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作家邱华栋出版了新书《唯有大海不悲伤》,该小说集收录了他的三部中篇小说。三个故事以“如何潜水、抓鳄鱼和攀登雪峰”作为引子,发散出对于人生不同际遇的讨论。
5月19日,邱华栋新书《唯有大海不悲伤》首发式暨分享会在京举办。作家石一枫、李宏伟以及本书作者邱华栋现场进行了分享。
邱华栋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15岁开始发表作品,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现任中国作协*处*、主席团委员,曾获第10届庄重文文学奖、《上海文学》小说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中国·李庄杯”十月文学奖等。
邱华栋
关于本书的创作缘起,邱华栋说本来是想写一个关于“中国人在海外”生活的故事系列,大概有八九篇,现在只写了三篇:“我想描绘中国人在全球化背景时代的生活,这些生活非常精彩,我接触过很多海外中国人都很有意思。有一次我看新闻,关于泰国四面佛爆炸的事,有很多中国人受伤。我发现全球各地哪儿都有中国人。这个事情触发我:为什么不关注这些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呢?为什么中国人能在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地方顽强生存下去?靠的是中国人的什么特质?比如说人文关系或者基本的价值观。这值得人深思。”
但是邱华栋的写作中有意以一个颇有冒险性的、浪漫主义的氛围做引子,比如“如何潜水”的部分源于邱华栋看到的一个纪录片讲自由潜水组织中的一些人能够不带氧气瓶潜水几十米深甚至接近一百米的深度。“我看了纪录片很羡慕这些人,他们在探索着体能的极限。我在想如果我们生活中遭受到某种类似的极限打击的话,我们能不能通过极限的潜水或者是其他体验能焕发一种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气。”
“人到中年,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不一样。有很多你无法承受的事情发生。比如说我过去一个同事他的儿子20多岁没有了,再还有我认识的朋友,他自己很小的小孩游泳被淹死了。在人生过程中就是会有突如其来的那么一场大灾难必须要克服。”邱华栋说。
潜水、抓鳄鱼和攀登雪峰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都是“远方”,邱华栋认为,这些体验充满了魅力:“我看到纪录片里,在海洋里有一种鱼,公的释放精子、母的释放卵子,大鲨鱼在后面追着想吃掉它们,整个海洋里面都是生命的喧腾,再生和寂灭同时发生。”
《唯有大海不悲伤》首发式暨分享会在京举办。
作家李宏伟谈道,将生活场景放在一个很辽阔的景象里面是必要的,一个人其实基本上不是在一个具体的事情当中治愈的,是面对大海,面对一个庞然大物,跟庞然大物打交道,熟悉大海并开始慢慢熟悉自己,得到了一个不能算完全治愈,至少是鼓起了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气,这非常有意思。
李宏伟表示,邱华栋是一个对文学有庞大的吞吐能力的作者。他认为,邱华栋从底子上看还是一个诗人。“他的语言节奏和推进方式,尤其是《唯有大海不悲伤》的开头那几段,有很多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小说叙述语言,而是带着诗人的色彩。”而对于本小说集的三部小说,李宏伟认为虽然都是讲中国人在海外生活的故事,但是每一部小说描述中国人的形象都不一样。第一部小说主要描述的是如何融入当地社会,第二部小说则是突出身份的主体感和行动能力,第三部小说的精神气息是最强烈的。
李宏伟说:“其实看这三个小说我有很强烈的印象,就是新的在海外的华人,中国人的形象都不太一样了。故事中的人基本上都没有生存方面的压力。而这之前的小说处理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还是怎么融入或者是面对当地的社会,文化认同、自我认同是怎么实现的。到了邱华栋的抓鳄鱼的猎人的故事里面,身份的主体是很强的。这是心态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变化,今天有很多的中国人在离开李小龙式的思考个人面对西方世界的态度的心理模式。”
李宏伟认为《鳄鱼猎人》里面,写的就是维护正义,这是全世界普适的中产阶层价值观。
《唯有大海不悲伤》书封。
石一枫认为《唯有大海不悲伤》是一部“治愈系”的小说。“我们的生活有不同的痛苦,需要不同的治愈过程。有一些现代人独有的伤痛和精神的伤病,只能用文学来治愈,这是文学的一个巨大的功能。能写‘治愈小说’的人都是精神的强者。真正乐观的人才能真正写出一个能治愈人心的小说。”石一枫说:“邱华栋是一个毛姆式的作家,到处去游历,到处去想。这是现代作家特别难能可贵的品质,永远是写在文学最前沿,写在时代最前沿,写在人心最前沿,这种文学是活的文学,是今天仍然在读的活的文学。”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