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一部现象级美剧。
从效果看:
大爆。
豆瓣超过29w人,打出9.6的高分。
把一场灾难,拍出恐怖片的窒息感。
这部剧讲的便是,1986年4月26日,在乌克兰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如今,换“自己人”来拍这起事故。
是续写神作?
还是经典无法超越?
切尔诺贝利
Чернобыль
目前豆瓣6.4分。
这分数一点不冤。
事实证明,即使题材绝佳,却也未必出佳作。
原来,“老大哥”也拍不好主旋律。
01
先来看故事。
消防员艾利克斯(丹尼拉·科兹洛夫斯基 饰)跟伙计们一起去理发。
有一名叫奥佳(奥莎娜·阿金什那 饰)的女店员,看到他后面色紧张,打算回家。
是的,如你所想,两人关系不简单——恋人。
他们因意外已十余年未见。
久别重逢。
一个是独自带娃十年的普通理发师。
一个是追妻火葬场的混不吝消防员。
艾利克斯身材高大,长相帅气,工作稳定,是很受女孩欢迎的类型。
但俩人一番甜蜜约会下来,奥佳还是拒绝了进一步的亲密关系。
来到她家,艾利克斯才懂了:
一个名叫小艾利克斯的十岁小男孩,正在家里玩呢。
没错,是他的儿子……
两周后,艾利克斯退伍。
聚过餐后,酩酊大醉的艾利克斯,借着酒劲儿,向奥佳吐露心扉:
他想带着她们母子二人去基辅,畅想一家三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可再次被奥佳拒绝。
他们都不知道,灾难即将来临……
深夜,小艾利克斯拿着父亲送他的摄影机,跟小伙伴一起来到了郊外,却无意中目睹:
一声惊天巨响,随后核电站爆炸。
那一幕极壮观,也让人不寒而栗。
小艾利克斯受到核辐射,危在旦夕。
身为一名父亲,一名前消防员。
艾利克斯站了出来。
他与另外两名勇士一起,去执行一次“死亡任务”:
打开没入放射性水层中的阀门,排出废水,防止发生威力更大的二次爆炸……
美剧《切尔诺贝利》,从灾难发生后的多方反应,还原了这起事故。
这次俄罗斯拍的电影版,则将镜头聚焦到一个群体——辐射清理人。
现实中,潜入水中开阀门的三人,被称为“切尔诺贝利三勇士”。
之所以称他们是“勇士”,因为,入水必被高度辐射。
换句话说,就是去送死,然而三人均出于自愿。
这原本是一个相当好的题材。
到底是怎么被拍烂的?
02
电影开头,两行字幕,让人大感不妙:
本片取材自真实事件
影片中的人物及其生平事迹,均为虚构
有那么好的历史人物原型,它不用,反倒杜撰了全新的人物。
那么,它是怎么塑造主角的?
艾利克斯,一个讲义气,重情义的硬汉。
怀着拳拳赤子心的爱国青年。
看到核电站“起火”之后,第一时间登上消防车赶往现场。
目睹人间炼狱一般的事故现场,他退缩了,带着受伤的同僚,前往医院救治。
接下来,艾利克斯三进三出核电站。
最后终于潜入放射性水层,手动关掉阀门。
第一次,是前消防员的救火本能;
第二次,是为了给孩子换得治病的机会;
至于第三次,抱歉Sir实在没看出来,他是为了什么。
艾利克斯听到一起执行任务的阿列克谢说,要再次潜入水底关掉阀门,脸上浮现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是一个自*任务
镜头一转,他把妻儿安排妥当,就再次出穿上防护服,准备执行任务。
事关生死的决定,如何做出,却被一笔带过了。
三次出任务,都临危不乱,大开主角光环。
开始有些困难,不过都能克服;
过程有些艰险,不过问题不大。
这样的英雄谁想看?
《辛德勒的名单》中,有这样一幕:
山坡上,辛德勒纵马而立,视线所及之处,是一个红衣小女孩在街道上行走。
她身旁是多如牛毛的纳粹士兵。
贵重物品被他们搜刮殆尽,破旧行李则散落一地。
不时有犹太人被枪*。
小女孩偶尔会左顾右盼,似乎在寻找家人。
辛德勒当然看得懂这一幕,但他仍然大受震撼。
也正是这一次山上观望,让他从发战争财的奸商转变成犹太人口中的“大善人”。
他的转变,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这样的英雄谁不爱?
至于其它角色,更是沦为主角的陪衬。
奥佳被脸谱化。
虽然可以独居抚养孩子十年,但一遇到大事总要哭哭啼啼去找男人。
孩子被工具化。
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衬托父爱的伟大。
所有人物无成长,无转变,开局什么样,结尾还是什么样。
从消防员这个小人物切入,展现以其为代表的苏联人民在灾难来临之际的大无畏精神,讴歌个人英雄主义。
这当然可以。
但是,是什么让他做出“舍小家救大家”的决定?是什么让他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平民英雄”?
电影没告诉我们答案。
主旋律的圣光太亮,遮住人物至暗时刻的同时,便也遮住其高光时刻。
都知道《活着》里的福贵,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人物,大时代、大事件下的小老百姓。
他无力改变历史,也无法与时代抗争。
但只是平淡、客观地讲述了他和他一家人的故事,《活着》就成了无数人心中的经典。
正是贵在真,贵在小。
相比之下,《切尔诺贝利》少了一份面对真实生活的勇气。
少了一丝小人物的“小”。
03
在这部电影中,你会发现。
历史在消失,某种程度上历史也在继续。
在苏联,因为列宁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重视,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曾承担宣传与动员的作用。
但令Sir没想到的是,在2021年。
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35年后,电影的这一职能仍在继续。
在Sir看来,本片并非一无是处,仔细看还能找到一些小亮点。
比如,它展现了80年代的苏联,整个社会沉浸在笃定信仰的乐天、自信之中。
主角走在街上,路边的商店的标语写着:
事故发生后,一名当初参与建设核电站的工程师,情绪激动,后悔当初设计时没有考虑更周到些。
上司劝他,理智点,不要像个孩子。
工程师眼含热泪,这样回答道:
我是一个孩子,苏维埃政权的孩子
它拍出了这样一个体制下,人们的局限性和排他性。
不搞上帝视角,这其实很真实。
比如事实被当局蒙蔽。
事故消息被封锁,学生们在核辐射影响下排练,准备庆祝劳动节……
比如对美国的揶揄。
公交车上,奥佳的同事穿着时尚,有大妈嘲讽她“打扮得跟收美元的妓女一样”。
路过一大哥也让她收收腿,“你没在接客呢”。
但,电影版《切》只拿到刚及格的分数。
最大原因在于:
无论是事故,还是人心,它都浮于表面,拒绝深挖下去。
因为拒绝深挖,以至于电影全片2小时10分钟。
都不及剧版一句台词动人:
总得有人去做这件事
不是我们就是别人
我们尽了自己的责任
我们应不应该这样做?
现在来评断都太晚了
我一点也不后悔
有人骂电影版奇烂无比,有人说它平平无奇,也有人被感动到不能自已。
分裂。
但Sir想,与其说感动那些网友的是艾利克斯一家人的故事,不如说是那段历史。
是跟艾利克斯一样参与救援切尔诺贝利的那50万英雄。
没有什么比真实的历史本身更动人。
有人推卸责任,生怕惹火上身。
有人怒不可遏,叫嚣严惩凶手。
有人不知实情,枉受无妄之灾。
有人一身是胆,验证养兵千日……
它记载了一切。
Sir并非要剧情片去还原历史,那从来不是它的责任。
只是,历史中的人,才应该是真正的主角。
不是灾难,也不是灾难扯出来的体制黑幕和意识形态。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创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时,曾冒着核辐射危险,深入切尔诺贝利,采访了上百位相关人员。
其中有孩子的母亲:
我的女儿刚生出来的时候,看上去并不像一个婴儿,倒像是一个小布袋,一个用无数小布头缝补而成的布袋。她全身上下找不到一个开口处,只有两只眼睛露在外面。
有受核辐射影响的居民:
他们都很害怕我们。他们说我们有传染性。上帝为什么要这样惩罚我们?
但当时的报纸上说,他们的核电站绝对安全,比萨玛瓦尔铜壶还要安全。
真安全?
2014年,德国《图片报》报道,萨克森州的野猪体内仍能检测出放射性物质。
原因是,28年前有一块积雨云从切尔诺贝利方向飘来。
而德国与乌克兰之间还隔着一个偌大的波兰。
无独有偶。
同年,一名英国电视制作人,用无人机航拍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遗址,呈现在镜头下的“城市”,空无一人。
要知道,这里有过五万常住居民,曾经人来人往,人声鼎沸,“祖上阔过”。
有孩童树下玩耍,有恋人热情拥抱,有老人安享晚年。
但现在,这里静谧如鬼域。
△ 无人机航拍图
电影中,艾利克斯虽受到严重的核辐射,但还是幸运地活了下来。
奥佳走进隔离病房,冒着生命危险脱下隔离服,躺在艾利克斯的怀里。
儿子也从瑞士平安归来。
但现实是否真有这么美好?
我们未必知道。
可他们,却一定知道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逍遥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