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进行实验的时候,系统给我的自由度还是很高的,我头脑中的任何想法都能借助模拟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的面前。不过阿棍还是不断告诫我,超级计算机的运力也是有限的。据说有位科学家的大脑试图构建一个超级粒子加速器,其直径甚至超过了地月距离,科学家的想法是好的,想在虚拟世界里探寻宇宙的终极奥秘。但要建设这么一个超大型设备所需要的资源,即使那些资源不过是一串串数据,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更何况那样一个大型粒子加速器一旦开工,所释放的能量差不多能让整个实验系统崩溃。我没有那么高深的知识,也没有强大的野心,我利用系统做过的最离谱的事也不过是造了几枚一亿吨当量的大炮仗,隔几分钟放了一个。虽然并没有造成什么特严重的后果,但据阿棍说,当时系统的监测设备警示灯亮的跟圣诞树似的。
因为放炮仗的事,我被实验人员教育了很久,那阵子我想什么,耳边回荡的都是实验人员为我播报的实验须知,经过二十四小时的连续不间断轰炸,我意识到了错误,郑重承诺以后绝不干任何可能威胁到系统安全的事。慢慢我发现,即使不造大伊万系统也是很好玩的。比如我曾经花费了系统内部尺度近七年,也就是差不多现实尺度下一天的时间建造成功了布尔博士心心念念的巴比伦大炮,当这门口径350毫米,长度150米的巨炮发出震天动地的怒吼,将重两吨的实验载重送到近层空间的时候,我的眼角止不住流下热泪:是的,无论是从经济性、实用性还是建造难度来说,制造这门大炮都不如研发运载火箭,而我竟然在这么一个项目上耗费了这么多精力和资源!这件事让我开始觉得,落不到实处的情怀之所以会被抛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意义的损耗对于生存和延续而言太奢侈了。
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利用系统做一些历史重构的游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穿越。但玩过几次之后就再也不玩了,因为我发现历史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强行干预历史犹如拦河筑坝,投入的资源少了,就如同朝激流中扔石头,能激起一道浪花,然后一切恢复如初。而投入足够改变历史走向的资源过多则意味着系统告警装置会亮的让我再经历一次无间隔警告。我的第一次穿越中,我准备了一支包括作战人员、后勤保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各学科研究人员在内,总计二十万人的庞大远征军团回到战国晚期。穿越开始之前我的设想是依靠机械化军队地空一体协同如砍瓜切菜一般荡平七国完成统一,然后横扫欧亚大陆做回自己。但真正开始着手准备的时候,我发现这样一次大规模的跨时空远征行动的复杂程度完全堪比一场大型战役。
老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光是二十万人按每人每天天一斤半的食物消耗计算,一天就需要一百五十吨的物资。以战国时期的农业种植水平,短期内基本不存在从当地征收补给的可能,我们至少要准备一年的食物储备。像肉、禽、蛋以及的生鲜品需要冷冻设备,维持冷冻设备运作又需要电力系统。维持人员健康和开展战场救治需要大量的药品和医疗设备,很多药品需要专门的冷藏设备,医疗单位需要建立专门的无菌场所。各种机械化作战装备、各种型号的车辆、各类机械设备所需要的弹药、油料、零备件,以最乐观的估计也得准备足够五年的用量。虽然系统的运转效率比现实世界略高,但光是前期的准备工作就耗费了系统尺度下的近十个月。这十个月里所有人都是在超负荷工作。研究人员们埋头在古籍资料中查阅我们穿越目标时间的气象、地理和水文资料,并绘制出可用的大比例地图。参谋们根据研究人员给出的结果筛选出预备登陆场,并根据登陆场地形地貌特点制定出现场调度和警戒方案,划分出包括生活区域、工作区域、医疗区域、物资存储区域、部队集结区域。
登陆场必须满足空间开阔、水源便利、并且尽可能要远离居民聚居区等条件,否则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员装备,生活生产用水也会是大问题,我们不仅有二十万人,还有那么多装备也是用水大户呢。至于要远离居民聚居区,则是社会研究人员专门提出来的,我们和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居民无论是在语言、文字还是生活习惯上都差异巨大,于他们而言突然出现的穿越者其实和入侵的异族没什么区别。即使我们携带着现代化装备不至于在与当地居民的冲突中吃大亏,但即使是在异时空,也必须避免向普通民众开枪这种恶行。最理想的情况是我们能找一个满足登陆场要求的无人区域建立宿营地,但是想一想都不可能,满足宿营需求的地方无论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大概率会是居民聚居区。
不解决好宿营地问题,无处宿营可不光是没地方睡觉那么简单,而是意味着在最初的那段时间里我们宝贵的装备、物资会缺乏合适的场地而无法妥善安置,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警戒兵力无法合理布置,到处乱哄哄的顾此失彼。没有稳固的基地,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脆弱得如初生的婴儿一般。一场洪水、本地居民的一次哄抢或是放把大火就足够让我们喝一壶了。我突然发现,作为统帅我需要关注的从来都不是怎么布置兵力兵器,怎么去跟敌军作战,这些事情交给上校们和他们的参谋队伍就好了。作为统帅,我需要关注的反而是所有人的吃喝拉撒睡问题,这些看似针头线脑的问题解决不好,队伍会无处立足,进而引发人心动荡严重一点甚至会导致内部分裂,这时候再出点困难和危机队伍要么树倒猢狲散,要么有人借我的脑袋安抚人心。
但对于参谋们来说,宿营地这种事根本就不算问题:先根据纸面数据做好遴选,再派出先遣部队实地侦察勘验,建立登陆场,登陆场营建完毕后,人员和装备入驻就可安全无虞了。根据初步筛选,我们选择的登陆场位于济水源头,黄河北岸,北依太行,西距王屋,本是富饶之地,但因其为四战之所,战国中期以后成为军事重镇。参谋们对此的解释是,想定要求是尽量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跟当地驻军的冲突不受此限制。且在我们选择登陆的年代,该地所属的魏国正在强秦的步步紧逼下自顾不暇,这对我们后续的经营也大有益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