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秦腔舞台创作观察:古曲如何发“新声”

西安秦腔舞台创作观察:古曲如何发“新声”

首页角色扮演织梦缘红包版更新时间:2024-05-23

3月仲春,西演·西安易俗社的百年海棠树下正在排练,80后演员屈鹏饰演的岳飞唱响浩气长歌。这部《还我河山》,是百年易俗社在抗战时期创排的振聋发聩之作,泛黄的剧本手稿留存了数十年。今年,由屈鹏等80后、90后、00后秦腔“新生代”领衔,《还我河山》作为易俗社2024年重点改编复排剧目,将再度亮相。

大秦之腔久唱不衰,每一代秦腔人,都经历了传承、学习、充实、创新的接力,最终让这一古老艺术源远流长。迈入新时代,西安秦腔舞台创作通过蓬勃生发的新剧目实现与当代生活的“对接”,也在对经典剧目的不断复排中,展现西安秦腔人“移步不换形”的坚守,将更多“有源有根”且符合当代人审美的精神佳作推向舞台。

秦腔《昭君行》剧照

使命 赓续传统 “复活经典”的背后是传承

如果问一个资深秦腔迷心中最爱是哪部戏,答案也许各不相同,但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答案中,最爱的这部戏一定属于传统经典剧目范畴——传统经典往往经过几代艺术家千锤百炼,有着典范意义,是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根本,是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好方式。努力让更多经典作品活跃在舞台上,因此成为时下西安各秦腔院团、艺术工作者进行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西安两大百年剧社易俗社和三意社为例,两家剧社近年来除了对《三滴血》《火焰驹》《清风亭》《忠保国》《金沙滩》等经典保留剧目进行常年不断地演出外,同样坚持不懈复排“沉睡”老剧目,“一出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剧目,仍然被戏迷念念不忘,那它就不应该沉睡在故纸堆中。”易俗社社长惠敏莉告诉记者,近年来,易俗社先后复排了《双锦衣》《忠义侠》《玉堂春》《庚娘传》《湖阳春梦》《五典坡》等大量脍炙人口的秦腔好戏,“2024年,我们将把复排的《还我河山》《杨门女将》《窦娥冤》搬上舞台。”

复排,不是简单的“从库房拿出来用”,“要在传承中深入地钻进去,再清醒地走出来,精心慎重地进行符合时代的改进,才能通过‘再现’与‘复活’让经典闪耀。”这是三意社社长侯红琴对剧社复排经典的理解和要求,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作为秦腔肖派传人,侯红琴主演的《玉堂春》在戏迷眼中堪称一绝,戏中,侯红琴汲取几代“玉堂春”的“营养”,充盈“血肉”,融入自己的体会,把唱腔、念白和表演拿捏得颇具匠心。“侯红琴在继承‘肖派’传统的同时,又赋予了别样的新意,继承而不拘泥,完全超脱了亦步亦趋、刻意模仿的境界。”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辛雪峰看来,这正是处理好了“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秦腔《火焰驹》剧照

在更多西安秦腔人眼中,复排经典的最重要意义之一,还是传承。这也是为什么从青春版《白蛇传》《三滴血》,到青春版《夺锦楼》《杨门女将》《雁荡山》……近年来,西安各大秦腔院团几乎都在推出经典传统戏的“青春版”。

2023年底,七旬高龄的易俗社老一辈秦腔名角张保卫刚刚为00后的青年一代复排了易俗社传承百年的看家戏《夺锦楼》。

“这一批年轻演员有的来了几年,有的刚到剧社,如何让他们适应剧社的风格,进而表现出剧的风格,就要通过一出出剧目‘原汁原味、重见经典’的实践。一定要让年轻人知道传统戏怎么演,易俗社的经典剧目如何呈现,通过继承,让他们先‘走进来’。”张保卫说。

内容 接轨当下 融合创新中发时代之声

秦腔历史悠久,先贤耀人,但它的剧目内容也需要与当代生活,与当代观众群体有所呼应,在与时俱进中,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调和。

也正因此,时下的新一代秦腔人除了“守住根脉”、坚守传统精华和地域文化特色外,还不断通过创造新形象、表达新主题,从秦腔特色剧种中催化出不俗不旧、个性鲜明的艺术新作,推动秦腔走向更广泛群体,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在文艺路上的西北“秦腔最高学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中,近年来,《爱与恨》《杏花村》《酒醉杏花村》《飘来的媳妇》《臂塔圆舞曲》《继母情》《留下真情》《陕北婆姨》《好年好月》《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项链》《路遥的世界》《骄杨之恋》《楷模村》《生命的绿洲》等一大批优秀的现当代题材秦腔作品相继诞生,它们坚持关注现实生活进程,把握时代跳动脉搏,对纷繁多变的现实生活进行着艺术化的发掘,获得了市场与学界的双重肯定。

秦腔《再续红梅缘》剧照

在易俗社“大秦正声”的匾额下,体现黄河儿女民族气节的《柳河湾的新娘》、展现盛唐文化的《李白长安行》、抒发家国情怀的《昭君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党的女儿》、“以劳模演劳模”的《织梦人》、展现脱贫攻坚的《劳模刘西有》、弘扬抗疫精神的《滚烫的年华》等作品接连唱响。它们不仅讲好西安故事、陕西故事、中国故事,更在传承与创新结合的道路上,用深刻思考发出时代声音,其中多部登上国家级舞台。

“传统历史文化艺术是根魂,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应珍惜。”侯红琴介绍,在文化体制改革中,三意社自觉承担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些年先后创排红色现代戏《陕北往事》、大型秦腔新编历史剧《司马迁》、秦腔新编历史剧《横渠先生》、现实主义题材剧目《村官山花》等一批优秀戏曲作品,先后荣获国家(部)及省市各项荣誉150余项。

“守正和创新是辩证关系的,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院长李梅认为,戏曲舞台艺术发展到今天,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要创作出能与当下现实生活同频共振的优秀现代戏作品,需要反映最普通百姓的心声。“生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丰富多彩,这种复杂性与丰富性给我们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从业者应该紧紧抓住时代机遇,用自己对这个时代的深刻思考,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为时代讴歌,为党和人民歌唱。”

形式 跨界融合 适应更多元的当代舞台

穿过时光的隧道,古老的秦腔并非一成不变,固步自封。新的时代条件、新的审美风尚、新的剧场观演环境,无不对包括秦腔在内的传统戏曲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诉求。当如今的秦腔已从曾经的土楼戏台,走入大剧场、小剧院、城市街区、乡村广场、沉浸式演出空间,当多媒体、数字化手段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古老的艺术也正重塑自身的呈现样态,激发着创作者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开拓艺术新境界。

2023年,易俗社原创历史剧《昭君行》受邀登上了文旅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进京集中示范演出、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等舞台。这一年,它也走过了陕西、北京、黑龙江、辽宁等地,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还是璀璨剧院,不论是面对农民朋友还是专家学者,都收获热烈反响。

“一部主题古老的秦腔历史戏剧,如何在新时代下再度焕发青春?”因此成为《昭君行》所到之处,被各地媒体不约而同聚焦的话题。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昭君行》在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戏曲程式表演之外,在舞台呈现上大胆创新,融入歌剧、舞剧、音乐剧等艺术表现形式,创新应用管钟、大军鼓、铝板琴、马头琴等鲜见于传统戏曲舞台的乐器,人物造型设计方面则展现民族特色和多样性。

“在这部戏曲中,我们于内容上进行了符合当下价值观的创新,在形式上,通过舞台、灯光、服装还原历史场景,使角色更加立体鲜活,丰富了舞台表现力与感染力。”对于《昭君行》在表达形式上的创新,该剧编剧刘恩平向记者解读,“我们试图将中华传统写意空灵的美学韵致,与现代描绘人心的叙事张力手法相结合,在秦腔史诗中,让古老秦腔在新时代艺术创作领域绽放新彩。”

在视觉效果和情感处理上,更加贴近现代观众审美;在尊重传统同时,做到适应今天的表演空间和观演关系——西安近年的舞台新作中,《昭君行》并非个例。

西演·周至县剧团创排的秦腔新编历史剧《关中晓月》在现代剧场艺术中张扬了中国戏曲最高范畴的表演法则;西演·青年团的《宝莲灯》,把西岳华山的美丽传说和秦岭四宝角色,巧妙地融合在传统剧目之中,让故事更加丰满精彩;首演至今场场爆满的《再续红梅缘》借鉴京剧、粤剧等剧种同一题材剧目的精华和经验,保留秦腔《游西湖》中《鬼怨·*生》的经典桥段及“吹火”绝技,成为戏曲回归传统经典的成功尝试;西演·西安三意社根据莎翁名作《哈姆雷特》创作的秦腔《宫廷计》,让东方与西方文化在舞台产生奇妙碰撞,精彩的演绎跨越了国界与时空,打动了观众,融汇了情感;把现代电影技术与戏曲程式美学相融合,3D秦腔电影《三滴血》实现破圈传播……

“作为凸显中华民族独特审美的艺术形式,秦腔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始终面临传承与创新的课题。但另一方面,无论什么艺术,从审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大众都是‘需求’的主体,文艺作品这个客体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检阅并最终被接受,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才能实现艺术创作的价值。”在惠敏莉看来,秦腔艺术舞台创作,从未停止对“传承与创新”这一课题的思索。

“一方面,我们守住根本,尊重剧种特色与程式,‘原汁原味传承’;另一方面,我们也从戏曲传统中,寻找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创新表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以创新激活传统,沟通当代观众的精神世界,让秦腔这门古老的艺术,生生不息、瓜瓞绵绵。”惠敏莉说。

文/记者孙欢 图/记者尚洪涛

来源:西安晚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