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文艺周刊(第167期)
【艺评】
【繁花】
【新潮】
【艺评】
“紫金文艺评论”邀专家“云”上探讨传统文化节目如何破圈——
面向Z世代,他们这样破译“爆款”密钥
好故事才能够让技术有灵魂
陈雷(2021、2022年河南卫视春晚总导演)
《唐宫夜宴》火出圈这件事,倒是让我们电视文艺工作者深刻地反思了很多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怎么能够把传统的内容做得更被大家喜欢?从去年的河南卫视春晚开始,到今年的中国节气系列,一路摸索,我最大的体会是,古老的文化一定要和时代紧密结合。好的作品,一定要具备时代的价值、时代的审美、时代的表达、时代的共情,最终留下时代的意义。
我出生于1984年,记得当初竞聘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总导演时,我就说得很直白。我说,我身边现在真的没有人看电视,就连我们的父母,今天坐在客厅都是各玩各的手机,把电视当成一个背景。当手机成为人的安全感的来源,成为人们获取大量的信息、娱乐的渠道时,作为创作者的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向小屏转变,向互联网转变,把观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创作的原点。
《唐宫夜宴》
《唐宫夜宴》是我们精心制作的节目。当时,在国内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特别希望做一台能让大家通过荧屏获得欢乐,感觉到温暖和鼓舞的晚会。《唐宫夜宴》虽然是个舞蹈节目,但首先它有不一样的美感,一种带有唐韵的特殊审美表达;第二,它给大家带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说熟悉是因为从这些女孩儿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很多年轻人的性格,有点活泼,有点皮,又有很多人性的美在里面。但是将它搬上晚会,我们要给大家一点惊喜。近年来,流行风格和中国风进行融合深受年轻人的喜欢,我们就想着能不能换一种表达方式去传达这个舞蹈,借助国潮的概念,让她们从博物馆里复活。于是,就有了全国观众看到的《唐宫夜宴》。我们在原本舞蹈节目的基础上,放大了河南本土文化的优势,将博物馆里的国宝、名画、山水建筑等通过类似于网络游戏的构图还原到舞台之上,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在我看来,2021年,我们做了一个最重要的转变,就是思维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在创作的时候,不再以经验主义,或者是以我们本身的一种文艺喜好来左右,而是以观众为中心,把观众的需求作为我们的创作原点。除了用户思维的转变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市场化意识的转变。我们的作品也好,或者是我们的晚会也好,拿什么吸引观众去看?
《唐宫夜宴》
所以创新表达这扇大门的钥匙,最终还是回归到了文化。AR技术也好,实景交互的方式也罢,我认为科技和文化最理想的关系就是用想象力讲好故事。技术是帮助我们把想象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但是其核心的根本还是形式服务内容。技术在不断更迭,我们表达的方式也在不断地丰富、丰满,甚至可以融入到一个虚拟和现实结合的世界里,但技术的更迭其实还是为了讲好故事,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够让技术有灵魂,这是我想表达的。
这些创新节目不仅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河南,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新的国潮风,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很多平台都加入进来,做各种各样的尝试,甚至世界都再一次看到了中国,这是让我们最欣慰的。
新的期待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我们一方面要借助更多的专业力量和专业的技术人才、团队,把我们的视角变得多样;通过跨界融合来打破我们的认知壁垒,让节目的创新变得更加丰富,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把自身打造成一个平台,非常积极地去拥抱更多有情怀、有热爱、有能力的人参与到我们的创作之中,比如今年春晚我们发起的“河南春晚我来造”的全国征集活动。
很多人都说,看完了我们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后增强了文化自信。如今,全国上下更多的媒体、更多的平台、更多的频道、更多的窗口,都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地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我相信很快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青年创作者,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我们“藏”,观众“挖”
路红莉(河南卫视《元宵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总导演)
去年春晚《唐宫夜宴》火了之后,为了回馈网友,我们在元宵节又迅速做了一台改变传统节日晚会样态的节目《元宵奇妙夜》,这就是我们后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最早的一个雏形,后面我们又陆续做了七夕、中秋包括今年的元宵和正在筹备的《端午奇妙游》。
现在做晚会和以前不一样,过去在电视上播个90分钟也就结束了,现在则是大小屏结合。我们的点击率、阅读量的发酵,实际上更多的是在拆条分发的时候出现的增长点。也就是说,观众既有对晚会的整体欣赏,也有单个节目的再次传播。同时在互联网传播的过程中,可以截屏,可以暂停,可以拉回来倒过去反复观看。在对传统文化深耕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短视频的收视习惯,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思维。
《洛神水赋》
我们现在做节目,首先要做到的第一层面,就是视觉上必须是美的。比如说我们节目里的“龙门金刚”也好,“洛神水赋”也罢,就是在观众还不了解它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时候,首先给他们一个视觉上的震撼。
满足了这一层面的需求之后,第二个层面开始了。因为短视频是可以反复播放的,每一次观看,观众可能领略到的点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在节目里“埋”很多文化的“梗”。
比如《中秋奇妙游》中有一首周深演唱的新歌《若思念便思念》,我们在其中融入了“客从河洛来”的客家文化元素。观众在完成了对于周深这首歌曲最初的审美需求之后,就会问:什么叫“客从河洛来”?那么我们在画面中还有隐藏的信息,包括大谷关、八姓入闽、几次南迁的路线图等等。现在网友有个特点,就是他其实不仅仅满足于浅层次地去看,他更爱自己去“扒”。这也是我们从《唐宫夜宴》的成功中总结出的经验。去年《唐宫夜宴》播出之后,除了舞蹈审美之外,它所展示出的河南博物院,包括后面的名画等等,都在网上二次发酵,B站、微博上有很多解析这个节目中承载的文化信息的文字和视频。
现在我们做的节目中,看似简单的画面,其实有着层层叠叠的文化信息,而在我们“藏”和观众“挖”之间,好似形成了一种接力。过去我做完一台晚会,等来的是一组数字,是收视率,没有太多的震动,但是网络传播不一样,直播间的那些数字,是一个个特别鲜活的人。他们一边看节目,一边发弹幕,表达他们的感受,这种冲击对我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网友们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知识面非常广,其中有很多各行业的专家,能提供非常专业的文史知识、服化道史实,其中甚至有一些up主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团队年龄层还是蛮丰富的,有70后、80后,也有刚刚入职的一些年轻人。从业年龄比较长的人,可能在业务上的把控会强一些,而年轻人带来的则是思维上的一些变化。他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兴趣点也不一样。各个年龄层的人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所以我们节目的呈现相对是成熟的,但切入点又是比较年轻的,能捕捉到年轻人的关注点。我的主创团队人数并不多,核心成员大概有五六个人吧,加上摄影团队不到20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互联网上的这些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团队的创作热情。
很多人问我,河南卫视的这些节目为什么火?我的回答是:恰逢其时。纵观当下,茶道、汉服等已经慢慢地浸润到我们的生活中间,而我们也开始对过去的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产生很大的兴趣点,这是有整个社会的审美基础存在的。而我们在做节目的时候把控的也就是这两个字——国潮。
《纸扇先生》
什么是国潮?我认为,“国”是内容,就是你要反映的是传统文化;“潮”有两方面,一是你的切入点必须是符合现在的审美和现在的价值观的,第二个就是你的手段一定是现代的。也就是说,你的审美和你呈现的视觉方式一定是时尚的。
但这里面其实需要我们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弘扬的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优秀的中国精神的内核,使之跟现代人能够共情、共鸣。这样,你就不会单纯地就服装展示服装,就文物展示文物,仅仅满足、局限在一个浅层次的展示上。此外,还必须确保节目中文化解读的准确性,我们做节目之前除了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外,有些拿不准的还要反反复复请教我们的文化专家和一些文物专家。
打破路径依赖,激活新的文化想象
汪政(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河南卫视这批传统文化节目的热播,与当前时代发展背景有着深刻关系。首先是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另外是随着新媒体蓬勃发展,综艺节目也在纷纷寻找突破口,近年来出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些作品我称之为“新媒体文艺”,做好此类作品的创作,从河南卫视的成功经验来看,要做好这八个方面的开发:
首先,知识开发。传播传统的节日文化的作品并不鲜见,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的话,会发现其中不少是在炒冷饭,对于端午、七夕这类节日的理解,在“硬知识”上,有不少突破了传统文化已有的知识谱系,为节目带来了新的生长点。
其次,故事开发。做好一档节目,从叙事学的意义上就是要讲好一个故事。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开发的这几个节目,基本上都是在给我们讲故事,而且讲的是新奇的故事,从而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第三,形象开发。河南卫视给了观众新的形象期待,我们可以从古代人物、虚拟人物,从故事人物,甚至从知识、文物之中去寻找新的形象,这就完全突破了我们原来综艺节目的形象设计框架。
第四,情感开发。河南卫视的这些节目,不仅仅是以喜怒哀乐引起我们情感共鸣,我看了《唐宫夜宴》《七夕奇妙游》,发现它里面的情感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网络时代的青年观众,他们的情感并非传统的、单一的、粗线条的,不是那几种情感类型就能划定的。河南卫视之所以能够激发青年人的广泛共鸣,就在于突破了原先的情感模式,有了更广阔也更细腻的情感覆盖面。
第五,传播开发。这既包括传播技术、手段、路径的开发,也包括目标人群的开发。每一档节目都有制作人的预想效果,也都有接受者的期待视野。现在可以用弹幕这种形式进行实时对话了。河南卫视对传播资源尽可能做到最大的开发,刚才他们介绍了这方面的做法。调整了心态和策略,他们与其他平台既有竞争,更有合作,比如与短视频。所以才有他们说的二次发酵。
第六,接受开发。相信河南卫视节目组肯定是做过市场调研,对当下的传播受众进行了清晰的定位。把潜在的观众开发成看电视的观众,甚至精准地开发成他们这类节目的特定观众。观众也是要培育和塑造的,对作为文化产业的电视来说,这就是市场开发,消费开发。这种开发是善意的“收买”:你付出的东西不一定是金钱,可以是知识、情感、故事、形象,通过这些来圈定更多的目标人群。
第七,共情开发。制作者与受众怎样共情?古代文化与当代观众怎样共情?地域文化和全国观众怎样共情?形成共情的要义在于对“交叉点”的寻找,只要在多种层面的叠加中找到了这个交叉点,就会有交流,有会心,有共情。
最后,艺术开发。上面的那些方面都是为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电视艺术是综合性的,需要从脚本、服装、道具、音乐、舞蹈等体现出来,电视依靠的是现代技术,所以,更要用好现代技术,将技术艺术化。但不管涉及到哪些方面,理念是根本,创新是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超出观众的艺术想象,不断打破艺术惯例和审美的路径依赖,带给观众新的惊喜。
总体而言,河南卫视的这批作品,不仅仅推出了一个个优秀的节目,也是在提供可复制、可迁移、可推广的方法,从中我们可以归纳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性知识。从文化生产来讲,这几十年来其实是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与方法的,可惜没有总结、升华、晶化、成型。现在河南卫视做了很好的探索,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方法,我们应该重视、珍惜,将其规模化、持续化,并且从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总结,从而促进文化生产更好地转型升级。还有一点,我觉得河南卫视的这档节目原创性很强,从内容产业的角度说可以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开发,形成更多更丰富的下游产品。从边际经济学说,这是成本的最大化,同一创意,同一IP,类型产品开发得越多,成本越低,效益越高。这样,这一节目就会有更多的艺术形态呈现出来,带动更多的消费,也会为原创电视培育更多的观众。
传播更新,让历史文化“日常化”
朱丽丽(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这两年河南卫视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多个热门话题阅读量破亿,网络热度非常高。这么多部节目,创意层出不穷,几乎每一次都能给我们带来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实在很不容易。
传播的更新,在我看来是这档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河南卫视这个系列每一个节目,你会发现它的呈现是动态、活化的,而且它是叠加的呈现,《唐宫夜宴》没有仅仅停留在唐俑侍女装之上,节目中还呈现了很多传统名画,比如《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明皇幸蜀图》等等,节目中还出现了曲颈琵琶、筚篥竖箜篌、五弦琵琶、排箫等古典乐器,也出现了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精品文物的身影。现在,通过各种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虚拟技术,让文物动起来,让文物活化还原了。这种再媒介化,甚至超出了文物原有的意义,很多观众看了之后觉得十分亲切。在我看来,这是“历史之物”与“媒介之物”叠加的一次成功尝试。
这种成功可谓是“适逢其时”。近年来国家文化政策有着鲜明的结构性导向。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热起来了,比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都引来了90后、00后的热追。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国风热”“国潮热”,他们在审美品位上也比较有追求,这样的传播语境为历史之物的“出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抓住短视频的流行趋势,也是这些节目的“出圈”特质。从最早的《唐宫夜宴》开始,一直到后面的“奇妙游”系列,其实都是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火起来的。很多研究发现,用竖屏的形式、五分钟左右的形式,是最容易被传播的。
艺术传播最重要的是艺术,而艺术重要的是什么?是形式。在河南卫视这些节目之中,我最喜欢的是《龙门金刚》,它的美感超出了我原有的想象,呈现出金刚怒目、法相庄严的阳刚之气。《洛神水赋》也非常漂亮,水下摄影充分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美感传达出来了。从传统文化中爬梳内容并不难,但是怎样用好的创意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这其实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项值得关注的传播特质是“日常化”。如今国潮文化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我自己去玄武湖边散步,经常能看到盛装打扮的汉服爱好者。这样的日常化可以跟文化产业的其他层面连接起来,比如说博物馆景点打卡、博物馆文创、国风游戏等等,像河南博物馆的考古盲盒,就很受欢迎。如今,历史文化被重新建构,历史之物既是创意来源,同时又不是原有的历史语境中的物品了,它们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嵌入和连接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化遗存的意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重新建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种新文化。
还有哪些力量推动了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的红火?我认为是河南卫视创作团队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相当熟悉,在捕捉当代青年心理上也非常成功。去年是《甄嬛传》播出十周年,我注意到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就回应了这股《甄嬛传》怀旧之风,他们弥补了《甄嬛传》电视剧中眉姐姐与温太医的遗憾,让他们终成眷属,完成了一场虚拟的“团圆”。节目组甚至还以这两个虚拟人物的小女儿作为串场人物,很多网友都发弹幕说“泪目”了。在某种程度上,河南卫视也将自己团队的IP与其他文化产品IP做了奇妙而成功的勾连。
《洛神水赋》
一个节目要做好,应当发挥两种力量,除了制作团队的力量,另外一种就是受众的力量。河南卫视的成功,就在于将“电视”这种“老年媒介”成功地做出了青年受众喜欢的品位。现在网络上的历史文化爱好者非常多,当你的节目生产出来之后,它就变成了原材料,这些网友可以通过这个原材料进行二次生产,反馈给节目组,有一些up主还会提供一些新理念给生产方,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形式。
通过传播的更新,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节目生产方与青年观众可以互相激发、互相砥砺。我觉得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历史契机,抓住这样的历史契机,能够推出一批经典的文化精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星欣 陈洁
【繁花】
网络文学迎来“加速时代”,重镇江苏贡献鲜活样本——
好看的故事将永远被渴望
4月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2021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引发行业关注。《报告》指出,历经二十余年发展,中国网络文学已从“小众创作”成长为成规模、成体系且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在过去一年中,网络文学的“转向信号”愈发明确:现实题材和科幻题材快速崛起,历史仙侠等传统题材表现出精神内核蜕变的力量,一批现象级爆款巩固了影视化语境中的网文地位,扬帆“出海”的网络文学向世界展示着中国人民的奋斗意志和精神风貌。
其实,对今天的网络文学来说,“加速时代”的瞬息万变、短视频的强烈冲击、读者口味的游移升级,是其不得不思索应对之“势”;而书写中国形象、中国故事的时代命题,是其责无旁贷之“时”。时与势之间,网络作家如何转型、坚守和创新?记者深入采访后发现,公认的网络文学重镇江苏,正在为时代贡献一份鲜活的样本。
“加速时代”的鲜活“在场”
近两年,网络文学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是行业从业者和研究者的普遍感受。
“随着网络文学用户群体的大幅拓展,特别是下沉用户和中老年用户的占比增加,网络文学的作品类型随之拓宽,现实题材作品不但数量大幅增加,质量也明显提高。”连尚文学CEO刘伟告诉记者。
在成立于南京的连尚文学旗下网站逐浪网上,众多涌现于行业一线的作者正在创造亮丽的文学风景:资深记者行知讲述女排精神的《2.24米的天际》,外交官卢山揭秘我国外交官真实生活的《蹦极》,退休法官乔雅反映基层法院法官办案生活的《心照日月》和青少年法制题材的《冬雪暖阳》,社区工作者月壮边疆书写的现代社区治理故事《不负韶光》……在刘伟看来,这些既有专业性又有可看性的网文作品,写出了只有深入行业的人才能写得出的好故事。
而据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执行副主任李玮观察,大概在2020年左右,玄幻、言情、历史、科幻等类型文纷纷出现了变体、融合和创新的新浪潮。
“除了明显的现实题材转向,科幻元素也成为整个男频网文转型的重要动向,我特别推崇天瑞说符的银河奖获奖作品《我们生活在南京》,值得一看。女频网文步入了‘女频 ’时代,小说元素更加丰富,比如红刺北《砸锅卖铁去上学》中的机甲元素、祈祷君《开端》运用的时间循环等,还有近年来大火的女性悬疑,都构成了对从前的玛丽苏、大女主的转型和超越。”
在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跳舞看来,网络文学近两年来的加速发展,足以击破长期笼罩其上的“同质化”偏见。
“拿今天的修真小说和从前的标杆作品《飘邈之旅》《凡人修仙传》相比,会发现肉眼可见的巨大变化。因为读者的注意力变得分散,习惯接受更碎、更快、更强烈的信息,网文也大大提高了节奏感和娱乐性,呈现出短视频化的鲜明倾向,更符合这个时代的读者所需要的网感。”
搁笔六年后经过市场研判重拾创作,跳舞的成功转型成为网文发展的一面镜子。在他的最新都市异能小说中,形象鲜明的强人设、不断藏“梗”的行文风格,让人读得欲罢不能。“这个时代的网络作家如果不刷微博、不逛知乎、不玩游戏、不看直播,就不会知道当代年轻人为什么哭为什么笑。”跳舞说,网络文学最珍贵的,就是这种鲜活蓬勃的“少年感”。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网文阅读平台之外,依托于微博、知乎、豆瓣的新媒体文,和番茄、七猫等免费阅读平台的涌现,在提供了更多精神产品的同时,也改变了行业的发展模式,加剧了网络作家的内部竞争。
“以前读网络小说要付钱,现在不仅不用付钱、还能挣钱,这就对网络文学赖以发展的收费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南京市网协主席雨魔同时感到忧虑:在严峻的生存处境中,部分作家不再花心思在内容创新上,转而“借鉴”流行元素、寻找“财富密码”,以降低作品“扑街”的风险。
彷徨过后是转型或坚守
时代之问扑面而来:网络作家如何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个人书写有效地汇入民族与时代的发展进程?
一部分作家正在积极转型。凭都市硬汉小说《橙红年代》《匹夫的逆袭》为读者熟知的江苏网络作家骁骑校,其转型之作《长乐里:盛世如我愿》在去年拿下许多大奖,对革命历史如何进入网络文学的路径难题,《长乐里》作出了富有启示意义的探索。
这是一个精巧的双时空故事:生活在上海长乐里石库门的热血青年赵殿元,与爱人一同刺*匪首时,偶然穿越到80年后,见证了民族独立繁荣的梦中盛世;又利用作为后人的信息差,穿越回80年前救出爱人。透视《长乐里》,不难发现革命历史题材网文至少面临两重跨越:对历史感和时代感的营造上,作家可以通过研读史料、观察社会来达到一定的“颗粒度”;真正构成考验的,还是作家对网文创新发展规律的探索。
“好的网文本质上是一种浓烈的共同情感,体现在《长乐里》中,就是一种家国之情,这是一道‘菜’里最提味的‘盐’!”骁骑校总结。找到了“盐”,节奏感和叙事手段也非常重要,作家必须随时揣摩读者情绪,直至掌握让他哭让他笑的强大调动能力,并通过打破常规的叙事手段,不断创造出超越读者“期待视野”的新的奇遇。
“网文的叙事方式是什么?就是反常规操作,是穿越,是金手指。”骁骑校如此理解网文的密码。
通过在现实题材上叠加多种元素,网络文学有了拥抱现实的翅膀。放眼近两年江苏网络作家的现实题材创作,雨魔的《少年1927》巧妙采用了“穿越—成长—回归”的叙事结构,华胥云的《疾控档案》《来自天使小白的情书》糅合了职业、女性和言情,桑甜的《援外仁医》以年轻女性医生的视野,展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形象。
曾凭借《朝阳警事》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网络文学作品的江苏作家卓牧闲,则算是网文界独树一帜的存在。从《韩警官》到《朝阳警事》再到《老兵新警》,卓牧闲开创了网络文学“警务小说”门派,他的特色在于把日常生活写得尽可能细腻,把普通人的职业经历写得尽可能真实,把有关警察行业的知识普及写得尽可能“友好”。朴素翔实的警务小说能吸引一批稳定的读者,本身也说明,读者的品位在提升,审美趣味也变得更加多元。
让玄幻照进现实,是去年备受关注的玄幻小说《临渊行》获得认可的根本原因。在这部作品中,江苏作家宅猪编织了平民少年在时代烘炉中历练成长、并见证波诡云谲的改革和斗争的故事。像这样在玄幻中植入社会议题和思想实验、在天马行空中交织现实的既视感,是社会学出身的宅猪一以贯之的艺术追求。
“幻想类故事一直有着最深厚的读者基础,这是网络文学转型时决不能抛弃掉的自家宝藏。”宅猪对记者说。唐传奇中,古人幻想一把剑能飞到千里之外*死坏人;到了现代,还珠楼主在《蜀山仙侠传》中为古老民族想象飞机大炮和坦克潜艇;在当代,幻想作品已经不局限于仙侠了,直接飞升到宇宙太空中,与其他星球文明对话。“幻想的魅力正在于,人类的肉体虽然渺小,但我们的想象和梦想可以无限地广博、美好和深邃。”
网络文学必须“和而不同”
眼下,疫情阻碍了不同国家人民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但网文出海的纵深发力,却让中国故事继续“圈粉”全球。
“近两年,网文出海出现了新的形势,一是AI翻译使翻译效率提升3600倍,成本降低至原先的1/100,为传播中国故事提供了技术支撑;二是除了翻译作品出海之外,中国网文的商业模式也被复制到海外。”连尚文学CEO刘伟告诉记者,以该公司参与投资的AI翻译和海外数字出版开放平台“推文科技”为例,这个平台上游连接内容版权方,下游连接海外渠道,目前有超过7000部网文作品通过该平台在中文更新48小时内,实现在50多个海外平台的一键分发——对文化传播来说,无疑是“好风凭借力”。
或走向海外,或通过全链路改编释放IP转化的强劲势能,网络文学的影响力日益葳蕤。在猫眼研究院对2021年度剧集市场的观察数据中,网文IP改编剧在热度榜TOP10中占有8席,头部剧集高达80%的占比体现了网文在内容开发上的潜力。
但对体量庞大的网络文学而言,并不是所有的IP改编都尽如人意。“书实在太多,改编不过来了。”雨魔说,“很多公司以前囤了大量IP,其中包括大批并不适合或者很难改编的IP。”而说起大量优质网文被“魔改”,跳舞忍不住吐槽,“我明白编剧要对原著内容进行重新整理,但是很多公司买来IP之后,只留下原著的书名和主角的名字,故事全部重写,或改得面目全非。”在雨魔看来,不尊重原著的表象背后,是投资方赚快钱的流量思维作祟,他们不过是利用大IP和当红演员来引流。
其实,网文的延伸链条不止影视和游戏。宅猪认为,在当前的“加速时代”中,广播剧和短视频或许是网文可以搭载的新媒介。
“广播剧可以把网络文学作品用声音的形式讲述出来。它不是把书念一遍,而是分不同角色进行扮演,男声、女声、老幼妇孺的声音,还有各种各样的音乐伴奏、音响效果,都可以呈现。”宅猪认为,网文也可以经过授权后被制作成短视频,人们不必每天花长时间追更,只需每天点开一个几分钟的视频,就能获得故事的陪伴。
而在雨魔看来,网络文学形态创新的尽头矗立着剧本*。基于对新兴业态的预判,2021年,雨魔带领数十名网络作家试验短剧本创作,共青团江苏省委和省作协也共同指导了首届“金本奖”剧本演绎创作大赛,一批写短剧本的好苗子脱颖而出。雨魔认为,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剧本*正依托实景旅游、民宿经济获得丰富的应用场景,网络文学与短剧本又有着水乳交融的亲缘性,网络作家转型优势满满。
江苏网络作家的“春江水暖鸭先知”,再一次印证了江苏在全国网络文学版图上的地位。去年5月,全国首家网络文学评论中心“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在江苏落地,今年4月18日,该中心发布了“首届扬子江网络文学最具IP潜力榜”,试图打通文学和市场自说自话的区隔,给IP产业提供一个“叫座又叫好”的先导。
“首届扬子江网络文学最具IP潜力榜”获奖名单
激流涌荡的伟大时代正向网络文学投以明星般的期待。在“新生”的网络文学肩负起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之际,跳舞提醒,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应该“和而不同”:“我们需要传统文学精品作为文学的最高理想而存在,我们也需要民间的‘说书人’,为那些传统文学无法覆盖的劳动大众提供精神滋养。未来,网络文学的媒介载体或许会变化,但好看的故事将永远被渴望。”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冯圆芳
【新潮】
一半勾留是此湖
文/陶青
有作家曾说,所谓故乡,实乃人生中印有生命屐迹之念想。这话实在是极有道理的。人这一生,故乡人人都有,却未必只能是一处,譬如,在宦游一生的白居易看来,天堂杭州,无疑是自己歌哭于斯的第二故乡。
在杭州,诗人留下了许多的梦想和叹息。白居易在杭州当了三年刺史,相当于今天的杭州市市长。他疏六井、治西湖,为第二故乡留存了一湖清水、一道芳堤、两百多首诗词佳作,还有伟大诗人与美丽西湖相知相恋的千古佳话。杭州的山山水水,寄寓了诗人一腔的报国之志、满怀的烟水深情,而西湖的一草一木,也就这样在诗人刺杭的日日夜夜里,幻作了他多情心田中的万斛甘霖,流遍了诗人的整个身心。“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与君细话杭州事,为我留心莫等闲”……诗人对于杭州的眷恋和怀想,深入到了浑身的每个毛孔。
我向来认为,以时令节序来说,北国宜秋,江南则适合于三春之季作远足郊游,且不说那邓尉的梅放、台城的烟柳,单是这杭州西侧的一泓碧波,还有苏堤之上的春晓美景,就够我们像千余年前的白乐天一样,欣欣然作艳羡之态和题咏之状了。
我游历过许多山水风光和名胜古迹,也曾到过不少名都大邑和古村老宅,我始终觉得,要论起城与湖的密切关系来,实在是找不出能超过西湖的。旧时杭人游湖,一般在湖东的涌金门水亭租了船,先往南屏净慈寺那边去,再上三潭印月、湖心亭,到孤山的康熙行宫上岸。游罢西泠印社、文澜阁、俞楼等名胜后,就到楼外楼或两宜楼吃中饭。下午再去岳庙、凤林寺,从西泠桥下过船至里湖,由冯小青墓前舍舟登岸,到放鹤亭谒过林和靖墓,绕出平湖秋月,顺道看看苏白二公祠,再上船划到断桥,入昭庆寺观瞻一番,最后在水闸处登船沿湖岸南行,最终返回涌金门外水亭原址。当然,现今的游湖比过去快捷方便得多了。只要愿意,你可以在沿湖任何一个摊点租用一辆自行车,环湖一圈作散漫之游。你可以从柳浪闻莺出发,经湖滨路一线到断桥残雪,过西泠桥侧苏小小墓后,再心怀崇敬拜拜岳武穆王,然后上曲院风荷品品龙井、尝尝时鲜藕粉;接着,再沐着习习湖风一路骑行,穿过野趣沛然的杨公堤,紧跟着沿湖南行,到放生池里喂罢鲤鱼后,再继续一路放歌来到雷峰塔下。其时,落霞与孤鹜齐飞,古塔共夕阳一色,如血残照中,你看到了西天的落日正在缓缓下沉,残阳余晖染亮了向晚的天空,夕照下,斑驳的古塔在秋阳中瑟瑟着身子,仿佛一位老和尚在夕阳中向西湖作着无助的张望。正疑惑间,忽听噌吰一声,老和尚对面南屏净慈寺的钟声就不可思议地响了起来。
我时常想,假如没有了东湖的熏风,武汉三镇一定依旧屹立江干,她的市井也肯定一如既往地繁华。那要是有朝一日没有了鉴湖的柔波呢,估计千年绍兴并不会因此而受影响,她还会那样地慷慨激越,在梅干菜和乌篷船的交织中继续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不过我横想竖想,觉得只有西湖是个例外:实在不敢想象,失却了西湖的滋润,古都杭州将是怎样的不堪与悲哀。我们知道,西湖是大海与钱塘江千古绝恋的自然之子。亿万年来,西湖头枕钱塘的秋涛,极目天际的归舟,在城市的怀抱里休养生息,慢慢长成杭州人自家门前滴翠的山水盆景。对杭州而言,西湖就是自家桌上相看不厌的案头清供,是自己家门口一道四时八节变幻无穷的靓丽风景,什么时候想她了,无须辗转反侧,只须在朝暮途经之时用眼睛余光那么轻轻一瞟——你会觉得自己立即和眼前的西湖一样,变得青枝绿叶、烟霞盎然起来。
我们爱说这样一句话,叫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到过国内好些城市,每到一处,总喜欢到城市的“五脏六腑”去随意地游走。一般而言,我先去城市的“客厅”坐坐,看看市民身上的“城市表情”;再去城市的“卧室”转转,了解一下城市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百态,还有它独特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那里往往蕴藏着城市的呼吸和心跳。自然,我还喜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踯躅徜徉,边品尝她的传统吃食,边向土著学几句方言土话和俚谚歇后语之类,然后回来向亲朋好友们鹦鹉学舌。我总觉得,城市不论大小,也无关庄谐,它和人一样,有着各自不同的气质禀赋及性格脾气。
那么,风华绝代的杭州,到底是一座什么气质的城市呢?
站在北山路上向南眺望,不论你在哪个角度,旖旎的西湖总向你呈现出宋人山水画的笔墨意趣。青山是凝固的碧波,绿水乃消融的翠岭,湖上触目皆是饱满而又明艳的绿韵,绿意为媒,山和水便缠绵着铺陈到天地尽头,剩余在一派明山丽水之间的,便只是浩浩荡荡的姹紫嫣红了。应该说,相比于北国的雄浑阔大,水边生水边长的杭州,其精神特性和人文气质,无疑就现出了一脉明媚的阴柔之美。杭州,真的就像水边一位温婉妩媚的娴淑少妇,她华美的举手投足,她联翩的气韵和绰约的风姿,甚至,她的雅致宜人的一颦一笑,无不令我们这些爱美之徒一唱三叹,流连忘返。
杭州名副其实是水做的。苏堤春晓是她的明艳盎然,三潭印月是她的望穿秋水。白娘子戴着杏花,义无反顾地前来断桥,与自己心仪的书生演绎了一出如泣如诉的断桥相会,这爱情故事的发生之地,便是西湖。亦真亦幻的爱情演绎,如怨如慕的动人诉说,无不为杭州这座西子般的城市作了形象生动的注脚。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六朝名妓苏小小也在西泠桥畔发出了幽幽的浩叹。
不觉又想起大学同窗。他是浙江建德人,毕业后被分配进了杭州师大,从那至今37年过去了,他日日在西湖边吐故纳新,直把西湖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那年同学聚会,其人一见之下,果然飘飘然而有烟水气了,于是问其所以然。同学笑答曰,人乃环境产物,休说我等尘世俗物,即使奇异如曼殊、秋瑾者,其被环境改造之效,宁不信乎?
这种说法我是相信的。西子姑娘既能将壮怀激烈的岳武穆揽入怀抱,自然也会对浪漫落拓的情僧苏曼殊更具吸纳力和消融力。曼殊亦诗亦僧、亦情亦颠,他是生活在民国的魏晋名士,博闻强识、才情干云,琴棋书画无所不精,诗词歌赋无一不能。曼殊早年出家,一生情萦西湖、终生盘桓湖畔,并最终将西湖选为自己的圆寂之所。35岁去世后,他的好友柳亚子遵其遗命,把他葬在了西湖孤山,与他的同姓乡亲苏小小比邻而居,一起消受西湖不尽的山光水色。
在曼殊墓西不远的空地上,埋着另一位历史名人——鉴湖女侠秋瑾。这是女侠自己生前的意愿。秋瑾是革命家,刚烈尚武,其革命意志及行动,令一般男儿无法望其项背。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湖山有幸,从此,英雄即长眠于孤山的阵阵梅香之中,在夕阳箫鼓之下,面对着西湖的万顷粼波,为她的祖国作着壮阔的谋划。
一湖碧水的万千魔力,确乎是无法抵抗的。
编辑: 吴雨阳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