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博园彭祖雕像
彭祖 (前1237年或前1214年-前1100年),彭姓,名篯jiān,一作翦,又名铿,或称篯铿。中国神话中的长寿仙人,传说中是南极仙翁的转世化身。
彭祖,颛顼的来孙,父亲陆终是吴回的长子,母亲是鬼方首领之妹女嬇,因擅长以野鸡烹饪鸡汤,受帝尧的赏识,受封于大彭,是为大彭氏国(今江苏徐州),又称彭铿,传说中是彭姓的祖先。
自尧帝起,历夏、商朝,商代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代时担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传说活了八百年,是一位长寿之神。晋葛洪《神仙传》形容他:“殷末已七百六十七岁,而不衰老。少好恬静,不恤世务,不营名誉,不饰车服,唯以养生活身为事。”他的养生之道被后人整理成为《彭祖养性经》、《彭祖摄生养性论》传世。
彭祖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孔子对他推崇备至;庄子、荀子、吕不韦等先秦思想家都有关于彭祖的言论;《史记》等史书也有关于他的记载;道家更把彭祖奉为先驱和奠基人之一,许多道家典籍保存着彭祖养生遗论。晋代医学家葛洪撰写的《神仙传》中还特别为彭祖立传,当时的君王派人向他求道,他只说:“吾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遭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失四十九妻,丧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荣卫焦枯,恐不度世。所闻浅薄,不足宣传。”晚年定居犍为郡武谋(今四川彭山东),病故后葬于此,碑撰“商大贤墓”,今四川彭山县东不远处有彭祖祠。一说钱镠曾修建过彭祖墓、彭祖庙等。葛洪在《抱朴子》一书认为八百岁是彭祖出走时的年龄,得道成仙。又《释滞篇》里说彭祖为大夫八百年,然后西适流沙。
先秦时期,彭祖在人们心中是一位仙人。到了西汉,刘向《列仙传》把彭祖列入仙界,并称为列仙,彭祖逐渐成为神话中的人物。
唐朝人杨炯有《庭菊赋》:“降文皇之命,修彭祖之术,保性和神,此焉终吉。”《太平广记》写他:“遗腹而生,三岁而失母,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百有余年。加以少枯,丧四十九妻,失五十四子,数遭忧患,和气折伤。”彭祖的养生法,大致上是每天走很远的路,有时避谷,有时暴食,“传言千岁,色如童子,步行日过五百里,能终岁不食,亦能一日九食”。
寿命之考据
据《史记·楚世家》载:“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由于“氏”在上古多用作宗族的称号,因此可推测“彭祖”实际上是以其命名的一氏族。
《史记》并记载了个彭姓氏族被封国于大彭等地。另一种说法,所谓彭祖年长八百是指大彭氏国存在的年限,清人孔广森在注《列子·力命篇》之“彭祖之智不出尧舜之上而寿八百”一句时,即发挥说:“彭祖者,彭姓之祖也。彭姓诸国:大彭、豕韦、诸稽。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故曰彭祖八百岁,谓彭国八百年而亡,非实篯不死也。”就明确说明了这种情况。
道教有一种“一胜七”说,认为有德之仙人,其一日之功,相当于凡夫俗子修行七日,所以彭祖活了八百岁,事实上是他从六、七岁开始,日日行善作功德,行善之功相当于常人的800年,真正的彭祖大概只有120岁左右的寿命
有一种说法认为,野史记载的840岁,其实是按“小花甲”的方法来记岁,小花甲计岁法源于“六十太岁”,就是六十个太岁各值日一次的意思,也就是说“六十日为一岁”,这里的“岁”,相当于六十天,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一年。所以,彭祖大约是活了137年。
纵横始祖--鬼谷子洪应明《仙佛奇踪》中的鬼谷子插图
鬼谷子,传说原名王诩,又作王禅、王利、王通,一说字诩,道号玄微子,世称鬼谷先生、王禅老祖,是大约活跃于战国中期的博学家,为“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亦有政治家、外交官、阴阳家、预言家、教育家等身份。
鬼谷子生于前4世纪。关于鬼谷子的出身有很多种说法。一说卫国(河南淇县)人;一说魏国邺地(河北临漳)人;一说陈国郸城(河南郸城县)人;一说汉水之滨关内云阳(陕西石泉县)人。
亦有史家认为鬼谷子并非专指一人,而是有一群躲避战乱又不愿出仕而隐居在鬼谷的知识分子之统称,所以才能够诸子百家皆通。
弟子
相传鬼谷子的弟子有庞涓、孙膑、苏秦、张仪四人。
孙膑与庞涓的师傅是鬼谷子的说法来源于《东周列国志》和《孙庞斗志演义》等历史小说,正史没有记载[来源请求];而张仪与苏秦的师傅是鬼谷子的说法来根据《史记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第九》及《史记 卷七十 张仪列传 第十》记载。根据4名弟子活跃年代及死亡年份推算,鬼谷子的生活年代应大约为前4世纪。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所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与张仪的连横同时对峙的可能为公孙衍的合纵,而非苏秦的合纵,苏秦亦未用计入张仪于秦,这些都不同于《史记》与《资治通鉴》所言。
文始真人--尹喜道教中尊称尹喜为文始真人。南华微妙真人庄周、冲虚真人列御寇、通玄真人辛文子、洞灵真人康桑楚,称为“四大真人”,加上文始真人尹喜、质初真人徐甲、贵生真人杨朱,则称“老君门下七真”。
南华真人--庄子玄门十子图(元·华祖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1],庄氏,名周,一说字子休,约与孟子同时,为战国时代蒙邑人,通常说法是宋国蒙邑(现菏泽东明县庄寨)人,曾任漆园吏。他是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公元742年,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2],在四库全书之中归类为子部道家类。宋徽宗时,追封为“微妙元通真君”。
求仙使者--徐福徐福渡海帆船的浮世绘
徐福,即徐巿(“巿”,拼音:fú,注音:ㄈㄨˊ,分勿切,音同“弗”),字君房,秦朝时齐地琅琊郡(今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金山镇徐福村)人, 秦代著名方士,相传也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甚高。
徐福的记载
徐福的事迹,最早见于《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和“淮南衡山列传”(在秦始皇本纪中称“徐巿”,在淮南衡山列传中称“徐福”)。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希望长生不老。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徐氏上书说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于是秦始皇派徐巿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以及已经预备的三年粮食、衣履、药品和耕具入海求仙,耗资巨大。但徐巿率众出海数年,并未找到神山。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琅琊,徐巿推托说出海后碰到巨大的鲛鱼阻碍,无法远航,要求增派射手对付鲛鱼。秦始皇应允,派遣射手射*了一头大鱼。后徐福再度率众出海。
《史记》中记录徐福东渡之事比较多内容的是“淮南衡山列传”,其中包括徐福从东南到蓬莱,与海神的对话以及海神索要童男童女作为礼物等事,一般认为这是徐福对秦始皇编造的托辞,还记载了徐福再度出海携带了谷种,并有百工随行。这次出海后,徐福来到“平原广泽”,他感到当地气候温暖、风光明媚、人民友善,便“止王不来”,停下来自立为王,教当地人农耕、捕鱼、捕鲸和沥纸的方法,不回来了。“淮南衡山列传”与“秦始皇本纪”稍有不同,称徐福并未开始就带数千童男童女入海,而是寻访仙家多年未果的情况下,再度出海时率数千童男女出海。
关于徐福所要寻访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史记》“封禅书”只是说在渤海中,即海州湾以北的海,并不能确定具体位置。而平原广泽在何处,更是不能考证。
《三国志》“吴书·吴主权传”、《后汉书》“东夷列传”也有提及徐福东渡之事。《三国志》提到了徐福到达亶洲(一作澶洲)并滞留不归。在《三国志》的记载中,亶洲与夷洲同在中国外海的东南方向,且相距不远。有人认为夷洲就是台湾,亶洲就是日本,与倭国是一个地方的两个名字。《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倭国“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说明那时候中国人认为倭国在中国外海的东南方向。《后汉书》也是同样的记录但说东鳀人是他后人。
山东徐福下海处的雕像
到了五代的后周时,济州开元寺僧人义楚在《义楚六帖》(又称《释氏六帖》)的卷二十一“国城州市部”的“城廓·日本”中,首次明确提到徐福最终到达的是日本(也叫倭国),今日的日本秦氏(日本古代渡来豪族)为其后代,仍自称秦人。并说徐福到达后,将富士山称为蓬莱。此为目前所知中国文献中,最早明确指出徐福滞留不归之地是日本的记载。不过有观点认为,义楚的记载很可能和日本的传说有关。因为义楚有一个日本醍醐天皇时代的僧人好友,叫做宽辅(法号弘顺大师,927年到达中国),义楚没有到过日本,关于富士山的记载可能来自他的日本好友的说法。
宋代欧阳修的《日本刀歌》明确指明徐福所滞留的地方就是日本,并且认为徐福东渡时携带了大量的典籍,才使得在中国遭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籍在日本得以保留。但是这种说法的真实性难以考证。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著《神皇正统记》将此事作为信史记录,称“孔子全经唯存日本矣”。
日本最早出现的徐福东渡日本的记录是1339年日本南朝大臣北畠亲房所著的《神皇正统记》。而成书于8世纪时的日本典籍《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只提到了秦朝人移民到日本的情况,没有徐福东渡的记载。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中国8世纪时尚未明确提出徐福东渡所到之地就是日本。最早提到徐福的是源隆国的今昔物语。
日本人认为徐福在日本的纪州熊野的新宫(今和歌山县新宫市)登陆,目前当地还有徐福墓和徐福神社,每年11月28日是祭祀徐福的日子。在日本徐福的传说中,日本人认为徐福带来了童男童女、百工、榖种、农具、药物及捕鲸技术和医术,对日本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司药神”。和歌山有一熊野速玉大社与徐福有关。佐贺也有一座金立神社以他为主神。
徐福的去向
关于徐福的去向有以下几种说法:
他在所著《日本国志》一书中指出:“至徐福之事……今纪伊国有徐福祠,熊野山有徐福墓,其明证也。日本传国重器三,曰剑、曰镜、曰玺,皆秦制也。君曰尊,臣曰命,曰大夫、曰将军,又周秦语也。自称神国,立教首重敬神;国之大事,莫先于祭;有罪则诵禊词以自洗濯,又方士之术也。崇神立国,始有规模,计徐福东渡已及百年矣,当时主政者,非其子孙殆其党徒欤?至日本称神武开国基,盖当周末,然考神武至崇神,中更九代,无事足记,或者神武亦追王之辞乎?”,这说法三笠宫崇仁亲王也同意。
台湾学者卫挺生所著《神武天皇开国考》和《徐福与日本》指出神武天皇就是徐福,因为他发现徐福登岸地点恰巧就是日本传说中的人物神武天皇登岸地点。书中还提到生活在天照大神时代的重要日本皇族墓穴中发现了一枚秦铜镜和巨大的秦人用的战刀,纵使对此现象日本史学界有不同看法,但卫挺生坚持认为徐福就是神武天皇,因为若非徐福的到来,尚处在石器时代的日本是无法制造出这种铁器时代的精良器械的。
徐福东渡后,开始在当地定居下来,并向日本的土著民族传播农耕知识、捕鱼方法、锻冶和制盐等技术,还传授日本人医疗技术等秦朝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发展也深受日本人民敬重。日本尊徐福为“司农耕神”和“医药神”。在日本关西地区、和歌山县、佐贺县、广岛县等存在徐福活动的遗迹。
日本官方为纪念徐福之伟绩,曾在很长一段时间举行相关祭祀活动,从宇多天皇到龟山天皇由天皇主祭徐福达80多次,直到明治维新才停止。和歌山新宫市每年11月28日也庆祝徐福东渡,1980年他们庆祝徐福来日2200年。金立每五十年有一次徐福大祭。
中华民国南京古物保存所、前暨南大学及辅仁大学教授卫聚贤认为徐福去了美洲,他在《中国人发现美洲》考证:“美洲特产四十多种动植物矿产为先秦人民所知”。[5] 卫聚贤研究吴人《外国图》“亶洲去琅琊万里”,得出亶洲是美洲而不是日本,他还提到现在美国檀香山还有中国篆书刻字的方形岩石,旧金山还有中国篆文的古箭。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杭州南宋通玄观造像东起第二龛“掌吴越司命三茅真君像”。
三茅真君乃道教三位仙人,相传是咸阳人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汉朝得道,居于江南的茅山。
三茅真君的传说,源自东晋道士杨羲所撰的《茅君传》。其记载茅盈幼年学道,通解《道德经》与《周易》,十八岁时往恒山修练,据说得到西王母的点化而得道。当汉景帝时,茅固举孝廉,曾任执金吾。汉宣帝时,茅衷则为西河太守。茅固、茅衷听闻兄长得道的消息,随即辞官,跟从茅盈入海陵山中修练,两人得到了兄长传授的长生不死之术,因而得道,又入句曲山传道济世,从此句曲山称为“茅山”。
南朝上清派陶弘景崇奉三茅君,列名《真灵位业图》。宋代时,茅盈被天子敕封为“司命真应真君”,茅固被封为“定禄妙应真君”,茅衷被封为“保命神应真君”,总称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被后代的茅山派视为祖师,在台湾,多半奉祀于道观。
万古丹王--魏伯阳魏伯阳(151年-221年),名翱,字伯阳,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东汉著名炼丹家,是中国已知最早一位有著作传世的炼丹家。
生平
魏伯阳的生平事迹未见于正史。仅知出身于高门望族,一说是尚书魏朗之子。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出生。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魏朗因党祸被害致死,时人尊其为“八俊”之一。魏伯阳被迫隐遁山林修道,专心修道炼丹。曾率三弟子周燮、冯良、虞翻入上虞凤鸣山凤鸣洞炼丹服食。授青州徐从事《参同契》及古歌。汉桓帝时,传术于同郡淳于翼(淳于叔通)。魏曹丕黄初二年(221年)魏伯阳去世。
关于魏伯阳的著述,葛洪在《神仙传》中说:“伯阳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二卷。”后晋开运二年(公元945年)编成的《旧唐书》著录有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2卷、《周易五相类》1卷。
魏伯阳认为修丹与天地造化是同一个道理。认为万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五行错王,相据以生”,是阴阳相须,彼此交媾,使精气得以舒发的结果。《周易参同契》被称为“万古丹经王”。《周易参同契》全书共约六千余字,基本是用四字一句、五字一句的韵文及少数长短不齐的散文体和离*体写成的。该书“词韵皆古,奥雅难通”,并采用许多隐语。历代有很多注本行世,仅《正统道藏》就收入唐宋以后注本11种。《参同契》是一部用《周易》理论、道家哲学与炼丹术(炉火)三者参合而成的炼丹修仙著作。
凤鸣山坐落于上虞市丰惠镇东南4公里,距上虞市区17公里,有魏伯阳炼丹遗址。
太极真人--刘安刘安(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沛郡丰(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刘邦之孙,刘长之子,淮南王,都寿春,现留名著《淮南子》,是古代科学思想的总合代表著作。
刘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贡献,他曾召门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也因为刘安雅好辞赋的关系,门客们善于辞赋,其所用的笔名有“淮南小山”、“淮南大山”等之类。
《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被告谋反而畏罪自*。但是现今普遍认为,刘安是道士,时常炼丹,因此而“得道成仙”,而且他没服完的仙丹被家里的鸡跟狗吃了,造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受到民间信仰传播,至今道教人士还奉祀刘安。相传刘安发明豆腐,故业者奉之为行业神。
生平
前174年,淮南厉王刘长被告发叛乱,汉文帝刘恒将他流放蜀郡,刘长在途中绝食而死。前164年,汉文帝下诏,将原淮南国一分为三(淮南、衡山和庐江),分别封给刘长三个儿子,其中长子刘安承袭父亲刘长爵位,继任淮南王,国都寿春。刘安宠爱女儿刘陵,曾经多给金钱,让其结交汉武帝的左右大臣。
前139年,淮南王刘安入朝,汉武帝的舅舅、太尉田蚡到灞上迎接时说:“皇上没有太子,大王最贤明,又是高皇帝的孙子,一旦皇上去世,不是大王继承皇位,还应该是谁呢!”刘安十分高兴,送给田蚡许多金银财物。
刘安广招门客数千人,“天下方术之士,多往归焉”,著名的有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晋昌八人,号称“八公”。
元朔五年(前124年),刘安的门客雷被在与淮南王世子刘迁比试剑术时,误伤世子,招致世子怨恨。雷本想随军抗击匈奴,刘安不准,雷被遂逃往长安告发刘安。武帝遣中尉段宏前去查办,刘安父子欲将段宏刺死。由于段宏只是略问雷被免官事迹,并未讯及别情,辞色甚是谦和。刘安料无他患,不如变计周旋。段宏允诺而别,回去告诉武帝。武帝召问公卿,众谓淮南王阻明诏,不令雷被入都效力,罪应弃市。武帝不从,只准削夺二县,赦罪勿问。
刘安有两个儿子,幼子刘迁因是嫡子,被立为世子,庶出长子刘不害不得宠,刘安、王后不视他为子,刘迁不视他为兄,刘安也没有按推恩令分封他为列侯。刘不害之子刘建因为分封无望而怀恨,指称刘迁秘密策划谋反,希望一旦刘迁获罪,父亲刘不害就能成为淮南太子。刘安计划举兵反朝廷,问计于伍被,伍被力谏刘安不要造反,但是刘安不听。后来只好被迫替刘安谋划,刘安谋反事发之后,伍被向汉廷自首谋反的经过。
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汉武帝以“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等罪名捉拿刘安,刘安自*身亡,终年58岁,其余亲属被族灭。淮南国涉及谋反的列侯、两千石、游侠等数千人都伏诛。淮南国除。
家庭
蓼荼,西汉淮南国王后。在丈夫刘安自*后,她与儿子刘迁、女儿刘陵被酷吏张汤判处弃市。
刘不害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的庶长子。刘不害生性懦弱,面对刘迁和刘陵这两个嫡出的弟妹只会惟惟诺诺。但是他生的儿子刘建却是富有雄心,最终告发刘安企图谋反。刘安伏诛后,刘不害父子的下场没有记载。
传说
据记载,刘安是豆腐以及很多养生之道发明者[3]。据传刘安于母亲患病期间,每日用泡好的黄豆磨成豆浆给母亲饮用,刘母之病遂逐渐好转,豆浆也随之传入民间。至于豆腐起源,古籍曾记载刘安在淮南八公山上炼丹时[4],曾不小心将石膏混入豆浆里,经蛋白质变性成为豆腐。至此豆浆与豆腐均源自中国[5] ,安徽淮南更有中国豆腐之乡的美名。
《行神研究》:“ 相传农历九月十五日,为淮南王刘安诞辰,中国豆腐业者均于本日举行公祭,祭毕聚餐。”《琐谈》:“豆腐作坊,祀淮南王先师。”
刘安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的来源。
《艺文类聚·卷第七十八·灵异部上·仙道》:“汉淮南王刘安,言神仙黄白之事,名为‘鸿宝万毕’三卷;论变化之道,于是八公乃诣王,授丹经及三十六水方。俗传安之临仙去,余药器在庭中,鸡犬舐之,皆得飞升。”
诙谐岁星--东方朔清宫殿藏画本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字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惠民县)人,西汉辞赋家。
生平
汉武帝时,朔上书自荐,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遂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古代隐士,多避世于深山,而他却自称避世于朝廷。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璧》、《试子诗》等,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班固在《前汉书》中称他为“滑稽之雄”,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备加称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县,名《颜字碑》。目前《颜字碑》的真迹和仿制品都存放在颜真卿公园(原名为:陵城区人民公园)的“颜碑亭”里。
他博学多才,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自己的观点,“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但因性格诙谐,常在武帝面前开玩笑,被汉武帝视为搞笑艺人而非读书人,所以毕生未得重用。于是东方朔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赋体散文《答客难》是其代表作,开了赋体文学的新领域。杨雄的《解嘲》和班固有《答客戏》,都是由《答客难》的形式发展来的。《汉书·艺文志》著录“《东方朔》二十篇”。东方朔亦著有《神异经》。
据史记的说法,东方朔将死之际,以《诗经》“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之句上谏,希望汉武帝能远离小人,阻退谗言。之后不久东方朔去世,后人评价其行为正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写照。
神话
东方朔偷桃。
在后来的各种记载中,东方朔的事迹常被神化,将其描绘成暂居人间的神仙,如太白金星。李白也有诗曰:“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东方朔同时因其滑稽多智被尊为相声业的祖师爷。
桃园西庙内东方朔偷桃彩画。
神话小说《西游记》里东方朔是东华帝君的弟子,道号曼倩,在孙悟空找东华帝君救人参果树时出现。
太平教主--于吉于吉
于吉(?-200年),《后汉书》作“干吉”,东汉道士,琅琊郡(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传说是道教典籍《太平清领书》的作者。于吉建立精舍,为百姓以符水治病,在吴、会等地广受民众敬奉。后孙策以于吉迷惑人心之罪将其斩*后枭首弃市。
生平
于吉生于琅琊郡,先在东方寄居,往来于吴郡、会稽两地,建立精舍修道场,烧香读道书,制作符水为百姓治病,吴、会的人多奉事之。孙策曾经于郡城门楼上集会诸将宾客,于吉当时身穿盛服,手里拿着小匣,以漆画之,里面装著名为“仙人铧”的法器,在楼下经过。当时有三分之二的诸将及宾客,皆下楼迎拜,管理宾客的官员大骂也不能阻止,于是孙策即时下令将于吉收押。这些信奉于吉的人都差使妇女入见孙策母吴夫人,请求解救于吉。吴夫人对孙策说:“于先生也是帮助我军祈福,还医护将士,不可将他*害。”孙策说:“这先生是妖妄之人,能幻惑众心,还使诸将不复相顾君臣之礼,都不理会我孙策,纷纷下楼去礼拜他,不可不将他除去。”诸将再次联署上书,乞求放过于吉,孙策说:“过去南阳张津为交州刺史,舍弃先圣先贤的典章与教训,废除汉朝法律,还曾戴上红色头巾,鼓琴烧香,读邪俗道书,说有助教化,最终为南夷所*。迷信之事甚为无益,诸君还未醒悟而已。现在这位先生已在死人的名单上,各位不要再浪费纸笔了。”立即催促将于吉斩之,枭首于巿。信奉于吉的人尚且不认为于吉已死而说是“尸解”(舍弃肉体而成仙),继续向于吉祭祀求福。
另据《三国志孙策传》引《志林》所载,汉顺帝时(125-144年),于吉徒弟琅邪人宫崇进宫献神书与顺帝。此神书乃于吉于曲阳泉水上,白素朱界,号《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由汉顺帝至建安中,经历了五六十年的时间,那么孙策要处死于吉之时,于吉已年近百岁,年在耄悼,按礼记就算有罪也不加刑。又天子巡狩,问百岁长者,靠近相见,敬齿尊贤以表亲爱,是圣王的最高礼教。于吉罪不致死,而暴加酷刑,因此孙策处死于吉是为谬诛。
《搜神记》记载了孙策要于吉求雨一事,这事件为《三国演义》所采用。孙策的部队欲渡江偷袭许昌,于吉随军出征。当时大旱,气候炎热。孙策催促诸将士尽速开船,亲身前往监督,看见将士们多在于吉那处,孙策因此愤怒地说:“是我不如于吉,所以大家都先去找他么?”于是便派人捉拿于吉。于吉到后,孙策责问说:“天旱不雨,水流阻碍,没有下雨的时候,我军无法渡江,因此我一大清早出来做事,卿不分忧解劳,安坐船中,装神弄鬼,败坏我军队伍,现在该把你除掉。”令人把他绑在地上,于阳光下曝晒,要他求雨,若能感动上天降雨,就赦免,不能下雨就斩*。忽然云气蒸发,于天上逐渐集合,中午时下起大雨,溪涧盈溢。将士喜悦,以为于吉必定被释放,共同前往庆祝道贺。孙策恼羞成怒,反而将于吉*了。将士感到哀惜,一起把尸体收纳起来。到晚上,忽然有云层覆盖天空;将士们到天明前往观看,于吉尸体已不知去向。
身份事迹考证
史学家裴松之引《志林》所载,汉顺帝时(125-144年),琅邪人宫崇进宫献神书《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汉顺帝至建安中,经历五六十载,于吉当时已接近一百岁。
于吉事亦见述于《后汉书·襄楷传》,名字为干吉。于吉于(东海)曲阳泉水上得仙人授神书一百七十卷,名为《太平清领书》。东汉汉顺帝时,于吉的徒弟宫崇进宫献其师所传“神书”(道教典籍)《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本,多巫觋杂语,被视为妖妄不经,顺帝命“有司”藏之,后张角颇得此书真传。
近代学者认为汉顺帝时活跃的于吉,或与汉献帝时活跃于吴、会的道士于吉非同一人,主要理据为古时根据礼仪,近百岁的长者,即使有罪也不加刑。而当时就算是天子出外狩猎见到近百岁的长者,都会敬齿尊贤,因此学者认为孙策所诛*的道士于吉,非活跃于汉顺帝时献神书与顺帝的于吉,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时代的人,因史料记载有误才出现混淆。
《演义》中的于吉
于吉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中登场,其形象为“见一道人,身披鹤氅,手携藜杖,立于当道,百姓俱焚香伏道而拜。”
孙策要求于吉乞雨的故事大致与《搜神记》接近,只是于吉伏诛后,不断显灵向孙策索命,情节比《搜神记》更为神怪,如“忽香炉中烟起不散,结成一座华盖,上面端坐着于吉。策愈怒,拔佩剑望于吉掷去,一人中剑而倒。众视之,乃前日动手*于吉之小卒,被剑砍入脑袋,七窍流血而死。”、“火起处,又见于吉立于火光之中。”、“是夜孙策宿于寨内,又见于吉披发而来。”、“忽见于吉立于镜中。策拍镜大叫一声,金疮迸裂,昏绝于地上。”等,以怨魂的形态向孙策索命。
另于吉向孙策自我介绍时,自称“贫道乃琅琊宫道士。”,琅琊宫成了道观的名称。《志林》曰:“初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师于吉所得神书于曲阳泉水上,白素朱界,号太平青领道,凡百余卷。”,其中琅邪人宫崇是于吉弟子之名;诣阙,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引申为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面见圣上之意。因此小说将于吉说成贫道乃琅琊宫道士是对《志林》下原文理解之误。此情况就如将长史杨弘、大将张勋误写成人物“杨大将”的笔误。
弟子
宫崇,一作宫嵩,东汉时琅邪(今山东临沂)人。曾师事于吉,受授《太平经》。《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二十记载,顺帝时(125年-144在位)宫崇诣阙献书,有司奏书中多妖妄杂语,不收。曾服云母,面色如童子。后入纻屿山,得道仙去。
役使鬼神--费长房费长房 (汉朝)
费长房,中国东汉时知名的道士、医生。表字君陵,汝南(今河南上蔡东南)人。费长房的老师为“壶公”或“壶翁”,教授长房医疗众病,鞭笞百鬼之术。“壶公”被认为是“悬壶济世”成语的起源,颂誉医者救人于病痛之中。
费长房曾为管理市场的官员。相传一老翁在市场悬壶卖药,休市后跳入壶中,他人未能发现,只有费长房看见,于是费长房奉酒跟肉干拜这位“壶公”(或“壶翁”、“药壶翁”,在《八仙得道传》中被改写为铁拐李)为师,后世每以“悬壶”喻行医。
费长房入山修道,辞“壶公”而归,壶公给他一个能去任何地方的竹杖。又给他一符,可以役使鬼神。《神仙传》又载费长房有“缩地术”,能将千里之外土地现于眼前,故可以日行千里,人称地仙。《少室山房集》中云:“五城十二楼,髙悬炼金液,朝来费长房,误入神仙宅。”讲的就是费长房修道济世。
费长房骑乘竹杖,竹杖化为龙,须臾回到家中,于是费长房四处驱魔捉鬼,当时汝南郡有一只甲鱼精,化妆成汝南太守来恶作剧,费长房降服甲鱼,逼它现出原形,又拿了一块布写下书信,叫甲鱼精把那块布送给葛陂湖(湖泊名。在今河南新蔡西北。已填平)的龙神“葛陂君”,很有可能是告甲鱼精一状,甲鱼精于是以那块布自经而死。
后来东海郡旱灾三年,费长房才说因为东海郡的龙神“东海君”,染指了“葛陂君”之妻,被费长房禁锢三年,所以无法下大雨。当费长房称其释放“东海君”之后,大雨倾盆而至。
费长房“后失其符,为众鬼所*”。相传在平舆县罹难,平舆县民为其修坟、作“费仙翁庙”,代代祭祀不绝。
《续齐谐记》记费长房劝其弟子桓景于九月初九逃出家中,登山饮菊花酒,可避免灾祸。桓景依照他的话去做,但晚上回来,却发现鸡犬家畜均亡,遭受了桓家的死劫。而后重阳节登高饮酒,女人携茱萸囊,即源于该故事。
竹林狂士--嵇康《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南朝大墓砖画。春秋隐士荣启期、阮咸、刘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嵇康(223年-263年),字叔夜,三国魏谯郡铚(今安徽省濉溪县)人,因曾官至曹魏中散大夫,故后世又称嵇中散。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为魏晋时期文人团体“竹林七贤”之一,与阮籍齐名,并称嵇阮,同为魏末文学界与思想界的代表人物。他激烈抨击世俗规范,主张顺应自然法则,保全人的天性,积极推广服食养生理论,在当时极具有非常高的声望及号召力。后因卷入朋友吕安的诉讼而入狱,权臣司马昭忌惮他的言论影响力会威胁司马氏政权,在锺会的建议下将其处死。
在他死后,其思想主张在东晋及南朝受到了极大的推崇,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构成理论。随着神仙道教的兴起,嵇康本人则被神仙化,包括作为正史的《晋书》在内,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的记述中参杂了相当多神怪、传奇的内容。而他坚持思想与人格的自由,不追逐世俗名利,为追求正义而牺牲的品质,被后世视作中国传统文人清廉正直、不畏强权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
生平
嵇康的父亲早在他还是婴儿时就去世了,母亲与哥哥在抚养他时偏于娇惯而缺乏严格管束,使他养成了桀骜不驯的自由性格。根据记载嵇康在年少时便显示出过人的聪慧,他并没有通过拜师或者进入学校来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而是通过自学来完成早期教育的,这被认为与其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有关。嵇康的所涉猎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历史、音乐以及后来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庄学说等各个方面,令他在后来的日子里赢得了多才多艺的赞誉。
因为家族的财产和兄长的照顾,嵇康的早年过着优裕的生活。虽然容姿俊美,才华出众,但他却不愿修饰仪表培植声誉,为谋求仕进做准备,而是过着自由自在特立独行的生活。成年后的嵇康迎娶了曹魏宗室女长乐亭主为妻,官拜郎中,后又迁至中散大夫。这些官职都是清净闲散的职务,嵇康并没有留下在官的活动记录。
虽然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然而嵇康并不热衷于当官谋富贵,没有留下任何官场事迹。他向往出世的生活,隐居于河内郡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与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等人交游,并创作了大量表达通脱放达思想的作品,受到当时人的瞩目,被称作“竹林七贤”。
后又与吕安、向秀为邻,以锻铁为生,不肯出仕为官。亦有说法称嵇康锻铁并非为谋生。当时担任大将军的司马昭要聘用嵇康成为他大将军幕府的属官,他逃到河东郡去躲避征辟。司隶校尉锺会准备了盛大的排场前去拜访他,遭到他的冷遇。好友山涛举荐他代替自己的职务,他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表明自己不愿为官的态度。
关于不愿出仕的理由,嵇康本人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曾经说明,是因自己性格慵懒以及志在长生而不愿追求功名。嵇康不仅崇尚道家的自由思想,也相信道教服食长寿的主张。在隐居期间,他曾亲身实践前往山中采药,并且意欲将养生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而不愿选择出仕为官。文献中记载有他与孙登、王烈等隐者道士的交游。他还著有《养生论》,在炼丹服食之外主张清心寡欲修身养性的养生方式,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
后世学者大多肯定了这方面的原因,然而许多人仍然认为在这之外也有着政治上的因素使得嵇康选择不仕。一种观点认为是处于恶劣的政治环境下的自保。另一种观点认为多少有出于对司马氏政权的不满,通过不仕来表达出与司马氏的不合作,还有观点进一步认为他是因忠于曹魏而选择不与司马氏合作。
嵇康好友吕安的妻子貌美,被吕安的兄长吕巽将其灌醉并奸污。吕安愤恨之下想要告发吕巽,而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嵇康。嵇康与吕巽、吕安两兄弟都有交情,结识吕巽尚在吕安之前,故劝吕安不要揭发这桩家丑,以全门第清誉。吕巽当即立下重誓,吕安也出于对嵇康担保的信任而打消了告发吕巽的想法。然而事后吕巽仍感不安,于是先发制人,暗地里诬告吕安不孝。而吕安因为相信吕巽之前的誓言,没有揭发吕巽的恶行,而被判处有罪,流徙至偏远的边郡。吕安写信给嵇康诉说自己的冤屈,嵇康得知后写下《与吕长悌绝交书》与吕巽绝交[e],并毅然出面为吕安作证申冤,也因此与吕安一同下狱。
嵇康入狱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许多豪杰名士纷纷表示愿与之一同入狱,以此来抗议司马氏政权,要求释放嵇康,有关部门出面劝解他们才遣散开来。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为他请命,请求让他去太学执教。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成果,当时正受到权臣司马昭宠信的司隶校尉锺会向司马昭进言,嵇康这个人具有相当强的政治影响力,可能会对司马氏夺取天下的计划产生威胁,劝司马昭当趁此机会将嵇康铲除。于是援引“孔子戮少正卯”的春秋案例判决了嵇康和吕安死刑。
嵇康在狱中反思自己的人生写下了《幽愤诗》,并为告诫儿子嵇绍写下了《家诫》。临到行刑那天,嵇康于刑场上顾视日影,向兄长嵇喜要来了一把琴,从容弹奏一曲《广陵散》,曲罢叹道:昔日袁孝尼想跟我学习弹奏《广陵散》,我总是吝惜而不愿意传授,“《广陵散》于今绝矣!”随后被处斩死在洛阳东市,时年四十。
嵇康死后,他的好友亦为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也于景元四年冬季过世。而竹林七贤中的向秀则接受司马昭的征召出仕。嵇康之子嵇绍,后来由山涛举荐出仕为官,后成为晋朝之侍中,八王之乱中为保护晋惠帝而殉难,成为晋朝著名忠臣,然而其父之死,成为对其个人评价的最大争议。。
方东树说:“中散以龙性被诛,阮公为司马所保,其迹不同,而人品无异。”
水府仙伯--郭璞郭璞 "列仙酒牌"中
郭璞(276年-324年[1]),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属山西省)人,西晋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东晋著名学者,既是文学家和训诂学家,又是方术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著作《尔雅注》(成书于313-317年)、《方言注》(成书于318-320年)成为研究晋代汉语的方言地理的重要文献。
生平
学术
感天大帝许真君
许逊(239年-374年),字敬之,晋代著名道士,南昌县(今属江西)长定乡益塘坡人,祖籍河南汝南,曾一度于晋太康元年(280年)出任旌阳(今属四川)令。是道教净明道、闾山派尊奉的祖师,被视为江西的乡土神、水神,人称许九郎、许旌阳,又称许天师、许真君 、旌阳祖师、感天大帝。
生平
据说,许逊年少时以打猎为业,一日上山射鹿,鹿胎堕地,母鹿舔其子而死。许逊突发感悟,折弩而返,前往栖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修学道法于吴猛。一说许逊与吴猛皆修学道法于谌母(一说兰公传法予谌母,命谌母传法予许逊)。《墉城集仙录》称谌母“密修道法,积数十年,……吴猛、许逊自高阳南游,诣母,请传所得之道,因盟而授之。孝道之法,遂行江表。”
据传许逊曾仕晋朝为四川旌阳令,当时就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每次收税不足,他就把石子变成铜钱。元康元年(291年)爆发八王之乱,许逊弃官,在豫章地区传播孝道。许逊东归后,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他率郡民疏治,足迹踏遍湖区各地。他不仅为豫章治水,还到湖广、福建等地消除水患,赢得人民的广泛尊崇。
许逊教团骨干成员有十二人,称西山十二真君——许逊、吴猛、时荷、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黄仁览、锺离嘉。以南昌西山为中心,传教活动遍及豫章及附近地区,岳州平江(今湖南平江)亦有许逊传教遗迹。
豫章及附近地区多有许逊以铁柱镇魔,*蛟斩蛇等为民除害的传奇故事,民间多有许逊崇拜,称他“传孝道之宗”,“为众仙之长”,“每岁夏季,诸卿士庶,各各香华,鼓乐、旗帜,就寝殿迎请真君小型像幸其乡社,随愿祈禳,以蠲除旱蝗。”
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八月十五日许逊“阁家飞升,鸡犬悉去”。《孝道吴许二真君传》载:许逊升遐之日,“四乡百姓聚会于观,设黄箓大斋。邀请道流,三日三夜,升坛进表,上达玄元,作礼焚香,克意诚请,存亡获福,方休暇焉。”
道教信仰
许逊信仰唐朝时开始兴起,在宋朝被朝廷所倡导,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将西山游帷观升格为玉隆宫。宋徽宗时上尊号为“神功妙济真君”,南宋时,“真君垂迹,遍于江左湖南北之境,因而为观府、为坛靖者,不可胜计。”。传说中,闽东一带的女神,闾山道教三奶派的宗师“临水夫人”与法主派的宗师“法主真君”,就是在闽江底的神秘世界闾山,拜许逊为师的。
许逊领导下的西山净明道的十二位核心成员,即许逊、吴猛、时荷、甘战,周广、陈勋、曾亨、盱烈、施岑、彭抗、黄仁览、锺离嘉等十二位。
在某些道教流派中,许逊与张道陵、葛玄、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台湾地区盛行的闾山派,将许逊、徐甲、吴猛、董奉四真人共称,即为四法主信仰。
第一种,中是许真君,左胁侍是以降妖伏魔知名的法主真君张圣者,右胁侍是以安胎救产闻名的临水夫人陈娘娘。
第二种,中是许真君,两侧是张柳将军,左胁侍是张沙大王,右胁侍是柳源大将。
在保生大帝信仰中,有所谓的“保生三真人”,认为许逊与孙思邈、吴夲在成神之后成了结拜兄弟。在厦门一带认为三神排行依序是大哥“金面”孙真人、老二“红面”吴真人、老三“黑面”许真人,但在台湾其排行则因地而异,闾山派的庙宇则是依照“妙济”许真人、“善济”孙真人、“慈济”吴真人的顺序排列,如高雄鼓山亭。
另外在〈道教源流吴真君记〉一文中,曾写“吴真君,名夲,字华基,号云衷……晋武时,许真君名逊,从吴真君传法,吴真君尽以秘法授之。”可见民间有将保生大帝吴夲与许逊曾拜师的吴猛混淆之现象。
大园仁寿宫感天大帝
江西南昌与福建福州民众常视许逊为乡土神,华人的许姓人士,常视许逊为祖灵。台湾本岛以许逊为主神之庙宇以桃园市大园仁寿宫最为悠久,相传为清道光十八年由福建漳州漳浦人许文量恭迎感天大帝来台,清德宗光绪十一年乡内公众一同立庙,为大园乡内最大之公庙信仰中心,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为安座纪念日例祭之期。乡内信众多称呼“老祖”、“感天公”或“感天大帝”。
蓬莱(都)水监--陶弘景陶弘景(456年4月30日-536年3月12日;宋孝武帝孝建三年-梁武帝大同二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赐号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人,南朝道士、医学家、文学家与书法家,博学多才,善于描写自然风景,精通医药与天文知识,兼修佛、道二教,特别尊崇东晋时出世的上清经,成为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南齐时,他担任亲王的侍读多年,有感官职低微,索性辞官隐居不仕,率弟子栖隐茅山,专心修道,却因梁武帝曾常派人向他咨询国事,有“山中宰相”的美誉。陶弘景长期炼制丹药,铸炼宝刀,撰有《真诰》、《登真隐诀》、《本草经集注》等道教与医学重要著作,受元代茅山宗追尊为第九代宗师,其渊博知识广受现代史家所推崇。
生平
陶弘景为江东名门,按其侄陶翊的《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弘景为陶濬的七世孙。祖陶隆,南朝宋随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官至江夏孝昌相。弘景自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易经》《论语》等儒家经典。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他擅长写作,十五岁作〈寻山志〉,表达倾慕隐逸生活。20余岁时,陶弘景投靠当权的萧道成,479年萧道成篡位后,获授豫章王侍郎,谢绝受职。481年父亲陶贞宝被妾侍所*,此事使陶弘景决意终身不婚。482年,陶弘景出任齐高帝第16子萧铿的侍读,获授振武将军。他受到权贵的排挤,郁郁不得志,491年,获授奉朝请,陶弘景自觉官职卑微,仕途失意,便决意辞官归隐。492年,上“解官表”辞职,隐居句容县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官员士人为他送别,盛况空前。
陶弘景与弟子在茅山兴建华阳上下二馆,草创时期,情况相当艰难。493年齐明帝要求陶弘景去参拜各名岳大山,祈求天下太平,前后3年。其后明帝常派使者来找陶弘景,其声名愈来愈大。好友沈约出任东阳太守时,多次邀请陶弘景出山,陶弘景都谢绝。他回到茅山后建造一幢三层楼房,自己住在最上层,弟子住中层,下层则用以接待来客,在山中专心整理道教典籍,写成《本草经集注》等著作。501年萧衍起兵时,陶弘景上表庆贺欢迎,并援引图谶,献上国号“梁”,当时萧衍极信任陶弘景,就国家大事一月数次遣使入山向陶弘景咨询,时人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萧衍曾邀请陶弘景出山参政,陶弘景画了两头牛,其一在草丛间散步,另一则头戴金笼,被人用绳子牵着,用棍驱赶,表明不愿下山。
505年,梁武帝请求陶弘景为他炼制金丹,陶弘景在中茅山觅地炼丹,翌年初开鼎,未成。508年,陶弘景改名王整,悄悄离开茅山,辗转去到永嘉青嶂山继续炼丹,在当地收了周子良为弟子,并于511年经海路到达霍山。霍山在今福建宁德县霍童山,相传是仙人大茅君与魏夫人所在之处。次年陶弘景离开霍山回到浙东海岛木溜屿,梁武帝遣使召回陶弘景。515年,移居梁武帝为他修建位于茅山的朱阳馆。515年其弟子周子良自*,留下大量通灵记录,陶弘景整理成《周氏冥通记》,加上注释。520年,陶弘景受萧纲邀请到京口,谈论数天;527年,献上善胜、威胜二刀给梁武帝;536年过世,年八十一。朝廷追赠予中散大夫之职,赐号贞白先生。
宗教信仰
陶弘景10岁时读葛洪的《神仙传》,憧憬神仙的世界,12岁时看见郗愔亲笔书写的《太清诸丹法》,便欣然有志炼丹,20余岁时开始服食仙药,后来拜孙游岳为师,接受道教的符图经法。484年,陶弘景忽然得病,7日不省人事,不饮不食,期间梦中有神秘体验,目睹神界仙境的景物,促使他日后决心修道,由此确立道教信仰,尊崇东晋时杨羲、许谧、许翙三君遗下的经文。自此他一意寻求杨、许三君的上清经真迹,游历浙、越各地,从其他道士及士大夫处搜集杨、许的手迹,编成《真诰》和《登真隐诀》二书,整理上清派的经典,以及上清经所奉诸神的名号。他高度崇拜上清经,甚至相信诵经万遍,毋须服药就能升仙。
上清经外,陶弘景也传授《老君六甲符》、《西岳公禁山符》、《五岳真形图》、《三皇文》及《灵宝五符》这5种道教经书符图。他搜集各种服食仙方,编成《太清草木集要》2卷、《太清诸丹集要》3卷、《合丹节度》4卷、《服饵方》3卷,又编成《养生延命录》2卷,主要取材自张湛等人编辑的《养生要集》,征引书籍30多种,采摭前人各家的养生言论。养生思想方面,陶弘景主张形神双修,养神和炼形并重,保持形神统一,以致长寿长生。修道者应服食药石以炼形,吸收天地精气以养神,以和气洗涤气质,以德行止息争辩。为了保存形神,人应清心寡欲,减少思虑,保持内心和谐,控制七情六欲,并保持恰当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炼丹方面,陶弘景采用“九转丹”方,从505年至525年,7次起炉炼丹,据说最后终于成功了,但他对炼丹一事没有十足信心,当初受梁武帝所托也感为难,始终没有试食。他认为在茅山炼丹,过于接近民居,以致无成,因此他离开茅山再找远离人烟的地方炼丹。陶弘景相信自己会升为仙官,其弟子周子良能够通神,曾获神灵告知陶弘景数年后将仙游,并得到蓬莱都水监一职,陶弘景对此深信不疑,预早营造自己的墓室。
陶弘景文集《陶贞白集》明代刊本
陶弘景兼修佛道二教,调和三教。南游霍山回到茅山后,他对佛教更为信奉,513年,梦见佛祖授予他胜力菩萨之名,于是到鄮县阿育王塔受五大戒。他在茅山设立佛道二堂,隔日朝拜,并在茅山建造菩提白塔。他自称“胜力菩萨舍身”、“释迦佛陀弟子”。晚年时,北方净土宗始祖昙鸾慕名南来就学,陶弘景授予本草书和仙术,又向昙鸾学习《观无量寿经》。遗嘱并用佛道二教的衣饰安葬。
天师--寇谦之寇谦之(365年-448年),字辅真,上谷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人,家族因避难迁居冯翊郡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寇谦之对天师道进行了重大改革,对道教历史影响深远,是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并力主排斥佛教,促使了北魏太武帝灭佛。
生平
根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寇谦之早年爱好道术,对张鲁的五斗米道尤感兴趣。曾与成公兴一同入嵩山修道。成公兴对他说:“先生未便得仙,政可为帝王师耳。”
他宣称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年)太上老君会降临嵩山,传给他天师之位,还说太上老君赐给他《云中音诵新科之诫》30卷,让他“清整道教,去除三张伪法(指张陵、张衡、张鲁),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还说自己学得服气导引之术,能够辟谷。其后,泰常八年(423年)又说老君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山,传授他《录图真经》,并命他统领“人鬼之政”。
寇谦之下山并获得当时信奉天师道的宰相崔浩支持,从而受到北魏太武帝的赏识。太武帝“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从而成为了“帝王师”。
太武帝非常尊崇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特地在首都建立道坛,供寇谦之及其弟子使用。其后,太延六年(440年),太武帝遵从寇谦之的建议,改元为太平真君。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还亲自到寇谦之的道坛受箓。由此开始,北魏历代皇帝即位,都要到道坛受箓,以此作为鲜卑族统治中原的一种依据。而寇谦之也被尊为国师,许多军国大事都要首先征询他的意见再作决定。
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寇谦之去世。其道坛也一直迁移,最后在东魏武定六年(548年)被取消。他死后的北天师道缺乏有名气的上层人物,其弟子在历史上也没有留下痕迹,其传授系统也无法考订出来,这也成为道教历史上的一个谜团。
改革天师道
寇谦之改革天师道,摒弃了被农民叛乱所利用之教义和制度,反对修道之人“称官设号、蚁聚人众、坏乱土地”,“叛逆君王、谋害国家”。 主张“兼修儒教”,“并教生民,佐国扶命”,以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安贫乐贱,信守五常,列为规戒。寇谦之对天师道的改革“专以礼度为首”,以礼作为规范。主要作出了这些改革:
同时,又引佛入道,宣扬六道轮回,模仿佛教仪节,主张立坛宇,作功德,诵经,持戒,修行成仙等。经过他改革后的天师道为了和以前的相区别,被称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
家族
上谷寇氏成员,自称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寇恂十三世孙。
情仙--裴航颐和园长廊彩绘中的蓝桥捣药故事
裴航是中国传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最早出现在唐朝裴铏小说《传奇裴航》中。
本事
裴航是唐朝的一个秀才。一次坐船时,他向同船的美貌女子樊夫人用诗歌表达了倾慕之意。樊夫人回诗:“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然后就离开了。裴航不解其意。
之后某一天,裴航路经蓝桥驿,向路边茅草房中一位正在辑麻的老婆婆要水喝。老婆婆让孙女云英给他倒了一杯水。裴航看到姿容绝世的云英,便想娶她为妻。老婆婆要他用玉杵臼将一粒玄霜灵丹捣一百日,然后给她服下,以求长寿。裴航答应了老婆婆的要求,并定下百日之限。裴航回去后,费尽周折终于在虢州(今河南灵宝县)一个药铺倾其所有买下了玉杵臼,然后长途步行到蓝桥,日夜捣药。月宫中的玉兔被裴航的坚贞所感动,每天都来悄悄帮他捣药,老婆婆也受到感动,终于答应了婚嫁之事。
迎亲之日,樊夫人也来了,原来她是云英的姐姐。樊夫人在船上的回诗,就是在向他暗示这段姻缘。此后,裴航和云英美好的生活着,最后双双成仙升天。这个故事也常被叫做“蓝桥捣药”。“云英”则被当作意中人的代名词。宋元话本《蓝桥记》、元庚天锡《裴航遇云英》杂剧、明龙膺《蓝桥记》传奇、杨之炯《蓝桥玉杵记》传奇均以此为题材。
扶摇子--陈抟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夷”指视而不见,“希”指听而不闻),知名道教人士、占卜师,常被视为神仙,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
五代末宋朝初期人,其生平事迹和出生时地众说纷纭,真伪难辨,一说普州崇龛县人(今重庆市潼南县崇龛镇)。一说华州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一带),祖籍谯郡(今安徽亳州一带)。一说亳州真源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人。主张以睡眠,休养生息,时常一眠数日,避谷断食,人称睡仙。相传《紫微斗数全书》及《无极图说》皆为陈抟之创作。
年少时,好读经史百家之书,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有诗名。举进士不第而游历名山,求仙访道,长期隐居在武当山、华山和少华山。据《宋史·陈抟传》载:吕洞宾祖师曾“数来抟斋中”。又与谭峭为师友。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端拱二年(989年)卒于峨眉山莲花峰。
皇帝财神--柴王爷显化真人--张三丰张三丰(1247年-1458年),本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辽西懿州人(一说福建省邵武人),南宋末明初道士。
据武当山道教中人相传,张三丰于湖北均县武当山修道,供奉玄天上帝为主神。另据现存武当派武术各分支派传人及弟子相传,亦是武当派武术的开山祖师。
现代常被引用为武侠小说中人物,尤以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为最。亦有因“丰”字和“豐”的简化字同形而不少人误写为“張三豐”。
生平
按《明史·方伎传》记载,张三丰曾在武当山结庐而居,后来在宝鸡死而复活,还和明朝蜀献王见过面。明太祖、明成祖派人到处寻找张三丰但都没有找到。后来明英宗给他赠了个“通微显化真人”的封号。
主要思想
张三丰抱持三教合一思想,学贯儒、释、道三教, 更精研于理学。张三丰认为“道”为三教共同之源,道生天地万物,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妙,统无极,生太极,是万物的根本、本始和主宰。
张三丰认为正邪之别比三教之分重要。他说,儒、佛、道都讲道,它们的功用都是“修身利人”,“儒离此道不成儒,佛离此道不成佛,仙离此道不成仙”,儒家“行道济时”,佛家“悟道觉世”,道家“藏道渡人”,同孔子一样,老子所传的也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儒家修养人道,仙家修炼仙道。张三丰以修人道为炼仙道的基础,强调无论贵贱贤愚,老衰少壮,只要素行阴德,仁慈悲悯,忠孝信诚,全于人道,离仙道也就自然不远了。他把道家的内炼思想同儒家的修正身心学说合在一起,说:“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
他的修炼方法主张性命双修,当时另有一名道士“张三峰”提出男女双修,倡导房中术,此张三峰非武当张三丰,“三峰”不同“三丰”此多被后人混淆。
荣誉
明英宗赐号“通微显化真人”;明宪宗特封“韬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赠为“清虚元妙真君”.
衍生教派
明时出现的道教派别多与张三丰有所联系,如:武当玄武派、千师仙道派、宝鸡三丰派、武当三丰派、王屋山三丰派、三丰自然派、三丰蓬莱派、三丰日新派等相继出现。
清道光年间,出现一位名叫李西月的人,自称遇张三丰亲授秘诀,讲道纳徒,活跃于四川乐山一带,创立了当时最大的道派之一[8][9]。
张三丰晚年把火龙真人隐仙派法脉传承,传予太和四仙中的杨善登,杨善登亦是千师仙道派的开山祖师,直到清末千师仙道派部分传承因为战乱丢失,幸好苏齐把民间道教混合进来,并易名千师仙馆,现时千师仙馆由千师三子发展到有五个分馆。
王重阳王重阳画像
王重阳(1113年1月11日-1170年1月22日),原名中孚,字允卿,本金朝诸生,后为武官,改名世雄,字德威。入道后改名嚞,一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故称王重阳,绰号王害疯,京兆咸阳大魏村(今属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人,中国道教全真派创始人,被尊为全真五祖之一,七个主要门人称七真。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有关于王重阳的描述,作者将他描写成武功最绝顶的高手之一,而且智慧超群。
生平
王重阳,宋徽宗政和二年壬辰十二月二十二日(1113年1月11日)出生于陕西咸阳大魏村,出身门阀。1125年金灭北宋,其后关中地区由傀儡政权刘齐管辖,王重阳想应试,进入咸阳府府学,成为诸生,后中甲科,一甲第一名,状元。1137年金废齐,不承认刘齐政权,废弃系列敕封。1138年金举行武举,王重阳前往应试,中甲科,一甲第一名,武举状元,遂改名世雄,字德威。历史上王重阳连中两朝文武双状元,虽互不承认对方政权及文武举,然亦属王重阳创立全真道之文化根基,毕竟儒经通俗、道经晦涩,若无足够中华文化根基,难以通透;还为后世金庸书中王重阳,中神通,华山论剑,独败天下无敌手之历史原型。
1159年6月,王重阳46岁,任甘河镇酒监(征收酒税的小吏)时,时局动乱,颇不得意,难以挽天下于狂澜,身心俱疲,遂自称“王害风”。因倾心道教,遂生隐遁之心。一日醉遇二道者,或说是正阳真人锺离权、纯阳真人吕洞宾(或说广阳真人刘海蟾)密授修真口诀。他于是改名嚞,一名喆,字知明,道号重阳子。
1160年中秋过醴泉,自称再遇道者“二人”,给他真言五篇。“二人”其实不是指两个人,而是暗指“两口”人,即“吕”。从此王重阳自称其师吕洞宾。遇仙后,王重阳出家修道,抛妻弃子,隐居于终南山地区,隐居时又数次遇仙。
1161年在终南山南时村自凿一穴,广深丈余,号活死人墓,独居其内,还在内中焚香供奉自己的灵位,上写“王害风之灵位”。后王重阳开始传教,收纳史处厚、严处常、赵抱渊等三数弟子。1163年,王重阳结束在活死人墓独居,到终南山的刘蒋村与道友和玉蟾、李灵阳二人,结茅同处。
1164年又遇广阳真人刘海蟾,得授“仙酌”,因此尊刘海蟾为师叔。
1167年,王重阳开始云游,意欲东游海岸,与道友共赴蓬莱,并东游传教,但门人、道友无一愿意随他远游。他自焚茅庵,沿途乞化,经潼关、华山、洛邑、汴州、登州,到宁海州牟平县,遇巨富马丹阳及其妻孙不二。王重阳在马氏南园建庵,题庵名“全真”。“全真”教名源于此。
王重阳成功吸收几个虔诚的弟子,先后纳丘处机、谭处端、马丹阳、王处一、郝大通五人为徒。丘、谭二人听闻王重阳寓居马宅,请为弟子,求教皈依。马丹阳在王重阳多方劝喻下,同意出家。王处一来游适遇王重阳,亦愿从待。
1168年初,王重阳带领马、谭、王、丘四人离开牟平县城,到偏远的文登县昆嵛山烟霞洞隐居修炼。郝大通亦入山求为弟子,师徒六人建庵而居。
王重阳“诱化”几个弟子后,开始教化一般信众。隐居昆嵛山时,信徒日益增多,不断前往向他问道,亦有信士送其子上山入道。为使更多人有机会闻道,师徒六人在昆嵛山居住六个月后,返回文登县城,传教重心转变为“普化”大众。
王重阳与北七真
1168年8月至1169年10月,王重阳在宁海州、登州和莱州先后成立五个群众传教组织,以“会”为名,全真教称“三州五会”,即宁海州文登县“三教七宝会”、牟平县“三教金莲会”、登州福山县“三教三光会”、蓬莱县“三教玉华会”及莱州掖县“三教平等会”。“会”有门堂、廊舍、水井,如同道庵,道友可在此论道修行。自此远近风动,与会日千余人。
1169年,王重阳收纳孙不二、刘处玄为弟子,与马丹阳等五人全真教合称“七真”。是年,王处一、郝大通先后辞师隐居查山;孙不二到牟平县三教金莲会出家,王重阳到莱州时,刘处玄前往迎拜。自此马丹阳、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四人一直追随王重阳,是最亲近的嫡系门人。
1169年10月,王重阳带马丹阳等四门人西返关中,行到汴州开封府王氏旅邸,王体力不支,无法继续西行,1170年正月初四,王重阳无疾而逝(羽化),享年五十八。临终前指定“已得道”的马丹阳为继承人,管领其他弟子,发展其教。马丹阳暂时将王葬于开封当地信徒的花圃,两年后,迁葬回关中终南山刘蒋村故庵之侧。
思想
王重阳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三教同源,劝人读佛门的《般若心经》、儒教的《孝经》,道家的《道德经》和《清静经》。人人可以求仙学道,七十岁学道也不迟,修道者的真师是自己的心神,类似禅宗人人本有佛性之说,如果慈悲、清净,就可立刻顿悟。他吸收佛教禅宗,以打坐为修行方法,视酒色财气为修道的大敌,主张不立文字,最好不由书面上的字义解释道教玄理,以免受文字束缚。
重阳不重视过去道教的符箓、咒语、金丹。修道宗旨,应是清净(无为)、真功、真行。“真功”就是存神固气,保持清净不动心,使身心安定。“真行”就是善行助人,积德,拯难贫苦有难,导人行善。他劝人修道,认为人生易逝,旧业难消,轮回难避,不修道则下地狱,万劫不复,出家修道则可脱离欲海,消尽业障,超脱轮回,成仙升天。
教学上,重阳对弟子十分严厉,往往以诮骂捶楚的方式磨练,方法更甚佛教禅宗的“棒喝”,超出常人的理解,有信徒因难以忍受而散去。刘处玄即一度不堪其苦而逃遁,重阳羽化时未能立在床边。
影响
成道宫活死人墓
王重阳成立“三州五会”,信徒云集,全真教开始风行山东半岛,形成基层群众组织。五会有一致的约束规矩,全真教兴盛后,仍以五会为榜样,在各地建会,向大众传布全真教旨。
王重阳去世后,七真继续传教,四处活动,将全真教传播到更多地区,仅仅十几年,信徒和教团遍布北方,在中国北方宗教中占统治地位。经过王重阳和七真两代大师的努力,全真教从无到有,从微小的民间修道会,发展成北方最大宗教组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创造中国宗教史上一大奇迹。
全真教以王玄甫、锺离权、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为“全真五祖”。王重阳在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为“重阳全真开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封为“重阳全真开化辅极帝君”。
全真七子王重阳与北七真
北七真是道教重要派别全真道的开山祖师王重阳的七个弟子,是王重阳的主要门徒,其中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是最亲近的嫡传弟子。王重阳将马比作弟,谭比作侄,刘、丘比作儿子。因为此七人对全真道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因此获称真人。并以道教知名的“老君门下七真”之名,取号七真。
清末龙门派陈铭珪(1824-1881)《长春道教源流》指出,七真分别创立了七个全真支派,其中以龙门派最大。
北京白云观供奉北七真的老律堂
七真按排名次序分别为以下七人:
以上这些神仙,都是凡人成仙问道,在民间也广为人知,你家里有供奉过吗,一起在评论区导论吧!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