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迷踪》用电脑屏幕作为叙事媒介,将观众视角转为单向视角

《网络迷踪》用电脑屏幕作为叙事媒介,将观众视角转为单向视角

首页卡牌对战暗网宝可梦更新时间:2024-05-09

文丨青琰纪史

编辑丨青琰纪史

《网络谜踪》作为最近的一部热门电影,故事主要聚焦于北加州圣荷西的韩裔一家人,讲述了作为父亲的David Kim在某日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乖女儿Margot突然失踪后,登入女儿的电脑,通过社交媒体与网络上的蛛丝马迹来寻找真相的故事。

整部电影的特殊性在于导演一直使用电脑屏幕作为叙事的媒介,将观众的视角由上帝视角转为面对着电脑荧幕的单向视角,将电脑桌面作为荧幕来进行创作。该片的导演将这种模式称为“屏幕人生”。

这种模式并非第一次出现在影视作品中,在《生活大爆炸》《解除好友暗网》《弹窗惊魂》中都有尝试,但都没有《网络谜踪》中完整和成熟。

《网络谜踪》这次冒险的尝试也为其带来了不俗的口碑,目前,豆瓣评分8.8,在公映后烂番茄新鲜度93%,表现了市场对于该影片的认可。

非典型模型下的典型叙事

《网络谜踪》虽然将故事放置于电脑荧幕这一个独特的叙事媒介中,但其书写方式依然是一个悬疑片的类型化书写方式。悬疑片是指故事充满悬念,利用电影中人物命运的曲折遭。

未知情节的变化或者无法看清结局的真相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能引发后续思考与讨论的电影类型。《网络谜踪》无疑是一个经典逻辑推理类悬疑片的叙事走向,在情节上,它构建了案件发生、进行推理、发生反转、找到真相公式化情节。

在人物上塑造了具有可复制性的一个爱女心切有勇有谋的父亲和一个因家庭变故看似反叛的女儿,一个被信任却出现反转的反派警察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的特质在悬疑片中皆有迹可循。

在视觉形象上,摇晃的镜头、黑暗又逼仄的视频面光(在女警探与父亲沟通时)、前置镜头中没闪烁的求救电话,这些共同组成了带有悬疑性的视觉感触。

而在整个故事的推动上来说,悬念与反转构成了推动整个故事前进的动因。《网络谜踪》中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悬念的设置,首先是通过具有符号性的物品来对人物命运进行猜测。

比如忘在家中的电脑,案发现场的宝可梦挂饰、母亲的照片等。其次是通过与角色设定不符合的异常的行为来对其目的进行猜测,比如父亲认知中的女儿半年前就停了的钢琴课,没有参加的山上露营,无人知晓的读书会后活动,洗钱并开车出城等。

以及根据情节发展,作为受众对于情节发展进行的推论与推翻。比如认为凶手是网络上出言不逊的小哥却被证明不是,以为女儿被强奸犯*害剧情却又出现转机。整个故事环环相扣,不断推进。

而作为非典型性的桌面电影,以其独特的展现方式直接将观众拉入情境,也更使这种悬疑感的构建事半功倍。从叙事视角上来说,《网络谜踪》因其展现形式的特殊性,摒弃了一般悬疑电影中观众的全知视角。

而是将观众代入父亲这个角色的主观视角来进行叙事,所见即所得。父亲得到的线索就是观众得到线索,这种具有局限性的视角使得情节更具有神秘性,每一个反转更具力度,将伏笔有条不紊地安放于情节之中。

使得观众能够看得到伏笔却因为主观视角的影响忽视它,然后再因为情节的推进反向思考,想起它。使整个悬疑的氛围推向高潮。正如导演在多个采访中说的那样:“这只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悬疑片,却是用一种非常不典型的方式呈现出来。”

去电影感的伪记录式摄影

《网络谜踪》的伪记录式作品的基调决定了其采用的摄影手法,一切摄影手法的目的都是使事件贴近真实。所以在影片中几乎没有明显的摄影机镜头,整部作品中的摄影部分依靠的媒介主要包括。

(1)电脑的录屏,在开头进行人物前情的书写,并在案件开始后还原人物探索案件时的操作过程,还原案情,公共新闻的展示,并给观众提供重要信息。(2)电脑前置摄像头,主要以Face-Time的情况,用于表现人物在事件的情绪状态与行动。

(3)手机摄像头,主要在人物在室外的情境下出现,如父亲发现女儿的手机链时给警官打视频电话,摇晃的手机镜头暗示人物的行动。(4)监控摄影机,主要出现在父亲去弟弟家探口风时,以及后期表现女警官被捕和女警招供的过程中。

给观众一个窥视的全知视角。全片几乎没有刻意的分镜头安排,只是根据故事情境的走向与人物使用的媒介来进行媒介的选择。这种不刻意的媒介安排给了观众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屏幕视角。

导演在采访时说:“这部电影的表现形式之所以不让人感觉违和,是因为手机电脑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而且一看一整天。对于这些不是电影媒介但我们每天接触的电子屏,可以让他们成为电影的最佳素材。”

这种摄影视角的共性与优势在于,观众通过该视角获得的信息是相对有限的。人物只能显示在一个小小的视频视角中,但因为该视角与主人翁视角的同理性,便可以引发观众推理的延续性。

人物的选择与局限下表演

首先在人物的选择上,导演选择将视角放在一个亚裔家庭上,并且在影片中对于亚裔家庭的展现与刻画时不带有任何的刻板印象。与任何一个普通的美国家庭并没有不同。

这在美国影视剧中属于比较罕见的部分,这种去刻板化的选择对于个体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的认可具有一定的意义。在《网络谜踪》这种以电脑屏幕作为载体的独特叙事方式中,演员的行动和行为受到了画幅与视角的限制。

观众对于演员的表演更多的是提取到其面部表情的表演与情绪的宣泄。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在影片中表现较少,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演员表演的细节部分。而人物的设定则要求演员的表演逼近真实生活中人物形象的原貌。

这就要求演员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趋同性。《网络谜踪》中所有的演员的表演模式都是基本统一的,没有夸张式的戏剧化的表演,以平实质朴的演出为主,极力贴近整个作品的真实感。

以父亲这个人物为例,演员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将其塑造成一个焦急但隐忍且睿智的父亲形象。比如在与女儿发消息时,输入了一大段话进行指责与发泄,但又全都删去。改成希望女儿下山后与自己联络。

在妻子生日的时候,想要与女儿沟通,却欲言又止的一个回头。在质问女儿的同学为何要邀请女儿去参加读书会时的愤怒与隐忍克制,都通过面部表情的变化与语调来表现。而在后期与污蔑女儿的人在电影院的冲突。

以及接到女儿被*害消息的电话时的突然崩溃,都是在层层铺垫下的积累与爆发。扮演父亲的演员约翰·赵在采访时说:“我拍的时候,几乎整部影片都是我坐在一个小屋子里、面对着一台假笔记本电脑拍出来的。

不能用真电脑,因为电脑屏幕的光会影响我周围的灯光设计。不能用真的键盘和鼠标,因为它们会发出声音,对录制干净的对话和声音有影响。所以,我就坐在他们给我的假电脑前面,对着他们在这个假电脑上装的那个GoPro相机演。”

虽然这种无沟通式的单向表演表现模式给演员的表演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局限,但影片也表明这并不阻碍演员在塑造人物时表演的层次感。

重叙事轻美学的构图

《网络谜踪》的主要目的是以电脑桌面作为新的载体进行叙事的尝试。其伪纪实的叙事特点和载体的特殊化决定了影片对于画面美学的舍弃,将重点放在将信息尽可能完全展现给观众上。

这种几乎全以电脑荧幕作为背景承载叙事的构图模式,展现的信息量虽大,但同时也因其构图的单一性极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解救好友暗网》就是一个失败的尝试,而《网络谜踪》的导演为了中和这种审美上的疲惫感。

主要使用多种媒介交互的做法,在影片中将电脑、手机镜头、DV镜头、电脑前置、监控镜头等有机穿插其中,而非使用单一的镜头与媒介。

并在主人翁进行Face-Time的时候采用缓慢的摇镜头的手法,让主角FaceTime的屏幕由小框逐渐充满整个荧幕。即使叙事顺畅,且节奏松弛有度,但其伪纪实的属性和去电影化的镜头语言决定了其在艺术性与美学上的缺失。

革新性的电影语言尝试

电影语言是指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和方式,就是运用电影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人文感情的一种别样的艺术语言。

《网络谜踪》的导演在采访中提出自己一直想要延续屏幕人生的概念,所以将观众的主要视角放置在电脑的操作屏幕上。影片的电影语言相较于传统电影的表达也是一种革新。首先,电影的开场蒙太奇采用了与《飞屋环游记》一致的蒙太奇手法。

以一个Windows的操作系统开场,将许多片段穿插其中跳跃式的叙述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主人翁的家庭故事讲述清楚。这种意在言外的蒙太奇讲述方式不仅为之后的情节做铺垫,同时也让观众感觉到其内蕴的丰富。

其次在进行电影语言的书写时的过程,在画面的类型比较单一(几乎都是电脑屏幕)、无演员出镜情况下,导演极擅长使用停顿来表现情绪并推进故事的节奏,如在父亲联系不上女儿时,观众的视野可以看到聊天框里打了许多情绪化的词语。

然后镜头停顿了一会儿,光标闪烁。字又被一个个删掉换成了“你回来了联系我”。这个停顿便足以刻画出父亲既焦急又小心翼翼的复杂心情。在父亲认为女儿已经被*害的时候面对曾经拍下的家庭录像。

鼠标的光标在文件上停留了一会儿,然后点了隐藏文件。短暂犹豫中蕴含着父亲难以抑制的悲伤情感。这些情感元素在传统的电影语言中需要一定的篇幅去解释和表现。

而在《网络谜踪》中却因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被极简化了,仅仅依靠光标与停顿就可以达成富有意涵的新表达,也是导演电影语言的一次新尝试。

《网络谜踪》作为一部在形式上极具创新性的电影,其非典型性模式下的典型叙事模式,强调真实感摄影,具有典型性的人物选择与去戏剧化的表演。重叙事轻美学的构图,以及具有革新性的电影语言共同构成了这部电影独特的艺术特征。

结语

这种探索与尝试无疑为电影语言发展提出了新的可能,《网络谜踪》的成功也为小成本悬疑电影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桦.当代经典悬疑惊悚电影的叙事模式[J].新锐视点,2015(01):53.

[2]赵伯飞,王欣妍.论电影语言在影视作品中的美的体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S1):166-167.

[3][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8.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