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 征 信

说文解字 征 信

首页卡牌对战征与伐更新时间:2024-06-07

“正”字字形演变

“正”是会意字。甲骨文“正”从止从囗(wéi)。这一形象有两种含义。“止”是“趾”的本字,是人的脚形,又可作为意符,以表动作;“囗(wéi)”则像城池,二者合起来是脚板直线对着那个地方走,会征伐城邑之意。所以“正”字的本义是攻打、征战、征服的意思。如《诗经·商颂·玄鸟》:“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正域彼四方”就是征伐四方的意思。

又因为“正”字有直奔目标而去意思,所以“正”字后来又作正中、正直来解释。古人就另造一个“征”字来表达征服、征战。

“征”的甲骨文字形演变

征是形声兼会意字。从彳(chì),正声。彳为表示道路意义的“行”字左半(见下图),亦表道路。“正”为“征”字初文。甲骨文中已有了从“彳”旁的征字。汉以后一般只用从彳的征了。正加上彳或辵旁后与正逐渐分化为两字。

“行”字字形演变

这是十字交叉大路,念xíng时,表示在路上走。什么人在路上走呢,是军队在路上走。所以军队在路上走是一行。古代军队的建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当兵了,叫入伍。说当兵出身的人,行伍出身。

因此,加上彳旁的“征”字,就是一支部队在大路行军,奉命征讨敌军或叛军。

在古代汉语中,征是褒义词,一般指上进攻下,有道进攻无道。《孟子》:征者,上伐下也。《书·允征》:奉辞伐罪曰征。就是奉帝王的命令讨伐有罪的叫征。《资治通鉴》:挟天子以征四方。伐是中性词,指一种正式的战争,应师出有名,大张旗鼓,以示自己的行动是公开的。后来征、伐不分了。

“信”字的字形演变

“信”是会意字。金文从人,从口。小篆改为从言,用“人”口所“言”会真实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信”。

《说文·言部》:“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信,诚实。由人、由言会意。)

“信”的本义为语言真实。如《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意思是诚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引申泛指诚实有信用,即能履行诺言而令对方不疑。

信,最早见于金文(即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信”字是战国时代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字,大量的用于人名、封君名、烈侯名。比如秦国的将军李信、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廉颇的封号是信平君、吕不韦的封号是文信侯。为什么“信”在这个时代出现的这么频繁呢?因为春秋战国是一个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时代,可是越是缺乏信任,人们内心对诚信就越是渴望。甚至有一年宋国和楚国和谈,签订的盟约就很直白的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意思是我不欺诈你,你也不要蒙骗我,以表示相互信任。到如今词意发生改变,变成了相互欺骗,互不信任的代名词。连这种话都要写进盟约里面,可见在那个乱世当中,国和国之间欺诈、人和人之间互相猜忌是多么平常的事啊。

信,从人、言,可能孕含着对人言诚信的期望。有专家认为:言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凡是从言的都是人类的语言,都跟人类有关系。但是动物的叫声,不是语言的动作都从口。

清代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诚,信也。信即诚,诚即信。

“言”字的字形演变

“征”和“信”二字合起来就是征信,征信在中国是个古老的词汇,《左传》中就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说法,意思是说一个人说话是否算数,是可以得到验证的。

随着现代征信系统的发展,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有了除居民身份证外又一个“经济身份证”,也就是个人信用报告。

征信是什么?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征信记录了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这些行为将影响个人未来的经济活动。如果逾期还贷或有其他违反合同的规定,那么“经济身份证”将被抹上灰色的一笔。因此,我们要爱惜自己的信用记录。

遗憾的是,近期本人发生了一笔不良记录。

今年3月份,从某行办理一张信用卡,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征信报告显示有一笔金额18元的逾期不良记录,接到通知后,本人联系了某行的领导和经办人员,反映情况和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还清所有不良及未到期款项。由于本人一向珍爱信用记录,除某行外,本人还持有5家银行信用卡,多年来从未出现过不良记录。此后也会一如既往的爱护自己的信用记录,注意银行的账单通知和催收信息,避免逾期,按时还清款项。

今年的6月14日,是第15个全国信用记录关爱日活动,愿更多的朋友主动关心自己的信用记录,形成健康的信用消费习惯,提高信用意识。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