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端午节,是中国节日中各种文化活动最为丰富的节日之一。除了划龙舟、吃粽子,还有挂菖蒲、沐艾草、做香囊等习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端午节“避五毒”的风俗。
所谓五毒是指:蜈蚣、蛇、蟾蜍、蝎子、壁虎。这五种生物在每年夏历端午日午时,进入高繁衍期,且活动频繁。因此,在端午节时,人们总是习惯使用各种方法来预防五毒之害。
那么五毒到底有什么害处?为什么在端午节时要驱五毒?古代人们是用怎样的方法来驱避五毒呢?
五月为恶 唐代用“辟瘟扇”驱五毒
每年到了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瘴疠之气骤增,瘟疫开始流行,所以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不仅如此,5月5日又被认为是恶月之最,传说五月五日这天邪祟当道,五毒并出。《太平御览卷二二》曾引汉朝董勋《问礼俗》曰︰“五月俗称恶月。俗多六斋放生。”
而《史记·索隐》中提到,古时就有“五月五日生孩子,对父母不利”的说法。甚至连孟尝君,由于出生在端午节,差点被父母遗弃。
《史记‧孟尝君列传》有过记载: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
说的就是孟尝君出生于五月五日,其父田婴令其母不要养活他。问及原因,婴曰:“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具体到“五毒”出现的时间,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唐代。《玉烛宝典》记载,在唐代的洛阳地区就已经有端午节互赠“辟瘟扇”的习俗。“辟瘟扇”即画有蜘蛛、蛇、蝎子等五种毒物的扇子。
而《酉阳杂俎》中也提到过,唐朝挂“五时图”的习俗,就是在纸上绘上蛇、蝎、蜈蚣、蟾蜍、蜥蝪,也叫“五毒符”。相传这五种毒物必须同时并存,才不会彼此攻击,方能和平共处。因此,挂五时图就能防止毒虫作祟。
在民间,流传着很多趋避五毒的方法。
民间将五毒图挂于门户,或者在儿童手臂、身上佩戴五毒形象饰物的习俗,其意在禳避病害,以求平安。
《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世的昧符、吉祥葫芦即源于此。
宋代《梦粱录》:“士官等家以生朱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燕京岁时记》又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这是清代之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意为“倒灾葫芦”。
《清嘉录》·五月·五毒符:“尼庵剪五色彩笺,状蟾蜍、晰蜴、蜘蛛、蛇、蚿之形,分贻檀越,贴门楣、寝次,能魇毒虫,谓之五毒符。”
五毒补子 明代宫廷端午的高定
明代的人们,还正儿八经地在端午之际将五毒的纹样穿在了身上。
四川蜀锦上就曾经出现过五毒的图案。明代的“菱格五毒方方”是模仿百衲衣的式样,上面织有五毒的图案。
而在明代宫廷之中,为了端午节还会特制一些补子,也就是在文武官员常服胸、背的方形彩绣。由于这些补子一般都是达官显贵、皇亲国戚们说穿着的,式样繁多精致,可谓是当时的“高级定制”。
在北京定陵出土了明代艾虎五毒纹方补,胸补绣二虎相对,并绣有花卉、蛇、蜈蚣等;背补中间绣一卧虎,虎周围绣艾叶花卉和五毒纹,蛇、蝎、蜥蜴、蟾蜍、蜈蚣或爬或跳,姿态各异,形象逼真。由于这件补子是方领女夹衣,应是孝靖皇后的应景服饰。
另外,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端午,五月“初一至十三日止,日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毒故事,如年节之门神焉,悬一月方撤也。”
艾虎 虎驱五毒,一保平安
驱五毒,最好的工具便是艾虎。
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认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桃梗苇茭画虎,引《黄帝书》云:“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在汉朝人文化体现里,虎是能够驱害避邪的神兽,即“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亦辟恶”。而用艾草制作的老虎,更是应景。
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男人们和孩子们则将“艾虎”或“蒲剑”佩戴在胸前或挂在腰间,女子则更多的是佩戴于发际身畔。
宋代的尚书祠部郎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记载: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
刘克庄有一首《贺新郎·端午》也提到:“深院榴花吐。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描绘了端午节时的热闹场景。
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