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贝尔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里,是2013年的[招魂]。
齐刘海、麻花辫、大红唇、笑容狰狞,虽仅作为线索背景,却有令人过目难忘的本领。
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在[招魂2]中也有出现,还拍了专门的“个人”电影——[安娜贝尔]系列,最近新出的[安娜贝尔3:回家]便来自于此。
仍然是华伦夫妇的家,某个月黑风高夜,有人不小心将封印在灵异博物馆中的安娜贝尔放了出来。
于是恶灵苏醒,灾祸降临。
©️[安娜贝尔3:回家]中出现的安娜贝尔娃娃
导演是《沼泽怪物》、[小丑回魂]和[修女]的编剧加里·多伯曼,而编剧是“鬼娃爱好者”温子仁。
从[电锯惊魂]里的竖锯,到[死寂]里的提线木偶,再到[潜伏]中两个白衣Doll girls,温子仁对鬼娃绝对爱得深沉。而这之中,他最爱的是安娜贝尔。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拍摄[海王]的时候夹带私货,把安娜贝尔作为彩蛋放进去了。
[海王]第40分53秒,亚瑟等人进入亚特兰蒂斯,商议去找三叉戟的藏身地,在一片有沉船的区域,有一个放在玻璃柜里的玩偶镜头,仅出现了短短数秒,便是安娜贝尔。
他还曾颇为自信地说,“只要安娜贝尔出现在银幕上,观众就会很激动,足可见得大家都爱它。”
不不不,我是激动,但可不是因为爱它。
美国有个儿童文学作家,名叫约翰尼·格鲁勒。
此人才华横溢,能写能画,不仅是《格林童话》的插画作者,还于20世纪初为心爱的女儿作下了《蓬头娃娃安和安迪》系列童话。书中的插画,也就是蓬头娃娃的设计,倾注了他大量心血。
©️《蓬头娃娃安和安迪》系列童话插图
©️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约翰尼·格鲁勒和他的蓬头娃娃们
1915年,他申请并获得了蓬头娃娃安的形象专利,不久,又对这只娃娃申请了注册商标。
©️约翰尼·格鲁勒申请的美国专利设计
于是,这个有着红头发、三角形鼻子、纽扣眼睛和大咧笑容的绒布玩偶开始进入流水线,批量生产,并逐步于30、40年代的美国家庭中流行起来。
电影[安娜贝尔2:诞生]和[安娜贝尔3:回家]中均出现过这只娃娃,且都匆匆而过,颇有彩蛋之感。
©️上图是[安娜贝尔2:诞生],下图为[安娜贝尔3:回家]
那时的人们觉得这只娃娃蠢萌可爱,无论如何都不会将之和恐怖事件联系起来,直到1968年。
1968年,美国,一位母亲买下了一只蓬头娃娃安,并将之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女儿唐娜。
唐娜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主修护理学,与室友安琪同住,个人非常喜欢布娃娃。所以在收到蓬头娃娃后,她十分开心,还将它摆在了床头。
最开始,两人都没察觉出什么不对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发现,这只娃娃似乎有点邪门。
它好像会动。
比如从右边移到左边,从床头移到床尾,但因为距离不大,唐娜不以为意,只当自己记错了位置。
接着,这只娃娃开始摆出不同的姿势,有时是两只小手平放在身侧,有时又把手放到了身上,有时跪在正对门的椅子上,有时还能站立着。
唐娜发觉后,也尝试让娃娃站立着,但根本实现不了,因为它的腿是软的。
这也就罢了,它还趁唐娜不在家时撕扯了其他娃娃,后来,唐娜将其放在客厅,下班回来却发现,它正躺在卧房的床上——而卧房的门是锁着的。
©️[安娜贝尔3:回家]开场,坐在右边的两女一男,便是以唐娜、安琪和罗伊为原型改编的
唐娜和安琪有个共同的男性好友,名叫罗伊,他很讨厌这个娃娃,认为它非常邪恶。但唐娜和安琪并不相信这些怪力乱神论,认为一定有别的原因。
然而诡异之事接二连三,先是家里出现了一些羊皮纸,上面用红色蜡笔歪歪扭扭地写着“Find me”或“Help”,有时又变成了“Help Roy(救救罗伊)”。
©️在[招魂]和[安娜贝尔]系列中,也出现过这种写有字母的纸张
后是娃娃的身上开始莫名变得潮湿起来,有一晚,唐娜发现娃娃身上有血迹,似乎是它自己的血。
©️[安娜贝尔2:诞生]中,也出现了血液滴在安娜贝尔脸上的镜头
这一切迹象都令唐娜感到恐惧,她决定请个灵媒。
但此灵媒显然不够专业,说是在这栋公寓建成之前,有个叫“安娜贝尔”的7岁女孩死在了这里,也正是这个女孩的亡魂寄宿在了娃娃体内。
灵媒还说,不用担心,小女孩没有恶意,只因唐娜是护士,所以才来到这里,希望得到唐娜的照料和陪伴。唐娜听后,决定接纳这只被附身的娃娃。
于是,事情开始恶化。
那个男性好友罗伊开始频繁做噩梦,他梦见安娜贝尔爬上了他的床,用小手箍着他的喉咙。
有一次,房间里只有罗伊和安娜贝尔在,罗伊却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解开衬衫后,发现胸前有一块爪印似的疤痕,撕裂了他的皮肉。
唐娜终于慌了,开始向教会求助,教会的神父得知后,联系上了在驱魔方面颇有威望的华伦夫妇。
所谓“华伦夫妇”,即罗琳·华伦和艾德·华伦,这两人在1952年成立了新英格兰灵异研究协会,是新英格兰最早的驱魔组织。在电影[招魂]系列与[安娜贝尔]系列中,这对夫妇由维拉·法米加和帕特里克·威尔森饰演。
这二人一看见安娜贝尔,就觉得并非灵魂附身那么简单,因布娃娃不具备人的特点,也没什么威胁,只是个媒介。附上的魂魄也不是小女孩,而是恶灵,它真正想要附身的对象是人,是唐娜。
如果唐娜与这只娃娃长期共处,那么最坏的结果,就是她的肉身被侵占。
©️华伦夫妇的这个结论,也在[安娜贝尔3:回家]中借扮演者之口说出
于是,神父和华伦夫妇即刻开始了驱魔仪式,随后便抱着安娜贝尔上了车,漏夜赶往灵异博物馆。
但在驱车行驶过程中,又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比如汽车突然莫名其妙地熄火,神父感到十分不安,便将圣水洒到安娜贝尔的身上,才得以平息。
电影[安娜贝尔3:回家]还原了这段“插曲”。
©️[安娜贝尔3:回家],华伦夫妇带着安娜贝尔上了车,车子半路熄火
最终,其被封存在了灵异博物馆的一只玻璃柜里,华伦夫妇也一直看护着这只娃娃。
©️华伦夫妇与安娜贝尔
但外网对于此事的叙述颇为故弄玄虚:“直到现在安娜贝尔还待在柜子里,等待有一天重见天日。”
电影中的安娜贝尔与真实的蓬头娃娃长得不一样。
没办法,后者实在蠢萌,无论怎么看,都无法让观众立即将其与惊悚恐怖的情绪联系起来。因为此,温子仁带着剧组重新设计了安娜贝尔的形象。
嘴唇鲜红,眉毛挑起,双目深陷,颧骨高耸,配以不合身的白纱裙和红腰带,以及万年不变的狞笑。看一眼便让人觉得不安,因为猜不透它的情绪。
©️现实中的安娜贝尔形象与电影里的形象对比
当然,最深层次的原因是:恐怖谷效应。
1970年,日本机器人学家森政弘在《能源》杂志中发表了一篇题为“恐怖谷”的文章,文中写道:
假如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程度达到一定数值——比如外表和动作像人类,但又不是完美拟合时,它们的这种微小的不完善,会令作为观察者的人类产生厌恶反应,进而在心理上引起不安。
©️日本机器人学家森政弘绘制的恐怖谷图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对机器人的好感随其与人类的相似度而增加,但当这种相似达到一定程度,人类的情感会突然发生逆转,产生厌恶感。
以死尸为例,其似人但非人,大部分人类几乎是本能地对其产生抗拒、恐惧与嫌恶心理。同理,安娜贝尔、木偶、小丑等,都落入了恐怖谷当中。
日本有人做过一个测试,主要检测在观看仿真机器人活动影像时,人类大脑的活跃程度。
©️ 一项对人类大脑抑止作用的测试
如图所示,右侧上方黄框里的是机器人A,下方红框中的是机器人B,而橙红色代表人类大脑的重复抑止作用。可以看出,人类对B的抑止更加明显。
这就是恐怖谷效应,人类害怕的不是安娜贝尔,而是看起来像人,却做出怪异反常举动的行为。
小丑恐惧症(Coulrophobia)、木偶恐惧症(Pupaphobia)、娃娃恐惧症(Pediophobia)皆来源于此。
这些名词虽没有被收录进牛津词典、世界卫生组织或任何有关心理疾病的手册中,但却被归纳在《精神紊乱的诊断统计手册》关于“儿科恐惧症”的子类别里,名字叫“特定打扮角色恐惧症”。
很多恐怖片都会通过设置这样的一个角色形象来烘托氛围,比如[小丑回魂]中的小丑,[死寂]中的木偶,那种可怕的眼神、暗藏*机的笑脸和极度近似人类的形象,总会令观者战栗不已。
©️上图是[小丑回魂],下图为[死寂]
所以,为了营造这种恐怖效果,温子仁摒弃了现实中安娜贝尔的形象,重塑了一只新的娃娃。
而在关于“娃娃恐惧症”的词条解释中,就有一条,说娃娃通常由大人购买后赠与孩子,孩子只能被动接受,心里则在暗暗排斥这些看起来像人的东西。
巧合的是,在安娜贝尔真实事件中,唐娜的娃娃也是由母亲购买,而自己被动接受的。
如此细想下来,那些因为娃娃而产生的一系列恐怖事件,会不会也有部分是人类的心理作祟呢?
可惜,今年4月,罗琳·华伦——那个终其一生都在与恶灵斗争的女人,已在睡梦中安详辞世,享年92岁。她的扮演者维拉·法米加也表达了难过和想念。
©️罗琳·华伦与演员维拉·法米加
电影[安娜贝尔3:回家]的结尾也打出字幕:谨以此片纪念罗琳·华伦,1927-2019。
©️[安娜贝尔3:回家]片尾字幕
究竟有无人类心理作祟,这个问题恐怕再无人可回答。而那间由华伦夫人亲自守护的灵异博物馆,多年来封印着包括安娜贝尔在内的无数恶灵,华伦夫人死后,它们会否冲破封印,重现人间呢?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