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农夜话丨最忆黄殿菇

围农夜话丨最忆黄殿菇

首页角色扮演仙踪寻迹更新时间:2024-05-09

原创 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

我想,对黄殿菇的回味

岂不也是对故乡的眷恋?

人间至味,缱绻萦怀。

01

齿颊生香

早晨起来,下了一夜的雨停了。风翻动着窗外的绿叶,湿漉漉的草坪被洗得发亮。

睛雨相间,这时候,像森林童话中的小精灵——故乡的时令珍菌黄殿菇该又举着小伞欣然地从群山密林中的草地里冒出来了,伸展着身子、安静地等候着惦记着它的人们把它领回家。

茂密的灌木丛里,铺满落叶的山涧旁,不知此时,又有多少头戴箬笠、身背竹篓的人,在寻寻觅觅着黄殿菇的身影呢……

日胜寻芳、络绎不绝,猜想这个时候去庆元的游客或者还乡的游子,有绝大部分都是奔着黄殿菇而去的吧?

黄殿菇,是一等一的野生食药菌蕈,自然天成,鲜香轻盈又醇厚,回味悠长,营养极其丰富。

千峰凝翠、溪涧生烟,万物葱茏;如果说乡愁是一种记忆、一种味道,那么于我来讲,九十月间的乡愁大约就是难忘的黄殿菇的滋味了。

有如美好的乡愁,黄殿菇娇贵又珍贵,只有热爱家乡,心怀感恩,勤劳和善良的人才能找得见。

20世纪60年代初,刚从部队转业的父亲曾带领着一支采伐队入驻万里林,出菇时节,收工回来时他会多带一捧黄澄澄的黄殿菇给我。

母亲会洗净菇剁碎了煮玉米面、熬土豆粥给我吃,营养了我在大山深处、体弱多病的回忆。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循着心灵秘径,寻迹绿野仙踪,我忘不了那带着草木芳香、童话色彩的滋味,现在回想起来还齿颊生香。

黄殿菇形似香菇,多单生或丛生,少有群生,半球形或扁半球形的菇盖肉嘟嘟、敦厚,幼小时似呈紫罗兰色、深浅不一。

菇柄粗壮挺直、菇褶细密紧实,成熟后通体黄灿灿,掂在手上有沉甸甸的分量,憨态卓尔、质朴可爱,让人一见了就心生欢喜。

“一两黄殿一两金”,山里谚语说出了其珍稀和金贵。

02

乡愁滋味

寻找黄殿菇需耐心,采摘时更要轻柔,像植根于心灵的乡愁,黄殿菇它也是有“家”的、要悉心爱护。

只要有家在,来年它就能再长出来。乡亲们都知道该怎样保护它的家。能采得黄殿菇回来是很值得炫耀的一件事。

有一次我为了等待一丛刚破土而出的黄殿菇长大而在山上守护了两天,害得家人担心。

百山祖山高林密,昔时还常有大型野生动物出没,也曾经有拾菇人在茫茫大山迷路或走失。

现在好了,县里安装了“一键守护”的智能定位系统,再也不用担心迷路或走失了。

犹如乡愁,黄殿菇的浓郁芳香与生俱来,汆、煮、烩,炝、炒、炖,无论怎样烹制都不会错;作为主菜味比海错江瑶,当辅料则无不提味添香、可与任何菜搭配。

我的做法多是与猪羊牛肉片煸炒,勾芡了红薯淀粉、收汁后装盆。

女儿拿手的是炖汤:在烧开的高汤里投入切成薄片的黄殿菇,待水再次翻滚时放入适量盐即可。

忌葱蒜、酒和酱油等佐料;这是清汤,品的是原味,女儿说它有山野自然、清新、神秘的气息。

而妻子的操作是与整只的鸡、鸭或者火腿筒骨、脚爪同煮,简单粗暴。不管如何烹饪,端上桌来,弥香飘荡,袅袅醉人……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最是家乡山水妖娆,似若一口黄殿菇的鲜美,在远方向往,于故乡等待,此情有寄。

怀有乡愁的人是幸福的,氤氲其间,那是一场情感洗礼,也是自然真挚的审美过程。

黄殿菇,外人多以牛肝菌称之,但庆元人一直坚持叫黄殿菇;它虽是牛肝菌的一种,但与一般的牛肝菌有本质上的不同,一般的牛肝菌常见,可人工栽培,而黄殿菇不能,它是自然生长的。

心有所属,它只钟情故乡云雾缭绕、峰峦起伏的山中。

一方水土,一方风物,我想,对黄殿菇的回味岂不也是对故乡的眷恋?人间至味,缱绻萦怀。

欢迎向《围农夜话》栏目投稿!

We need your contribution!

邮箱:nmrbxmttg@163.com

让我们听到更多自然的声音!

图片:庆元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夏明

主播:李芸聪

原标题:《围农夜话丨最忆黄殿菇》

阅读原文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