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官渡破袁
理想:剪除最强对手,统一北方。
现实:敌方的内部矛盾和无能给曹操送上一份大礼。
史*载的官渡之战与《三国演义》所描述的大不一样,还是那句话,我们是就小说说事,按《三国演义》敷陈的来评述。袁曹官渡相持,袁军兵多粮足,曹操则军粮不继,利在速战。谋士审配的确想了一些好主意,例如:在曹营周围垒起小土山,让弓箭手在小山上不停地向曹营放箭,这一招让曹兵叫苦不迭;又向曹营掘地道,使数量不多的曹兵面临重大威胁。这两招被曹营谋士刘晔破解了。虽说如此,曹操并没有解除危机,相持一两个月,军粮告罄。曹操写信给留守许都的荀彧,让他一决进止,这是考验大智慧的时候!荀彧告诉曹操,此番官渡之战,曹兵是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胜,必为所乘。若扼住咽喉,使其师老兵疲而不能进,必生变数,斯时可出奇制胜。当然,荀彧没有给出必胜的计谋或规划,他只找准了一个问题;决不能退!袁营有没有具体规划呢?有!出发前,谋士沮授就说,我军多而勇猛不及曹军;曹军勇而粮草不及我军,我军利在缓守,敌军利在速战。旷以日月,曹军必败。在曹军岌岌可危之际,袁绍的谋士许攸逮住了曹营派往许昌筹粮的使者,于是星夜来见袁绍,要求分兵袭许都。可以说,出发前与相持中的这两次谋士献策都可能要了曹操的老命。可惜,颟顸的袁绍不听,为什么不听?两个原因,一是他本来就是个没主见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有利战机;二是袁营中矛盾重重,沮授与田丰算是比较优秀的两个谋士,可是,审配与郭图偏与他们为敌,而袁绍更愿意听后者的意见。《三国演义》上写的袁兵数量是七十万,曹兵是七万,如果只是轻微智障,也能大致猜出胜负---很不会用兵的人,不必开战,就是团团围住,也能困死你。曹与袁相比,优劣立见:袁绍自己无主见,又不善用人;曹操英武睿智,且善于用人。官渡战场找个关键词,那就是粮食!粮食至关重要,袁军乌巢屯粮之所当用重兵良将守护,可是老袁用的是好酒误事的淳于琼;得知乌巢失事,张郃提议与高览去救应,谋士郭图却主张袭击曹营,以为曹营空虚,必不为备;一个高级谋士竟对敌营统帅缺乏了解,而袁绍对这样三脚猫功夫的谋士却信任有加,真是咄咄怪事!结果,乌巢没有得到及时救援,打曹营反被痛打。
官渡之战的胜利给曹魏帝国行了一个奠基礼。诸葛亮说:“操能克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对极了。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昌,占据了一个十分有利的位置,但是,天下兵交方始,割据一方的诸多势力都不容小觑,但是曹操对这些人认真分析之后认为,不足以与他比肩。他认为,修理这些家伙只是时间问题。第二十一回,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在刘备历数众人之后,曹操摇头,把袁绍,袁术,孙策,刘表,刘璋一一否定,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这段话是自白,是理想宣示。但是,他排除有势力有地盘的诸位,却把一文不名,寄居曹丞相掖下的刘玄德与自己相提并论,有这事吗?小说上写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也是这样写的,姑妄信之。以曹操之智谋权诈,绝不会把自己眼中的唯一英雄放虎归山,刘备会永远呆在许昌,好吃好喝,无兵无卒。所以,如果不是曹操把话说错了,就是他把放刘备的事儿做错了。我插上这一段,是说雄才大略的曹操对天下大势成竹在胸,唯一的失误是对刘备评价过高。其实,“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这几句话是罗贯中说的,不是曹操说的,那么,“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就可能有另外的玄机,是试探,是震慑,还未可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