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这面铜镜的铭文中有“中国大宁”四字,寄托了古人对国家的祝愿。
清代佚名画家的《磨镜图》,右下角的工匠在磨镜,左边两位站立的妇女在照镜。图片来源:国家博物馆官网
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一面铜镜,让古人看清自己的容貌,将自己修饰得更加美观大方。一面铜镜,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寄予了古人对自己、对国家的美好祝愿。
最早的铜镜距今有四千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并且自渺远的上古便有之。在铜镜问世之前,人类如何看清自己的容貌?静止的水面能完整倒映出人的面容。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纳西斯的美少年,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模样,直到偶然在泉水边休息时,低头一看,在如镜的水面看见了自己的容颜,他日复一日如痴如醉地看着倒映在水中的自己,直至死去变成了一朵水仙花。今天英语等语言中“自恋”一词便来源于这位美少年的名字。
我们的祖先也从静止的水面中看到了自己的容颜,但由此引申出的文化内涵则相当不同。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监”字,一个人或跪坐或站立在一旁,大大的眼睛低头看着盛有水的器皿,正是一副仔细端详水中自己的模样的场景,由此我们也能理解为何“监”字的偏旁是皿。通过这种方式,人得以“自监其容”,关注自己的仪容而不是沉醉其中,仪容是否端正折射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
与“监”密切相关的还有一个“鉴”字,它强调了映照出人的面容的器皿是用“金”制作的,正如青铜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金文,这里的“金”指的是青铜而非金子。今天我们能在博物馆中见到青铜鉴,这类盛水器不仅可以用来照面,也可以用来沐浴,还能储藏冰块,由此而得“冰鉴”之名。
至于“镜”这个字,与“鉴”属同源字,两个字都是金字旁,在音韵学上可以通转。“镜”字最早见于战国,到汉代已较为普遍使用。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轩辕作镜”,轩辕氏即黄帝,这位“人文初祖”是一系列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器物的发明者。神话归神话,我们今天能够见到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制作出了铜镜。齐家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主要分布在甘青地区的考古学文化,1975年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齐家坪遗址发现了一面素镜,也就是镜背没有花纹装饰的铜镜,此后又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尕马台遗址发现了一面七角星纹铜镜。
这两面铜镜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了,它们都呈圆形,后世铜镜大部分也都是圆形的。许多圆形铜镜镜背中央有钮,这使人有了手持铜镜的支点,如果镜钮太小,则可往钮孔中系一条丝带,这样手持铜镜就更轻松了。此外,也可以将铜镜放置在镜台上使用。如果说以水照面,人不得不以俯视的姿态打量自己,铜镜的出现则增添了一个视角——平视,平等视之,既不贬损,也不夸耀。
铜镜吉语祝福“中国大宁”
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铜镜普遍出现在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中。据专家研究,古代铜镜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柄铜镜,一类是圆板带钮铜镜,前者主要流行于西亚、中亚等区域,后者主要流行于东亚等区域,而以古代中国为代表。
今天我们在博物馆欣赏铜镜时常有一种疑惑,镜面黑乎乎的,真能照清人面吗?随着时间的流逝,本来光可照人的镜面已经锈迹斑驳、黯淡无光,反而是镜背更具有欣赏价值,从齐家文化的那面七角星纹铜镜始,铜镜的制作者将镜背当成了施展自己艺术才华的天地,以花鸟、山水、人物、文字等进行装点,将自己的许多期望也寄托其中。
汉代铜镜中有一类叫“昭明镜”,因铭文中有“昭明”二字而得名,全文有四句话:“内清质以昭明,光辉象夫日月。心忽穆而愿忠,然壅塞而不泄。”前两句说制造铜镜的材料都是清明之物,质地上好,所以铜镜散发的光辉可比日月。后两句说照镜之人的内心是忠厚诚恳的,却并不将此意明白道出,或许一旦说出便易流为巧言令色,还是藏在心底为好。铜镜的制作者在铭刻文字时是相当随意的,漏字、别字、改字都很常见,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标准版本”,正因为它的流传十分广泛,大家都懂得它的意思,反而不再执着于文字上的精确。
昭明镜上有时还会出现另一段铭文与之搭配,它的前两句是“絜精白而事君,患污秽之弇明”,“精白”有时也作“清白”,意为以忠直清正效力于“君”,可以是君子、君王,也可以是夫君,担心污浊掩盖了光明。无论是昭明,还是清白,铜镜表达了对于一种纯洁无染的人格的推崇。
中国人喜爱在日用物品上刻写吉语,铜镜也不例外。有的铜镜上简单刻写着“长宜子孙”的吉语,希望子孙繁衍,人丁兴旺;有的刻写着“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官位尊显蒙禄食,长保二亲子孙力,传告后世乐毋极”的吉语,将对自己家族的美好祝愿,扩展到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这些吉语道出的不仅是古人的愿望,也是今人的愿望。西汉的“中国大宁”铜镜,应当更能引起今人共鸣。这是一件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所谓“博局纹”是一种源于博具棋盘的纹饰,它很像T、L、V等字母,因此又有人称之为TLV纹。
这件铜镜的纹饰都是十分常见的纹饰,真正使其著称于世的是铭文:“圣人之作镜兮,取气于五行。生于道康兮,咸有文章。光象日月,其质清刚。以视玉容兮,辟去不祥。中国大宁,子孙益昌。黄裳元吉,有纪纲。”前面八句说出了铜镜的不凡,它由圣人黄帝创制,诞生于安康之世,纹饰精美,光辉夺目,能去除不祥。最后四句是对国家与社会的美好祝愿,“中国大宁,子孙益昌”很好理解,“黄裳元吉,有纪纲”又作何解呢?
《周易》六十四卦,第一卦为乾卦,第二卦为坤卦,乾卦讲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坤卦讲人要有厚德载物的精神。“黄裳元吉”一语出自坤卦的爻辞,“黄,中之色也;裳,下之饰也”,相对于上衣,下裳比较不显眼,而黄色的下裳与大地的颜色接近,更加不显眼,这种谦卑平和的德行正是坤卦的要求,古人认为拥有这种德行是最吉祥的。因而“黄裳元吉”也是对国家与社会的美好祝愿,在这愿景中,国家法纪严明,社会井然有序,也就是“有纪纲”。
破镜重圆、明镜高悬,这些故事与铜镜有关
中国人使用铜镜的起点,是距今四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此后一直到明末清初,玻璃镜传入中国,铜镜才遇到了挑战者,最后为其取代。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时代,镜指的就是铜镜,漫长的铜镜使用史孕育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
南朝的最后一个政权是陈朝,陈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叫陈叔宝,他将自己的妹妹乐昌公主嫁给了太子舍人徐德言。那时隋朝已在北方崛起,孱弱的陈朝不堪一击,徐德言知道在即将到来的动荡中,他难与妻子长相厮守,遂将一块铜镜破为两半,倘若情缘未断,还能再见一面,当以此为信物。陈朝灭亡,乐昌公主入隋朝名将杨素之家,徐德言颠沛流离、饱尝艰辛。在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徐德言发现有位老人高价售卖半个镜子,与自己怀揣的半个镜子刚好能拼成一个完整的镜子。他请老人带一首诗给乐昌公主:“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乐昌公主读到后,悲泣不已,杨素得知事情原委,让徐德言夫妇团聚。这就是“破镜重圆”的故事。中国古代铜镜以圆镜最多。圆镜没有棱角,不会弄伤照镜人,圆镜也寓意团团圆圆,家庭美满。
圆镜之外,自然也有方镜、葵花镜等。历史上有一面方镜相当有名。传说刘邦率先进入秦朝都城咸阳后,在宫中发现了许多秦始皇收藏的珍奇异宝,其中有一面很大的方镜,能够照出人的五脏六腑,还能鉴别人心的正邪,秦始皇常用此镜来照人,以判断是好人还是坏人。这面秦镜在古人的笔记小说中被说得神乎其神,并产生了“秦镜高悬”这个成语,后来又演变成“明镜高悬”。古代公堂之上,常见一块牌匾,上面写的便是“明镜高悬”。为官者当如明镜,判断是非曲直,使奸邪受到惩罚,使良善得到保护。明镜也会蒙尘,这就需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为官者也要持续砥砺品性。
镜子为认识自己、认识他人提供了一个参照物。战国时期,齐国相国邹忌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邹忌高八尺有余,说得上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他问妻子自己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妻子回答当然是自己的丈夫美。邹忌不自信,接连问了另外两个人,得到的答案都是邹忌更美。第二天,徐公来访,邹忌自以为不如徐公美,待送走客人,对镜自视,更加确认了自己的判断。邹忌想到,别人认为他更美,或是偏爱于他,或是畏惧于他,或是有求于他。一面镜子,照出了真实,也照出了偏见。失去了这面镜子,便难以发现真实,而迷失在偏见中。
许多具有参照功能的事物,都可以用镜子来比喻。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唐太宗以谏臣魏徵为镜,从而知道自己为政之得失,魏徵逝世,唐太宗恸哭,因为他失去了一面可以匡正自己的镜子。四百多年后,中国诞生了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这部书因“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得名。以史为鉴是中国历史书写经久不衰的传统,《资治通鉴》是这一传统的代表之作。早在三千年前,周公有言:“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要以夏朝和商朝的兴衰成败作为周朝的参照。监、鉴的本意都是镜子。
以古为镜、以史为鉴,并非追求像秦镜一样直接给出某个问题的具体答案,而是在参照这一认知活动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历史智慧。正是在这个维度上,中国人认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罗慕赫)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