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又名《鬼狐传》,清代蒲松龄著,是一部写鬼怪狐妖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这是一部自出世就享有盛誉的名著,其成就可与《红楼梦》、《西游记》等并驾齐驱。
中国的小说发展有两条线,一是志怪传奇,以干宝的《搜神记》、唐宋传奇为代表,到了《聊斋志异》达到巅峰。这条线上的小说的特点是写妖精鬼魂等怪异之事、写人间奇特可歌可泣之人,用文言文写成,篇幅比较短小。另一条线是话本,即说书人说书所用的本子,三言两拍即是此类小说的代表,《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也是据话本润色连缀而成的。话本小说主要以口语写成,以方便听众。
聊斋以鬼故事出名,学术界公认它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虽然本来也没几本)。
问世不久就“风行天下,万口传诵”,题词的、作序的、研究的多了去了还全是大咖。晚清和民国对《聊斋》的研究颇为冷清,新文化运动以后就更是了,钱玄同、胡适、周作人都轻视它。
冷了很久,直到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以及《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的出现才打破这种局面,其中对《聊斋》给出了精到公允的评价。鲁迅学术虽然不太尖,但胜在名头响,有独见,而且出现的时机刚好,《聊斋》就又火了起来。后面经过新中国和改革开放,“聊斋美学”更是雨后春笋一般冒啊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