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三国》3——曹操的雄才大略

《我爱三国》3——曹操的雄才大略

首页卡牌对战英雄爱三国手机版更新时间:2024-05-09

一提起曹丞相,大家脑海里会出现什么?

乱世之奸雄?乱臣贼子?窃汉大盗?

这些固有印象又是拜罗贯中先生所赐,都知道罗先生是尊汉抑曹的。

但演义就是演义,要了解历史的真相,还是得多看看陈寿的《三国志》。

曹操出身于官宦世家,又位于朝廷中枢,家族势力庞大,起点的确比孙刘要高了不少。

但光有个好出身是不够的,比如四世三公的袁本初,起点比曹操还高,出场就是王炸,还不是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烂?

曹丞相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知人善用

曹操自身的文采武功已属一流水平,但他并没有事必躬亲,而是大胆放权,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辅佐自己。

谋靠郭嘉,政靠荀彧,军靠五子良将,自己则居中统筹协调。

而不是神秘兮兮地给属下一个锦囊,说什么到时候拆开你就知道了云云。

国家机器就像一辆战车,个人能力再强也拖不动的,得靠每个位置上有人合力推动,统帅的职责是团结大家,同心协力。

而且丞相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充分调动了属下的积极性,凝聚了人心。唯一一次失常是中了东吴的反间计,*了蔡瑁张允。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丞相,毕竟这两个本来就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丞相本就信不过,只不过是为了训练水军不得已而用之,周都督正是洞悉了这一点,反间计才成功的。

对于自己人,丞相是百分之一百信任的。

二、善于纳谏

曹操虽然多疑猜忌,但善于听取属下的意见。

汉天子无人问津的时候,听从荀彧的建议,迎天子还许都,从此有了名正言顺的中央身份。反观袁本初,本身最有可能迎取天子的,却不听田丰沮授之言,斤斤计较,错失大好机会。

著名的官渡之战,就在动摇不定之时,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的信心,并笑到了最后。反面典型袁本初不听田丰之言,贸然出兵,不听许攸之言,坐失奇袭许都的良机,还逼得许攸投奔了曹操。而曹操却听从了许攸的计策,烧了袁绍的粮仓,才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实在是太讽刺了。

在虚心纳谏方面,丞相是做得很好的,唯一一次骄狂了就是在赤壁,那时候马踏江南,意气风发,志得意满,旁人的话不大听得进了,于是就有了平生最大的惨败。

所以,成也纳谏,败也纳谏。

三、会审时度势

曹操年少时,血气方刚,敢于去单身刺*董卓。事情败露后立马逃跑,没有一丝犹豫,坚决不做英雄去英勇就义。

等手里有点家底了,却没有轻狂,对袁绍恭恭敬敬,麻痹之。然后悄悄地收拾周边的小势力,一步步扩充实力。

迎天子还许都后,有了正义的名分,手上实力也差不多了,大胆迎击袁绍,趁势统一北方。

下江南遭遇大败,回去后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收敛锋芒,休养生息,才有了魏国后来称雄的基础。

纵观曹操的一生,几乎每一步都踩在点上,哪怕经历了失败,也会稳住局面,以图后来。反面典型袁本初却因为败了一次而全盘皆输,所以不得不佩服丞相的控场能力和审时度势。

曹操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虽然最后没能统一全国,但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光辉的一页。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