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游戏领域对未成年人的守护成为了社会各界最为关心的课题之一。此前我国大部分游戏厂商已经通过在游戏中设置提醒标语、缩减超时收益等基本手段来保护未成年人,而如今,一些头部大厂也持续对相关举措进行优化,让保护体系更加强制性和果决。在这个课题上,可以说中国游戏企业相比海外付出了更多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和技术探索,旨在帮助青少年远离不良内容,合理把控游戏时间。
此外,多名专家向财经网指出,在这个课题上需要社会达成共识,多方共同协力方可取得更大成效。家长要学会言传身教,游戏公司要开发出更优质的内容,社会则要给予正确的引导,相关部门也需尽快完善各项法律明确职责,如此方可形成有效的闭环来彻底解决问题。
守护孩子健康游戏 需各方协力实现愿景
目前,中国移动设备覆盖率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致使未成年人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电子设备、接触网游。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对财经网指出,青少年所处的环境是他身心成长的场景,当下生活场景格式化,生活内容虚拟化,客观上造成了他更加依赖虚拟的电子游戏。
作为在数字时代成长起来的原住民,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现在的青少年的基本娱乐方式。“手游是一种低成本的安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高政告诉财经网,手游能让孩子迅速得到成就感和归属感,而代价就是沉浸得越深,与现实世界的隔阂就越远。
而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则认为,青少年喜好网络游戏,往往与亲子关系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比如有一类是“不了解”,即父母不了解孩子在网上干什么;再比如有一类是“差关系”,即父母在线上和线下都没有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此外,青少年缺乏自信心、缺乏广泛的兴趣培养,以及缺乏自控力也成为其诉诸于游戏的原因之一,因此保护未成年人既要多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学习困境,也需从多方原因入手,社会各方相互协作,通力解决问题。
高政告诉财经网,如今不少家庭是家长、孩子都是独生的“双独”家庭,亲子关系缺乏相关的经验和伦理,家长大多跟着感觉走,一方面想要限制孩子网游,另一方面自己也不清楚正确的游戏习惯,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技术、机制的失灵。
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史博士高璇也曾指出,对待网络游戏,家长应该建立清晰的规则,知道孩子游戏的时间、地点,也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并为孩子提供和现实生活连接的机会。
而从企业角度而言,我国网游行业一直在有意识的进行自律,比如2017年成立的中国网络游戏自律联盟。像网易等厂商也在主动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游戏研究与游戏化实践”课程讲师刘梦霏也曾指出,游戏公司应该针对性地关怀青少年玩家,从视觉、文化、体验等角度考虑青少年的需求。此外,应该制定面向青少年玩家的相关预案,比如怎样让青少年远离不良玩家、不良语言和思想等。
多位专家表示,对于网络游戏如何保护未成年,应该通过主动引导,让其“为我所用”,通过社会、家长、企业等各方协同合作,真正让其成为孩子学习、娱乐的好帮手。
获得家长孩子认同 企业升级保护成效显现
目前,家长对于青少年缺乏高质量的陪伴,在如何保护青少年规范玩游戏上的确存在一些焦虑。
据媒体报道,为了管理孩子玩游戏,有家长是采用“技术流”,利用第三方亲子手机控制软件来控制。
但懂得“技术流”派的家长毕竟少之又少,现代家庭中更常见的两个场景一是网络争夺战,二是电子保姆。上初中的小高告诉财经网,自己跟父亲就常常处于“网络争夺“的状态,父亲对于家中网络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绝对不允许自己接触网络,但自己却因此有着抵触的情绪,反而特别想去玩游戏。
另一方面,小高的同学家中则有人属于电子保姆型,父母因为时间忙,无暇管控,就直接把手机、网络完全归属孩子,导致该名同学常常通宵玩游戏,无法控制自己。
张海波指出,无论是过度控制和过度放纵,都不是真正的教育,都不利于青少年对网络游戏建立正确的认知。
因而,如何让孩子适度游戏,成为当下企业都在深思的问题。近些年,以网易、腾讯为代表的企业,围绕未成年人保护课题,不断努力和探索,主动承担企业责任,采取了相应的升级措施,也取得了瞩目的成效。
例如,自2019年1月开始,网易就陆续在《梦幻西游》手游、《大话西游》手游、《荒野行动》、《阴阳师》等首批15款热门手游中上线了防沉迷功能,对未成年人施行严格的宵禁和限时,比如12岁(含12周岁)以下玩家在工作日就只能玩1小时,节假日也不过2小时。同时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晚上21:30-次日8:30之间,都禁止进入游戏。试图依赖合理的技术手段,从源头上管理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与此同步,网易还升级了“网易家长关爱平台”,可帮助家长有效监督管理孩子的游戏行为,该平台覆盖多账号监管、游戏时间查询及管理、游戏信息查询、游戏消费查询及管理等多项功能。
不仅如此,网易还升级了实名登记,强化了认证体系,并进一步强化主动服务解决思路,例如成立了专门的未成年人守护团队,针对异常或高额的消费尝试主动联系等。
一系列的举措也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认同。小高告诉财经网,自从父亲知道有“网易家长关爱平台”之后,双方的网络争夺战就得到了缓解。此前父亲一直担心他没有自控力,会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在借助该平台之后,父亲即使在远程,也可以了解他的游戏时间和信息,限制他的游戏时间和游戏消费,甚至可以申请禁玩,因而也放心了许多。
相比第三方管控软件来说,网游企业自身推出的系统不但更方便快捷、功能更齐全,也更不容易被破解。身为一名高中生的妈妈,路妈表示,网易的时间限制等功能非常好,这样一来可以不用强行阻止孩子玩游戏,双方不会产生沟通矛盾,而每天有了时间限制之后,相当于树立了好的规则,孩子既有了适当的娱乐空间,也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业,或与家人的相处。“希望更多游戏企业可以有宵禁功能,晚上让孩子安心睡觉。”
当然也有很多青少年对此颇有微词,觉得这些功能过分严苛,但也恰好体现出了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措施已经卓有成效。业界认为,在超过2000亿产值的游戏行业,游戏大厂通过技术手段在不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一方面体现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为营造游戏行业的良好形象做出了示范表现。
监管之外 行业需从内容等多方下手
说起游戏,大多数家长都畏之如洪水猛兽,但事实上,游戏的设计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大脑和心理的发展规律的,如果能将娱乐生活与学习相平衡,能够激发出青少年更多的潜力。
据西班牙阿尔卡拉大学心理学教育系研究表明,电子游戏正在成为影响8~18岁儿童休闲时间的重要文化形式,并认为电子游戏具有很大潜力成为新一代教学工具。不仅如此,一些应用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电子游戏也可促进未成年人的多感觉加工,并对认知灵活性产生积极影响。
高政告诉财经网,其实网游开发者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不亚于很多职业的课程教材专家,如果能结合网游开发相关的学习APP,能将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相信会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在未成年人保护上,不可能依赖单一方式去解决,谢永江副主任还曾对财经网表示,网游市场提供产品是由需求决定,教育类游戏如果没有丰厚回报不会成为趋势,因此政府补贴和政策支持必不可少。
去年以来,为赋予网游对于未成年人成长更积极、正面的知识和相应的文化教育功能,网易等企业也开始布局以编程、数学学习等为主题的功能性游戏。比如网易引入的在线编程教育产品《极客战记》(美国《CodeCombat》)就已经在我国首批八所中学内应用于实际的编程教学场景中。
此前,伽马数据发布了一份《2018年功能游戏报告》,报告指出,功能游戏立足于解决社会问题,通过倡导游戏的多领域应用,强调游戏的社会效益,符合社会大众利益,具备较强的社会价值。
不仅如此,中国游戏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游戏的更多可能性,试图通过游戏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让青少年在游戏中寓教于乐,起到提升自我的能效。像网易代理的《我的世界》中国版,就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之一。
业界认为,作为游戏行业的头部企业,网易希望通过游戏积极地影响现实,能够推动游戏行业的良性发展,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和完善保护举措,也是中国企业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积极回应的缩影。
未来,在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家长参与、舆论监督、内容发力等多方协同之下,相信社会舆论不会再谈游戏色变,会有更多的人看到游戏对于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