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生僻地名字的释读谈此类用字的规范路径与方法

由生僻地名字的释读谈此类用字的规范路径与方法

首页角色扮演遗忘太初更新时间:2024-04-30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关注

摘要:通过字形分析和文献考证,我们认为安徽枞阳县地名中的“????”字,应为古文字中“危”字异体的讹变楷化字形。地名用字中类似的生僻字还有不少,以往采用音同音近的常用字来改换生僻地名用字的做法带来很多弊端,不利于地名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促进社会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我们应加强生僻地名用字研究,增强地名文化保护意识,为这部分汉字的便利使用提供解决方案。

关键词:地名用字;汉字规范;地名文化

一、 引言

安徽省枞阳县山镇位于县城以东15公里,紧靠长江北岸,与池州隔江相望。该镇旧制隶属江南道安徽省桐城县,历史悠久,自古人杰地灵。地名中的“????”字为生僻字,在当地民间该字的写法各式各样,有写成拼音“ou”的,有写成“莲藕”的“藕”的,甚至有的干脆用问号来代替,十分混乱。

查检各类工具书,“????”字除了用于地名、山名之外,未见其他用法。古代字书和韵书对此字记载十分简略。《广韵·厚韵》:“????,山名,在溧阳县。”《正字通·凵部》:“????,今桐城有????山,读若偶,与溧阳、宜兴????山同名异地。”现代语文工具书对该字的记载也仅寥寥数语,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ǒu,????山,山名,又地名,都在安徽。”

从文字构形看,“????”字的字形结构较为特殊。从外观结构分析,该字由“凵”“了”两个部件组合而成似乎很清晰。关于部件“凵”,《说文·凵部》的解释是:“凵,张口也。象形。”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一说坎也,堑也。象地穿。凶字从此。”朱说甚是。古文字字形作“

”,“象凹陷之形”。从“凵”之字(如“凶”“出”“凸”“凹”“凷”等)的构形及字义均与“凵”(凹陷之形)有密切关系。然而,这个看上去从“凵”、由部件“凵”“了”组合构成的地名用字“????”,构形却令人费解。古代字书的解说语焉不详,使人不得要领。那么,这个形体和用法都十分独特的“????”字,是否曾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若是的话,此字可能由何字形演变而来?其构形究竟如何分析?作为一个生僻的地名用字,“????”字的形音义考察对于地名用字的规范使用有何启示?对于生僻地名用字的规范使用,当前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及应对措施?以这些问题为线索,本文试图通过对“????”字演变过程的细致梳理和深入考证,探寻“????”字形体及相关问题的变化由来。此生僻地名字的释读,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我们应该重视此类用字的规范使用,注意选择合适的规范路径和方法。

二、 生僻地名字“????”的释读

(一)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载

传世文献中关于该字的记载可追溯至晋代。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汉蒋澄封????山侯。”又云:“昔有????姓姥姥于此得道。”周处(238—299年),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年少时纵情肆欲,为祸乡里,后来浪子回头,改过自新,留下“周处除三害”的历史传说。周处所撰《风土记》是迄今为止我国较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因此,《风土记》所记载的“????山”说较为可信。此文献中提到的蒋澄是东汉光武帝时大将军蒋横的第九子。东汉时,蒋横平赤眉有功,其九子皆封侯,成为江南望族,有“九侯世家”之称。蒋澄居江南宜兴滆湖西,山之麓,因此封为????亭侯。

《广韵·厚韵》记载“????”为山名,在溧阳县。此所谓的溧阳“????山”,与上面的宜兴之“????山”应为同一处,位置在今江苏溧阳与宜兴交界处。古代文人曾赋诗赞美此地风景,如宋代蒋堂《题????亭》诗云:“????亭深处枕清溪,万木回环尽翠微。”

明代杨慎《丹铅录》明确提到还有另一处“????山”——桐城“????山”,与宜兴的“????山”同名异地:“????山在宜兴县,汉????亭侯、????山即其地。今桐城有????山,读若偶,与溧阳宜兴????山同名异地。”这是目前古籍中关于桐城“????山”音义来历最早的记载。明代张岱《夜航船》载:“汉蒋澄封????亭侯,今溧阳有????山。”明末张自烈撰《正字通》、清代编纂的《康熙字典》等都承此说。

明代方以智《通雅》卷十六对“????”的读音情况有所考证:“????山,后、偶二音。升庵言:宜兴,汉封蒋澄为????亭侯,当是函字之省。陈懋仁音后。今桐城有????山,音偶。”显然,方氏认为“????”有“后”“偶”两个读音,但对“????”是“函”字之省、读“函”音的观点似乎是持保留态度的。

此外,关于“????山”“????亭”所在的方位、地域,清代顾炎武在《肇域志》中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证:“????山,在县西北七十里。周三十里二百步,高一十二丈。西入溧阳界。旧有亭址。汉建武中,尝封蒋澄为????亭侯。”“????亭,在县西六十五里。????姥山,即今????山。汉封蒋澄为????亭侯。”顾炎武的考证十分详尽具体,但仅是针对宜兴的“????山”,并没有提到桐城(今枞阳县)的“????山”。

通过对文献的初步梳理,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关于“????山”的地望。根据文献记载,历史上以“????山”为地名的有两处,一处在今江苏宜兴境内,一处在今安徽枞阳境内。不过,江苏境内的地名“????山”今已不用,只有安徽境内的“????山”地名一直使用至今。

第二,“????”字见于文献记载较早,从《风土记》记载看,其使用可追溯到汉代。枞阳当地有这样的传说:阮氏先祖阮枞江到????山时,山上贼寇为患,百姓不得安宁。阮将军帅旗一挥,大刀一舞,盗贼跑得无影无踪,于是民众从此安居乐业。乡民为纪念阮氏先祖的功德,就在????山南面的半山腰建了座“护国庵”作为纪念,并易“藕”作“????”,取“山中贼了”之意。然而,从前面《风土记》的记载看,“????”字作为地名汉代就已使用,因此,认为后世创造此字是缘于纪念阮氏先祖剿匪功德,以字形合“山中贼了”之义,明显是穿凿附会,不足为据。

第三,从零星的文献记载可以看出,此字为表示姓氏、地名的专用字。西晋周处《风土记》指出“????”字可作姓氏,但后世此姓氏泯灭不传。用作地名、山名,古代文献有明确记载。

(二)“????”字的考释

从楷书字形看,“????”字无疑可分析为从“凵”从“了”。字形上,无论是从“凵”还是从“了”,都无法与该字表示山名、地名以及用作姓氏的意义及用法联系起来。因此,该字形从“????”从“了”的构形十分可疑,可能经历了一些发展演变过程。

古代学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清代黄生《字诂义府合按》云:“????,汉封蒋澄为????亭侯,《集韵》乌后切,方桐山引陈懋仁音后,升庵谓当是函字之省。其地则《集韵》注在溧阳。田艺衡音函,谓在宜兴。《字汇》注在桐城,方桐山亦云桐有????山。按:宜、溧二县接壤,蒋本宜兴人,其所封宜在此。此字他处不经见,其形与声皆可疑。以予度之,当是

字传写之误。即《尚书》三危之危(古文如此)。形既相近,而危、偶同在疑母,其转声更近也。”这段文字提到了两个不同观点:明代杨慎认为“????”是“函”之省形,而黄生认为是

(“危”字古文)字传写之误。下面我们对相关观点加以探讨。

首先分析“????”为“函”省形的说法。此观点看似合理:字形由“函”省变为“????”,字音先由“函”音变为“后”,再变为“偶”音。但事实上,检古文字字形,“函”字金文字形作“

”,王国维认为字形“象倒矢在函中”,即像箭矢装在箭袋中之形。这个说法十分正确,已有考古实物为证。“函”字,战国古玺文作“

”,汉简文字写作“

”之形,从未见省去中间四点的“函”字。因此,认为“????”为“函”字之省形的观点没有字形演变的支撑材料,很可能并不确切。再者,从语音方面看,“函”字古音为侵部,“偶”字古音为侯部,相距较远。

再看“????”为“

”字传写之误的说法。应该说,黄生的这个观点很有见地。《说文》收有“厃”“危”二形。《说文·厂部》:“厃,仰也,从人在厂上。一曰屋梠也,秦谓之桷,齐谓之厃。”《说文·危部》:“危,在高而惧也。从厃,自卩止之。”“危”字显然从“厃”构形,商承祚认为字形“象一人立于悬崖之上,一人安坐于崖穴之中,来一个安危对比,意义非常的明显”。此可备一说。当然,“危”字除了“忧惧”“危艰”等义之外,典籍中也多见用作“高”义的例子。例如,《庄子·盗跖》:“使子路去其危冠,解其长剑。”陆德明《经典释文》:“危冠,李云:‘危,高也。’”宋代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其中的“危”正是高义。

值得注意的是,战国玺印文字“危”字的异体常写作“

”之形。丁佛言《说文古籀补补》附录中收录

字,解释曰:“案,《古尚书》危作

,《玉篇》同,《集韵》作

,此与

极形似,或者为古危字。”丁说甚是。《古文四声韵》卷一“危”字下引《古孝经》“危”字作“

”,与战国玺印文字相似。《玉篇》卷二十三对“

”字的解释为:“五亏切,人在山上,今作危。”学者结合传抄古文及战国竹简文字资料,进一步明确了战国玺印文字“”应该释为“危”字,并结合相关古代文献,认为古玺中的“”(危)应读作“尉”,为职官名。除此之外,古玺中的“”字还可以作为姓氏用,或也以读“尉”为宜。《元和姓纂》卷八收有“尉”氏,注解为:“郑有尉止、尉翩,先贤尉缭著书,号尉缭子。”“尉止”见于《左传·襄公十年》,杨伯峻认为此尉氏应是以官为氏。由此看来,战国古玺文字“”用作姓氏,源流有自。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有理由作出这样的推测:地名用字“????”很可能来源于战国文字中从人从山的“”字。检视战国古玺文字中该字的不同形体,我们发现字形中的“人”形与其下部“山”字的中间竖笔均连为一体,变成“了”形,而下部的“山”形也就变成了“凵”。实际上,在汉字隶变过程中发生这样的形变也很正常。黄德宽先生曾指出,汉字偏旁讹变现象“在隶变过程中普遍地发生,使汉字的偏旁系统得到了重新的组合和调整”。因此,我们认为流传至今作为生僻地名用字的“????”字,应该就是古文字“”(危)字的楷变形体,而古代字书中保存的

等字形皆与其有共同的来源。这一组字的演化关系可图式如下:

此外,从读音看,“危”字中古音属于止摄、三等韵,与这个读音十分近似的有以“有”为声符的一组字,如“鲔”“洧”等,也属于止摄、三等,而“鲔”“洧”等字所从之声符“有”则属于流摄、三等韵,而“偶”字中古读音也属于流摄,读音颇为近似。由此可见,“????”(危)字读为“偶”是完全有可能的。

从用法看,古文字资料中的“

”(危)字既可以用作职官名,也可用作姓氏,这一点得到了《风土记》中关于“????”可用作姓氏这一说法的印证。在中国,姓氏与地名通常有密切关系,姓氏地名透露出中国古代宗法社会背景下的家族情况、移民情况、价值观念、民间风俗等诸多文化信息。姓氏既可以是建村人的姓氏,也可以是当地望族的姓氏。以山东为例,“山东全省10万多个自然村中,姓氏地名约占60%以上”。因此,“????”既然可以作为姓氏,那么用作山名、地名自然没有问题。现在除了“????山”这个地名外,中国还有一些以“危山”命名的地方,或可作为旁证。甘肃敦煌有“三危山”,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绵延60公里,主峰在莫高窟对面,三峰危峙,故名“三危”。“三危”为古地名,《尚书·舜典》载:“窜三苗于三危。”再如,今山东章丘也有地名叫“危山”,距济南市36公里,地处平原与山区的交接处。其南侧可遥见泰沂山系北侧的一些山丘,四周为山前平原,因此,海拔不高的危山成为耸立在平原中的“高山”。当然,这里仍有两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第一,虽然经过上述论证,我们认为战国文字“

”经历讹变,楷化为“

”,进而变为“????”可能性极大,但是在战国乃至秦汉时期其用为地名字的相关材料还有待补充;第二,枞阳地名字“????”从何而来,其与宜兴地名字有何关系?此问题也有待于今后进一步考证。

由此字的释读,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第一,加强地名用字研究,尤其是生僻地名用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语言学意义。一些生僻地名用字有较早的字形来源,但后来的某些演变环节“失传”,整个演变过程便不甚清晰明了,甚至不为人所知,因此通过考释研究,复原其演化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字学、语言学意义。例如上面所举的“????”字。此外,通过研究考察,可弥补字典辞书中一些生僻地名字读音和义项的缺失。例如,广西地名用字“呇”,古代字书或不收,或仅标注其读音为轻礼切(qǐ),释义为“明星也”。通过学者考察,广西地名字“呇”,“折合为普通话读mèn,与‘闷’同音”,义为“水从地下冒出”。

第二,透过地名用字,可以间接了解相关地域历史或现实的形态特征、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点,有利于对相应区域整体地理、习俗、文化等状况的研究。例如,浙江沿海地名中有许多生僻字,这些生僻字或源于当地的动物、植物,或源于生活及生产工具,或源于此地特有的人文地理景观,饶有地域文化趣味。此类地名用字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地理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等方面的价值。

第三,系统整理研究这些生僻地名字,有助于社会用字的规范使用。从上文对“????”字的介绍和释读可以看出,这部分地名字之所以会产生使用混乱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众对这些字形音义情况的不了解,因为我们对这些字的系统整理不够。《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修订工作中曾对有关部门反馈来的300多个生僻地名用字逐一进行筛查、分析和考证,最后选取100多个地名用字收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以便于读者查阅使用。

三、 生僻地名用字的规范路径与具体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仅县级以上地名就有3000多个。地名用字中有不少生僻罕用字,这些字除了当地人使用外,一般人不太使用,难以认读。这种现象的存在,给人们的社会交流和信息传递造成了障碍。既然这部分用字易造成使用障碍、引起使用混乱,就应该认真考虑其规范使用的路径和方法。

(一)此类用字不规范现象分析

地名用字是社会用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交际和信息传递过程中承担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生僻地名用字由于通用程度较低,给人们的认读和使用带来困难,导致了一些不规范用字现象的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由于字形难以书写或者为图简便易用,使用者随意用某个音同或音近的常用字来代替生僻地名字。前者如湖南省汉寿县“酆家铺镇”的“酆”,当地民众多写作“丰”;后者如上面提到的用“藕山”来代替“????山”。二是,由于种种原因,生僻地名用字使用的是繁体字或异体字等非规范的字形。三是,当某个生僻地名字无法通过打字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显示出来时,使用者往往用拼音或者其他符号来代替该字。显然,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符合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要求。

(二)规范路径的选择:历史与反思

为了使生僻地名用字易读、易认,也为了精简汉字数量,从1956年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采用同音替代的办法,先后更换了35个县级及以上地名的用字,用笔画少的常用字代替原来的生僻字,共精简生僻地名字32个。例如:江西的雩都县改为于都县;广西的鬰林县改为玉林县;四川的越雟县改为越西县;贵州的婺川县改为务川县;新疆的和阗县改为和田县;陕西的盩厔县改为周至县。

这些经国务院批准而更改的30多个地名用字,客观上减少了生僻地名字的数量,在当时的背景下有利于民众的使用和认读。但是,现在看来一些生僻地名用字更改的弊端也显而易见,主要在于两点:

第一,一个地名用字的更改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该地名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的破坏或丢失。地名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有一定的地名语词文化内涵,而且承载了一定的地名实体文化内涵。古老地名伴随着历史的进程,成为一定地域历史的见证和传统文化的化石,对认识一定区域的历史与文化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一个使用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地名,一旦更改了用字,许多历史文化信息有可能会被逐渐遗忘。例如,陕西周至县原称“盩厔”,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即置盩厔县,“盩厔”是使用了两千多年的地名用字,“盩”原意是“山曲”,“厔”原意为“水曲”,“盩厔”合在一起即意为“山曲有水之处”。用同音字“周至”来代替“盩厔”,“这个原意,人们早已不知道,也不去追问了”。

第二,个案式的地名用字同音代替,缺乏系统性,易造成用字混乱。例如,“瑷珲”更改为“爱辉”,但“珲”字仍需保留hún的读音,因为在地名“珲春”中还要使用。贵州婺川县改为务川县,但江西的婺源、婺江仍用“婺”,产于婺源的“婺源绿茶”、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婺剧”都仍用“婺”。此外,陕西的沔县改为“勉县”,然而带“沔”字的现代地名还有多个,如湖南省有“沔水”“沔渡镇”,湖北省有“沔城回族镇”,这些地名一直在使用“沔”字。诸多实例证明,从一个地名里排除了一个所谓的难写难认的字,并不能避免这个字在其他地名中的使用,“历史传承下来依然稳定的地名用字,无特殊原因不应轻易更改变换”。

地名用字的规范使用关乎全社会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其原因在于:首先,地名用字使用面十分宽广。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和二级字表共6500字中,已用于地名的就有4375字,占比为67.3%,在三级字表1605字中,地名用字有405个,占比为37.9%。其次,地名用字的书写规范和读音规范是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方面。例如,关于地名用字的书写规范,国家有关部委早已有明确规定:“应按国家规定的规范汉字书写,不用自造字、已简化的繁体字和已淘汰的异体字。”地名用字不仅具有交际功能,也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功能。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地名,“再现各地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指示历史上的重大政治变革、经济兴衰、民族迁移,宗教信仰等状况,从地名可透视无限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一旦这样的地名用字发生了改换,或者出现不规范使用的混乱情况,往往意味着一段值得传承和铭记的历史会慢慢地消逝,这十分令人惋惜。

20世纪中期对于生僻地名用字规范的路径选择,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第一,以往对于生僻地名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非系统性的整理更换,并非十分恰当的路径选择,它给此后若干年社会用字规范带来了不利影响,应当予以摈弃。第二,地名用字规范是全社会用字规范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和整理的路径选择须十分慎重,须纳入国家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整体规划之中。政府、学界、社会、民众四位一体,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国家统一规划(确定原则与标准)、学界加强研究(明确用字的学理)、社会培养风气(承担引导监督之责)、民众自觉维护(具备意识和能力)的途径实现地名字规范使用的目标。

(三)地名用字规范的具体方法

第一,学术界应加强地名用字的研究,注意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深入研究,尽力阐释、发掘生僻地名用字的理据性,努力发掘和总结其背后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学者曾总结了地名方言字具有“文化学”“地理学”“经济学”“民族学”“社会学”“文字学”“音韵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以“????”为例,通过上文的细致考察,我们发现该字的构形经历了变化的过程,字形其实有着很古老的来源,理据清晰可辨。该字不仅可以用作地名山名,还曾用作姓氏,有着丰富的历史含义。就是说,相关用字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揭开这些生僻字的神秘面纱,拂去这些生僻字上的历史尘埃,促进人们对于所谓生僻地名字的认知,增加当地民众对于生僻地名用字的“自豪感”和“亲近感”,使人们更加愿意、更加主动自觉地规范使用这些生僻地名用字。

第二,国家地名管理部门、语言文字主管部门应联合开展全国范围内生僻地名用字的普查工作,理清当前生僻地名用字的状况,包括用字的数量、类别、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以此为基础制订国家地名用字管理的政策措施,建立地名用字的长效管理机制。国务院自2014年开始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我们要利用这次宝贵的机会,彻底摸清我国地名用字的“家底”,尤其是生僻地名用字的基本信息,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完善国家各级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并在此基础之上制订统一规范的《地名用字表》,使我国地名用字真正实现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从。同时,地名用字的管理应分层次、分类别、慎重对待。至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改的生僻地名用字,现在是否还需要再更改回来,如上文提到的“勉县”“务川”等,是否有必要改回“沔县”“婺川”,我们认为,对此应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为保持社会用字的规范和稳定、避免产生新的用字混乱,那些已经成为用字习惯、当地人们已经普遍接受的地名用字,一般不宜再轻易改动。

第三,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增强地名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加强教育和宣传引导,提高民众规范使用地名用字的意识。生僻地名用字所在地的当地政府及教育、新闻媒体等部门,应该做地名用字规范使用的表率,应该做好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宣传和引导,这样民众的规范用字意识才会逐步提高,才能形成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良好风气。有些地方政府的网站,一些生僻地名用字仍以异体字、不规范的同音字等来代替,这是很不应该的。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湖南省汉寿县“酆家铺镇”的“酆”,当地政府网站上显示为“丰”。上文所述的安徽省枞阳县地名“????山镇”,当地有些网站显示的是正确字形,而有些网站显示为“藕山镇”,不了解情况的人容易误解为这是两个不同地方。

第四,语言文字主管部门、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部门应当联手行动,尽快设法更新完善现有的电脑字库,为这部分生僻地名用字进入一般电脑字库提供解决方案。事实上,当前某些生僻地名用字出现使用上的混乱情况,与这些字无法通过普通的输入法从字库中检索到有关。首先,我们要通过认真的调查,了解目前还有多少生僻的地名用字未能进入一般的电脑字库,《通用规范汉字表》第三表中的400多个生僻地名用字尚有哪些字还存在普通电子终端设备无法显示的问题。在彻底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应尽快对相关字库进行补充完善,将这部分生僻地名用字全部纳入其中。2015年《青岛早报》曾报道当地生僻地名字“

”无法在电脑上打出而给民众带来困惑,引起了市民的热烈讨论。调查显示,有八成民众表示赞同该字应收入电脑字库。仍以“????”字为例,该字目前似乎只能在类似“方正超大字符集”这样的字库中才能显示出来,在一般字库中根本找不到这个字形,因此无奈之下,许多人不得不在电脑打字时写作“藕”。实际上,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第三表收入“????”字,编号为6506,排在第三表的靠前位置。需要指出的是,《通用规范汉字表》第三表所收的1605个字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从规范性和通用性来说,该表收入的字与前两表是一样的,严格来说还处于通用范围之内,性质上还算不上十分生僻罕用。因此,包括“????”字在内的这些地名用字的规范使用理应得到社会的重视。

四、 结语

通过字形分析和文献考证,我们认为安徽枞阳县地名中的“????”字,应为古文字中“危”字异体的讹变楷化字形。正是这一独特的字形来源,导致后世字书中对该字的解释语焉不详。古代学者认为此字为“函”字之省、当地“山贼已了”的附会传说也被证明均不确切。

许多自古传承至今的地名用字负载着珍贵的文化信息,但由于一些字形生僻怪异,给民众带来认读和使用的障碍,因而用字不规范和混乱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或问题的存在,既有学术研究不够深入的原因,也有地名所在地有关部门地名文化资源保护意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的因素,还与普通电脑字库收字不够完备、落后于时代发展有关。显然,要提高全社会规范用字的意识和水平,需要学术界、社会大众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作出切实的努力。

作者:沙宗元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2(04)

选稿:何铂羽

编辑:汪依婷

校对:吴雪菲

审定:黎淑琪

责编:李春海

(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