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一个严肃又神秘的词语,特指宗教里的修炼或者修身养性,目的是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的个人修养水平。
以通过修行成为至人、神人、圣人。或者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大家目的不一,追求各异,但是一致的是对于精神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无论是谁,身不修则无以治家。《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心不修则如野马,《道德经》:“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性不修则五蕴炽盛,《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因此修行,分为修身、修心、和修性。
真正的修身,其实就干一件事,我们大家都知道孟子讲的是非之心,恻隐之心,礼让之心,羞恶之心。这种东西就是我们人性之中的积极向上的部分,明辨是非是考验智慧,恻隐之心考验你的慈悲,礼让之心考验你内心方圆,羞恶之心考验你的正气。如何培养修身之气力,清朝的曾国藩有修身十二法,持身敬肃、静坐养性、早早起床、读书专一、阅读史书、说话谨慎、保养真气、爱护身体、每天获知、定时三省自身、写字、与夜不远出。
春秋时的宋国司城子罕平日里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所以有人得到一块宝玉,第一时间请人鉴定后就献给子罕,而子罕拒不接受,并正色道:“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子罕内心方正,明辨是非,令我们后人赞叹不已。
但是我们人性里边还有一种力量成分,这种力量是什么呢?自然是自私、贪心、虚荣、攀比,看见同事比我好了,我就想使坏,这种东西就是人性之中堕落的力量,所以我讲到这里以后,朋友们对修行的第二层面就很清楚了,就是修心,国外电影《七宗罪》中把人心的弱点拍的一览无余,这就是西方知识份子对于人修心的思考,而在我国对于修心也大有经典名句,如《论语》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的是心底坦荡。《道德经》:“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 如婴儿之未孩”,讲的是返璞归真。有经云讲:“十方三世一切有漏无漏法,皆因八识心王而有而显”,讲的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简单概括起来就是要控制野马般的心并让它宁静,把心调整到简单淳朴的方式,用热忱的态度去服务每一位方太的顾客。这样就可以把心中的力量给开启。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可以把人性的弱点逐步弱化,当这个弱点完全取掉,光亮的东西完全出来了,即“我心光明”。*同志在青年时期,就曾故意在长沙闹市区读书,专为修心,以求心外无物。
以前有个行脚僧在四处云游,到了一处寺院挂单时,看到了一个小沙弥看到释佛不拜,早课活奔乱跳,过堂时没有规矩,于是心生不悦,就主动教他礼节,合掌。当寺院的主持回来之后,小沙弥对他合掌示意,主持很生气又震惊,当得知是行脚僧教小沙弥这些的时候,他气得跺脚,直言到:“我不给我徒儿教这些所谓的规矩就是想让他保持婴孩之心,他本性没有染污,这是一个高僧的模子啊,哎,太可惜了!”所以讲,修性最好的方式是先天,其次是人为的用修行的方式返璞归真,而几乎99%的人都适用第二种方法。依修行始能成就者,称为修;不待修行而本来具足者,称为性。可见有一颗淳朴的赤子之心是多么重要,从《大学》:“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可见一斑。
很多人讲生活中处处是修行,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没有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些概念,每一个人都很难再生活中进行修行。而当大家对修身,修心和修性有了了解后,也许就可以做到真正的修行了。
即拨开云雾见明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