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是为极致影迷准备的。
有多极致?
如果你有耐心看完一部黑白电影;
如果你有兴趣了解90年前的影史轶事;
如果,在这之后你还想看完一篇6000字(10分钟)的深度解读。
恭喜。
它就是为你准备的年底福利。
《曼克》
Mank
先下结论:
Sir今年看过的好电影中,最任性的一部。
内容介绍很简单,从影史经典《公民凯恩》的编剧,赫尔曼·曼奇维兹(昵称“曼克”)的视角,讲述《公民凯恩》诞生背后的好莱坞公案。
噱头很多:
剧本由大卫·芬奇的父亲,资深影迷霍华德·芬奇亲自撰写。
大卫·芬奇《消失的爱人》五年之后再执导筒。
影帝加里·奥德曼担纲主演。
但。
门槛很高:
纯黑白片,30年代好莱坞,大量插叙闪回,故事支离破碎……
满屏一星吐槽——看不懂,难看极了,大失所望。
更有甚者,问题直插灵魂:
为什么,我要对这样一部电影感兴趣?
好莱坞30年代的一场公案,关我什么事?
《公民凯恩》又是什么鬼?
……
这些Sir都理解,《曼克》的门槛之高,近几年少有。
但Sir还是想安利它。
这不是一封故作娇柔写给影迷情书。
而是一封,知识分子“曼克”写给好莱坞的遗书。
《曼克》值得你迈这一脚。
01
聊电影之前,允许Sir先开个脑洞。
国内突然有一位不知道哪冒出来的青年导演,偷偷自导自演了一部电影。
把中国首富的生平,从野史,到情史,从性取向,到政治观点,不论是八卦还是黑料……从里到外扒了个精光,不仅给这位首富提前盖棺定论,还在结尾不忘狠狠嘲讽吐槽一番。
电影霸占热搜一整年。
第二年还获得九项金鸡奖提名。
Sir在异想天开?
这事在1940年的美国就发生过。
影史著名对决。
天才,时年25岁的奥森·威尔斯。
富豪,则是当时美国最富有,也最具权势的人之一,传媒大亨威廉·伦道夫·赫斯特。
电影,就是《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有多伟大Sir不用赘述。
△ 著名的景深镜头
在当时,它几乎以一举之力把电影艺术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剪辑,闪回,各种镜头语言、表现手法的运用,都是电影史教材中会反复研究的案例。
可以说,在它之前,好莱坞电影是传统叙事占主流,而在它之后,电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这一切,居然出自一个年仅25岁的年轻导演之手。
不得不说,奥森·威尔斯是个不世出的电影天才。
而赫斯特,可能很多人从没听说过。
电影《曼克》中有一句话可以概括:
“凡是说英文的人都知道他。”
富可敌国真不夸张。
他在世时,在加州修建了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奢华的私人宅邸。
花费26年,超1.64亿美元,占地970平方千米的赫斯特城堡。
教堂式的主楼、牧场、花园、私人飞机场,意大利和西班牙风格的花园,装饰的浮雕是欧洲的艺术家作品,希腊、罗马式的室内外游泳池,连池底的马赛克都有镶金……更别说城堡内收藏的价值连城的各类艺术品。
老赫死后,后人因无力支付遗产税和高额的维护费,不得不在1958年把它捐给了政府,开放成景点。
作为权贵,赫斯特不仅亲自担任过两任国会议员,更参选过纽约市长,纽约州州长,更是一度与美国总统都有交集。
老赫就是美国社会超级大boss。
却因为一部《公民凯恩》,沦为笑柄,被扒了个底朝天。
谁能忍?
反正老赫没准备忍。
当他知道这个项目后,气急败坏。
先是封*——威胁投资拍摄《公民凯恩》的雷电华公司,不阻止这片子,雷电华的其他片子全部完蛋。
再是砸钱——要求好莱坞的行业领袖,米高梅公司的老板梅耶,花钱买下《公民凯恩》的版权,然后销毁掉。
最后诉诸法院。
小奥森这边也没怂,一边拼命增加放映场次,期望能让更多人看到,用影响力对抗封*。
于是电影凭借高质量,高口碑,获得业内认可。
奥斯卡更是毫不吝啬地给出了9项提名,对《公民凯恩》表示支持。
一次电影改变世界的理想主义落地。
《公民凯恩》的幕后,是一个少年天才战胜了恶龙的传奇。
但。
梳理这桩公案,有个问题你们发现了没?
一个25岁的年轻人,之前从未和赫斯特有过交集,他是怎样写出一部事无巨细,连赫斯特自己看到都感到恐惧的作品?
唯一解释:
有内鬼。
于是,这场对决中不曾被提及的漏网之鱼出现——“曼克”,赫尔曼·曼奇维兹。
曼克是谁?
1930年代,好莱坞著名制片人、编剧,曾参与制作过《绿野仙踪》。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身份是,他曾长期是老赫的座上宾。
而在威尔斯和赫斯特的战斗中,他又成为威尔斯的幕后功臣,剧本的操盘手,背刺好友的帮凶。
最后,更是《公民凯恩》9项提名中唯一一座小金人的获得者之之一。
最佳编剧。
一个野心家,忘恩负义的叛徒,以及最后的大赢家?
不。
看完《曼克》的电影,Sir才意识到芬奇想表达什么:
不是对曼克公开审判,也没想给他洗白。
只是以他的视角,拉开一部好莱坞挽歌。
02
大卫·芬奇的父亲眼中,《公民凯恩》是影史最佳的电影。
而在大卫·芬奇的眼中,奥森·威尔斯更是“他妈的天才”。
因此,《曼克》不仅一上来就采用了黑白风格致敬,还在音效,影响上,全面做旧:
“为了让它看上去和老电影质感相同,我们可能失去了三分之二的分辨率,然后我们在上面画上了小划痕、小凹痕和香烟烧痕。”
剧作上,更是向《公民凯恩》看齐。
《公民凯恩》的故事设计很精巧:
从凯恩之死切入,然后通过凯恩死前“玫瑰花蕾”的遗言,让记者调查采访他的朋友、同事,用不断的闪回,勾勒出不同人眼中的凯恩,展现出凯恩传奇而又复杂的一生。
《曼克》有样学样:
全片只有一个主线故事。
1940年,由于车祸受了腿伤的曼克,被奥森·威尔斯安排到一座郊外农场里,要他在60天内,写出一个新剧本。
而主线之外,电影安排了大约十四场闪回。
从腿伤开始,一步步回溯他过往的好莱坞经历,展现创作的心路历程。
为了增强仪式感,几乎所有的时间变换,开头都用剧本格式标注,最后勾勒出一幅1930年代,曼克眼中的“好莱坞往事”。
开端,1930年。
曼克眼中,这是黄金时代,一个属于“天才”们的好莱坞。
那时的曼克,意气风发,和一帮同僚们呆在派拉蒙公司的办公室里,肆意地讨论电影,艺术,文学,日常就是赌博、招妓。
在大萧条刚刚发生一年,无数人失去工作流离失所的时候,这帮人就能为了猜“一片树叶何时落地”,随随便便赌上五千美元。
他们甚至给办公室门口贴了一个标签:
天才游戏中,勿扰!
这些人的确狂。
也有狂的资本。
查尔斯·莱德勒、查尔斯·麦克阿瑟、乔治·卡夫曼、希尼·佩尔曼、本·赫克特、乔·曼奇维兹、大卫·O·塞尔兹尼克、约瑟夫·冯·斯登堡……
一个都不认识?
没关系,你只用知道,这些人之后总共获得超过十座奥斯卡小金人,几十次奥斯卡提名,而且大多是非技术的大奖。
作为其中之一的曼克,从戏剧评论家转行编剧后,便沉迷于好莱坞的声色犬马,天天喝得不省人事,不亦乐乎。
同样在这一年,他结识了命中的贵人。
老赫。
成为后者饭局的座上宾,与威廉的情妇玛丽安成为朋友,并与米高梅公司的主席梅耶、制片人欧文觥筹交错,曼克也因此转投米高梅。
拿着高薪,才华得以施展,事业也蒸蒸日上。
可好莱坞就是一个绚丽的空中阁楼。
表面逍遥,掩盖不住时代的摇摇欲坠。
1930年代,全世界都在变坏。
欧洲有希特勒等法西斯崛起,美国有大萧条与反共浪潮。
曼克发现,随着社会动荡加剧,从工作到生活,甚至是做人的原则,他越来越不能适应自如。
他同情失业工人,同情社会主义者,但他的社交圈,却充斥着唯利是图的资本家。
比如米高梅的老板梅耶,以经济危机为理由,向员工卖惨,欺骗他们降薪以获得更高利润。
曼克直接评价:
“这不是我见过的最无耻的事。”
1934年,一场关于加州未来的选举直接打破了幻梦。
同情失业劳工主张给富人加税的辛克莱尔,与主张维护传统价值的梅里亚姆竞选加州州长一职。
米高梅的老板梅耶、制片人欧文极度反感辛克莱尔,要求旗下员工都给梅里亚姆站台。
曼克选择拒绝。
虽然没有丢掉工作,但他因此和老板们关系开始恶化。
而他的一位同事兼好友雪莱,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昧着良心拍摄剪辑了一部虚假的政治宣传片(在当时属于新鲜手段)。
这件事最终影响了选举,辛克莱尔失败。
雪莱良心受谴责,自*身亡。
使曼克意识到,当时代的浪潮袭来,他与老板们的矛盾,不可调和。
最终,在事业、生活接连受到政治上的打压时,他与赫斯特、梅耶们决裂。
接受了一个天才年轻人的请求。
《公民凯恩》剧本。
他决定用自己的愤怒,给这些高高在上的人,一记背刺,一次复仇。
而恰恰电影《曼克》最审慎的地方,也是大卫·芬奇最让人佩服的地方。
——他没有把曼克的故事当作平民扳倒资本家的励志鸡汤。
他是在探索“人”。
曼克,一个始终纠结、矛盾、复杂的人。
他是一个社会主义同情者。
有自己的道德、良知、原则,心地善良,同情底层,能和大人物的情妇成为好友,而非一味地鄙视她。
也是一个混不吝的天才,一个故作清高的知识分子,一个自私自大的烟鬼、酒鬼、赌鬼,一个忘恩负义的叛徒……
电影的十四场闪回,用各种闲言碎笔充实了他的厚度。
1933年一场饭局。
面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希特勒法西斯的争论,他被认为永远站在作家那一边,看好辛克莱尔。
而在第五段闪回中。
更是集中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性。
回到电影公司,面对昔日龙套演员的失业现状,他可以不吝帮助。
弟弟劝他加入编剧工会,为底层编剧争取权利,他又矢口拒绝,并认为提高编剧底薪会毁掉这个行业,拒绝极端。
可是在面对制片人欧文的逼迫时,他拒绝为米高梅反对辛克莱尔的活动站台,又把工会当做挡箭牌。
他甚至表达了对辛克莱尔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欣赏,却拒绝对辛克莱尔表示明确的支持。
曼克身上夹杂着各种人性的黑与白。
因此,他最大的魅力并非完成了那件“壮举”。
而是他一直试图避免滑向任何一个极端的灰色。
第七段闪回,1934年州长选举夜。
电影更是用一个经典的蒙太奇手法展现了曼克的纠结。
他不想给任何一方政治人物站台。
但知道梅耶用虚假新闻片的方式糟蹋电影艺术为政治宣传后,曼克就坚定地反对梅耶,不惜血本,24000美元赌梅耶输。
回到主线故事,因为写赫斯特的剧本一事在好莱坞圈子里偷偷传开。
无数人上门劝阻。
弟弟约瑟夫、同事查理、好友玛丽安,甚至奥森本人都有些担心。
这侧面加重了曼克的逆反心理。
第十三幕闪回,最后一根稻草。
1937年,曼克喝醉后大闹了老赫和老梅的酒局。
注意,宾客散场后曼克和赫斯特的对手戏。
曼克自忖有点过分,还想着给赫斯特道歉。
但赫斯特讲述了一个流浪艺人的猴子的故事。
讽刺他:
一个被精心打扮用来表演的猴子以为自己是主人。
曼克理解了自己的位置,对赫斯特的歉意也彻底消失。
他们从来不是朋友。
只是主人和宠物。
也因此,曼克不仅要写这个剧本,还要求自己署名,为此不惜违反合约,触怒奥森·威尔斯。
他就是要给赫斯特一个侮辱,因为这是他最好的,也是最后的作品。
就像电影里所说。
奥森只是一个局外人,曼克,才是带着恨。
所以,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么?
在芬奇父子的创作中,《曼克》不仅是曼奇维兹这个编剧在1930年代经历的好莱坞往事。
更是一个属于他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1930年代,他熟悉的,吸引着他的,纷纷离他远去;
电影、好莱坞、美国,都变成了他不熟悉的样子;
而他的所作所为,越来越不合时宜。
电影最后,曼克无奈地向弟弟吐露真心:
表达了对这个世道的失望,和自己的无奈。
你可以理解为一个失意文人的碎碎念大合集。
更重要的是,《曼克》本身,就是一出讲述“文人之死”的震撼悲剧。
03
拆解到现在,你大概懂了——《曼克》聊的是影史,指向的却是当下。
诚然,片子里的曼克与真实的人物存在出入。
曼克是一个什么人?
一个编剧,评论家,发声者。
用现在的流行语:
他就是初代“公知”。
那么问题来了——他的纠结与痛苦,究竟为谁?
曼克有一句台词值得回味:
“我不喜欢被告知
自己属于交战的哪一方”
两层意思:
他喜欢“交战”,因为他心里装着不同阵营的敌与友。
他不喜欢站队。
因为站队意味着利益,意味着附庸,也意味着放下某一部分“自己”。
可曼克要的,是为100%的自己说话。
难吗?
1930年代初为什么好,因为有才华的人可以有肆意挥洒的自由,发表着自己对艺术或极端或先锋的见解。
之后为什么越来越糟?
因为制片人体制(欧文·萨伯格和梅耶都是制片人体制的拥趸)的盛行,把所谓的艺术家都变成了商品、宣传的工具。
第六段闪回里,作为对立面的制片人欧文·萨伯格就明确地戳破了曼克的本质:
工作对于他来说,是体验生活。
习惯于用幽默让自己远离冲突
不愿意轻易表态,整日无所事事,在无聊的事情上流连忘返。
更是规劝他:
“强大”,什么意思?
是功成名就,是付出努力的同时,站好队。
曼克与欧文,恰恰是两种极端。
浪漫的理想天才与功利的勤奋者之间的冲突。
Sir相信所有人都知道后者在社会上,更有可能成功。
但,前者,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么?
大卫·芬奇在电影里给了回答:
浪漫、理想的天才,最大的意义可能只是让人凭吊。
更加具有压迫感的是政治。
民主党,共和党,左右两派尖锐对抗,互相博弈。
当决定你未来的,不是才华,而是屁股、立场。
空间越来越小。
曾经的宠儿,曼克们越来越难闪躲。
看起来就像和整个时代节节不入。
但同样是曼克,却在1930年代,这样一个逐渐变坏的极端环境里,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给一整个村子的德国人做担保,帮助他们逃出纳粹德国。
他还是那个年代少有的敢写纳粹的电影人。
以至于被德国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封*。
电影的第九段闪回中,给出了曼克这个人悲剧的原因。
1936年,制片人欧文英年早逝。
曼克在葬礼上遇见了曾经的同事,后者明显比他更适应变化,混得更好,他邀请曼克共事,而曼克嘲讽地拒绝了。
△ 两年后,这同事制作了《乱世佳人》
同时,曼克又看到,参加完葬礼的老梅当面丢掉了葬礼的白毛巾。
难以掩饰的轻蔑。
看到没,这个悲剧的本质是:
有些坎,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永远迈不过去。
以至于电影结尾,真实的曼克在采访中这样形容过自己:
“我好像越来越像一只老鼠,被困在自己亲手打造的牢笼中。
只要这个牢笼看起来有一丁点能让我逃脱的缺口。
我就会实时修缮它。”
细想,每个时代都会出产“曼克”。
分析电影,时间线也是一条重要线索。
三个时间点:电影中的时间,电影拍摄的时间,以及电影上映的时间。
放在《曼克》里,就是1930-1940,2019,2020。
而电影里出现的,社会语境逐渐政治化,行业内卷化,知识分子工具化……
以及近年来越来越严肃的社会整体氛围。
相信每一个观众都能有所体会。
这也是Sir一直在呼吁的。
当这个社会越来越充斥着二元对立,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大家都试图用政治语态绑架言论空间的时候。
“曼克”们会越加痛苦。
也越加珍贵。
历史上,赫尔曼·曼奇维兹在《公民凯恩》后再没有和奥森·威尔斯合作,不再写过原创剧本,也再未争取过署名权。
十一年后,因为酒精中毒死掉,死的时候55岁。
这也是Sir为什么在一开始,就不同意过多渲染“曼克之举”的悲壮感。
一个被历史验证过无数次的真相。
比英雄无名更可悲,是英雄无声。
比英雄无声更可悲。
是我们处于一个无法容纳英雄的时代,却急于塑造一个个强大无缺的“神”。
而忘记自己是个真实而脆弱的“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