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镧传》,尬哭了!

《皓镧传》,尬哭了!

首页角色扮演战国红颜更新时间:2024-06-29

《皓镧传》,尬哭了!

原创: 娱姬来了 娱姬来了 今天

关注 『娱姬来了』▲ 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当初《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对打的时候,为什么很多人对《如懿传》看法很大,爱不起来?

于正曾发多条微博,表明《延禧攻略》,更加贴近史实。

比如《如懿传》里,把历史上的白月光富察皇后改编成了心机女,和乾隆是假面夫妻,但《延禧攻略》里,就更符合白月光本人。

清朝的服饰,图纹,妆化,耳环,瓷器制作,莫兰迪色调,《延禧攻略》的服化道是肉眼可见的用心。

平心而论,《延禧攻略》的确是于正的翻身之作。港台收视创新高,还把版权卖到国外多个国家,口碑也有了,为之后于正的新剧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所以《皓镧传》在《延禧攻略》后,踩着前作的热点,顺势而上。

刚播出就放出10集,每天更新两集,和《延禧攻略》的播出节奏相似。

《皓镧传》播出之后,于正在微博哭诉:“《皓镧传》开播三分钟,在豆瓣有数百个人打一星。”

现在去豆瓣看,也是能够看到大范围的一星评价。

于正说,打一星的人没有说出这部剧究竟不好在哪里。

那娱姬帮他总结一下观众的评价,以及自己看过剧的一些想法。

观众指出,演员表演夸张,这个主要是针对于女主吴谨言。

而且不仅仅是一个观众的观感。

表情用力过度,一切的表演模式都被夸张和放大。

吴谨言饰演的李皓镧,母亲被人投井,她的反应是呐喊和尖叫。有网友说,一时分不清究竟是哭还是笑。

在母亲被推下去的时候,反复念着“不”,是太过影视化的效果。

李皓镧不吃不喝,被吕不韦买回家的时候,吕不韦强行给她喂饭。两个人都跟疯了一样......

后来李皓镧又为了保命,装疯卖傻。

吴谨言的表演真的算不上高级,都是浅显在表面的。

这里面李皓镧的情绪一直都是起起伏伏,要不就是平静到脸上几乎没表情。

要不就是复杂到脸上全是表情。

于正针对网友对吴谨言的质疑,还发表了长篇大论作为反驳。

并举例论证,用张曼玉在《甜蜜蜜》的表现,和吴谨言的干嚎做了对比。

骗娱姬没看过《甜蜜蜜》?

这个是张曼玉在看到曾志伟尸体时的先哭后笑,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得到悲痛。

这个是吴谨言的悲痛,抱歉,真的感受不到。

没有魏璎珞的人设加分,吴谨言反而有些瞬间让我想起来了另一个女明星。(娱姬就不说出来了)

其实在选角上,于正的眼光倒是没怎么变过。

好在比之其他女星,吴谨言胜在舞蹈和芭蕾的基础还可以。

肢体的协调能力更符合舞姬的形象。

其他确实再没任何可以吹的演技优势。

更不用言之凿凿说表演被曲解,甚至上升到整个表演行业。

娱姬也只评论吴谨言当下在《皓镧传》的表演,的确触不到观众。

除了演技,还有台词太过于现代化的问题。

现在观众真的有点难伺候。但台词其实就是作为普通观众来讲,最能看出来问题的地方。

《知否》的台词刚开始也备受诟病,说话文言不文言,白话不白话。还直接被当成语病作为语文考题。

但好在《知否》虽然有错误,至少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基调,听到后面也就大概理解意思了。

可《皓镧传》却不是。

有时候白话到让你怀疑人生。

比如,我买的不是琴,是快乐。

钱买不到快乐。

我可以跳舞,但却不能低头。

说你爱我。

我的心就像针扎了一样疼。

有时候又分分钟让你重回战国时期。

如果整部剧都是一个基调,这句话完全可以说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何必又硬凹成战国时期的语言。

要做就要做全套。

而且有些“狗屁”和“蠢货”真的是有点出戏。

除此之外,还有一堆莫名其妙的励志——《成功学说》。

从台词来讲其实已经和战国时期有很大出入,再者不尊重史实这一点,也是这部剧的最大弊病。

于正宣传《皓镧传》的时候,用的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给正处于低谷中的人一点启示和鼓励」这两大核心去阐述自己做剧的初心。

想当初就是很多人起哄《如懿传》不符合历史,引来群嘲。

而《皓镧传》讲述的是以秦始皇母亲赵姬为原型创作的故事。

赵姬在历史上的名声,可不是纯良温厚的令妃娘娘。司马迁在《史记》里面用“淫不止”来形容她。

赵姬也是秦始皇本人最大的“黑历史”。

李皓镧,也就是赵姬本人,其实在一生中有三个男人。一个是秦异人,秦朝在赵国的质子,秦始皇的爸爸。

一个是吕不韦,以前从商,之后从政。

另一个是嫪毐,赵姬后来找的男宠,两人还生了孩子......

而这部剧里面,李皓镧的形象是一个励志复仇的女主。什么做人要有百折不挠的勇气......

是和魏璎珞是一样的角色,不过一个是母亲被害,一个是姐姐被害,励志要为了她们报仇。

总之都是仇恨促使她们的前进。

而且要按照国产古装剧的标配,李皓镧这个角色也是名副其实的玛丽苏大女主。

妾室生的大女儿李皓镧,从小得父亲宠爱,还拥有美貌和才华。

但是却遭受继母和继母女儿的嫉妒。

所以继母和继母女儿就合起伙来,把她给害了。

原本公子蛟心仪的是李皓镧,但是因为继母身份高贵,是正妻,就把自己的女儿岫玉嫁给了公子蛟。其实就是妥妥的灰姑娘剧情。

不过就是给这个灰姑娘李皓镧加上了复仇。

灰姑娘只有王子,但是李皓镧有N多的男人。

有愿意支持她复仇的吕不韦。

有把她当成是红颜知己的秦异人。

还有赵国公子蛟。

就连赵王对她也有好感,好几次救了她。

未来可能还不止......

这就是玛丽苏本苏。

《延禧攻略》里的魏璎珞人设讨喜,至少还懂得隐忍,聪明,很多逻辑跟历史对比,也算是合情合理,达不到错误的范畴。

可是这部《皓镧传》,李皓镧完全是不太聪明的角色......没有什么机智可言,装疯卖傻也算是机智吗?

这部剧有一点和《延禧攻略》很像,就是剧情节奏快。

不用开二倍速,剧情也像是坐上了火箭。

但有些故事就没有把人物的性格塑造出来,为虐而虐,缺少逻辑性。

人物脸谱化,没有一个值得深推的角色。

除了剧情设定上,还有特别多的历史错误。

时代是按照战国时期,秦朝来写的,可是里面的服化道就出问题了。

这可不像清朝,什么都配备齐全了,战国时期,可是连“纸”都没有呢!何来的信?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造纸术是在西汉被发明,东汉才得到了改善。

而这部剧里面,纸堂而皇之地出现。

而先秦时期的书写载体还是以简牍为主。

《皓镧传》里面的镜子也是晶莹透亮。

然而,当时先秦时期只有铜镜。

再者是称谓上。

《皓镧传》的剧中,涉及到了御史大夫和丞相。

可是御史大夫,是在秦统一六国之后,才有的。就这么随意把御史大夫的称号颁给了李皓镧的父亲,真的是误导学生啊......

这以后,高考怎么答历史题?

之后还有一段剧情,是秦国派人到赵国来提亲。

稍微懂一点历史的就应该知道,秦国和赵国是同宗同族,而且两国是在西周时期正式分的家,祖制同姓不通婚。

结果秦朝的公子来求取赵国的公主???还让赵国的公主雅喜欢上了秦异人?

......秦始皇看到怕是要气活过来。

于正说,你要觉得剧不好,就有理有据来说话。

好,娱姬就清楚罗列出来。

1.演员演技的确没有那么的优秀,如果让观众看的出戏的表演都算不上好演技。

2.台词问题很多。

3.与历史相背离,还有很多常识性错误。

4.玛丽苏女主,剧情逻辑混乱。

5.服化道上不尊重史实。

看到评价里说《延禧攻略》是个意外,《皓镧传》又回到了于正的正常水平。

其实有时候娱姬会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不要看于正的这些乱七八糟的剧。

娱姬有时候还会纠正说,看剧就是娱乐嘛。可是如今于正把自己的剧都标上了历史朝代,那就必须对历史负责,对看剧的人负责,不然还不如架空了来说。

《延禧攻略》里面,有人这样评价。虽然于正风评不好,但是《延禧攻略》依旧给了高分和好评。

可见,如果你的剧真的优秀,没有人会为此故意打低分。

但换句话说,黑历史多的人本来就很难洗白,所以编剧、导演乃至演员都必须要学会珍惜羽毛。

更不要因为《延禧攻略》这一部剧就膨胀了,一部剧的口碑代表不了以后,观众只看作品,作品不好还是该骂就骂、绝不仁慈。

观众能把《延禧攻略》捧上天,也能把《皓镧传》打入谷底。

要知道,这年头什么时候都是作品说话,跟你是不是于正没有半毛钱关系。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