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时代顺序为构架,全面梳理天水地区的神话传说、人物名胜、风俗美食,前所未见独家专供,是您深度了解天水的小小百科全书。
~ 序 言 ~
在天水,我们不谈论历史,这里就是历史的本身,从大地湾一画开天到秦六世之武烈,华夏民族以汉为名绵延至今。古老的文明日新月异,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用更科学更开放的态度来讲述崭新的传奇。
拙作将近两万字,预计阅读时间一小时。
~神话时代:大地湾~
距今一万二千多年前,为了躲避末次冰期的严寒,原本生活在腾格里沙漠的古羌人类族群开始迁徙,最终定居在天水秦安大地湾一带富饶的渭水河边。
大地湾人发现在夜空中央,有颗明亮的星星基本不动,当其他星星围绕着它转动到不同的位置时,自然界的气候也会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姑且称之为四季。
在佛教传入和道教巫术化之前,中国前几千年里最高的神祗就是这颗夜空中最亮的星,周朝时叫太一,汉朝时叫紫微,现在我们管它叫北极星。
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通过长达近千年的观察,逐渐掌握了季节周期性变化的大数据。为了讲述自然运行的规律,大地湾人还制造出春夏秋冬四季的模型河图。这里的河,并不是黄河也不是渭河,而是天空中的银河!
为进一步完善河图,大地湾人又发明了卦,用来在白天观测太阳的运行轨迹。卦字左边的圭是带刻度的棍子,可以插在地上通过光影变化监测太阳。右面的卜字,表示影子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画上一个标记。《周礼》: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
先民们把对太阳轨迹的观测结果总结成《易》,易字上面是日,下面的勿是指太阳运行的轨迹(影),易也是阴阳理论的开端。
随着部落不断的迁徙,观测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易也在改变。现在已知的有《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前两部早已失传,但三者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区别只有乾(太阳)的位置变化和随之改变的排列顺序。
大地湾先民们凭借实地观测和分析思考,发现了星星的位置、日影的长短和四季的交替之间的内在联系,创造出冬至和夏至的概念。农耕生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们播种谷物,驯养畜牧,食物的来源变得稳定。
科学的耕种带来更多的粮食,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生产协作、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社会形态开始蓬勃发展,大地湾带来了华夏文明的第一缕曙光。
~神话时代:伏 羲 氏~
距今七千多年前,大地湾文明达到了高峰,先民们在清水河沿岸兴建了大量的聚居点,盖起豪华的会堂和高大的祭台,他们把自己的首领称为:伏羲。
伏字左人右犬,人与兽相伴,标志着人类降伏野兽,畜牧业开始发展,即伏羲执伏牺牲的本意。羲字上羊下我,伏羲氏头戴羊角冠手持长戈,意味着他不仅掌握了部落的祭祀权,而且也掌握着部落的战争权。
从司马迁《史记》中首创的伏羲二字来看,伏羲氏的时代是农业和畜牧业发端的成熟期,大地湾部落联盟已经从母系氏族的松散结构,转变成了父系氏族社会的国家雏形。《道藏·洞神部》说:教民伏羲,因以为号。
对伏羲的相关记载中有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和民始开悟,知有父子之亲的说法,也从侧面说明了伏羲的时代正是母系氏族的无配偶观念向父系氏族的家庭生活方式过渡的重要阶段。
传说伏羲的母亲 华胥 ,出生于华胥国, 蛇身人首有圣德 。她在 雷泽 (汉中市略阳一带巨大的山间湖泊,古称天池大泽)边踩到了巨人的脚印后*,怀胎十二年后才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代有十二年为一纪的说法,所以天水也被称为 成纪 。
我们现在看到的伏羲形象,大多手捧带着八卦的阴阳鱼太极图。太极的名字出现得很早,但在早期的文献中没有太极图的样子,目前已知最早的太极图见载于南宋张行成《翼玄》,被称为易先天图,与现在的太极图基本相同。
带阴阳鱼的太极图出现得更晚,明初赵挥谦在其《六书本义》中首次对外公布,并命名为天地自然河图,称它为万世文字之本原,造化之枢纽。清初胡渭在《易图明辨》中,首次称阴阳鱼图为古太极图。
太极图的真正起源,赵挥谦说得之于青城山的一位隐土,胡渭又说是北宋初年陈抟老祖传给邵雍的,据说曾刻在华山石壁上。阴阳鱼并非我们首创和独有,世界各大文明的遗迹中都发现过带有类似图案的器物。
目前最早的伏羲画像,出土于新疆吐鲁番附近的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画面上伏羲和女娲手持规矩,四目相交肩手相依,蛇尾紧紧地缠绕在一起。这标志着在社会生产技术大发展的同时,人们已经找到了改造自然的方法和尺度。
伏羲氏的传奇才刚刚起步,在遥远的东方,东夷人把崇拜太阳的太昊信仰和崇拜季风的神鸟信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凤文化,即是中国人最早的姓氏风。
西周初年,秦人的祖先恶来带着忠于商汤的东夷人,被周公旦流放到了甘肃天水甘谷县西南边的朱圉山一带,随之而来的还有东夷人的风姓与太昊信仰。
在天水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地湾文化和东夷文化神奇的相遇,并且反复的融合与同化。随着秦人统一六国,东方青帝太昊伏羲氏的说法终于被固定了下来,薪火相传绵延致今!
成书于秦帝国建立前夕的《吕氏春秋》,是最早把东方,青帝,太昊和伏羲氏合而为一的文献记录。
更多内容: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伏羲爷
~神王时代:炎帝和黄帝~
大地湾农业蓬勃发展,带来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排泄物以及不恰当的处理尸体的方式,严重污染着水源和空气。早期畜牧业人畜共生则给病毒的扩散提供绝佳的机会,动物加速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也给人类带了可怕的灾难。
面对无法抵御的灭顶之灾,伏羲氏族首领少典当机立断,她分割了庞大的大地湾部落联盟,开始迁徙寻找新的定居点。
联盟中的有熊氏依然从事畜牧业,他们在距离大地湾不算远的天水清水东七十里处开辟了新的聚居地。
烈山氏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历法知识,他们沿渭水流域向东方前进,穿越过巍峨的秦岭山脉,去探索之前从未有人到访的土地。
他们最早在宝鸡市古姜水流域定居,所以以姜为姓。后来又沿着古姜水汇入渭水的路线前进,最终到达陈地(河南淮阳),烈山氏竖起伏羲氏的旗号,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千年的统治之路。伏羲氏 生于成纪,定都于陈。
大地湾先进的农耕方式,开始在关中平原这块最适宜播种的土地上蓬勃发展,烈山氏也因此被称为神农氏。
发展壮大后的神农部落开枝散叶,数不胜数的小部落在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奉神农氏为共主,这个松散的农耕部落联盟首领被称为炎帝,以火为名,纪念烈山氏放火烧山,刀耕火种的历史。
据三国时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炎帝共传八世,第一代炎帝叫作姜石年,死后被埋葬在宝鸡常羊山。
距今五千年前,青铜器物开始频繁和集中的出现在甘肃地区,青铜比石器更轻便也更坚硬,人们可以用它来加工其他工具。很多人认为上古时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从来不曾间断,与铜器同时出现的,还有苏美尔人发明的车轮。
沉寂已久的清水有熊氏,率先接收到了车轮和青铜这些上古高科技,他们改称轩辕氏,也踏上了征服未知的旅途。
和炎帝当年走过的路一样,轩辕氏翻越过秦岭山脉后,在宝鸡市古姬水流域也居住过一段时间,因此以姬为姓。随后又沿着渭水一路向东,在陕西省正东部的大荔、朝邑一带,坐着羊皮筏子渡过黄河到达山西。
轩辕氏在山西西南部的夏县,融合了最早从事纺织业的嫘祖部落,又一起越过太行山,向东迁徙到今天的山西省南部运城地区解州市境内,古称涿鹿。
之后发生的炎帝和东夷蚩尤之间的战争,以及轩辕氏和蚩尤之间的战争我写在另一个故事里,与本文无关略过不提。根据《史记》记载,轩辕氏战胜蚩尤,驱逐炎帝后,正式加冕为黄帝。(轩辕)遂禽*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蚩尤和炎黄二帝一样,都是华夏民族的先祖,中国人自称黎民百姓,就来源于蚩尤率领的九黎部族。炎黄子孙是辛亥革命时才创造出来的词汇,都是后话了。
更多内容:
在天水,我们不谈论历史!
~春秋:老 子~
公元前485年,诸侯群起争霸,山海破碎礼崩乐坏,周王室被迫迁往楚国。已经九十多岁高龄的老子辞去了周守藏室之史的官位,打算西出函谷关返回秦地故乡,叶落归根。
函谷关的守卫尹喜善于望气,他看见老子带着紫气三万里从东往西而来,于是拉着老子不让走。老子百般无奈,写下了《道篇》,怕后人看不懂又加了注释《德篇》,合称《道德经》。主要讲顺应天道的道理,以及社会应该怎么发展,人们应该怎样约束自己。
尹喜似有所悟,便和老子一起回到了故乡秦地伏娲祖地(天水市麦积区伯阳镇兴仁村),古称秦州伯阳渠河北里。《抱朴子》记载:老子西游出散关逢尹喜,为向导,至伏娲祖地,留李姓。
元代时,天水市东伯阳渠建有奉祀老子和尹喜的柏林观和老子讲经台,山后十余里有尹道寺,称尹喜故里。殿前有楹联:华章九篇入百子,经文五千诵道德。老子西行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渭河中上游一带,天水秦州区的老君台、玉泉观,甚至远到崆峒山和敦煌等地,至今仍然流传着老子和尹喜的传说。
庄子在《养生主》里说: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老子死后只有秦国一个叫失的人前去吊丧,干嚎了三声就出来了。这是历史上对老子死亡唯一的记录,可见老子最终就死在了秦地天水。
李渊建立唐朝后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说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代。也因为老子在天水的原因,李唐后人均以陇西李氏自居。陇西李氏名列《姓氏录》,是公认的李姓第一!
更多内容:
老子在天水挺好的
~先秦:秦人~
距今四千多年前,一场猛烈的大地震把黄河拦腰截断,在现在的青海循化一带形成了纵深1.3公里、高于古黄河河道210米的超级堰塞湖。
黄河水被蓄积了九个月,水量达到120-170亿立方米!堰塞湖崩塌后,大洪水汹涌而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几乎被瞬间淹没,整个北方大地一片汪洋。
大禹和他的朋友子契、后稷、伯益一起挺身而出治理洪水。治水工程结束后,这四个好朋友也各自干出了一番事业,分别成为了姒姓夏族、子姓商族、姬姓周族、嬴姓秦族四大王朝的祖先。
更多内容:
大禹治水,男人们的故事
先是大禹的后人姒姓夏族,建立了夏朝政权;接着是子契的后裔子姓商族驱逐了夏人,建立了商朝政权;商朝又被后稷周族颠覆,姬姓建立了周朝;最后是伯益的后代,嬴姓秦人兼并了大周列国,建立起了秦朝。
武王伐纣时,伯益的后代飞廉和恶来父子正带着商王朝驻扎在山东地区的主力军队讨伐东夷。飞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年纪还小,所以并没有一起出征。
商朝灭亡后,飞廉恶来被周公旦、姜子牙统帅的周军击败。在告祭了纣王在天之灵之后,飞廉拔刀自*。烈烈煊赫的商王朝,在六百多年的风雨历程后彻底灭亡了。
恶来逃亡到商王朝最重要的诸侯国奄yan(今山东曲阜),后来又因为参加了三监之乱,被周公旦再次击败。带领着商朝遗民的恶来和奄国的原住民东夷族人一起,被流放到比周人发祥地岐山更西更遥远的陇西大山之中:邾zhu,邾就是今天天水甘谷县西南边的朱圉yu山。
朱圉山附近的毛家坪秦文化遗址,年代可推到西周早期,再结合清华简的相关记载,可以断定这里就是恶来西迁的第一站。
这些流放者和他们的后代为了生存,在天水和礼县盐官一带和西戎族征战了三百多年,直到了大骆(赢非子的爸爸)时期,才得以把盐官的盐矿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并且以此为根据地为周王室牧马。
公元前897年,周孝王出巡陇西,看到赢非子不但抵挡了西戎入侵,也为周朝军队提供了优良战马。于是准许赢非子在邾地建立城邑,做一个有诸侯之实际却没有诸侯地位的附庸。这个只有方圆五十里的小小城邑被叫做秦亭,至此这些流放者的后代才被正式称为秦人。
秦人继续干着老本行,一边牧马一边和西戎死磕。战争很惨烈,秦人领袖不断战死。嬴非子的孙子,第一个获得周天子赏赐的礼器和大夫官爵的秦仲,就死在与跟西戎的战争中。
秦仲死后,五个儿子都跑去了镐京找周宣王借兵,可见这次的军事失利,差不多就等于亡了国,虽然他们也没什么国。周宣王大笔一挥,借给他们七千个士兵,秦庄公收复了秦亭后又收复了他太爷爷大骆曾经居住过的西犬丘,并且开始以西犬丘为新的定居地,这就是现在的礼县大堡子山秦陵的由来。
更多内容:
盐,秦人的征途!
~先秦:放 马 滩~
公元1986年,在嬴非子曾经牧马的天水放马滩,考古学家发掘出很多秦人的墓葬。其中出土的放马滩地图绘制于战国末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地图,在墓中浸水长达两千多年,仍完好未朽。
放马滩地图共七幅,画在四块木板上,其中三块正反面都画有地图,最后一块只有一面有图,没有画完。按其用途被分为政区图、地形图和林木资源图。
地图中的上邽县被写为邽丘,绘制的是当时天水地区的水系、山脉,道路、森林、城邑等信息,还特别注有各地之间的相距里程,与现代测量的距离基本符合,相当准确。
在放马滩还发现了西汉文景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长5.6厘米,宽2.6厘米,用墨线绘有山、川、崖、路,是西汉早期浇纸法制作的麻纸。
西汉时造纸使用浇纸法,工艺繁琐造价昂贵,纸是高档的奢侈品。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进了造纸术,发明了揭纸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纸张得已迅速普及,成为纪录华夏文明的优良载体。
放马滩还出土了大量秦汉竹简,其中有篇诡异的《墓主志》被认为是最早的鬼故事。还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第五个生肖龙本来是虫,虫就是蚕。
~先秦:上 邽~
先秦时天水被称为上邽,是秦武公征伐邽戎建立的县级单位。据说秦武公先建成上邽县之后,又向西连建了三座城池,向东也建了一座城池。这样五城相连的布局,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首创,主要是出于军事防御上的需要。
~秦朝:亚历山大的探险队~
公元前322年,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传奇远征最终止步于印度半岛,他把忠于自己的士兵分编成若干探险小队,继续前进去寻找世界的尽头和传说中的东方国度。
其中一支探险队沿着印度河流域北上阿富汗,穿过瓦罕走廊,翻越平均海拔超过五千米的帕米尔高原,横跨一千六百公里的塔里木盆地向东进入河西走廊,再走九百多公里后终于到达了甘肃东南的秦国,全程六千公里以上。
当时的秦国国君,是和亚历山大同年的秦惠文王,就是芈月她老公。彼时秦国刚刚经过商鞅变法,征服了巴蜀,成为单一集权制的国家,甚至颇有点军国主义的风范,占据着中国西部的半壁江山。此时距离秦惠文王的孙子的孙子嬴政统一六国,还要一百多年。
亚历山大探险队带来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马其顿重步兵方阵战术和伙伴骑兵战术,秦国人开始使用重步兵方阵正面推进、重骑兵侧翼迂回攻击的战术,很快就在争霸天下的历次战争中取得了绝对优势。
秦国人把亚历山大探险队的外教安置或者说禁锢在秦国的腹地,今天的甘肃天水、礼县和庆阳一带。秦历二世而终,他们的故事也随之烟消云散。
二百多年后,在亚历山大启程的地中海沿岸有了一个崭新的大秦国,那里的人坚称自己是秦人,相貌和衣着用度都和我们一样!《魏略》记载:大秦国一号犁靬,在安息、条支西大海之西,从安息界安谷城乘船,直截海西,遇风利二月到,风迟或一岁,无风或三岁。其国在海西,故俗谓之海西。其人端正长大,衣服车旗拟仪中国,故外域谓之大秦。
古希腊人并非金发碧眼,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黑眼睛黑头发。天水甘谷毛家坪和永昌县的一些村落,至今仍然生活着亚历山大探险队的后裔们。他们保留着与当地人不同的相貌,身材高大、头发自来卷、高鼻深目,也传承着和当地迥异的风俗,比如面朝西方的屈身葬制。
更多内容:
远方,除了遥远,还有故乡!
~西汉:汉 帝 国~
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和李信(李广的爷爷)攻灭赵国,末代赵王赵迁的弟弟赵嘉逃到代地(山西大同),自称代王坚持抗秦,两年后秦灭代,代王赵嘉被秦国俘获。
赵国的祖先是飞廉的另一个儿子季胜,和哥哥恶来不同,他选择了效忠周王室,季胜的孙子造父还和周穆王一起去昆仑拜会过东王母,《诗经·国风·老司机带带我》:造父携我,君佩服奢,女子姣容,以为好色。造父携我,与君相合,琴瑟交美,君子从德。
周穆王把造夫分封在富庶的赵城(山西省临汾市),是为嬴姓赵氏加入晋国,春秋末年三家分晋,赵氏独立后建立赵国。秦赵同宗共祖,所以秦始皇命令赵嘉全族迁徙到秦人发源的西垂故地,管理秦赵先祖的故都和陵墓。
赵嘉死后被埋葬在天水齐寿,坟冢被称为嘉陵,因此古人把发源于齐寿山的西汉水称为为嘉陵江。
齐寿山古称嶓冢,又名崦嵫山,被认为是日落的地方。《山海经》:鸟鼠同穴山,西南曰崦嵫,下有虞泉,日所入处。《史记》:日出东南隅,日落崦嵫山。《离*》:望崦嵫而勿迫,举长矢射天狼。
在公元前186年的武都大地震之前,西汉水在古阳平关(汉中宁强县阳平关镇)附近东流入汉中汇入汉江,古河道至今还在,但早已干涸。汉族得名自汉朝,汉朝取自刘邦的汉王,汉王则源于汉水,汉水就发源于天水齐寿山!
更多内容:
以汉之名,与天齐寿
~西汉:天 水~
西汉初年,叔孙通要按照阴阳五行的学说制订朝仪历法,刘邦召集群臣商议,张苍说秦朝时间太短不能算正朔王朝,所以汉应该排在周以后算水德,刘邦稀里糊涂的也没当回事。
地方官员为了拍马屁,上报祥瑞说上邽有黑龙冲天而起。于是刘邦下令在上邽建立天水祠,高高兴兴的自称是水德王,顺便把黄河也改称德水。过了一百四十几年后,汉武帝突然又想起了这茬,他进一步发挥把上邽郡改名为天水郡,这就是天水的由来。
~西汉:李 广~
李广,陇西李氏,天水秦安人,生于汉惠帝刘盈年间。爷爷李信是秦国名将,曾和王翦一起联手打遍赵、燕、楚、齐。荆轲刺秦后,李信还追*过燕国太子丹。
汉文帝十四年,李广以良家子身份从军,累计军功升为中郎,担任文帝的近侍官。汉文帝很欣赏他: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李广高超的箭法和强悍的战斗力名扬千古,最擅长小规模的攻防战,他历任上陇西、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太守,匈奴称其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汉武帝时期国力达到了顶峰,对匈奴的战略从防御转型到了进攻。李广明显疏于战略指挥上的大局观,他忽视情报工作,甚至连向导都不带,经常性的失期迷路贻误军机。远征匈奴的历次战役中,他再也没有胜利过,还连累了去救援他的博望侯张骞也被贬为庶民。
公元119年,汉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第七次远征。在这场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战役中,六十多岁的前将军李广再次迷路失期,在极度郁闷中自*身亡。李广死后,他儿子李敢迁怒于卫青,行刺时被霍去病射*,最后报了个打猎时被鹿撞死的结局,草草收场。
胜利,永远是衡量一位将领合格和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李广难封,原因不在于运气,就是因为他战功不够,结合政治军事两方面,李广也确实不够封侯的资格。与其说他是将军,倒不如说李广更像勇猛凌厉的骑士游侠,在不属于他的战场上,注定只能悲剧收场。
世人喜爱李广的传奇经历,少年时斩将夺旗勇武绝伦,月下射虎箭入岩石的奇迹,以及后来不堪受辱自*的结局,非常符合人们对于悲剧英雄的想象。司马迁在《史记》里给他独立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流芳千年的荣耀,令多少帝王将相也瞠乎其后。
他的孙子李陵被迫投降匈奴后,在塞外草原苦居终老,期间写成的《答苏武书》堪称千古名篇: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更多内容:
数风流人物,还看秦安
~西汉:赵 充 国~
西汉时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尼雅河流域,曾经存在过一个盛极一时的精绝古国,到东汉时改称鄯善,昙花一现后了无声息。
公元1901年,掠夺过敦煌古籍的英国强盗斯坦因,首次证实新疆和田附近的尼雅就是精绝古国的遗址。公元1995年,中日学者在尼雅遗址的联合考古行动中,意外的挖掘到一座东汉末至魏晋时期的夫妻合葬墓,并且发现了一块保存完好的彩色织锦。
这块只有成年人巴掌大的织锦,是墓主人射箭时使用的护具,年代远早于西方最出名的纺织品耶稣裹尸布,上面绣的文字更加震撼: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秦汉时期很常见的占辞。《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这块织锦充分说明了当时西域三十六国的王室子弟,曾经普遍接受过汉帝国的征召的史实。
据《汉书·赵充国传》记载,在与西羌的战争中。汉宣帝敕令: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以此推断,这块织锦很可能是为了庆祝赵充国讨羌胜利而织造的纪念品。
赵充国,天水清水人,西汉著名将领,现任青海省西宁市城隍爷。历史上对武将的评价,一直采用武庙十哲七十二贤的说法,虽然历朝历代对名单累次修定,但赵充国一直名列其中。
赵充国历仕四帝,战必先谋,谋而后动,是当时无双的智将。公元前63年,七十六岁高龄的赵充国挂帅平叛,汉宣帝问他需要多少部队,他说:百闻不如一见(成语出处),我得去实地考察。
赵充国采取招抚的办法,可汉宣帝以五星出利中国的理由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惨败。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成语出处)。他提出屯田固边、保境安民的战略方案,最终顺利的平定了西羌之乱。
战后汉帝国在金城(甘肃兰州)设置治所,不久后又设立西域都护府,赵充国为把青海和新疆一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纳入中华版图,建立了不朽奇功。西汉杨雄盛赞:在汉中兴,充国作武。
公元前52年,赵充国以八十六岁的高龄去世,谥号壮侯,葬于 邽山之阳(今清水县城西北的李崖)。
赵充国被认为是屯田始祖,他以战养战,用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利益。曹操评注《孙子兵法》时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这应该就是对这个天水老汉一生最好的注脚。
更多内容:
赵充国,天水最猛老汉传说
~三国:诸葛亮北伐~
三国时代,天水地区一直是诸葛亮北伐的主要战场。《出师表》里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从汉中到长安一共有四条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故道,可这些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一条都没有走,他选择了更西边的陇西道。
陇西道不是去关中的路,而是去凉州的路,诸葛亮的战略目标应该是全据凉州。欲占据凉州,必先夺取天水,盖关中要害,常在秦州,争秦州,则自陇以东皆震矣。
天水自古形胜完固之地,南依秦岭与四川接壤,西靠河西走廊,北临黄河,东据陇山。尤其是陇山,南接渭水,北近黄河,绵亘数百里,将陇右与关中隔断,是抵抗曹魏反扑的天然屏障。著名的街亭号称陇山门户,就在天水市秦安县城东45公里的陇城镇。
诸葛亮的北伐是战略行动而不是军事行动,目的并不在于消灭曹魏,而是创造消灭曹魏的机会和基础。尤其是公元231年的第四次北伐,诸葛亮在卤城(陇南市礼县盐官镇)击败了宿命中的对手司马懿,是五次北伐中最大的一场胜利,曹魏的西部雍凉防线几乎瞬间崩溃。
因缺乏补给而撤退的季汉军在木门道(礼县盐官镇罗家堡村境内,稠泥河南入西汉水河口地带)埋伏,射伤了前来追击的张郃。
更多内容:
盐官之战,宿命中的对决!
~三国:天水麒麟儿姜维~
公元228年,四十八岁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天水城下遇到二十六岁的姜维。姜维智勇兼备文武双全,单挑赵云又打得诸葛亮生平第一次骑马逃走。
诸葛亮欣赏姜维,策划反间计让他效忠蜀汉。姜维拜别母亲: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从此追随亦师亦父的诸葛亮,为恢复大汉荣光征战四方。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姜维成为大汉帝国最后的守望者。公元238年到262年之间,他总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持不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始终保持着对曹魏作战的战略主动权。
姜维在洮西大捷(甘肃临夏东北)中歼灭的魏军,恐怕比诸葛亮一辈子消灭的都多。然而季汉和曹魏的国力毕竟相差太多,在洮西大捷后不久,曹魏反手就在段谷(天水市麦积区罗家沟)把姜维打了回去。
公元264年,季汉灭国,姜维六十二岁。当投降的命令传来,他愤怒地拔刀砍石:臣等尚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姜维仍然没有放弃希望: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姜维看出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假意投降并劝说钟会拥兵自立,计谋败露后被魏兵*害。绵延四百多年的大汉帝国,亡于成都姜维刨胆处。
更多内容:
天水麒麟儿,汉帝国最后的守望者
~五胡十六国:麦积山~
天水麦积山始建于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源自大秦天王苻坚功败垂成的和平梦想,成就于一代高僧鸠摩罗什舍身渡人的东行之路,还记录着乱世佳人乙弗氏短暂而苦难的人生旅程。
五胡十六国时代,汉族和异族的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新的和平要兼顾彼此的存在,新的君王也必然保留着两种血液。三百年后我们知道这种和平方式有了最简要的新称呼:天可汗。然而在此时,一切还都处在孕育阶段。
天水秦安人苻坚,只用了二十五年的时间就统一了纷乱的北方大地,奇迹般的建立起庞大的前秦帝国。他自称大秦天王,梦想恢复先祖秦人的荣光。
苻坚派遣将领吕光,率领七万大军远征西域,要打通河西走廊,邀请远在龟兹的高僧鸠摩罗什把佛法东传。他自己亲率八十万大军南下攻晋,苻坚说:我以八州之众,士马百万,投鞭可断江水,何难之有?
不料在淝水边,大秦天王功败垂成,原本臣服于前秦的异族纷纷自立,北方大地再次陷入动荡分裂。公元394年,陇西人姚苌绞*苻坚,割据关中建立了后秦王朝。
吕光攻破龟兹后,迎请鸠摩罗什东行,大军走到了凉州的时候传来了前秦灭亡的消息。进退无据的吕光,决定暂不回关中,他割据凉州自立,以武威郡为国都,史称后凉。
公元394年,姚苌长子姚兴即位,他继承了苻坚未能完成的事业,也认为佛法能够安慰乱世中苦难的百姓,而这个重任非鸠摩罗什末属。姚兴不惜为这位高僧开战,公元401年5月,后秦大军西征凉州,后凉不战而降。同年十二月二十日,鸠摩罗什终于到达了长安。
为了纪念佛法东传,姚兴请求鸠摩罗什选址造像,于是在苻坚的故乡、连接关中平原和河西走廊的甘肃天水,选定了一座形似麦垛的山峰,凿石窟、修佛像。以此感念大秦天王要荡平乱世,建立没有纷争仇恨、没有苦痛血泪的国家的伟大梦想!这就是天水麦积山的由来。
乱世还再持续,北魏末年皇权旁落,权臣宇文泰拥立元宝炬为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妻子乙弗氏,出身名门温柔贤淑,是当时公认的美人。两人在婚后的十三年里生了十二个孩子,婚姻生活非常美满和谐。
公元538年,宇文泰为了得到柔然的军事援助,逼迫傀儡皇帝元宝炬迎娶柔然公主。乙弗氏退位后被流放到秦州,在麦积山削发为尼。公元540年,柔然再次大举南侵,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乙弗氏还活着的缘故。元宝炬无奈,只能忍痛赐令乙弗氏自尽。
乙弗氏哭着说:愿皇上活千万岁,天下得以平安,如果这一切都能实现,我死了也没有什么怨恨。说完她从容地走进内室,用被子自压而死,时年三十一岁。乙弗氏死后,被暂时安葬在麦积山第43号窟内。
麦积山第44号窟的主佛像,据说就是依据乙弗氏的相貌塑造的,那一抹隽永含蓄的微笑,被称为东方维纳斯。它不仅是西魏石刻艺术的代表,也是整个北朝石窟造像中的巅峰之作。
和别的石窟不同,麦积山北朝的泥塑造像,使用铁锤敲打而成的铁丝骨架,截面是接近方形,含碳量很高,质地较脆易折断,所以造型范围和弯折范围都极其有限。
更多内容: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麦积山
~隋朝:毛 鬼 神~
在《隋书·地舆志》中,记载着独孤皇后的弟弟独孤陀的故事:隋开皇十九年,延州(延安)刺史孤单陀好左道,以奉猫鬼事,开除为民,乃诏畜猫鬼蛊毒厌媚野道之家,并投诸四裔。
毛鬼神的传说,和大年初五送穷神也有关系。传说姜子牙的老婆马氏,生性妒忌凶暴狠毒。因为被封为穷神很不高兴,于是大吵大闹不依不饶。姜子牙也没有办法,又把她封成毛鬼神。
毛鬼神亦神亦鬼亦善亦恶,只对供养它的家庭友善。猫鬼神性情极端,所以供养的风险很大,倘若稍微有所慢待,毛鬼神就会发怒让供养者非死即病,灾害不断。
毕竟邪不压正,要破解毛鬼神作祟也很简单,毛鬼神惧怕书写正气之类的文字,普通的硬币上带有国徽,也能够镇压毛鬼神,比如农村人盖房子,上梁时都要撒点硬币就是这个意思。
~唐朝:上官婉儿~
公元2013年9月,陕西西安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园区南大道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一座带有五个天井的庞大墓葬。墓中仅存的碑文上刻着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的字样,表明这里就是唐代上官婉儿的墓地。
碑文墓志中说上官婉儿是陇西上邽人也,上官家族的祖先出自上古颛顼高阳氏,战国时代楚怀王之子子兰被封为上官大夫,他以官职为姓,这就是上官姓氏的来历。西汉中期,上官家族从楚国迁徙到甘肃天水。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四位女皇帝,以后宫身份参政,母仪天下的女性共计有二十四位之多。但明文记载当上宰相首辅的女性却仅仅只有上官婉儿一位。
上官婉儿的出生颇具传奇色彩,她母亲*期间,曾梦到有个巨人送给她一杆大秤。占卜的人说:你将要生下贵子,执掌国政。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没想到生下来的却是个姑娘,于是变成了笑谈,谁也没想到上官婉儿后来真的当上了巾帼宰相。
上官婉儿十三岁时,被唐高宗收为才人。十四岁时得到武则天的青睐,武则天称帝后,上官婉儿成了她的好帮手,开始掌管宫内诏书,被称为内舍人。也是从这里开始,上官婉儿熟悉了官场生活、政治流程,为后来的成就做好了铺垫。
上官婉儿和武则天相处了二十八年之久,一直是武则天身边最得力的女官,权势一时无二。公元705年,拥护李唐宗室的大臣张柬之等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中宗李显复位之后,立刻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掌管政令兼草拟诏书。
婉儿作为废帝武则天的亲信,地位竟然扶摇直上,只能说明她在神龙政变中出卖了武则天。可以说上官婉儿是踩着武则天的尸体,登上正二品昭容的位置,当上了名副其实的宰相,成就了史上第一女官的赫赫声名。
上官婉儿劝说李显设置昭文馆,大力推动格律诗的发展,甚至把格律诗设立为科举考试的必考内容,为唐诗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全唐诗》里还有她留下的三十二首诗歌,流传至今。上官婉儿以女性身份,影响了盛唐文风,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她为祖父上平反,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追赠上官庭芝为黄门侍郎、岐州刺史、天水郡公,由此也可见她对于天水故乡的认同。
更多内容:
天水最强,史上第一女官传说
~唐朝:李 白~
公元701年,李白出生在中亚碎叶城(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属于唐帝国安西都护府管辖。他祖籍天水秦安,五岁时跟随行商的父亲李客迁回到唐剑南道绵州昌隆青廉乡(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不论《新唐书》还是《旧唐书》,李白的传记都只有寥寥数字,据说李白是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的建立者兴圣皇帝李暠Hao的九世孙,而李暠又自称是西汉李广的十六世孙,所以说李白是李广的后代无疑。
李白一生都对自己的身世遮遮掩掩,很多人认为李白是李建成一系的后裔,但考虑到玄武门之变后大清洗的力度,这个可能性不大。
据说李白五岁,就可以背诵启蒙诗,十五岁的时候,已经名满蜀中,但因为是商人的儿子,所以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武功很高,他的剑术源自仉督氏,仉督氏住在督亢地区(北京市以南,河北涿州、固安一带,距北京天安门直线距离不到四十公里),荆轲刺秦时图穷匕见的图,就是督亢地图。
李白十八岁出川,广交豪杰浪迹天涯,但早年仕途不顺。四十二岁时才受到贺知章与玉真公主推荐,被召进皇宫。玄宗皇帝很喜欢听他说起旅行中的见闻,出行宴请,郊游玩乐,都带着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一个偶然的相遇,他还救了当时是无名小卒的郭子仪的命。
可是李白并不喜欢御用文人的生活,很快就飘然而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公元744年,考进士不第而游历四方的杜甫在洛阳城,遇到了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终于见面了。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也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媲美,是太阳与月亮的相聚。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到庐山隐居。五十七岁时,加入了永王阵营。玄宗退位后,肃宗和永王为了皇权展开了争斗,永王兵败李白也被牵连入狱。已在安史之乱中成长为大将的郭子仪替他说情,最后只是发配到云贵地区了事。
两年后关中大旱,朝廷大赦天下,李白也被赦免。公元762年秋天,六十二岁的李白在病榻上写下了《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在《旧唐书》中对李白的死,只有一句话: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终极浪漫的人生,应该有个终极浪漫的谢幕仪式。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李白是揽月入怀,醉酒溺江,在采石矶(安徽马鞍山)骑鲸捉月而去。
~唐朝:杜 甫~
公元759年,刚刚写就《三吏》《三别》的杜甫,从华州司功参军任上弃官,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到了天水。他在南郭寺借住,先后创作了一百多首诗歌,合称《秦州杂诗》和《陇右诗》。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对门藤盖瓦,映竹水穿沙。不久后战火波及陇右,杜甫再度辗转入蜀。
杜甫生时潦草,终其一生留下了一千四百多首诗作,大部分创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到结束的八年时间里。他用诗歌记录下了整个安史之乱的过程,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中唐时期的衰落造就了杜甫,他悲天悯人的思想树立了与众不同的诗风,心忧天下,悲悯苍生!
后世的人们把他李白并称为日月,称他的律诗为天下第一,甚至把他的死作为盛唐时代结束的标志。整个中国文学史上,能与杜甫比肩的诗人只有屈原和陶渊明,唐以下绝无再有,诗圣开万世诗河,这就是杜甫的意义。
更多内容:
秦州过客,杜甫
~唐朝:黄 馍~
原产于东南亚的香料姜黄,被称为印度藏红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香料之一。古印度泰米尔王朝的王公贵族们发现姜黄不但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还可以烹饪各种美味的食物。
印度人从此开始把姜黄和其他香料,混合肉、蔬菜、豆子等等煮成浓稠的酱汁搭配米饭或者面饼食用。十八世纪末期,东印度公司的英国殖民者们蛮横的把这种酱料统称为咖喱。
唐朝人吃用香料和面粉烤制成的胡饼是一种时尚,这种带着浓郁的异域风情的食物,经过改良后更加酥软可口,西安人称为坨坨馍。丝绸之路上的人们沿袭这种说法,把烤制的面饼称为馍。
天水人也开始使用价格便宜量又足的姜黄烤制面饼,并且把这种色泽金黄,形似胡饼坨坨馍的食物称为黄馍,传承至今。
更多内容:
天水黄馍,舌尖上的异域风情
~北宋:赵氏郡望~
郡望本指郡中的望族,在魏晋之前的门阀政治时代又引申为全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比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清河崔氏等等。每个大姓往往又分成好几个大族,比如王氏就有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东海王氏。
战国末年,秦灭赵,代王赵嘉被流放到上邽。他儿子赵公辅在当地抚和西戎,这就是天水赵氏的根由。
天水赵氏人才辈出,河南人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钦定天水为了天下所有赵姓人的郡望,姓赵的不管籍贯在哪,都可以自称天水赵氏。
宋朝直接被称为天水朝,陈寅恪说:吾中华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莫过天水一朝。靖康之耻后,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被金国掳走,封为天水郡王和天水郡公,取得也就是这个意思。
~元朝:伏 羲 庙~
公元1279年,广东崖山,元朝大军向无路可逃的南宋流亡政权发起了最后的冲锋,宋军全军覆没,宰相陆秀夫背起八岁的少帝赵昺投海殉国,十万军民随之纷纷跳海自尽。
中国第一次整体被游牧民族征服,文化精英阶级几乎全部殉国,传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生断层,古典时代到此终结。
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安西王阿难答自幼笃信伊斯兰,他统辖的十五万蒙古军队大部分归信了伊斯兰教,并在他统辖的唐兀之地(今宁夏、甘肃、陕西等地)快速发展壮大。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木尔去世后,阿难答起兵与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争夺帝位,在距离皇位仅一步之遥时兵败被*,试想如果阿难答成功登上帝位,中国必将全盘伊斯兰化。
为了对抗阿难答的信仰,元成宗在位期间大力扶持传承中华文明的释道儒三家,在阿难答统辖区域的腹地天水更加不遗余力,他结合天水自古流传的泰皇信仰,修建了全国第一座泰皇庙,也就是现在天水伏羲庙的前身。
天水文庙、天水玉泉观、秦安文庙等等,都是在元成宗大德年间修建完成的。
天水伏羲庙一度毁于元末战火中,再次出现已经是在将近二百年后的明朝成化年间。明宪宗朱见深宠爱他大十九岁的前保姆万贵妃,为皇家子嗣绵长大兴土木。
成化十九年,朱见深修建了包括天水伏羲庙和澳门女娲庙在内的一系列庙宇,当时的天水伏羲庙被称为人宗庙。
明宪宗朱见深之后继位的明孝宗朱佑樘,是历史上对爱情最忠贞的皇帝,热衷斋醮为挚爱的老婆祈福。
明弘治三年,应当时秦州指挥使,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连中三元的武状元、抗倭名将尹凤请求,朱佑樘重修了天水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太昊宫,始称伏羲庙。值得注意的是和天水伏羲庙同时期开工修缮的还有澳门妈祖阁,也叫天后宫。
此后天水伏羲庙就在修修补补中又走过了五百多年风风雨雨,时至今日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
~元朝:玉 泉 观~
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自东汉张陵开宗立派,距今已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每逢山河破碎乱世烽火,总有道士仗剑出山斩妖除魔,守护一脉相承的中华文明。
公元1222年,蒙古铁蹄即将攻破南宋长江防线,道教全真派第三代掌教,七十二岁高龄的丘处机率尹志平等十八名弟子,长途跋涉三万五千余里,两年后到达今天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面见成吉思汗。
丘处机和蒙古官员耶律楚才一起,劝说蒙军在灭亡南宋时放弃了攻城必屠的做法,使得汉人得以保留一部分人口。
深受汉文化影响的耶律楚才后来积极推动蒙古帝国统治集团汉化,行文治开科举,反对消灭汉字汉语,在南宋的废墟里保留了华夏文化的火种。
灾难来临时,百姓们需要的不止是挺直脊梁的人,更需要那些即便弯着腰也要守护他们的人!
成吉思汗任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并颁布法令:凡是天下信道教者,都可以免除兵役赋税,不再受蒙古法律制约。汉族精英得以在道教庇护下,忍辱偷生卧薪尝胆,积累力量等待时机,为不到一百年就推翻了暴元,恢复中华正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1299年,元大德三年,丘处机的弟子梁志通为纪念自己的师父,特地前往丘处机当年的修行地,宝鸡市磻溪镇杨家店村磻溪宫主持刻造《道德经》石幢,至今保存完好,可以清晰的辨认出梁志通自称是秦州十方玉泉观主持道人等字样。
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十二杂记,仙释卷中有梁志通传:梁志通,山西介休人,号达玄子。至元丙子间慕道来秦,功成,终玉泉观。未移时,在长安灞桥于使客传钥寄徒。旬日使至,乃知其脱化留迹也。诏封烟霞无为真人。
据《秦州志》《天水县志》记载,元长春真人丘处机的弟子梁志通西行至此,因感羲皇生于本土,故决意在天靖山道观圯址再起殿宇,幽居修道。因山腹有泉,泉水能治眼疾,故名玉泉,道观因泉而名玉泉观。
据说当年的玉泉观分上、下两部分,面积约五平方公里,依山而建形成左、中、右三路建筑的格局。 观中殿、坛、堂、祠、阁、塔,林林总总各具特色, 屋宇千间规模恢宏。但在历次战火中屡建屡毁,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唯有灵官殿前一副楹联,依然仙风道骨,卓然不群: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扶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心怀邪恶的人,求神拜佛得不到保佑;心地善良的人,不去求神拜佛也没有关系。这副发人深省的楹联,作者是谁早已无从考据,但它直接表达出道家所提倡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入世态度,至今仍振聋发聩令人深思。
更多内容:
想不到你会是这样的玉泉观
~元朝:杏 茶~
原产于希腊半岛的茴香源远流长,它的希腊语名字翻译成中文叫做马拉松。和著名的马拉松长跑一样,都是用希腊东北部的地名马拉松命名,意思是生长着茴香的地方。
这种带有特殊香气的蔬菜,自从西汉传入中国后就深受欢迎。士大夫朝见皇帝时,要衣怀槐兰之香以示尊敬,是为怀(茴)香。
茴香和回乡同音,北方人过春节的时候也都喜欢包顿茴香肉馅的饺子,以示吉庆。茴香的果实小茴香,更是一味神奇的中药。
天水人早餐喝的杏茶里使用的苦杏仁,是在药店才能买到的药材。汉代《神农本草经》里详细记载了苦杏仁的功效:性味苦温,服用能够降气祛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元代蒙古族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中,提到过长期服用苦杏仁和小茴香同煮的汤汁,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和祛病消灾的神奇功效。补养调护之术,饮食百味之宜,这应该就是天水杏茶最明确的源流。
更多内容:
天水杏茶,舌尖上的免疫力!
~明朝:城隍庙~
明朝初年,为了消除白莲教、明教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宗教信仰,给普罗大众灌输带有汉民族主义思想的正确价值观,太祖朱元璋开始大封天下城隍。他对大臣宋濂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朱元璋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城隍庙的基础建设,并提倡忠义为国的城隍崇拜,还给城隍制定了爵位和品级。
按照相关政策,全国将近一半以上的城隍爷,都由实名制的南宋抗元殉国烈士出任,比如北京的城隍就是死在了北京的文天祥。象西安、郑州、天水等没有出过抗元烈士的城市,城隍就由纪信出任。
公元前203年,刘邦在彭城(江苏徐州)被项羽打得灰头土脸,一路狂奔逃跑到河南荥阳,又被团团围困了一年之久。
身材相貌都酷似刘邦的纪信装扮成刘邦模样,驰赴楚营,声称:食尽,汉王降。围城的楚军都跑到城东围观,刘邦趁机率领数十骑从西门逃遁,纪信则被项羽所烧死。
纪信为保刘安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后人立庙以祀对他评价很高,历代王朝都有追封。到了明朝他被封为忠烈侯,成为了官方指定唯一的城隍爷。这就是死在河南的四川人纪信,得以成为天水城隍爷的由来。
更多内容:
天水城隍爷是四川人?
~明朝:黑虎赵爷~
天水民间香火最旺的财神爷,当属黑虎赵爷赵公明。他最早出现在魏晋时代,《搜神记》里说: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各督鬼下取人。
可见赵公明最早是管理鬼魂的将军,不但有自己的手下,还兼职着黑白无常的勾魂工作。钟士季就是钟会,因为和姜维的交集,多少也能和天水扯上点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个古怪的习俗,凡败军死将,皆感应成鬼主瘟神。战争过后尸横遍野,瘟疫丛生,所以民间便尊奉赵公明和钟会这些死去的将士为瘟神,用以禳镇厉鬼。
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宋真宗迷信道教,他在赵匡胤的基础上说赵宋的祖先是人皇九人之一,前世是轩辕黄帝。到了后唐年间,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赵玄朗奉玉帝之命总治下界,所以后来赵家才得了天下。
赵公明从此被封到赵宋的郡望天水接受供奉,被元代全真教道士封为广圣崇玄洞和真君,主管除瘟剪祟,保病禳灾,还多了公平买卖、求财利宜和合的职责,成为名副其实的财神爷。
赵公明不再是凶神恶煞的瘟神形象,他头戴天冠、赤面美髯、金甲仗剑,跨坐黑虎,威风凛凛的出现在各种戏曲表演当中,元末《西游记》杂记里有唱词:沙场之上,展土开疆,保护家邦,恰便似赵公明往下方。
明代《封神演义》里,姜子牙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又给他封了四位手下: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
自此赵公明完成了从瘟神到五路财神的华丽转身,开始在全真教玉泉观的山门前安家落户,受到天水民间的广泛信仰。
~清朝:呱 呱~
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天水再一次成为中西方文明交流的桥头堡,丝绸之路上川流不息的商人们源源不断的带来了各种新鲜的美食。
呱呱,传说是东汉开国时割据陇原的军阀槐嚣为孝敬母亲发明的小吃,这种说法无据可考不值一提,但却暗合着西汉从中亚引进荞麦并在西北地区广泛种植的悠久历史。
据说汉昭帝的母亲年幼时曾经吃过丝绸之路上胡商带来的荞麦面,一直念念不忘,汉昭帝因此从西域引进荞麦,并且开始广泛种植。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最小的儿子,他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刘弗陵,汉武帝很宠爱她,甚至对发妻卫子夫赶尽*绝。然而汉武帝担心自己死后,母以子贵外戚干政,于是决定*母立子以绝后患。年仅二十岁的钩弋夫人被处死时,刘弗陵只有四岁还没当上皇帝,可见汉昭帝为母亲引进荞麦的故事纯属扯淡。
呱呱的灵魂是油泼辣椒,但辣椒直到明朝末年才传入中国,最早被当做观赏植物,清朝中后期才开始普及到百姓的餐桌。中国人古代也吃辣,《礼记》中记载:在九月九日这天,用一升茱萸和十升猪油一起煎成的辣油,叫做藙yi。藙就是古代的油泼辣椒,之所以用猪油是因为当时还没有菜籽油,菜籽油要到明末清初时才会出现。
呱呱的出现绝对不会早于清朝中期,天水的美食大多带有浓郁的异域风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并随着唐朝丝绸之路的繁荣而发展。在十五到十七地理大发现后,明清两代再次引进大量新的物种,天水人的餐桌日益丰富,最终定型成今天的模样。
关于天水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愚者才疏学浅,难免贻笑大方。我也不是历史学家,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偶尔会说起从前,或悲或喜,苍老的皱纹和祖先的传奇终将被我们的孩子铭记。
在天水,我们不谈论历史,这只是对于以往的温情与记忆,我继承了有关它的诸多片段,它就沉淀在我的血管里,就像水滴入大海又溶于大海,却从来不曾消失过。
更多内容,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捕风捉影者说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