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利战役:蒙古入侵印度的最大战役

基利战役:蒙古入侵印度的最大战役

首页角色扮演征服之战更新时间:2024-06-20

在蒙古骑兵纵横世界的黄金时代,印度次大陆似乎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角落。然而,由于印度北部与中亚的天然联系,使其难以逃脱蒙古铁蹄的践踏。但出乎很多今人对于印度武力的不削一顾,当时的德里苏丹国却给予入侵者以沉重打击。

蒙古对于北印度的不断攻击,也一直持续到14世纪,其中又以发生在1299年的基利战役规模最大。

四面受敌的察合台汗国

察合台汗国是蒙古各势力中最弱的

在蒙古系的几大汗国中,察合台汗国无疑是地缘处境最为不妙的。由于控制了河中、西域和阿富汗北部等欧亚大陆中心区域,其领地几乎被蒙元、金帐和伊尔汗国三家所包围。因此,察合台的后裔们若要扩张势力,就必须同蒙古同宗们发生激烈冲突。加上汗国大权一度被反对忽必烈的海都所控制,所以和位于汗八里大都的元朝有巨大矛盾。

因此,在整个13世纪的后半段,察合台汗国都经常性的被卷入东西两条战线。在东面的西域地区,察合台与蒙元不断发生拉锯战。前者一直希望通过控制阿尔泰山区,向东重新控制蒙古本土。在西面,还有一个和元朝关系密切的伊尔汗国。由于立国中亚和西亚,其本身就和察合台人有着区域争端。利用伊尔汗国的早早衰退,察合台人才成功的夺走阿富汗南部的加兹尼等地,也顺便打通了去往印度河流域的道路。

察合台汗国的主要区域都受到过战争的严重摧残

由于长期的战乱,让河中等地的贸易受到阻碍,所以察合台也迫切需要依靠其他手段来弥补财政损失。但河中和花剌子模等地,曾经在蒙古西征的过程中遭到彻底摧毁,所以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进行恢复。这就迫使察合台人想办法进攻印度,为自己开辟新的地盘和财富来源。印度北部虽然很早就卷入过蒙古扩张战争,但在之前总是被人所忽略,因此有着相当程度的劫掠价值。

比较讽刺的是,不仅蒙古人对于劫掠印度有巨大动力,担任其附庸的阿富汗地方派也对印度有浓厚兴趣。毕竟,远在蒙古人发迹之前,就有诸多北方势力从阿富汗南下。不少阿富汗山地部落就参与其中,甚至直接入主印度河流域。何况对于察合台的军头和贵族们来说,印度无疑是一个弱于蒙元和伊尔汗国的对手。

蒙古与北印度骑兵的风格对比

殖民者的战场

德里苏丹就是由突厥奴隶军团建立的国家

早在13世纪初,也就是蒙古势力崛起的前夕,来自北方的突厥奴隶军团也建立了自己的印度新国度。为了远离危险的印度河流域,也为了更好的控制印度腹地,突厥军头将都城设在了靠近德干高地的德里。德里苏丹国也因此得名。

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德里苏丹就受到蒙古征服中亚的战争波及。尤其当花剌子模王子扎兰丁,带着本国的残余势力南下,还曾想依靠德里作为自己的重要外援。虽然这个企图惨遭拒绝,花剌子模的残军还是很快发现,在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与克什米尔等地,有很多并不直接听令于德里的地方总督。他们提供的部队,一度帮助扎兰丁击败了追赶自己的蒙古军队。但也由于他们的反对,让扎兰丁被迫向西逃往信德。至于南方的德里宫廷,在缺乏有魄力的强势统治者时,也根本管不住这些总督。当实力远超扎兰丁的察合台军队开始南下,这些地方派也可能忍气吞声的选择臣服。尤其是战斗力较差的克什米尔地区,一度成为了蒙古的最南方省份,只有战斗力较强的旁遮普有魄力一战。如果没有意外,蒙古人将会把战线不断向南推进。

德里苏丹的军事实力并不在单个蒙古汗国之下

然而,德里苏丹在军事层面上也绝非鱼腩。由于其本身就是突厥奴隶军团出生,所以在招募、训练和维持军队战斗力方面很有心得。何况在蒙古人的扩张过程中,很多中亚的突厥化部族都被迫南下迁徙。其中一些人便投靠德里宫廷,成为了古拉姆军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对蒙古人保有敌意,也熟悉北方战场上的各种流行战术。加之古代印度在冶炼、驯马等方面都比较给力,可以给骑兵部队配备最好的武器。

不过,大部分德里军队由来自不同省份的总督节制,所以在协同性方面存在缺陷。当有强主在中央出现,就会有不服王化的封建长官出来抵制。互相敌视的派系,可能被迫一同站在抵抗蒙古军队的阵营里。这就给蒙古军队以很大机会。

德里苏丹需要在强人的控制下才能发挥全部战力

严防死守

察合台的蒙古人会定期南下打秋风

1299年,已经数次入侵印度失败的察合台蒙古人,集中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军队南下。当时的大汗都哇,派出了几乎所有的精锐力量。在古代作者的笔下,这次的蒙古入侵者多达10-20万之众。其总指挥是大汗的儿子克鲁,并被告诫不要满足于劫掠,而是要想办法彻底占领德里。

虽然兵力数字被严重夸大,但考虑到此次远征的与众不同,察合台的总兵力依然接近10万。在策略上,他们选择绕开旁遮普地区的大城木尔坦,也没有强攻沿线的印度堡垒。克鲁只是留下了部分军队进行包围或监视,阻断本地守军同外部的联系,然后带着主力迅速南下。因为只要能入主德里,就不愁北方的总督们向自己俯首称臣。

13世纪末期的德里苏丹国版图

当时的德里苏丹,是比较强势的阿拉丁-哈尔吉。他通过刺*自己的叔叔才登上大位,并一直致力于加强个人权势。蒙古人的不断入侵,也是看中了他的篡位者属性。但阿拉丁实际上也因为察合台军队的定期造访,大大加速了自己的集权速度。虽然后来莫卧儿时代的历史学者声称,德里人集中了30万骑兵和2700头大象,但其真正的可战之兵也不过是5-10万人。除了突厥化的骑兵军团和战象,还有大批穆斯林城市民兵和印度教徒组成的步兵,已经次一级的封建骑兵力量。在蒙古人的铁蹄面前,所有的旧矛盾都被暂时搁置到一边。

阿拉丁对于敌我双方的优劣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德里骑兵在个人战斗力并不输于察合台对手,但在整体的协调组织方面却有劣势存在。但因为是在本土作战,防御者其实更可以通过长期对峙来拖垮对手。因为蒙古人此次的快速南下,让他们实际上没有过于稳固的补给线路。一旦在印度停留时间过长,就可能出现士气低落的不利情况,进而引发不战自溃。

德里苏丹国的主力军 都是从北方南下的突厥和阿富汗人

所以,阿拉丁将全部军队都驻扎在德里附近的基利,用稳固的营盘和防御阵地,阻止对手的轻举妄动。他还给麾下的五个分队都配备了22头战象,用于冲击蒙古骑兵的队形。但在没有他授命的情况下,任何总督都不得擅自带兵出击,违者将被斩首示众。

于是,两支总人数超过10万的大军,就在亚穆纳河与印度丛林之间的战场上四目相对。蒙古人发现自己可能没法进行一场像样的骑兵决战,而对手却有源源不断的后援在不断加入阵营。为了在自己的随身补给耗尽前解决战斗,察合台军队不断在德里人的防线各处进行*扰和挑衅。希望将对手的部队从营地内勾引出来。

抵达战场的德里苏丹国军队

惨烈的胜利

蒙古人不断以轻骑兵*扰德里军队

在蒙古骑兵的不断挑衅下,终于有德里军队的指挥官开始不淡定起来。与阿拉丁素有矛盾的扎法尔汗,就不顾*头的威胁,带着自己的万人分队出击追敌。蒙古骑兵也顺势进行大范围的撤退,将扎法尔汗逐渐调离自己的营地。

之后的一段时间内,蒙古轻骑兵渐行渐远,而德里军队的追击也愈发急躁。由于兵种组合较多,扎法尔汗的部队开始在长距离的追击过程中出现脱节。他本人与千名重骑兵一马当先,不仅将大量步兵和战象都甩在后头,连很多封臣的地方骑兵也没能及时跟上。蒙古人则一直同他保持合适的距离,经常以回马箭进行回应。在不知不觉中,双方已经时断时续的跑了55公里远。随后,察合台军队的两翼人马,开始在扎法尔汗身后3公里处完成合围。由于大部分德里军队都相互失去连接,所以无力组成大规模兵团来击破封锁线。

德里军队的精华 就是由突厥奴隶组成的古拉姆骑兵

一直到此时,扎法尔汗才意识到自己的处境非常不妙。自己和少数部队深陷重围,很有可能要全军覆没。由于自己的出击已经违反了苏丹指令,扎法尔汗和周围人也意识到自己即便成功突围也可能死于军法处置。因此在经过了短暂的合计后,所有人重新上马,朝着包围他们的蒙古人发起自*性冲锋。

其实在最后的厮*开始前,蒙古人也给了扎法尔汗以投降机会。因为需要这名地方派来瓦解德里苏丹国的内部贵族,也是出于对勇士的敬佩,察合台王子许诺将会给予其良好的贵族待遇。但扎法尔汗还是不为所动,毅然开启了自己的最后时刻。面对速来以骑兵战称雄的蒙古人,这些突厥具装骑兵在近战缠斗中展现了惊人的能力。更好的甲胄与严格的训练,也让他们在弓箭对射中不落下风。蒙古人虽然是游牧民族,但其在专业性的军事训练方面,还是比不上有专业的战争奴隶。加上周围还有德里军队尝试增援,所以打的非常吃力。更让他们担心的是,如果阿拉丁的部队在这个时候出击,那么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正在搭弓射箭的蒙古重骑兵

然而,一贯作风强硬而表现冷酷的阿拉丁,并没有派出任何部队增援。尽管对前线的情况有所了解,但他还是不愿意为一个政敌而让整支军队冒险。尤其是扎法尔汗的违规操作,让他的权威受到打击,是绝不可以纵容的行为。因此,德里主力军队就一直呆在营地内据守,任由蒙古人不断增兵包围前线的千名孤军。扎法尔汗的骑兵已经因为伤亡而减少到200人,他的马匹也因为重伤而无法继续作战。这位顽强的军头选择和余下人继续步行作战,同冲*过来的察合台铁骑死斗到底。最终,一支利箭通过甲胄间的缝隙,插入了他的心脏位置。德里苏丹国的这支部队,也因此全部毙命。但蒙古人为了消灭他们,也付出了几倍的伤亡。

此后,蒙古人又调头向那些和骑兵脱节的战象与步兵进攻,同样顶着巨大的伤亡将对手逼退到原先的位置。他们甚至还尝试向德里主力军的营地发起强攻,却无法让骑兵跨越壕沟与障碍物。一些德里的军官也因为扎法尔汗的死而感到沮丧,建议阿拉丁撤军会德里城据守。但苏丹却表示自己一步也不退让,并继续严禁任何人擅自出战。相反,蒙古人在急躁的强攻中,又损失了大量兵力。最后被迫收兵,退回营地待命。在这个过程中,担任总指挥的克鲁王子也身负重伤,很快死在了本方营地内。

面对有大象帮助防御的印度军队 蒙古人也没什么办法

经过三天的对阵,察合台军队最终在一个夜里开始悄悄撤退。他们在南下征伐中没有什么有价值的收获,但损失却非常巨大。扎法尔汗分队的殊死一搏,让蒙古人意识到自己原来并不是最强的骑兵民族。鉴于自己的补给开始告急,而德里军队主力还没有什么损失,察合台军势必从危险的前线开始后退。

赢得基利战役后的阿拉丁,并没有对扎法尔汗的战死予以表彰,相反还将其作为鲁莽、冲动的反面教材。他也非常清楚,蒙古人不会就此罢休,还会找机会卷土重来。结果在六年后的1305年,察合台汗国果然又派来的新的5万大军。

数年后 蒙古人再度南下并吞下一场惨败

那一次,蒙古人不但放弃了对旁遮普城镇的强攻,也不准备从防御严密的德里下手。他们军队穿过印度防线,向东沿着喜马拉雅山麓,朝着恒河流域进攻。结果,30000名德里苏丹麾下的古拉姆奴隶骑兵赶去堵截。蒙古人在激烈的阿姆罗哈战役中遭到惨败,20000人战死当场,超过9000人沦为俘虏。阿拉丁还特意安排了盛大的游行,让战俘们成群结队的通过人群中央。一些贵族选择了投靠印度,很多人则被收编为古拉姆成员。但还是有不少人被强制用于建造堡垒等防御工事,更有不服者在游行上被大象踩扁脑袋。

但蒙古人的颓势,其实在1299年就已经非常明显。德里苏丹内部虽然经常出现不稳,但还是成功抵挡了察合台汗国的几乎所有进攻。来自北方的入侵者,要等到14世纪末的帖木儿时代,才再次获得血洗北印度的机会。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