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盆”------规范丧礼程序篇(第十九)

“摔盆”------规范丧礼程序篇(第十九)

首页角色扮演镇界传承更新时间:2024-06-19

所谓摔盆,即摔丧盆。大体上讲,摔丧盆是宋元之后由民间兴起并逐步形成的丧事习俗。实际生活中,由于丧盆和摔丧盆的丧事操作较为流行和普遍,大家都认可,约定俗成,所以我们将其纳入规范丧礼程序来对待。

摔丧盆肯定不是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推崇的规范丧礼。规范礼仪典籍文本《仪礼》《礼记》《朱子家礼》等,规范礼仪制度文本《大唐开元礼》《大宋政和礼》《大明会典》《钦定大清通礼》等,都没有关于“丧盆”和“摔丧盆”的记述。

因为是民俗,各地各兴法,理解不同,说法不同,操作也不一样,所以摔丧盆的丧事意义较为复杂。一般理解,丧盆是烧纸钱的盛器,即烧纸钱用的。我们也是基于此来解读摔盆。有的地区有摔空盆的,我们这里不讨论。

习俗文化认为,人鬼殊途但人鬼同性,活着的时候需要赚钱生活,死了以后也还需要用钱生活。想来逝者到那边需要钱花,这边的子孙家人等先在盆里烧,出殡后摔碎送过去。这就是摔丧盆的丧事文化意义。

在北方地区,丧盆有叫牢盆的。这里的牢是从“太牢”“少牢”引申出来的,意思是牲飨和供奉。因为丧盆最后要摔碎的,所以一般为陶质。实际生活中,特别在农村,大多数情况下,丧盆就直接使用家里日常生活和面用的陶盆或瓷盆。丧盆最先的起源极有可能就是家里日常生活用盆。

我们以规范丧礼典籍文本和规范丧礼制度文本为依据,援采民间习俗,结合生活实际,讨论一下丧盆和摔丧盆,供大家参酌与评述。

1、丧盆的基本功用是烧纸钱用的,所以丧盆的来源肯定与纸钱有关

理论界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东汉蔡伦造纸。南北朝时期出现纸钱。当时的纸钱,是将纸剪成圆形方孔的钱币状,用线穿上,在丧事场所悬挂起来。实质上就是明器。一直到民国时期,圆形方孔的纸钱都是丧事烧纸钱和撒纸钱的主流方式。

两宋时期,重文抑武。“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整体文化氛围较为宽松。随着市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文化异军突起。道教佛教在民间盛行,极大地冲击了丧葬文化。

特别是道教的人鬼转世循环理论,在民众的精神文化领域和意识形态中占有压倒性的重要地位。丧事活动中,出现并流行纸器、纸扎等焚烧性明器。

规范丧礼的明器是随棺下葬的。但按人鬼循环说教,活人这边烧什么,死鬼那边就可以得到什么。这样一来,明器就逐步被纸扎、纸器所取代。现实生活中,丧事不用明器用纸器纸扎,就是从这里来的。

烧纸钱应该是在这种文化说教下形成的。就是说,子孙家人等在这边烧纸钱,逝者那边就可以得到钱。是孝顺孝敬,是感情情义,是民俗礼仪。

实际操作过程中,按一般生活逻辑,在灵堂的尸床或棺柩前面烧纸钱,放在地上,风吹人动,容易走火走烟走灰尘,弄不好失火走水,卫生和安全风险较大。这时候就需要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有了丧盆。就是说,将纸钱放在盆里烧,问题就引刃而解了。

这大约就是丧盆的来由。

丧盆一开始极有可能就是家里日常生活和面使用的陶盆或瓷盆。烧过纸钱之后,盆也不能用了,所以要摔。这大约就是摔丧盆的来由。至于丧盆一定要摔碎,还有“岁岁平安”的谐音梗等,肯定是后世特定地域民间文化附会的。

2、古典名著《金瓶梅》《红楼梦》等关于“摔丧盆”的描写

朝廷诏令颁发的官方的礼仪制度虽然没有摔丧盆,但反映一般民众生活的古典文学作品是有摔丧盆记述的。

(1)《金瓶梅》是明代中后期作品,民俗史料价值巨大。《金瓶梅》总共一百回,李瓶儿死,丧事操作写了四回,可谓重笔。

《金瓶梅》第六十二回:“潘道士法遣黄金士 西门庆大哭李瓶儿”,说,李瓶儿咽气之后,西门庆率领众小厮,在大厅上收卷书画,围上围屏,把李瓶儿用门板抬出,停于正寝,“专委两个小厮在旁侍奉:一个打罄,一个烛纸。”这里的“烛纸”即引烛火往丧盆里烧纸。

《金瓶梅》第六十五回“愿同穴一时丧礼盛 守孤灵半夜口脂香”,说,西门庆没有儿子,李瓶儿死后,出殡之日,“那女婿陈经济跪在柩前摔盆。”第八十回“潘金莲售色赴东床 李娇儿盗财归丽院”,写西门庆死后出殡之日,“临棺材出门”,又是女婿陈经济在灵前“摔破纸盆”。

(2)《红楼梦》是清代前期作品。生活史料价值巨大。里边前面写秦可卿死,后面写史太君死,中间写贾敬死,丧事操作描述非常详细写实。

《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风协理宁国府”,说,秦可卿生前无子,死后,她平时身边侍奉她的有个叫宝珠的丫环,“万愿为义女,请任摔丧驾灵之任。”贾珍为此很高兴,“即时传命,从此皆呼宝珠为‘小姑娘’。”出殡之日,那“宝珠行未嫁女之礼,摔丧驾灵,十分哀苦。”所谓“摔丧”,即摔丧盆。

3、摔丧盆在丧事程序上的一般设置

出殡摔丧盆是共识,但摔丧盆具体在出殡后的哪个环节,不同地区不同地域和不同人群是有差别的。就是说,何时何地摔丧盆,各地理解不同,说法不同,具体实施也不同。从实际操作的情况看,大体上讲,摔丧盆有以下程序节点可供选择:
(1)起棺前摔。所谓起棺前,即准备起棺时。抬棺人员已经准备好了,这边摔盆,即刻起杠走棺。

(2)起棺时摔。所谓起棺时,即已经起棺时。这边抬棺人员已经将棺材上肩起杠,那边盆一摔,即刻起步走棺。

(3)出家界的路口摔。所谓出家界的路口,即家庭院落之外的公共路口。此时,逝者上路,摔盆送丧。

(4)出殡列队时摔。出殡走丧,逝者上路,送丧列队,此时摔盆,将烧送的纸钱烟飨让逝者带走。

(5)路奠之前摔。出殡走丧之后,亲友在路途中路奠。一般来说,丧盆必须在路奠之前摔。路奠还不摔,下一站就到墓地了。实际生活中,没有听说有将丧盆带到墓地的。

丧事操作中,路奠的实施一般在居民生活区域,或街坊,或村落等,大都选择在出殡走丧出家界的不远的公共道路上。出于出殡操作上的紧凑连贯等考虑,我们建议在出殡出家界的路口摔盆,之后路奠,之后送丧列队,之后出殡送殡。

4、丧主摔丧盆,其他人不行

丧盆是一种礼器,丧盆烧纸的实质就是供奉,与案供的意思是一样的,区别一个是钱,一个是物。

摔丧盆是对逝者的一种礼敬,要求必须是与逝者最亲最近之人。逝者最亲最近之人就是丧主,即继承并传承逝者家业之人,也就是逝者所在家庭的继位家主。传统文化条件下,父母死了,儿子或嗣子是丧主,负责摔丧盆。俗语有“丧盆一掼,家产一半”,就是这个意思。

按《朱子家礼》以及《五服图解》的规定和阐释,确定丧主即摔丧盆人的次序如下:

(1)嫡长子为丧主,摔丧盆。现实生活条件下,礼仪上讲,婚生子为嫡子,非婚生子为庶子。

(2)嫡长子缺位的,即嫡长子先于父亲过世的,长孙为丧主,摔丧盆。

(3)长孙缺位的,即长孙先于父祖过世或者没有长孙的,其他嫡子为丧主,摔丧盆。

(4)其他嫡子缺位的,由庶子为丧主,摔丧盆;庶子缺位的,由其他嫡孙为丧主,摔丧盆;其他嫡孙缺位的,由庶孙为丧主,摔丧盆;以此类推。

(5)没有亲子关系人的,嗣子为丧主,摔丧盆。嗣子视同亲子。现实生活中有法定收养关系的,养子为丧主,摔丧盆。养子也视同亲子。

(6)没有亲子关系人也没有嗣子或养子的,谁继承逝者的家产家业,谁就是丧主,负责摔丧盆。女儿继承家产家业的,女婿或女儿摔丧盆。兄弟继承家产家业的,兄弟或侄子摔丧盆。

(7)有家产财产,但无儿无女无继承人的,可以由本姓家族出面议定继承人,主丧摔盆。也可以由前后左右邻居出面操办丧事,主丧摔盆。都没有人问事的,有当地村镇等政府负责出面办事,负责人摔盆。

(8)无家无业无财产,无子无女无亲人,死了拉倒,啥都不需要。可以或家庭家族人员,或亲戚朋友,或街坊邻居,或基层政府等,负责收敛,择地安葬。不办事。

关于丧盆和摔丧盆,民间传说很多,具体做法也各有特色。我们从礼器和礼仪的角度切入分析解读,将摔盆纳入规范丧礼程序。对其他操作,不做评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