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取经路上,孙悟空来过一次武当山,这是书中与武当山最直接的一次联系。
孙悟空来到武当山——不是邂逅!
孙悟空此行来到武当山,不是取经路过,也不是旅游,而是公干——为了救师傅唐僧。
西行路上,唐僧可谓步步有难,处处该灾。且说那厢"取经四人组"刚摆脱荆棘岭树怪们的婚配纠缠,这边又遭遇小西天小雷音寺黄眉大王,将唐僧与八戒、沙僧一同捉去,孙大圣也被装进金铙。玉帝派二十八宿来救,大圣逃出金铙,救出师傅,黄眉大王却凭"人种袋儿"将一众神将与唐僧再次掳走。唯那大圣跑得快,才逃的性命,却对那老妖无计可施。
孙大圣忽想起北方真武,人称"荡魔天尊",法力广大,【"等我去请他来搭救师父一难"】(见小说第六十五回《妖邪假设小雷音,四众皆遭大厄难》)。

武当山太和宫金殿真武大帝铜铸鎏金神像
孙悟空为什么要请真武大帝出手?
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净乐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原称玄武的真武大帝,从唐朝开始,受历朝帝王重视,屡受敕封,不断加号,先后加封为佑圣玄武灵应真君、真武灵应真君、佑圣助顺真武灵应真君、元圣仁威玄天上帝、玄天上帝、真武荡魔天尊、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九天降魔祖师、玉虚师相、无量祖师、武当真武之神、北极玄天上帝真武之神等。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他是的镇守北方天界之神、水神、战神、荡魔统摄三界群邪之神,民间尊称他为祖师爷。
而在天界(小说《西游记》的故事情境中),他先号"佑圣真君",是玉皇大帝的“禁军统领”,然后又执掌北天门,统辖北方,奉玉帝敕旨"剪伐天下妖邪",被封为"真武大帝"。在孙悟空此次赴武当山请他出山前,他已"奉元始天尊符召"、"领五雷神将……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并已"静享武当山,安逸太和殿"。从孙悟空对他的称呼来看,此时他已就封"荡魔天尊"、"玉虚师相"(相当于帝师和天庭丞相)。

九天荡魔祖师真武大帝
取经路上凡遇到搞不定的妖怪(说实话,大多妖怪他搞不定!),孙悟空总是请人帮忙。帮过忙的大神们有观音菩萨(孙悟空麻烦她最多)、太上老君、太白金星、毗蓝婆菩萨、托塔天王、哪吒三太子、二十八星宿、五方揭谛、四海龙王……此次大战黄眉老怪之所以请真武大帝出手,我想无非有两个原因。
一是真武大帝荡妖除魔的辉煌战绩威震神人鬼三界,号称“战神”。据《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一日元始天尊在三元宫讲道说法,忽【东北方大震七声,天门忽开。下观世界,乃有黑毒血光秽杂之气。幽幽冥冥,从人间东北方,直上冲天,盘结不散。大众咸惊,默然不敢议问。】天尊驰诏真符一道,迳往北方召真武神将,【汝宜往彼,收断妖魔,拔济魂爽。】于是眞武神将敬奉天尊教勑【乃披发跣足,踏螣蛇八卦神龟,部领三十万神将,六丁六甲,五雷神兵,巨虬狮子,毒龙猛兽,前后导从,齐到下方。七日之中,天下妖魔一时收断。人鬼分离,冤魂解散。生人安泰,国土清平。】七天就荡除全部妖魔,真武因此名声大噪,因战功封“荡魔天尊”、“玉虚师相”,统摄三界群邪。
二是这猴子在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就已领教过真武大帝的厉害。那次孙悟空打到玉帝办公楼灵霄殿外,被他手下佐使王灵官挡住,两个人缠斗多时,胜败未分,孙悟空愣是没靠近灵霄殿半步(见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手下一个佐使就能和孙悟空打个平手,可见真武大帝法力广大、手下能人众多。
孙悟空眼中的武当仙境
那孙悟空驾筋斗,纵一朵祥云,直奔南赡部洲武当山。他在半空里无停止,不一日,早望见武当仙境。那大圣眼中的武当山是何等风光?
只见那大圣轻轻按落云头,定睛观看,好去处:

也许有读者会问,这描写的是武当山吗?吴承恩来过武当山吗?
目前没有资料表明吴承恩来过武当山,但个人研读小说后认为,这些描写与武当山景色、景观比较接近。
- "芙蓉峰竦杰,紫盖岭巍峨":紫盖峰为武当山七十二峰之一,却没有芙蓉峰一说。不过,在古代,芙蓉本是荷花的别名,古人所说的芙蓉,多指荷花(如南宋画家吴炳的《出水芙蓉图》,画的就是荷花),因此这里所说"芙蓉峰",是指各山峰似莲花瓣分布,也就是“七十二峰朝大顶”的盛景。
- "楼阁飞青鸟,幢幡摆赤裾":楼阁、青鸟寓意武当山道教宫观丹墙碧瓦、飞檐斗拱的宫廷规制特色。幢、幡是指道宫内的仪仗陈设,赤裾则是指高道的袍饰。
- "雄"、"空虚"、"涧"、"崖"等描写与武当山地形、地势相符。
- "榔梅"、"瑶草"(即灵芝)、"桧"(即圆柏)都是武当山特有甚至独有植物(如榔梅,全国仅产于武当山)。
我们不能通过一首诗就断定吴承恩到过武当山,但可以认定,他在小说中关于武当山的描写与现实中的武当山基本相符。

武当仙山
孙大圣上武当山走的那条路?
【孙大圣玩着仙境景致,早来到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却至太和宫外,忽见那祥光瑞气之间,簇拥着五百灵官。那灵官上前迎着道:"那来的是谁?"大圣道:"我乃齐天大圣孙悟空,要见师相。"众灵官听说,随报。祖师即下殿,迎到太和宫。】
从路线上看,孙大圣走的是"官道"——明神道。
- 资料链接:武当山太和宫,位于武当山天柱峰峰顶紫金城南天门外,系武当山"九宫八观"中最著名的道宫。太和宫建于明代永乐十四年 (1416年),时有殿堂道舍等建筑五百一十间,现仅存正殿、朝拜殿、钟鼓楼、铜殿、天乙楼等。太和宫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紫金城南天门外,由朝拜殿、钟鼓楼、皇经堂以及小莲峰上的转运殿组成。另一部分位于紫金城内,包括灵官殿、九连蹬、峰顶著名的铜殿——金殿、父母殿等,金殿内供奉着真武大帝铜铸鎏金铜像(该铜像自古有"真武神、永乐像"的说法),是太和宫的核心,也是武当山道教的核心。太和宫精巧瑰丽的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周围层峦迭嶂,烟树云海,气象万千;蓝天白云之下,殿宇依山傍岩,布局巧妙,丹墙碧瓦,飞檐展翅,宛如"仙山琼阁",是"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最好体现。

- 资料链接: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是武当山明神道上的三座门洞式建筑。一天门位于黑虎洞上,二天门位于三公峰附近山岭上,三天门位于千丈峰侧。三座天门最早建于宋代(见《明清时期武当山朝山进香研究》梅莉,2007),明永乐十年在元代旧址上敕建,砖石结构,歇山顶式,下层为石雕须弥座,石雕的水盘檐为仿木结构,门洞额书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正书,为永乐皇帝的驸马、武当山宫观建造工程副总指挥沐昕所书。三座天门气势恢宏,依次屹立在数千级饰栏石阶之间,古人赞美曰:"云梯万级,挂悬空之霁虹,逼霄汉于咫尺"。一天门至三天门是武当山风景最为幽绝的地段之一。

- 资料链接:武当山明神道,是明代武当山朝山官道"净乐宫至金顶故道"(《武当山志》,1994)的上段。从山腰的朝天宫开始,现有两条登顶道路,皆为石砌阶梯。从朝天宫右行叫明神道,经一天门、摘星桥、二天门、三天门、逍遥峰冰川遗迹、朝圣门,到达太和宫,该道路成型于元末(为元末高道张守清真人主持修建),明初大修成为官道,为朝山上香之正道。从朝天宫右行叫清神道,经百步梯、分金岭到达太和宫,原为山民打柴、道士上下山搬运生活物资的小路,清末才修成石阶道路。两条神道各有千秋,明神道陡峭难爬,但距离较近,风景秀美幽绝。清神道稍平缓易行,但距离稍远,沿途风光一般。

明神道
有读者会说,孙悟空脚踏祥云,直接降落到山顶太和宫不就行了?从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走起岂不啰嗦?
这请人如做戏,戏份做足了,尊神才请得动!书中也提到,这猴子在南赡部洲厮混了几年,【穿州过府,在市尘中,学人礼,学人话】。在菩提老祖处又学习了几年,【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也学了些【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是懂诗书礼仪的,知道求人得言行恭敬、进山门、走正道,自然不敢从天而降。
真武大帝给了孙悟空"面子"吗?
孙悟空上山拜请,这祖师爷倒是亲热,亲下金殿迎到太和宫。行者作礼,遂说明来由,【"我无计可施,特来拜求师相一助力也。"】
那么,真武祖师给了孙悟空"面子"吗?且看原著:
【祖师道:"我当年威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后又披发跣足,踏腾蛇神龟,领五雷神将、巨虬狮子、猛兽毒龙,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今日静享武当山,安逸太和殿,一向海岳平宁,乾坤清泰。奈何我南赡部洲并北俱芦洲之地,妖魔剪伐,邪鬼潜踪。今蒙大圣下降,不得不行;只是上界无有旨意,不敢擅动干戈。假若法遣众神,又恐玉帝见罪;十分却了大圣,又是我逆了人情。我谅着那西路上纵有妖邪,也不为大害。我今着龟、蛇二将并五大神龙与你助力,管教擒妖精,救你师之难。"】
祖师推说"上天无有旨意,不敢擅动干戈",自己没有亲自出面,也没有"法遣众神"。也就是说,孙悟空没有请动真武大帝大驾。在《西游记》中,孙悟空请不动的大神仅此一位。可见真武大帝之“牛”!
不过真武大帝最终还是多少给了孙悟空一点"薄面",派龟、蛇二将并五大神龙,来小雷音寺助阵,这忙帮得不慷慨、有保留(注意:真武大帝的主力部队可是"六丁六甲、五雷神将",龟、蛇二将仅相当于真武大帝的"司机")。助阵结果自然可以想象——【那妖精把个龙神、龟、蛇一搭包子又装将去了】,营救失败!
真武大帝为什么不亲自出手帮助孙悟空,个中原因复杂,行者老魏会在后文分析原因。
这就是孙悟空来到武当山的故事——孙悟空来过武当山,你没想到吧!
86版和张纪中版电视剧无意中掩盖了武当山、真武大帝与《西游记》的关系
在当前媒体传播多元化时代,电视剧、电影的播出对小说的传播可以说影响巨大。但由于电视剧、电影视频表现方式与文字表达方式的不同,小说中的很多东西无法表达出来,会损失很多内容。《西游记》的86版电视剧和张纪中版电视剧就是如此。电视剧拍摄中为突出主要故事情节,对原著进行了大量缩编,省略了大量情节没有拍摄。其中就包括与真武大帝、武当山有关的七处情节被省略,如孙悟空拜请荡魔天尊、大闹天宫时佑圣真君招雷将围困孙悟空、金瓶山借真武皂旗等情节,真是十分可惜!加之通读原著的人并不多,以至于大多数观众压根就没意识到《西游记》与真武大帝、武当山竟有如此深的渊源。
不过,张纪中导演很看中了武当山道教宫观建筑群的特色,2010年在拍摄新《西游记》时,把武当山作为外景地,在武当山琼台中观、太子坡等地拍摄了"偷吃人参果"、"真假孙悟空"两集以及和道士有关的戏,并在武当山完成了全剧的封镜仪式。这也算从另一种角度恢复了《西游记》与武当山的直接关系。话不多说,上图片。

(前图:剧照拍摄自太子坡九曲黄河墙;后图:在太子坡的拍摄花絮)
后记:
这个系列文章的诞生,纯属偶然。2019年7月我们全家上武当山看日出,在登山的路上,小女妞妞缠着要我讲故事,我就讲了两个有关孙悟空与真武大帝、武当山的故事。当时突发奇想,觉得可以写成头条文章。@小宇儿 甚至帮我选了两个“吸引眼球”的文章名:"孙悟空与武当山不得不说的故事"、"孙悟空与武当山二三事"。后来讲《西游记》成了我们“饭桌故事会”的固定节目,为了讲故事我只好不断地翻看原著,利用跑步时间收听有关《西游记》的节目,持续了小半年,有了些积累和思考。但由于慵懒,我迟迟没动笔。直到春节防疫封城,才决定完成心愿。没想到一动起笔来,居然刹不住,越写越多,整成了一个系列。如今抗疫已取得胜利,这些文章就权作2020年这个特殊春天的纪念,送给我的家人!尤其是要送给促成我写作此文的俩宝贝女儿:妞妞和@小宇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