用。政治上不得志,使孔子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办学和著书立说上,修订成《诗》《书》《礼》《乐》《易》《春秋》等著作,集儒家学说之大成,成为儒家学说创始人之一。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孔子逝世,终年73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
就是这个一生不得志,曾经走投无路的孔子,在他死后二千多年间,倍受尊崇,加封追谥[shì],直至“至圣先师”称号!
所谓谥号,是一定地位的人死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对孔子的追谥,一般指历代皇帝在孔子死后给予的封号。
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也就是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鲁哀公在哀辞中尊称孔子为“尼父”。在古代“父”通“甫”为同一个字,是丈夫的美称。这是不是第一个追谥?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但无论如何,鲁哀公作为尊崇孔子“第一君”是当之无愧的!
如果说“尼父”不是谥号的话,那么,公元9年(汉平帝元始元年),刘衎 [kàn] 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就成了第一个确定无疑的谥号。
这让后人耿耿于怀。
因为这个谥号名义上是9岁的元帝刘衎所封,实际上来自于当时秉政的王莽。王莽弄权,代汉建“新”,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禅让篡位,由假皇帝到真皇帝的先河,被“正统”学者所不齿。孔夫子,孔“圣人”的封号来自于“乱臣贼子”,实在让人尴尬不已!
但这个“宣”字用得好!谥号最理想的状态便是“闻其谥,知其行也”,意思是一听到他的谥号就知道他的生平行为。“宣”,形象地勾勒出孔子一生的行迹事业,这让后来的皇帝们爱不释手,尤其是唐、宋、元、明各朝。
公元492年(北魏太和十六年), 孝文帝追谥孔子为“文圣尼父”,这是孔子的谥号中第一次出现“圣”字。
公元600年(唐太宗贞观二年),李世民诏封孔子为“先圣”;公元609年(贞观十一年),又尊孔子为“宣父”。
唐玄宗李隆基认为,这些追谥都是承袭汉制,未及崇竣。于是公元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干脆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至此,孔子开始称“王”。
公元1008年(宋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赵恒追谥孔子为“玄圣文宣王”。加封过后,赵恒做了一个梦,梦见天降神尊,自称是赵家始祖,吓得宋真宗赵恒赶快为这位“始祖”加名为 “玄朗”。于是这个“玄”字便成了“国讳”。 公元1012年(宋大中祥符五年),为避违,宋真宗改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就这么歪打正着,孔子的谥号第一次出现了“至圣”二字。
赵恒(来源:百度百科)
宋真宗还是不满足。有一次,他到曲阜拜谒孔庙,突发奇想,对陪同的大臣说:我虽然在追谥中加封了孔子王爵,但这个“王”不是我的首创,而是唐玄宗的,我能不能超过他,追谥孔子为帝呢?说着便命令随行的有司查典问据。
陪同大臣见状,连忙说,孔子只是周朝的臣民,周朝国君也只是个王,怎么能加封孔子为帝呢?宋真宗听了觉得有理,这才作罢。
然而,封孔子为帝的“情结”,100多年后,在西夏弹丸小国得以实现。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立国于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历经10帝,享国189年,后被蒙古所灭。
西夏仁宗皇帝李仁孝(公元1124年—1193年)16岁登基,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尊奉孔子为“文宣帝”。
西夏仁宗皇帝陵(来源:东方IC)
这一追谥让西夏增色不少!儒家学者连连称赞,说:“虽小国不足称,然崇师之意亦可嘉也!”因西夏不足以左右华夏,封“帝”没有得到公认。
到了公元1307年(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元武宗皇帝海山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这一谥号成为历代加封孔子的巅峰之作。有个叫湛水诺的儒学家说道,自有孔子以来,帝王加封追谥的很多,没有一个能超过武宗皇帝的,谥号终极完备,传万世无以有加了!
谁能想到,这个由蒙古族建立的王朝,给了孔子以最高的追封。由此可见,孔子最终成为“至圣先师”,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儒家思想对统治者的内在魅力。
至此,“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三号相沿相袭,使用了近800年。唐玄宗、宋真宗、元武宗成为孔子加封追谥史上至关重要的人物,功不可没!
明代,追谥孔子到了唯恐不及的地步!封“帝”呼声再起。围绕谥号各朝绞尽脑汁,明争暗斗,酌定繁杂,苦不堪言。
物极必反!到了明嘉靖年间事情有了突变。世宗皇帝朱厚熜[cōng]下决心改革祀典。授意大学士张璁[cōng]上表,说孔子只宜称“师”,不能称“王”,因为孔子历来重视秩序反对僭越,给孔子授予“王”已为僭越,孔子本人如果有知也会反对的。
一石激起千重浪!对张璁的奏折,那些不知是皇上授意的大臣们纷纷上表反对。有个叫徐阶的编修上表说,孔子以“王”祭祀已久,一旦不王,有人会说是陛下您夺去孔子的王爵!朱厚熜阅后不爽,立即下诏革去其官职。
接着御史黎贯进言道,陛下敬天尊亲,不应独疑孔子。没想到这句话被皇帝误以为批评其不该在大礼中追尊生父。龙颜大怒,斥其奸恶,下令法办,开除官职。可怜堂堂御史大人终以一介草民老死家中。
大臣们再也不敢反对。见无异议,公元1530年(明世宗嘉靖九年),世宗皇帝最后敲定,改奉孔子为“至圣先师”。
这次祀典改革,打破了尊崇复加的思维定势。孔夫子不再被抬到吓人的高度,而是放置在教育者而非王者的位置去推崇,彰显了孔子思想的教化功能,反而更有亲和力,更受到尊崇。这符合时代要求,虽有反对之声,但却得到了大多数名流的赞同。
到了清康熙年间,孔子后裔在孔子墓碑前建了一道矮墙,用来遮挡碑文中“大成至圣文宣王墓”上的“王”字最下面的一横。今天,游客们到了孔林,远远望去,能看到的就是“大成至圣文宣干”的碑文。
“大成至圣文宣干”碑
此后,历代皇帝再也没有封孔子为王,即便公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顺治皇帝改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也无“王”字,并旋即在1657年恢复为“至圣先师”称号,通行各直省学宫。
至此,盖棺定论!对孔子的追谥最终止于“至圣先师”的称号!
后来有个小插曲。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国民政府改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毫无新意,显然是拾人牙慧罢了!
延伸阅读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