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王牌学院——坐拥8位院士的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王牌学院——坐拥8位院士的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首页卡牌对战王牌高校最强阵容更新时间:2024-04-30

一、院系简介

----- 发展历程 -----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创建于1952年,前身系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系,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一系,1994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0年合校之后沿用现在的名称至今。

组建之初,从当时的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单位抽调的一批精英以及一批从欧、美、日、前苏联等地学成回国的海内外学子汇聚在一起,白手起家、顽强拼搏,打造了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长的雏形,奠定了今天发展的基础。

伴随着共和国机械工业的成长,经过几代“机械人”的不懈奋斗,今天的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办学风格,汇聚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机械制造领域享有盛誉的优秀人才。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历程,是华中科技大学成长的缩影;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浓郁的学术氛围,也使其被称为华中科技大学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

----- 师资队伍 -----

学院现设有工艺装备及自动化系、机械设计与汽车工程系、机械电子信息工程系、仪器科学与技术系、流体动力控制工程系、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工业设计系7个系,包含专任教师240余人,其中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7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各类国家级重点人才60余人次,省部级人才50余人次。

学院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创新团队,7个湖北省创新群体。

此外,学院现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 立德树人 -----

目前在校就读的本科生近200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450余人。本科生培养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方向、机器人方向、先进电子制造方向、测控仪器方向)、工业工程、产品设计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工程两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两个特色班(机械卓越计划实验班、机械本硕博实验班)。研究生培养设2个博士点(机械工程学术学位、机械专业学位)、4个硕士点(机械工程学术学位、设计学学术学位,机械专业学位、工业工程管理专业学位)。

学院拥有4个国家级教学平台、3个教学科研实验平台,主导或参与建设创新型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平台3个。

多年来,学院一贯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学院坚持“以学生教育教学为中心,用一流的教育教学创建一流的本科”。加强学科基础、拓宽专业面向、重视实践创新、培养拔尖人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业界需求为牵引”,培养实学创新人才。积极推广“开放式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边界延伸到社会和业界;不断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的边界再设计”的教育思想,结合业界需求和学科发展,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12项。

----- 科学研究 -----

面向国家需求,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突破高端制造装备与核心功能部件“卡脖子“技术,实现我国航空航天航海、电子制造等国家战略产业与新兴技术产业关键零部件高品质制造工艺与装备、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为主要目标,强化“1”个基础学科方向(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巩固“3”个优势学科方向(机器人化智能制造装备、高端电子器件制造装备、高端仪器和医疗装备)、扶持“X”个前沿学科方向(增材制造、超精密加工、仿生/生物制造、软体机器人),支撑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以及2035年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学院拥有8个国家级研究平台,与6个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构建基础前沿研究、核心技术开发、工程验证、应用推广、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与技术生态。

在社会服务方面,高度重视通过产学研合作技术的应用推广、成果转化,衍生出以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技术转化平台,先后孵化出3个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和30多家成果转化高技术公司。

近十年来,学院承担并完成的国家和企业科研项目千余项,科研经费连续保持华中科技大学前茅;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其中一等奖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优秀教材奖等共5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共10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达1000余项。

----- 国际交流 -----

学院一贯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基于创新引智基地等平台,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广泛而实质性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学院主办的三本国际学术期刊影响力逐年提升,Frontier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机械工程前沿》)(工程院院刊)于2021年进入SCI Q1 区,与施普林格·自然合作的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Robotics and Applications(《智能机器人与应用》)于2018年进入ESCI收录、2019年进入SCOPUS 收录,与英国工程技术学会联合创办的Collaborative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协同智能制造》)于2019年创刊当年即进入EI和SCOPUS收录、2022年进入ESCI收录。创办智能机器人与应用国际会议、柔性电子与软物质力学国际研讨会、智能制造国际会议等有影响力的国际会议。每年邀请百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

二、专业导读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研究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学科前景:结合国家重点需求和前沿研究,本专业在智能制造、机器人、先进电子制造等领域特色鲜明。

机器人方向: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有关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智能制造方向: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智能制造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先进电子制造方向:能在集成电路制造、光电子制造、柔性电子制造等先进电子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课程设置:数学、力学、热学、电学、工程材料学、机械设计学、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装备技术、工程测试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流体传动、数控技术、现代设计方法、机器人等。

工业工程专业

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具备企业管理、计算机技术及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备较高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管理知识与技能,能在生产、服务、金融等多个行业、对各种生产/服务/信息系统从事规划、设计、运作与管理等工作、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2.学科前景:工业工程综合性强,所学内容涵盖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行业适应面广,个性发展空间大。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运筹学、人因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生产管理、项目管理、质量与可靠性、智能优化、机器学习、工业大数据等。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素养与扎实的数、理基础,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仪器与测控系统设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2..学科前景: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先进制造、信息、通讯、能源、交通、生物、环境科学等领域承担信息获取、处理与分析研究,以及测控仪器与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

3.课程设置:传感器与信号电路、光电检测技术、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与逻辑设计、机电控制与检测、智能视觉检测技术、智能微系统等。

产品设计专业

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工业设计(含产品设计、信息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设计研究单位,从事以创新设计为重点的产品设计、信息艺术设计的研究与应用型高级人才。

2.学科前景:近年来,学生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设计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各类设计竞赛中屡获大奖。毕业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或从事产品设计、展示与环境设计、数字化艺术与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相关科研设计工作。

3.课程设置:设计基础、设计初步、视觉传达、人机工程、产品设计、展示设计、交互设计等。

三、优秀毕业生代表

1.杨华勇

1982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机械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2013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担任浙江大学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周驰

2004年、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学位。3次获ASME最佳论文,2015年获全美杰出青年制造工程师奖。现任美国布法罗大学工业工程系终身副教授。

3.姚海明

2022届本科毕业生,保研清华大学。在读成绩优秀,发表SCI/EI论文三篇,申请国家专利一项,主持国家级大创项目一项,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全国一等奖,获校“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

4、杨影

保研清华大学。本科期间成绩优异,参与多项专业比赛,并完成了英语专业辅修学位。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干部等荣誉。在2020年秋季清华大学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网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