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周一书”计划」三国史话

「我的“一周一书”计划」三国史话

首页卡牌对战流浪三国更新时间:2024-04-29

1

我是一位学历史的人,说实话,起初进大学的初衷并非想进入历史系,怎奈,造物弄人,因分数不及,遂从政治学调剂到了历史学。

要说对这门学科有多大之心力和兴味,到现在,我都还可坦白言之,无多兴趣,以至于大学期间,除了凭借年轻时非常之记忆,强识一二以应考试之外,再无多少见识。

不过,一门学科当有一门学科塑造之精神,所以,多年下来,历史还是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留下历史学生特有的气息,气息一,性渐沉稳,个别甚而至于沉闷。前段时间,跟单位同事聊天,自嘲曰:“我是90后的出生,80后的心态”,他们笑曰:“不不不,你是90后的出生,70后的心态”。为何会出此言,大而概之,是目前从事之职业,人员流动颇为频繁,而我是唯一同是90后,却坚持6年之人。

我也在反思,为何如此,是利还是弊?大抵的缘由有两块,一块为家庭之教育。二块为历史之根脉。我们虽未真正学深历史,但却被历史文化所影响,在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不自觉。

气息二,人渐坦荡,乐于守中。历史让我们看透兴衰,生命的逝去、事件的演变,在浩荡的历史中,如秋之秋叶,春之春花,这朝开来那朝败,人生诸事不顺遂,其为一点一刻之事,心念重,则此刻痛。心念不重,便诸事通。历史教人,悟透人生真谛,不纠结于一得一失之间,能把人生过得更豁达。

2

这是读完《三国史话》后,突然想到的一点提前话,跟这本书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却是这门学科真实赋予我的精神和影响力。

《三国史话》是吕思勉先生的,览毕,首要最大的感悟是这是一部拨乱反正,去伪存真之作,将平话(即小说)《三国演义》的诸多不实之处进行了校对,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先生不但对小说有自己的看法,还对《三国志》《后汉书》等这样的正史也持怀疑态度,对书中记载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批评。比如他认为《三国志》的作者是晋朝人,自然在记录蜀、吴两个政权的事件时,带有很多偏见,不能尽信。

他还对“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提出了异议,他认为历史上的事件是没有一件是相同的,之所以我们认为是相同的,那是因为我们察之不精,加上古人撰书不可能不夹杂国家和立场情感,致使事件偏离真实情形。

那这样说,我们是不是就没法搞清楚真实的事件了,他又提出,我们学史当有二点要注意,其一,我们学习历史的重点是学习历史中的道理,并不需要局限于事件,历史上的事件很多,我们不可能全部了解,只需了解这一道理形成背后的事件即可。如司马懿为何能够成功?有哪些因素成就了他,有哪些事件是他成功的关键即可。

其二,了解事件,需多方印证,不可偏信,认为是正史就一定是正确的,同时,要从当时的文化、社会的境况去自下而上去了解当时的决策和事件,不能单就正史上自上而下去看问题,政治始终是上层的东西,要了解古代的社会,还是需搞清楚社会的基本情况,才有可能了解到真实的三国。

3

《三国史话》从宦官、外戚、黄巾入手,分别专章讲述始乱之由,宦官章我认为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宦官起初并非就是指被阉割的人,宦字本义是仕或养,仕就是做公务员,在公务员中学习做人、做事的知识何学问,就是宦。养是贵族养的门客或门客们以奉养他们主人为职务,就像嫪毐那样,门客千余人,贵族会养,皇帝是贵族之一,自然皇帝也就会养,皇帝养得为他私人服务的门客就称为宦官。但是皇帝还怕宦官跟妃子通奸,于是就慢慢倾向于选择阉割之人了。

外戚章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将外戚跟亲戚做了区分,亲戚在古代是指男性一族,称为宗室,女性一族则称为外戚。纵使女性嫁入男性,宗室跟外戚之间矛盾也不绝于耳。而皇帝的兄弟大多不在身边,最亲近的就是从小陪伴长大的宦官。

自古皇帝多无本事,因为他们生长在宫禁中,对社会了解极少,那些宦官呢,本来就是没啥知识水平的人,皇帝长期受其熏陶,自然也不会多贤良,稍微有点主见,性格跋扈的,努努力,就能成为称颂之君。皇帝一旦喜好玩乐,那完了,宦官专权就非不能如此了,由是,宦官跟外戚在宫廷里的利益就有了直接的冲突。跟朝堂上那些士大夫的利益们也有了很大的冲突,所以无论内外都很讨厌宦官,欲除之而后快。

宦官虽然专权但无兵,宦官借助的是皇城的信仰,料定各地诸侯不敢轻易进攻皇城,因为进攻皇城就意味着谋反。外戚就不一样了,一般外戚,尤其是皇帝倚重的外戚手里是有兵权的,所以汉灵帝死之前就在全国设了8个都尉,都尉是管兵的,让蹇硕任这个8个都尉的头头,确保他能顺利立皇子协。

然而,灵帝忽略了一点,其一,整个社会自上而下都讨厌宦官,认为他们是贱下之人。兵士并不愿意听他们的命令。其二,蹇硕所募的兵都是新兵,但朝廷内外还有很多老兵,他们只听原来将军的命令,因为将军才是名正言顺的带兵统领。

所以,蹇硕刚开始只能由着何进立了皇子辩,何进这会儿以为定下来,就没啥事儿了,对宦官放掉了戒心,哪知蹇硕还是骗了何进进宫将他*了。袁术继而又*了蹇硕等一帮宦官。

4

董卓也乘机进京,董卓的兵是凉州兵,是半开化状态的兵,有记载说,他在一次宴会上,将诸多敌人的手脚砍掉,眼睛挖了锤烂,还吃饭、欣喜如常。足见其野蛮。董卓兵到了洛阳之后,毫不约束手下,因为他本人就是如此,到处烧*奸淫,又有记载,说他的兵遇到民间搞社祭,很多男男女女围观,他的兵就把男的全部砍头挂在车上,女的全部拉了回去。董卓到了洛阳之后,袁术等人就逃回去了,号令天下讨董,于是,天下便大乱了。

黄巾在这场乱局当中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剿灭了。主要原因是军队没有组织性和系统性,缺乏训练,领袖也没有明确的计划安排,再加上统帅能力不足,导致的战略失误。不过,五斗米教的教义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在民间都有星星点点的传播。

接下来,吕思勉先生还从当时的地理环境,如当时的十二个州,每个州的地理位置在现在的什么省,负责监察的刺史怎么演变成为有实权的州牧?三国中著名战役的进军路线是怎样的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论述了赤壁之战的真实情况,刘备被逼到穷途末路时如何迎来转机,跟孙权联手,击溃曹操。曹操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分析。我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因为要说的话,几万字也叙不完,具体的还是将悬念留给大家,希望大家自己去寻找感兴趣的答案。

最后说上点感悟,第一,书中人名、地点繁多,每一章需细读几遍,才能理清大致脉络,包括整本书一样,都需得反复读,才能形成框架。第二,读时一定要心情,慢慢地去品味,感受历史的魅力。第三,要认真记录,反复记忆,否则读而无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