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修道,就要在事情里摸爬滚打,要先从做好自己开始(连载232)

想修道,就要在事情里摸爬滚打,要先从做好自己开始(连载232)

首页角色扮演转修道尊更新时间:2024-07-26

大家好,感谢您持续关注。

今天,我们将继续《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功德标准”第五层面的分享。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bó)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今天,我们进入第五层次,上德定律的巨大功效。

首先,“上德定律”。

本章,老子主要讲了“上德定律”——老子认为上德是完全合乎道的精神的。

上德分层次吗?具体怎么来做到上德呢?

当我们碰到问题的时候,请您千万不要忘了打开老子《道德经》,您可以从《道德经》中寻找到您所需要的答案与力量。

何谓上德?

从宏观上讲上德的话,在《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中,老子曾写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在第五十一章中,老子又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以上所讲的孔德、玄德都是指这里所讲的“上德”。

从微观上讲上德的话,上德就像水的品德那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也就是说,“上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有能力、有磁场,能利益万物、利益人类;

第二,虽然能力非凡、磁场非凡,但始终还是把自己放在最低位;

第三,遇到阻力,不会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争斗上,而是能曲能伸、能灵动迂回,但初心不改、还是一如既往勇猛向前。所以,最后成就了自己的伟大。

无论宏观还是微观,老子最想要告诉我们的是:

他在《道德经》中讲的“上德”不是让我们拿来当做理论研究的;更不是让我们只是在嘴上喊喊口号的。

《道德经》是实学实用的感应文化、是率先垂范的应用文化,老子是要让我们把“上德”落实在自己心中、落实在家庭中、落实在为人中、落实在言语中、落实在工作中、落实在人生旅途的方方面面中。

如果我们能够坚定地将“修上德”作为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一念一旦生发出来,我们就已经与宇宙最高的时空开始连线了。

如果我们能念念不忘自己的目标,当您把无私、无我落地在为人做事中时,最后一定能成就您的大事、大我,让您收获圆满、自在的幸福人生!


其次,上德分层次吗?

分的——因为内证功德的量级不同,所以上德的层次也不同。

老子说,每个人的能力磁场是不一样的,有人的能力磁场可以和谐、造福一个家庭;有人可以和谐、造福一个更大的团队或服务于社会;有人可以和谐、造福一个国家;还有人可以和谐、造福于整个天下。

这就是老子在第五十四章中所写的:“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的不同能量层级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力。

上德,是需要我们精进修持的、由道而德的持续不断累积成的过程。

这个理论依据是老子在第五十一章中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在这里,老子明确告诉我们:

换句话说,美好人生的创造,就是由道而德——而物——而势的孕育过程。正因为这样,所以,老子才告诉我们:“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这里的“德”必须在“道”的统筹下,才是真正的“合道上德”。

但现在很多人挂在嘴上的“道德”,只是伦理上的品德而已,已经失去了前面“道”的总领,因此其中的力量和影响力也大幅度被削弱了。


再次,上德定律,应该如何修?

老子所说的“上德”包含三层意思:

一是创造之爱——即大道是创造一切的源头,它不断运动,不断创造,为世界带来无限生机与色彩;

二是广大之爱——即大道孕育演化宇宙所有时空,它平等对待一切,所有生灵和事物中也都蕴含着大道的基因,万物其实是连接在大道中的同一个生命体;

三是平衡之爱——即大道运行始终遵循着自己的本性,“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让万物之间始终保持着平衡与和谐的状态。

践行上德精神,就是让自己回到大道的拥抱中,这就像一滴水回到了大海中,那么,无疑我们将得到的是社会的安平泰、家庭的安平泰、身心的安平泰!

这个“上德定律”应该怎么修持呢?

还是让我们回到《道德经》中,去寻找老子给出的答案:

在第五十七章中,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其中的“四个我”——我无为、我好静、我无事、我无欲,就是四个非常高效的修行法门。

在第十九章中,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其中的“三绝三弃”也是三个很好的修行方法。

在第六十七章,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的“三宝”同样可以成为我们内证功德的有效途径。

老子在《道德经》中给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是因为法无定法,每个人的缘分、悟性和福报都不同,所以能适合于每个人的方法是不存在的。

想修道,每个人都要在事情里摸爬滚打,要先从做好自己开始,然后把家庭作为修行道场,把工作作为修行道场,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作为修行的道场,最终,才能找出属于自己的那条独特的路,那才是专属于您的道。

但无论用什么方法,这都是“术”;术背后的规律依旧是老子强调的“上德”,修行的大方向都是恢复人的淳朴天性,这就是“道”。

修道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试图依赖某种术法,企图修出某些现象,这都是没有根基的浮华。

但现在大多数人做事总是急于求成、好名求利,修行也是这样。

不少人喜欢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社会,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因素,速度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一味追求速度,往往结果反而是欲速而不达。

但追求效率是正确的,只是真正的“有效率”指的是:

只有这样,方向、方法、细节都正确了,速度才会更快,这才是成功真正的捷径。

其实,成功只能靠一点点累积、一点点体悟。无论年龄大小,在合道的前提下,当您为成功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时,成功必然会不期而至!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继续《道德经》第38章“功德标准”第六层面的分享。

欢迎您持续跟随《道德经》的分享,我们明天再见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