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皇汉按:邹衍是中国战国时期的齐国人,是著名的阴阳学家。“大九州”是他主张的一种地理学说,指中国以外的大陆。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驺衍 ﹞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 赤县神州 。 赤县神州 内自有九州, 禹 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
邹衍提出的天下分为“大九州”的地理学说,成为我国古代具有“海洋开放型地球观”的第一人。在我国古代的宇宙论中,“盖天说”和“浑天说”是两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盖天说认为“天象盖笠,地法覆盘”,浑天说则认为“水(海洋)”不仅载着“地”同时也撑着“天”;盖天说出自内陆,浑天说源于海洋。邹衍的“大九州”说就是受浑天说的启发而创立的。
战国时代我国的航海水平已有所提高,人们对中国东部海域内的陆地或岛屿已经有所了解,加上齐地滨海的自然环境,海市蜃楼的奇妙景象和燕齐渔民商贾对异域风情的传闻和描述,这一切都激发了邹衍的灵感,开阔了他的思路,使他对自己生活的世界做出了大胆的推测,创立了“大九州”说。
邹衍认为战国时期儒家所谓的“中国”(指华夏族聚居的中原地区)并不是世界的全部,当时的全中国(指战国七雄疆土的总和)名叫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另有九州,也就是大禹治水时所序列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像赤县神州这么大的州全世界共有九个,每一州的周围都有大海环绕,这个州里的人民与其他州不能由陆路连接相通往来,这样儒家所谓的“中国”只不过是世界的八十一分之一而已。
《淮南子》中还记载了大九州的完整名称: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申土。
《河图括地象》则有两种不同的记载:其一,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信土。其二,“昆仑之墟,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东南曰神州,正南曰昂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正北曰齐州,东北曰薄州,正东曰阳州。”
不管大九州的名称为何,邹衍在距今2300多年前就预言了大洲和大洋的存在,这比欧洲学者对地球做出相似的预测早了1800多年,是最早的太阳中心学说的理论化阐述模式。
在人们没有真正认识地球以前,“大九州”学说无疑是“闳大不经”的,王充评价邹衍的大九州说“此言诡异,闻者惊骇”。《盐铁论•论邹》中也批评大九州说“近者不达,焉能知瀛海?……无补于用,……无益于治”。但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海外各国与中国往来的日益频繁,“大九州”说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元代的张翥在《岛夷志略•序》中说:“九州环大瀛海,而中国曰赤县神州,其外为州者复九,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能想通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此邹氏之言也。人多疑其荒唐诞夸,况当时外徼未通于中国,将何以征验其言哉!汉唐而后,于诸岛夷力所可到,利所可到,班半史传,固有其名矣!”
薛福成所撰《出使四国日记》也说:“昔邹衍谈天,……司马之长谓其语宏大不经,桓宽、王充并讥其迂怪虚妄,……今则环游地球一周者,不乏其人,其形势方里,皆可核实测算,余始知邹子之说,非尽无稽。或者古人本有此学,邹子从而推阐之,未可知也。”
而从事实的论证中可以知道,邹衍的大九州学说可以说是华夏中国历史上最早证明地球是圆形的观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