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不是最初的月神?原来月神经历了那么多演变,换了几拨人了

嫦娥不是最初的月神?原来月神经历了那么多演变,换了几拨人了

首页角色扮演月神传说更新时间:2024-07-29

汉画像月神图(四川省博物院藏)

每逢中秋,民间有拜月祭月的习俗。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一般由女性摆案焚香、向西祭月,可以祈求婚姻幸福、团圆美满及子孙繁衍等。在文学作品中,拜月的情节也不少,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有貂蝉拜月,关汉卿的《拜月亭》中有王瑞兰拜月,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崔莺莺拜月等。但是,人们祭拜的月神是谁呢?流传最广的月神是嫦娥,也有人说是女娲或西王母,甚至还有说蟾蜍、玉兔为月精的。嫦娥传说中的各种元素,不死之药和玉兔跟西王母关系密切,而蟾蜍和月桂则和女娲撇不清关系,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汉画像西王母(四川省博物院藏)

对月神的崇拜在中国应该有很长的历史。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日月合璧图”,就是东夷民族礼祭日月的标记。在文献中最早出现的月神是常羲。《山海经》记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神话学家袁珂认为,帝俊就是后来人称五帝之一的帝喾。同时,《山海经》也记载了日神:“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不过,郭璞注《山海经》云:“羲和盖天地始生,主日月者也”。加上常羲与羲和同为帝俊之妻,很多学者由此判断,常羲与羲和本是一个人,即诞生日月的大女神。但在后来的《淮南子》中,后羿向请西王母不死之药,而嫦娥偷吃灵药飞身奔月,在月亮上变身蟾蜍,成为月精。袁珂指出:“是生月之常羲,乃演变而为奔月之嫦娥;其身份亦由帝俊之妻,一变而为帝俊属神羿之妻。”从常羲到嫦娥,月神不仅经历了身份的降低——从帝俊之妻成了帝俊属下之妻;其形象也遭到丑化,最后竟成了背叛夫君孤独终身的反面形象。这种演变正是上古时期女神文明日益没落的表现,飘散着母系社会过往岁月的云烟。

汉画像常羲托月图(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藏)

在现有文献中,还没有发现女娲是月神的记载。然而,女娲和月亮的关系却在画像砖上留下了蛛丝马迹。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石有不少伏羲女娲图,很多图案中女娲和伏羲分别手擎日、月,有时月亮中还有蟾蜍和月桂树图案。有人类学者从神话思维的角度来分析女娲与月亮的关系。原始宗教的天体崇拜中,对月亮的崇拜在世界各国都很普遍:古以色列人在新月初升时,总要在山头上举行烽火来迎接它。古埃及人感谢月神给人类夜间以光明和计算时日的方便。在古人眼里,日月是孕育万物之源。直到现在,巴西的土著人还相信月亮创造了所有植物,称月亮为“植物之母”。女娲在中国最早的神话谱系中,正是一位创造万物、孕育人类的始母神,她孕育万物的能力和月亮正好有类似之处。蟾蜍的神话原型是青蛙,青蛙强大的繁殖力使人们对蛙女神的崇拜有加,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女娲和蛙女神是同一神格的。至于后期的月神传说中吴刚砍了又长的月桂树,更表露了人们崇拜巨树、生命树的心理,其实也是一种生殖崇拜。

汉画像伏羲女娲图(四川省博物院藏)

汉画像伏羲女娲图(合江县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藏)

从文献来看,商周时期就已经普遍流行祭祀日月神的习俗。殷墟卜辞有祭祀“东母、西母”的记录;《周礼·祭义》则有“祭日于东,祭月于西”的说法。陈梦家先生由此指出:“此东母、西母大约指日、月之神。”到《吴越春秋》里,日神和月神的性别发生了变化:“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月,名曰西王母”,但月神依然是西王母。西王母在中国早期神话里是掌管生死的女神,传说她有不死之药。《山海经》有对西王母的记载:“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西王母图像中有很多瑞兽,其中就有兔子。陕西就出土过一块画像石,上有一个羽人手持仙草,旁边一只兔子在捣药。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结论,后来流传最广的月神嫦娥故事是一个典型的拼贴版本:从她的名字来看,她是常羲的神话演变而来的;同时,她保留了女娲崇拜中蟾蜍和月桂的元素;此外,她借助玉兔拥有了西王母的不死仙药。在观念上看,嫦娥神话结合了女娲的生殖崇拜和天体崇拜情结,后期还可能融合了佛教中玉兔不死的观念和道教中服药升仙的思想,最终在唐代形成了固定的月神形象和相应的节日礼俗。

本头条号已签约维权骑士,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抄袭。

尊重原创,欢迎关注,谢谢打赏!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