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休(205-245年),字叔嗣,徐州彭城国彭城县(今江苏徐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北方侨寓士人后代,东吴重臣辅吴将军张昭长子、奋威将军张承之弟,后为东吴大臣、将领。
东吴侍中张休(影视剧照)
张休父兄本出身于北方望族-彭城张氏,后来其父张昭和其兄张承一起寓居江东,并入仕孙氏兄弟,张休出生后是以成为侨寓江东的世家子弟。
魏黄初二年(221年)八月,孙权被魏文帝册封为吴王,不久孙权册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孙权为孙登选置鸿儒以为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和陈表等人得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
吴黄武三年(224年),刚届弱冠之年的张休即被孙权任命为太子中庶子,以家传《汉书》传授孙登,与诸葛恪、顾谭、陈表一起号为“太子四友”。
张休初为太子右弼都尉(漫画)
黄龙元年(229年)四月,孙权在武昌(今湖北鄂州市)登基称帝,册立王太子孙登为皇太子。又升任诸葛恪为左辅都尉、张休为右弼都尉、顾谭为辅正都尉、陈表为翼正都尉。
黄龙二年(230年)后,孙权时常狩猎,而且每每到黄昏才回来,张休于是上疏劝谏。据说,孙权对张休的上疏很满意,并向其父张昭展示张休的上疏。
嘉禾五年(236年)三月,张休之父张昭去世,由于长兄张承已因有功而另封都乡侯,因而张休世袭了其父娄侯的爵位。
张昭去世,张休嗣爵(画像)
赤乌四年(241年)四月,孙权再度攻略淮南,命令卫将军全琮统帅吴军北上决开芍陂(今安徽寿县南),又命令诸葛恪攻六安、朱然攻樊城、诸葛瑾攻柤中,以策应行动。当时,张休与顾谭之弟顾承也一同跟随全琮出征,后来与魏将王淩在芍陂交战。一开始全琮军队失利,魏兵乘胜消灭了五营将秦晃的部队,托赖张休等人奋力迎击,才牵制住了魏军。这时候,全琮长子全绪、侄子全端等人率军出击,趁机击退了王淩。
赤乌四年(241年)五月,太子孙登病故;六月,吴军在芍陂之战最终无功而返。战后论功行赏时,由于张休等人起到了牵制敌军的作用,因而获得了比全绪、全端兄弟更大的官职。史载张休被加为侍中,后拜羽林都督、平三典军事,又迁为扬武将军。而全绪、全端等人则只升为偏将而已,这就招致了全氏一族的嫉妒和怨恨。
“芍陂之战”形势图
赤乌五年(242年)正月,由于太子孙登临终举荐,孙权立三子孙和为太子。同年八月,应群臣多次所请,封四子孙霸为鲁王。虽然孙权册立孙和为太子,但他也很宠爱孙霸,所以鲁王孙霸的待遇几乎和太子孙和没什么区别,二人由此渐渐不和。
这就爆发了东吴中期著名的“二宫之争”政治事件,朝中大臣亦分为两派,分别选队支持太子和鲁王。其中,陆逊、顾谭、朱据、诸葛恪、滕胤、施绩和丁密等人支持太子(多为江东士族),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孙弘和杨竺等人支持鲁王(多为宾旅流士)。很显然,顾谭一族为太子孙和一党,而全琮一族属于鲁王孙霸一党,与顾氏关系亲密的张休自然也难逃全氏的攻击。
张休在“芍陂之战”颇有功劳(漫画)
赤乌七年(244年),全琮父子借着上次“芍陂论功”事件,趁机多次的向孙权进谗言。他们称张休、顾承与负责论功的典军陈恂有私下往来,因此陈恂故意添油加醋增添了许多功劳。然后,张休、顾承得到了更多的奖赏,孙权听后信以为真,即将张休、顾承下狱,顾谭也因连坐下狱。
赤乌八年(245年),孙权作出最终决定,将张休、顾承和顾谭一起发配交州。时任中书令的孙弘,为人阴险狡诈,张休向来很讨厌他。此时,孙弘见张休被处罚,便趁机再进谗言,张休遂被赐死,时年四十一岁。
张休最终为孙弘谗言致死(漫画)
张休是东吴出色的“红二代”,无论在小说还是正史中,他都与诸葛恪齐名,一起作为太子的左辅右弼,读者应该非常熟悉。他的一生事迹不多,除了辅弼太子外,最著名的就是“芍陂之战”了,却因史料缺乏而语焉不详。然而,这位出身名家、事迹不多的秀士,堪称东吴下一代不可多得的人才。从“芍陂之战”的只言片语中,我们也能看出他和顾承这些后起之秀还是颇有些才能的。可惜,这样的出色的后起之秀,没有死于敌人之手,却死于自家内乱。哀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