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屏小生 苏林
“区”曾经是石屏划分行政区域的一种单位(石屏历史上有过多次不同区的划分和叫法),类似于今天的乡镇。本期,我们来看上世纪70年代这些石屏各“区”物件:
一、坝心区
坝心区当年的区驻地在坝心村,而坝心村是因村子建在坝子中心而得名(此说法来自《石屏县地名志》)。
△1971年的票证上印有“石屏县坝心区合作商店服务旅店旅客住宿证”,并盖有坝心区商店的印章。
△坝心地区医院收据
二、龙武区
龙武原名“猛鲊武”,民国至解放初期曾经是龙武设治局、龙武县,1958年11月1日,龙武归并石屏县,同年建立龙武人民公社,后来的称呼在区和镇之间轮换。
△龙武地区医院处方签
△龙武旧照
三、牛街区
解放前,人们逢属牛日在此赶集,故得名牛街;因区驻地在牛街,所以叫牛街区。
△此枚印章内容为“石屏县牛街区供销合作社”
△另有“石屏县牛街区畜牧兽医站”
△牛街区公所住宿费收据两张。此两张收据很有意思,一是票据时间改过,如原先的票据是60年代印制,但到了70年代都没有用完,故而把6字改成7字继续用。第二是盖的印章其实已是石屏县牛街公社革命委员会。据《石屏县志》记7载,1970年石屏县撤销区建制,原有的区镇改为人民公社,此两份牛街相关的住宿费收据上在数字变动以及印章和表头不一样,佐证了县志的说法。
四、冒合区
冒合村,因村后的山丘形似古代装官帽的盒子,故得名。冒合区在解放前夕曾叫做中砚乡,于1950年建立乡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名字在区、镇等叫法中变换。
△冒合区的白鳞鱼价格
△ 冒合区畜牧兽医站工资报销单
五、大桥区
境内河流纵横,桥体颇多,清咸丰十年(1860年)因属通省大道,为河水所阻,地方绅士张钊弘倡议建桥,大桥横跨磨古河,桥体坚固宏壮,为石屏诸桥之冠,大桥由此成盛名。
△石屏县大桥区供销合作社印章
△ 大桥旧照
六、亚房子区
亚房子别名杨家房子,因该村姓氏系杨。解放后在此成立区政府,取附近亚花寨的“亚”字和杨家房子的“房子”二字得名亚房子。
△ 1973年的石屏县亚房子区医院印章
△亚房子旧照
此外,在区划的时代,石屏县除了各区的行政单位外,还有一个镇,就是城关镇(异龙镇前身):
△石屏县城关镇第五街豆腐加工组
△石屏县城关镇竹木陶器合作商店
六十年代起至七十年代初的“区”时代,除了上述的城关镇、坝心区、龙武区、牛街区、冒合区、亚房子区、大桥区外,还有宝秀区、新城区、龙朋区、哨冲区、陶村区、铁所区(1965年划归建水县),全县共12区1镇。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以区为单位的物件均为上世纪七十年代物件,但据《石屏县志》记载,石屏县早在1970年就撤销了区建制,全县行政单位划分恢复为人民公社的建制。那么,就出现了本文的实物存证和《石屏县志》记载有偏差的情况,这如何理解呢?
小编推测,大概有两种可能:1、1970年以后仍然有不少行政区域以“区”的名字继续使用;2、由于各“区”在60年代所印制的空白票据较多,虽然单位已撤销“区”建制,但本着节约的原则,继续使用原票据。如本文物件中的牛街住宿费的票据上印章和票头不一致,或许就是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