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谷正规说:"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
自古以来,文化和地区的关系就是紧密相连的。比如,人们常说中国文化以中庸和平为根本精神,西方文化以崇力竞争为根本精神。而中西方不同的地区文化,不仅塑造了中西方"中庸和平"和"崇力竞争"这样典型的价值目标,更重要的是还形成了中西文化性格的迥然不同。同时,中西方文化性格的不同,还对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审美特色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精神的"中"与"和"处于东方的中国文明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的特色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使得中国形成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社会结构,并渐渐发展为依存于血脉的宗族社会。如此一来,中国人就处在了群体社会中,连带着价值取向上也倾向于得到群体社会的认同,为了更好地在群体社会发展,中国文化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比如,《论语》中所说的"礼之用,和为贵","允执其中",中国文化精神的典型特点就是:"中"与"和"。
儒家思想,影响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庸"
中国文化深受儒家影响,而儒家思想提倡"中庸"。《论语》中这样讲:"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甚矣。"意思是,"中庸"要求思想和行为都十分适度。首先,在个人的道德方面,儒家提倡要为人庄重谨慎,不要肆意妄为。对于自己的一些不合理*要有规制之心,但是也不能偏执地执着于一些事,要彻底地贯彻"慎独"之念,以求成为儒家提倡的通达圆融之人。
其次,在统治者的道德方面,儒家"中庸"思想提倡惩恶扬善,用善与恶的中和来统治万民。提出用"礼乐教化"来让百姓不苟且、不争、不怨、不越,还要知足、慎德,目的就是为了构建一个和睦相处的社会法则。所谓"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即是对此的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儒家提倡的"中庸"并非是让人们毫无原则的随波逐流、迎合他人,而是强调"和而不同"。儒家渴求的是人与人之间既有各自的差异,又有各自的原则,以求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目的是建立一个人人知礼的礼制社会。因为,自汉武帝后儒家千百年来被封建统治者重视,所以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文化性格有很大的影响,"中庸"也成为中国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道家思想,影响中国文化精神的"不争"
除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外,中国文化也受道家文化的影响,而道家思想提倡"不争"。老子这样认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和人们常说的"敢为天下先"不同,提倡的是不做出头之人,核心理念就是不争。而道家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自汉初形成以来,在很多朝代都被统治者尊崇,比如唐朝。因为受到统治者的推崇,所以也对中国的文化性格有很大的影响,"不争"也成为中国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比如,人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就是道家"不争"思想的最好体现。
儒道两家的"中庸""不争"思想,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
而上文所讲的儒道两家"中庸""不争"的思想,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一方面,汉民族喜好和平,不喜欢征战,也抵触穷兵黩武的扩边战略。比如,在处理民族关系的时候,不喜欢武力征服,而是喜欢"修文德以睐之"的怀柔政策,经常用不动刀兵的"和亲"策略来稳定边关的安宁。即便是发生冲突,中国人也喜欢"先礼后兵"。
另一方面,中国历史上的对外战争多是抗击侵略的被迫应战。即便是遇到异族入侵,所采取的的对策也是退让妥协为主。历史上的宋夏之战、宋辽之战、宋金之战,便是最合理的诠释,宋辽之战,宋朝是获胜方,仍然给了辽国每年三十万的岁币。即便每朝每代都有能征善战的大将,但是中国的统治者仍然倾向于偏安一隅来获得和平,比如南宋岳飞善战,但是南宋统治者却不重用他。故此,中华民族战胜异族的方式,不是武力致胜,而是喜欢用文化来同化对方,比如清朝入关后,就被同化了。
再者,这种不爱武力致胜的文化性格,才形成了历代普遍重文轻武的现象。比如,宋朝的一个大儒叫张载,年轻的时候特别谈论兵事,范仲淹跟他说"儒者自有名教可乐,何事于兵,"直接导致张载弃武从文。同样,一般老百姓心中崇拜的也不是战功赫赫的猛将,而是文武并能的儒将,比如人们对于张飞的态度多是戏谑,而对于诸葛亮的态度则是佩服和敬仰;百姓所尊崇的帝王,也不是成吉思汗那样的霸主,而是德徕天下的尧舜。最后,"中庸""不争"的思想,还形成了中国人注重节制、求稳、老成持重、世故圆滑、退避居中、明哲保身、适可而止等等警言。这都是中国人和平文弱文化性格的表现。
中国中庸和平的文化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而中国中庸和平的文化精神渗透到在文学艺术的创造中,形成了中国文化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中和之美"的具体特征是平淡和婉的审美,在中国古代艺术的精髓——诗歌艺术中,它表现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风格。比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虽然远离朝堂,但是仍然过得惬意。中国文化艺术的代表琴棋书画等等,都是蕴含宁静悠远的中和之美,书画有留白,琴有余音,棋本就是节制的艺术。所以,中国代表思想塑造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的思想原则,而这种"中庸""不争"的文化精神,铸造了中国人和平文弱的文化性格,进而形成了中国文化艺术特有的中和之美。
西方价值观的"利"与"力"与中国的农耕文明不同,西方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西方海洋文明以个体商业活动为经济基础,使得西方社会的人始终把"利"与"力"放在首位。如此一来,西方的社会,最注重的是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得失,在价值取向上也倾向于个人的肯定。但是个人利益的多少,取决于经济实力的多少,需要人们在竞争中击败对手,获得坚实的实力做后盾。于是,便形成了西方文化精神的典型特点:"崇力"、"竞争"。
西方文化精神,奉行功利主义的原则
首先,西方文化精神,奉行功利主义的原则。如上文所说,西方的社会价值注重个人利益的得失,对他们来说,合理地趋利避害,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是毫无争议的个人追求。比如,哲学家穆勒就提出:"幸福就是人类行动的唯一目的,而促进幸福,便是用以判断人类幸福的一切标准。"经由此,西方文化倾向以是否有用来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前提,这也是受上文所提到的西方商业的影响,西方的海洋商业文明,为功利主义下的自由竞争提供了依据,毕竟商人的特性就是"自己功利的最大化"。
西方文化精神,推崇强烈的竞争意识
其次,西方文化精神,推崇强烈的竞争意识。由于上文提到的西方文化中的利己主义,加上商业文明中的经济活动和商品价值是会经常变换的,以及西方的商业文明是以个体为生产单位的,并不依赖家族,欧洲人与人之间不重亲情关系感薄弱,互相竞争是常事。同时西方国家的前身城邦的建立就是多种族的杂居,没有中国安土重迁概念,也让人与人之间可以无顾虑的互相竞争。
西方近代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是将竞争意识发挥到了极致。在生死攸关之际,商场上的和平交易,也会演变为真刀真枪式的对抗。比如,城邦与城邦之间的吞并,宗教之战时的血腥。连改变欧洲中世纪历史的"文艺复兴运动",其根源也是新兴的银行家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生。
所以欧洲的文化中,强烈的竞争意识从古至今都在,比如早期的建立殖民地,以及直到现在欧洲一些国家的边界线都在不断改变。只不过,商业的竞争到战争的对抗和征服,西方文化中的竞争意识发展为了好勇尚武的冒险精神。比如后世的"骑士精神"、就是尚武精神的遗传。这些都是西方文化中推崇竞争意识的表现。
西方文化精神,盛行对力量的崇拜
再者,西方文化精神,盛行对力量的崇拜。与中国与外族交往时,喜欢"以文德以徕之""推崇德徕天下圣王"的观念不同,西方人所奉行的是以力服人的强权统治策略。故此,实力成了西方人竞争中国的重要条件,也形成了西方文化中力量崇拜的传统。比如,西方文化中受到推崇的人物,都有超越常人的力量:宙斯用武力推翻了自己父亲的统治,赫拉科斯勒用自己的英勇完成十二项伟大的功绩。
总之,西方人把勇敢和有力量,看作是极大的美德。因此,西方历史上那些勇武的君主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比如,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拿破仑,都是 武功卓著的将帅和君主。以至于对武力的崇拜渗透了西方后世的生活中,他们喜欢强壮健美的体魄,也愿意为此付出精力。比如,经典的雕塑《掷铁饼者》,宣扬的就是力量之美。这些都是西方文化精神中盛行力量崇拜的体现。
西方"崇力尚争"的文化精神,形成了西方文化艺术特有的崇高之美
最后,西方"崇力尚争"的文化精神,形成了西方文化艺术特有的崇高之美。"崇高之美"表现在西方艺术中的激情、力量特征,比如,米开朗琪罗的《大卫》,表现的就是男性肌肉的强健和勇武有力,是西方艺术中"崇力"的体现;《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两大家族的决斗是一大特色,也是西方文学中"悲壮""尚武"主题的体现。西方的艺术中,人类对于命运的抗争,以及雕塑美术中的阳刚之美,都是与中国艺术中的"中和之美"完全不同的艺术特色。所以,西方的海洋文明塑造了西方"利己主义"的价值观,而这种"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塑造了西方文"尚武崇力"的文化精神,进而形成了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崇高之美"。
中西方不同文化精神的形成原因比较中西方不同文化精神的形成原因,可知,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精神,是因为中西方的文明类型不同,才形成了中西方各具特色的文化精神。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精神,形成了各自文化中的价值目标:中国文化以"中庸和平"为价值目标,西方文化以"崇力竞争"为价值目标。中西方不同的价值目标,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精神,塑造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性格,最终影响中西方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审美。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