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导弹拖着火红的尾焰,飞向前方战机,战机一个俯冲或者旋转,瞬间躲避了导弹追击……”在现代空战影视作品中,有不少这样扣人心弦的画面。那么,导弹攻击的原理是什么?飞行员又是如何甩掉导弹这个“尾巴”的呢?
一般来讲,导弹制导方式分为雷达制导与红外制导两类。
其中,雷达制导包括指令制导、半主动雷达制导、TVM制导、主动雷达制导以及结合以上多种制导方式的复合制导。
指令制导是指在整个制导过程中,火控雷达要持续跟踪目标,并将指令发送给导弹;半主动雷达制导同样也需要火控雷达在制导的全过程跟踪目标,时时念好“紧箍咒”;TVM制导是半主动雷达制导与指令制导的结合,导弹接收目标反射的电磁波,防空系统综合处理目标信息,形成控制指令,及时“通报”导弹。
早期,导弹往往采用单一的制导方式。例如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采用指令制导,“霍克”防空导弹系统、AIM-7M“麻雀”中距空空导弹则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而现代导弹多采用复合制导方式,能够在保证制导精度同时,增大导弹攻击距离。例如,俄罗斯S-300防空导弹系统和美国“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
采用红外制导的导弹则可以认为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在红外导引头截获目标后导弹才会发射,但红外制导导弹往往射程较短,例如AIM-9X、R-73等空空导弹以及“毒刺”等肩扛式防空导弹。
面对导弹“猎手”,战机真的就如同瓮中之鳖吗?
非也,飞机也有自己的逃生之道,比如机动逃逸、有源干扰以及投放红外干扰弹。
提到机动逃逸,不少人会想到飞机通过大过载机动将来袭导弹甩开,但导弹的最大过载可达50G,机动能力远高于飞机,所以说利用机动甩开导弹的难度很高。
如果飞机已落入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域,那么就需要采用有源干扰或投放红外干扰弹等方式甩开导弹这个“尾巴”。有源干扰是运用电子战飞机发射高功率的噪声或者假目标信号,对追击导弹实施干扰;投放红外干扰弹则是利用红外弹具有比飞机更加明显的红外特征,有效规避导弹的追击。
武器装备的对抗往往是“矛”与“盾”的较量。为了对抗干扰,现代火控雷达采用多种抗干扰手段。在空战对抗中,机载火控雷达受到干扰后,飞行员可以利用递推信息或者通过手动装订信息的方式,辅助完成火控解算并发射空空导弹。
未来导弹将具有更高的机动性和更强的目标跟踪、识别能力,飞行员不可能仅凭一种方法规避导弹,必须综合多传感器信息,准确判断敌我态势,运用各种方法实现逃生。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