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游戏体验和评测,关注即可拥有
妖怪题材在游戏比较常见,无论网游《魔兽世界》,还是主机游戏《宝可梦》系列,甚至手游《阴阳师》,都离不开妖怪背景的衬托。作为对妖怪文化兴趣浓厚的玩家,每当相关的新游发售总会特别关注一下,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国内妖怪题材的游戏都难成气候。
画师杉泽的山海经作品
那些名声在外,有影响力的妖怪题材游戏几乎都是来自国外的。比如《仁王》、《怪物猎人》、《最终幻想》系列等。无论是架空的历史,还是借鉴的历史,妖怪题材的游戏总是多种多样:东方有记载奇闻异事的志怪古籍,西方有以北欧神话牵头的怪力乱神传说。
《仁王》
也许有人会说,《阴阳师》不就是借鉴中国妖怪做出来的游戏吗?其实不然。《阴阳师》官网的介绍是:由中国网易移动游戏公司自主研发的3D日式和风回合制RPG手游。从介绍不难提炼出“网易研发”“日式和风”等重要信息。至于游戏中出现的妖怪与《山海经》等志怪古籍记载有重合这回事儿,则是因为当时中日文化交流,日本很多百鬼夜行妖怪的原型都是借鉴我国本土妖怪传说的。所以本质上来说,就是B向A学习,然后在本国将A的文化发扬光大了,A又去借鉴B。
《阴阳师》
如此看来,A完全有实力将自己的这部分妖怪文化物尽其用,自成一派。可惜至今为止,我没有发现国内有任何一款以此为背景的优质游戏。任何国内市面上能够见到的妖怪题材的游戏大部分都被网游承包了。各种“鲲之大,一锅炖不下”之类的劣质文案被放在网游的宣传页面上,这种将文化精粹魔改成搞笑段子的行为真的很低智——你能指望这些人做出来一个优质的妖怪题材类游戏吗?他们应该《逍遥游》都没看过。
网图鲲
那么为何国内的游戏厂商手里握着最顶级的资源,但却做不出来与之相匹配的游戏呢?
我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国内的妖怪文化体系过于庞大,有能力做游戏的人不了解全貌,有能力了解全貌的人没能力做游戏;
二、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且短期内很难有营收——对于游戏开发商来说这是最致命的一点;
三、中国文化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了五千多年,早期的图文记录已与当下的审美或者理解能力不相符,力求还原无法保证用户的接受程度,不还原又没有意义。
画师杉泽作品
先来说说第一点,也是最基础的原因:妖怪体系过于庞大。一般说起妖怪,大部分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山海经》。但实际上《山海经》不仅仅是一部介绍妖怪的书而已,它包含了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文学、科学等多重要素,是中国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看过书的朋友应该对《山海经》里关于地理方面的描述都印象深刻吧,不仅地名拗口,而且生僻字一大堆——这部分描述还是每一章的开头段,挺容易劝退读者的。
《山海经》
正如我所说,《山海经》的内容不仅仅只有妖怪而已,它是一个包罗万象,完整的记载体系。而现在市面上的很多游戏厂商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用了《山海经》的妖怪命名、用了《山海经》的地名命名、甚至我这个游戏的背景是妖怪相关的都可以很不要脸的自称是“借鉴《山海经》”。玩家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买账。
当然不止《山海经》,东晋时期的史学家干宝也创作过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实际上与《山海经》相比,《搜神记》的内容更贴合中国古代神异志怪故事:有谶纬神学、神仙变幻,还是人与神和妖怪的恋爱鼻祖。简单的情节加上奇幻的设想,浪漫主义与妖怪文化完美结合。《搜神记》可以算的上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其中的很多故事流传至今,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也许说起《搜神记》,了解的人并不多,但是说起《干将莫邪》、《董永》,大家又不会觉的陌生。
《搜神记》
并且与《山海经》不同的是,《搜神记》里的传说故事更加具象化,更适合作为游戏故事剧情进行展开。后世成书的《聊斋志异》、《天仙配》等小说都受过《搜神记》的启发,可惜国内的游戏厂商有并没有好好加以利用,做出一款像模像样的游戏来。唯一一个能搜到记录的看介绍框架健全的是一款名为《搜神记》的网游,这款游戏已于2018年停止运营。
《聊斋志异》
中国与妖怪相关的古籍有很多,除了《山海经》和《搜神记》以外,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子不语》也很合适作为游戏背景。《子不语》的书名出自于《论语·述而》:“子不语怪力乱神。”之后作者发现元代已有人出过同名的著作,遂改名为《新齐谐》。不过元代的作品并没有流传下来,所以后人还是将《子不语》的名字还给了袁枚。
《子不语》与前面提到的两作相比,更像小说。袁枚仿照了六朝志怪小说以及《聊斋志异》,并且因为年代的关系,这个时候古人的叙事方式更贴近现代的(早期先秦时期的文言文与后期完全不同),如果说前两作还存在理解或者其他不合适的问题,那《子不语》是完全避开了这些问题。由于清代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承载了作者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和对封建迷信的质疑。
《子不语》
袁枚用奇特的角度解说着怪力乱神和因果报应,或诙谐或晦涩的揭露了很多当时社会的黑暗面。甚至说《山海经》与《搜神记》都只是单纯的记录,而《子不语》则更多的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和期待。但实际上我查阅了一下,国内关于怪力乱神背景引用的最多还是《山海经》,其次是《搜神记》,《子不语》。跟风现象如此明显,所有的游戏厂商都认准了《山海经》,可惜认准却不专精,做不出优质的妖怪类游戏也在情理之中。写到这里顺带一提《子不语》的漫画制作非常精良,由国内漫画家夏达绘制。
《子不语》夏达
接着来聊聊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投入巨大且短期内难有营收。由于国内游戏行业特殊的环境,没有营收对于游戏制作人和厂商来说是致命伤。所以也很难有为爱发电出来专心做妖怪类游戏的团队,前面也说了这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为爱发电非常不现实而且很难坚持。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有很多打着《山海经》或者妖怪元素旗号的劣质网游的原因——网游可以快速盈利,并且不需要花费多少制作成本,毕竟很多游戏都长一个样子,除了名字以外都是大同小异。
《山海经》的妖怪
既然说到国内游戏行业的特殊环境了,顺便聊几句吧。想要在国内的环境里大显身手做一款带有妖怪元素的游戏也是比较坎坷的,以前难,以后会更难。毕竟妖怪这个文化分支就不是很正面的形象,虽然也有警醒世人,托物言志等作用,但在表现形式上大部分还是以凶残、可怖、血腥、暴力等为主。连《第五人格》都出官推改了游戏里带有“血”字的技能,原汁原味儿的妖怪们就更难立足了。
这张图里的妖怪已经有了变化
设想一下,有某家游戏公司斥巨资制作了一款以《山海经》、《搜神记》或者《子不语》为蓝本的妖怪类游戏,历时多年,根植于妖怪文化,不负众望终于产出了一款优质游戏玩家们翘首以盼的时候,突然告诉你这个游戏过不了审。犹如万箭穿心。
表情包
最后来聊聊第三个原因,也是与玩家关联度最高的原因:大众审美与妖怪还原度的问题。历史都是人为记录的,文化也是在此期间慢慢沉淀形成的,整个过程都是偏感性的。说白了就是前人如何记录,后人就如何理解。妖怪文化也是如此,没有一个很具体的东西或者生物就是妖怪本体,传说都多少带点儿夸张的意思,并且传说中的那些怪力乱神们,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当时那个年代人们的审美或者审丑特质。
画师杉泽的作品
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骨骼和面容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几千年前的人认为好看的形象,当今时代的人并不会觉得好看。除了审美标准不一样以外,还有一个进化原因:当时老祖宗们看到的形象,正好是人类进化最鼎盛的时期,所以在当时的特定年代里看起来是很美的。而白驹过隙,几千年过去,人类在进化中早已改变了容貌,审美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老旧的形象就显得过时,怎么看都不入流了。
画师杉泽的作品
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古代的神仙妖怪形象在如今看来都略显怪异,打着美艳招牌的妖怪并不美艳,打着丑陋招牌的妖怪则丑到没眼看。这种原生的形象自然是不合适出现在游戏中的,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优化。但是如今的网络审美已于当时的先秦审美相距甚远,做出来拟人化的妖怪也都大多蛇精脸、铜铃眼。不说这是妖怪,看起来倒像是按照网络审美做出来的正常人呢。
我鬼吞哥的卡姿兰大眼睛
于是在还原和美化这杆秤上,游戏厂商失去了平衡感。好看的东西总是受欢迎的,这个思路不假。可是凡事都要有度,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打开与妖怪元素相关的游戏,清一色的都是廉价的俊男美女,丝毫没有中国文化的特色,妖怪气息也是荡然无存。这也是我不看好市面上众多打着国风、妖怪、山海经旗号手游的原因。至于早年被给予厚望的《阴阳师》,这几年也是越来越向网络审美低头,大眼小脸成了式神们的标配。女性式神多是浓郁艳俗的网红风,男性式神则统统下海卖肉以色示人。
即便这样我也没有退坑,毕竟辉煌过的《阴阳师》和没有辉煌过的游戏是不一样的。我也有很多《阴阳师》相关的文章;以及没有详细提及具体是哪几部手游,不存在一踩一捧。欢迎对号入坐。
画师杉泽的作品
写到此处实际上还是有些不甘心。道理谁都懂,但就是觉得可惜。
明明有五千年的文化铺垫,妖怪体系和文化也最健全的,寓意也是最深刻的,占尽了天时利地。无奈本该得天独厚,现阶段也只能难成气候。
喜欢的话欢迎关注我,收藏、点赞、转发本文喔 (◍•ᴗ•◍)ゝ~原创不易感谢支持,抄袭必究。
画师杉泽作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