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侠隐长生堂,百年之间逐时尚

江湖侠隐长生堂,百年之间逐时尚

首页角色扮演侠影天下更新时间:2024-04-30

日前,汉口历史文风貌区的相关介绍中,提到了一些老字号、老里分,将其称为最能代表老汉口味道的“街头博物馆”。这当中,有家名为“长生堂”的理发店,被与武汉人熟知的“民生甜食馆”相提并论。

“民生甜食馆”笔者是吃熟了的,理发店却不太熟。无佳形美容,没啥好打理。不过,作为承载了武汉人追逐时尚的一个历史标志,“长生堂”的故事非常值得一说。

老武汉的奇侠

“长生堂”最精彩的传说,聚焦于其创始者张聚年身上,堪比老舍《断魂枪》或是徐浩峰《逝去的武林》。

张聚年是扬州人,剃头匠。就像我们之前在很多文章中提到过的,在20世纪初期,有不少江浙人士来到武汉。这其中不仅仅是豪商大贾,也有张聚年这样的江湖侠隐。

1911年,张聚年在汉口车站路开了一家铺子,挂出“长生堂”的招牌。他有个所谓“文武理发”的特色业务,将理发与推拿按摩融为一体,除了剃头修发外,还附加对顾客从头到脚浑身的按摩。这项独门功夫,使他的生意非常红火。

当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张聚年显现出惊人的觉悟,打出“免费剪辫”的广告,顾客如云。这件事情,吸引了革命军中重要人物熊秉坤的注意。

熊秉坤带着几名兄弟上门拜访长生堂,张聚年很会来事,立刻请熊“为小店题一幅对联”,词都准备好了,是太平军名将石达开昔日所作,“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这么一暗捧,熊秉坤当然毫不推辞。对联贴出去,长生堂名声大噪。

长生堂保存的老工具

长生堂保存的卷发器

辛亥革命剪辫子,长生堂吃到了一波红利。因为剪辫子虽然免费,剪了之后的发型却仍待打理。张聚年将当时欧美流行的男士发型,按照中国人脸型稍加调整后推出,备受上流人士欢迎,一时门庭若市,军政要员、达官显贵、社会名流纷至沓来。

十余年后,连汪精卫也成了“长生堂”的常客。张聚年为其理发、按摩,还不忘吟诵一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被汪视为知己。

1944年1月,汪精卫自宁来汉,仍不忘来长生堂理发。张聚年像以往一样,把汪精卫周身按摩了个遍。汪精卫当时通体松快,回到南京后却背部疼痛不止,遍请名医均无疗效,后来赴日本治疗,同样药石无用,直至一命呜呼。

自此,江湖上就有了“汪精卫死于张聚年之手”的传说。张聚年本人自此隐匿无踪,长生堂却保留了下来。

传说背后的现实

张聚年是否真有这样的神功,如今已难以考证。但是,他捕捉时尚、运营商业的功夫,那却是实实在在的。

长生堂开张的位置,紧邻大智门火车站,周围影院、戏院密布,是当时汉口最繁华的区域。张聚年经常关注电影、舞台上的中外明星发型,从中寻求灵感,设计出菊花式、云朵式等女士发型,引领了武汉一波又一波的时尚风潮。

1928年,火钳烫技术由上海传入,电吹风也开始出现,“长生堂”率先应用了这两项新发明,汉口的各大名店纷纷效仿。之前,我们在《传统手艺“火钳烫”?其实是标准舶来品》中介绍过火钳烫,其进入武汉的源头就在这里。

张聚年创办“长生堂”后,由徒弟徐少斋负责店面经营。除了前文提到的“剪辫子红利”,也因为其地段优越,吸引了大量上层社会的太太小姐,把周边法租界一带的富户大室、官绅商贾之家做成了稳定客源。稍有地位的家庭,遇有子女婚嫁、长者寿诞,往往要到“长生堂”修剪一番。除了看重它的手艺,也是为了图个吉祥。

史料记载,抗战期间,张聚年以贱价将“长生堂”卖给了本店职员代恒贵,本人确实从老武汉的江湖上消失了。至于他是否会回来客串一下店员,亲手干掉大汉奸,只能说,并非全无可能。

代恒贵接手后,召集当年创办“长生堂”的一帮同仁,组成股份制公司。其中,周德才出资最多,成为“长生堂”的新一任老板,而代恒贵则是业务上的顶梁柱。

周德才执掌长生堂后,投巨资对店堂进行大规模的装修。地面全部铺以进口的地砖,添置16把铁制的理发专用椅,每把椅子配以真皮坐垫,店堂外面以彩色雕花饰窗,店内以雕花隔扇分出不同的作业区间,操作台以天然大理石为台板,全部用红铜条包边,从里到外金碧辉煌。

今日长生堂内景

代恒贵的手艺没有辜负这份豪华装修。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每次来汉,都会指定代恒贵及其独生子代友宝为其剃头。武汉解放前夕,许多国民党军政要员在逃奔台湾之前,也一定要到长生堂理个发,然后再走。

此外,代恒贵还继承了张聚年紧跟时尚的作风。随着美国电影的全面涌入,许多新发型随之出现,“飞机头”、“空中堡垒”、“大小香蕉卷”、“大小波浪”、“骑士”等,长生堂成为这些发型在武汉的主要设计者和推广者。由于其精湛技艺,家住附近的汉剧大师陈伯华,也把长生堂作为定点“做头”的地方。如今,“长生堂”仍保留着她上世纪30 年代用过的狗毛坐垫、铜制托盘。

建国后起起落落

新中国成立后,长生堂的名号曾几度变更。

1952年,长生堂改名“江岸区合作社理发厅”,1957年恢复原名。

文革开始,长生堂被迫取消了许多的传统服务项目,店名改为“二七理发厅”,后又改为“江岩理发厅”。

1962年国庆长生堂员工合影

1978年,长生堂再度恢复原名。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生堂先后进行过五次扩建翻修,营业面积从原来的100多平方米增至500多平方米。

上世纪90年代初,长生堂经营一度艰难,曾经在车站路夜市摆摊补贴收入。后来,主管部门将武汉14家理发店合并在一起,组成长生堂美发有限公司,到2000年实行了股份制改造,14家理发店再次分开,从1985年开始执掌长生堂的代芙蓉出任长生堂理发总店经理,其他店不再称“长生堂”。

2010年前后,随着政府“扶持老字号”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长生堂的发展渐渐驶入快车道,直至今日。

参考资料

《风华“长生堂”》,武汉文史资料,2007.09.20

《百年长生堂“整容”待客》,湖北日报,2010.10.28

《汉口理发往事》,湖北旅游,2011.01.23

《长生堂传奇》,工友,2015.04.15

《汉口“长生堂”理发店融合新路在何方?》,湖北画报,2015.05.05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