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大黑狗》导读

孩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大黑狗》导读

首页冒险解谜霍普先生的游戏屋更新时间:2024-05-13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435号

孩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大黑狗》导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一天清晨,霍普家门外突然来了一条大黑狗,全家人顿时陷入慌乱,只有家里最小的孩子小点点不躲闪,不惊慌……带着这只大黑狗一起穿过森林、走过河道……大黑狗竟然越变越小,最后成为了家里的新成员。

二、绘本信息

书名:大黑狗

文图:[英]李维·宾福德

译者:王启荣

适读年龄:3-8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奖项: 2013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大奖

出版社:接力版

出版日期:2013年6月

三、绘本导读

【封面】

解析:

在《大黑狗》的封面,我们看到冬天的树林、雪地,一个身穿黄衣的小女孩,独自站在高大的红房子前。这是对故事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的预告,但书名显示的“大黑狗”却并未出现。故事的悬念从封面就已经开始了。

这个封面已经勾起人足够的好奇心,一个小孩站在屋外望着什么,在她面前是一个个大大的动物脚印。到底发生了什么?

身后的黄色拱门开着一条门缝,四个脑袋带着恐慌的神情,从上到下向外窥视着。他们在惧怕什么呢!让一个小女孩独自面对,而小女孩却如此的镇定自若。

【环衬】

解析:

翻开环衬页,清冷的小树林空无一人,静寂之中仿佛能听到雪花飘落的声音。雪地里留下一串前行的动物脚印,是大黑狗的印迹吗?

这片小树林的树木很小,歪歪扭扭,稀疏而无规则,随性而生,纤细而高挑,且高出画面。体现出故事主人公弱小、娇嫩,而不惧困难且有另辟蹊径的臆想。

【扉页】

解析:

从封面到环衬再到扉页,连续三页的背景为同一片树林,可见这是发生在冬日树林中的故事。镜头拉远,画面右侧出现一座孤立的哥特式的红房子。在雪地中,在树林中,我们感受到一种自然的悠闲与宁静,而宁静的背后却暗示人类的焦虑与恐慌。大幕已经缓缓拉开,读者都对即将上演的大戏满怀着期待。

哥特式建筑的整体风格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等。

【第1画面】

原文:一天,霍普家门外突然来了一条大黑狗,霍普先生最先发现了它。“天哪!”霍普先生大叫一声,丢掉了手里的烤面包片,赶快抓起电话报警:“警察先生,我家门前有一条好大的黑狗,像大老虎那么大!”警察听完了,哈哈大笑:“哈哈哈哈……”霍普先生问:“我该怎么办哪?”“那你就不要出去呗。”警察说完就挂了电话。

解析:

霍普家门外来了一只大黑狗,就是门口那条黑影。霍普先生首先发现了它,他吓得丢掉了手里的烤面包片,大叫“天哪!”,他不敢出去,而是抓起电话报警,在他眼中这只狗就像大老虎那么大!左边的黑白小图里,门口的那只狗确实不小,真有大老虎那么大吗?

警察的回答很巧妙,大笑之后,给出一个调侃的回答:呆在家里就是了。因为害怕,这是大人固有的思维模式,他们经历了太多恐惧的事情让他们牢记在心,而惴惴不安。

左侧小图中是爸爸窗前的背影,而右侧大图中,看到爸爸在厨房中的背影,显然他看到窗外的大黑狗,装有食物的盘子从手中滑落,而小猫成为受益者,身后的凳子也失去了重心,坐在窗台上的小女孩则目睹了这一切,不解地看着爸爸,散乱的头发也有某种不安。

爸爸黄色的着装,蕴含家庭的温暖,而戴着小辫子的帽子,从背后看如同一个女人,这也与其惊恐的表现相吻合。

涂鸦的画稿和画笔散落一地,表明这是一个喜欢画画的孩子,橱柜右下角的小怪兽就是她的杰作了,她穿着一双长长的高筒袜,这和其衣服有相同的红色横道。空着半截的长筒袜是孩子的一种随性还是与爸爸长辫子的棕色帽子有着渊源呢!

左图除文字外,上下还有6个小图,上图是光临的大黑狗和爸爸阴影与呼救,下图是小女孩玩耍的三联图,带着两个猫,骑着童车冲向厨房。她手中拿着玩物在引诱着猫。

从小图与彩图的对比看,爸爸和小女孩在一楼的厨房,看到了窗外的大黑狗。

整个故事的体例,主要是通过全书右页的彩图来呈现的,左页是故事的文字,但在文字周围,作者穿插进了黑白的连环画,连环画的内容是在彩图场景之前和之后发生的事。

作者结合故事展开交替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首先是左页黑白小画和右页彩色大图的搭配。然后黑白素描小画围绕在文字周围,既带有装饰效果,同时填充了故事情节。小小的黑白素描构成相关的联系镜头,大幅的精细彩图捕捉凝止的精彩瞬间,使整体构图呈现出动静结合的无限乐趣。

【第2画面】

原文:霍普太太起床了。“天哪!”她也吓坏了,打翻了一杯热茶,赶紧找到霍普先生,喊道:“哎!你知道吗,房子外面有一条大黑狗,有一头大象那么大!”霍普先生说:“我知道啊。”霍普太太问:“那我们怎么办呢?”“把房子里的灯关了!这样它就不知道房子里有人了!”

解析:

霍普太太也起床了。看见这只大黑狗,她也吓坏了,大叫“天哪!”喊道:房子外面有一条大黑狗,像一头大象那么大!由爸爸眼中的老虎变成了大象,更加夸张了。

面对窗外的大黑狗,警察的办法“那你就不要出去呗。”。爸爸给妈妈的办法是“把房子里的灯关了!” 这样大黑狗发现不了房子里面有人,就安全了。

左边小图里,大黑狗似乎是变大了,确实变得有大象那么大。这是一种恐惧的心理作怪吗?

左图中的上图,窗台出现妈妈的侧影,和妈妈吃惊的正面照。而大黑狗却在外边盘旋找寻着入口。下图的三个逐步增大的小图,是爸爸抱着小女孩逃走的路线,而进入了主画面。情急之下还把棉袄脱掉了,而两只小猫一只吃食另一只站立思考。

这左右几张图,把室内外不同空间的行动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凑的故事情节。

从室内外窗户的布局看,妈妈出现在二楼。妈妈小图的正面照,表情和体位似乎已经凝固了,而彩图弯腰凝视中,一脸的惊悚,全身的局促,和呆滞的眼神,水杯从手中脱落,水壶也快要不保了。这时,爸爸夹着小女孩焦急地跑了进来,黑猫也一并冲了进来,为什么是下楼梯呢?从一楼跑上来的啊!

这里应该是娱乐室,到处都是猫头鹰的玩具和图书,有孩子的家庭都是这种窘态吗?

妈妈高挑的身材,印有绿色植物的睡衣和小楼身外的世界很合拍。暗淡的红色也暗示一家人焦虑、恐吓的内心体现。

【第3画面】

原文:艾德琳起床了。“天哪!”她也吓坏了,丢掉了手里的牙刷,急忙跑到父母跟前,问道:“你们知道吗,房子外面有一条大黑狗,有霸王龙那么大!”霍普先生和太太说:“我们看见了!”艾德琳问:“那我们该怎么办?”“把窗帘拉上!这样它就看不到我们了!”

解析:

家里的一个孩子艾德琳也起床了。看见大黑狗,她吓得一下子扔掉了手里的牙刷,喊道:这是大黑狗有霸王龙那么大!为了不让大黑狗看见他们,霍普先生和霍普太太提出拉上窗帘。

黑白小图里的大黑狗站起来快要和房子一样大了,右边彩图里,大黑狗正瞪着跟窗户一样大的眼睛朝房间里看。

左侧下边的三张小图,爸爸和妈妈在前面慌乱的疯跑,而小女孩却镇静地和两只小猫在玩,完全没有惊慌,是她没有看到吗?这也为后续环节的处事不惊打下了基础。

小图中两个成人奔跑的姿态有点像猿人的感觉,爸爸脑后的辫子就是这种考虑吗?紧身斑点的睡衣更加剧了这一点。图中他们都跑出了画外,有一种逃脱的味道。

艾德琳所在的位置在三楼,洗漱间黄色的竖向条状彩带是一种难以应付的警示,是懦弱和胆子的暗示,代表着暴力的出现。

作者还极其热衷于场景细节的营造,维多利亚时期的飘窗、蒸汽式的古董热水器等都被集中在惊险的故事之中,给小读者带来丰富的视觉盛宴和无尽的想象。

【第4画面】

原文:莫里斯也起床了。“天哪!”他尖叫着,顾不上心爱的泰迪熊,急忙找到家人说:“你们知道吗,外面有一条大黑狗,有大怪兽那么大!”艾德琳问:“什么大怪兽哇?”莫里斯着急地说:“你就别管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呀?”一群人带着哭腔喊:“赶快躲到被子下面!”

解析:

这是小男孩儿莫里斯房间的一角。莫里斯也起床了。他也看见了大黑狗,吓得匆忙奔下床找家人,说那只大黑狗有大怪兽那么大!霍普先生和霍普太太叫孩子们躲到被子下面去。

左边小图里的大黑狗蹲下身子都和房子一样高了,确实只能用“怪兽”来形容了。

左图侧身的莫里斯的特写镜头,看着窗外,挽着一个人偶玩具,是一种自我的安慰和保护。

下图中,爸爸妈妈跑在前边,艾德琳也追了上来,而小女孩则迈着方步,带领着两个小猫,完全置身其外。

从莫里斯房间看到他的喜好,国际象棋、自然的动物、仰慕骑士、空中飞翔(这里有热气球和飞机),还有一个宇宙飞船和航模。小男孩的内心充满着智慧与搏*。

在上述的四个场景中,作者运用层层铺垫的方式,将读者一步步引入到精彩的叙述之中。

随着大黑狗的外形在霍普家四名成员的眼中不断变大,从老虎、大象、霸王龙变成语言无法形容的“大怪兽”。 大家便根据自己的猜测和想象无限的把大黑狗放大,并与自己认为可怕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层层递进,从而映射出大家内心的恐惧。故事情节和图文共同营造的紧张气氛推波助澜,逐层叠加,情节进行的节奏越来越快,事件被一波一波地推向高潮。

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有一个主色调,爸爸的蓝色、妈妈的橙色、姐姐的黄色、哥哥的绿色,还有小点点的红色。

小男孩儿莫里斯房间在阁楼上,圆圆的小窗户就是例证。他们都分布在不同的独立的房间,让这种恐惧更加加深。

【第5画面】

原文:霍普家最小的孩子点点觉得家里出什么事了。她问:“你们躲在那里干嘛呀?”他们低声回答:“门外有条大黑狗!”“呀,你们好傻呀!”点点说着打开了房子的前门。大家惊叫着“不要出去!”“大黑狗会吃掉你!”“它会咬掉你的头!”“它会啃碎你的骨头!”点点没理他们,还是走了出去。

解析:

他们感到很害怕,想了各种办法:关灯、钻进被子、默不作声,就在这时,家里最小的孩子点点出来了,她 说了句:你们好傻,就出去找大黑狗。其他人又担心又害怕,那么大的黑狗,点点怎么可能是它的对手?他们惊叫着:“不要出去!”“大黑狗会吃掉你!”“它会咬掉你的头!”“它会啃碎你的骨头!”点点没理他们,还是换好衣服走了出去。

霍普家最小的孩子点点出场了,她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后,决定出门去看看,而其他人都躲在门后,露出惊恐的表情。只有门口的两头石狮子和大门上的铁狮子似乎为其助战。

上方小图中,点点质疑地看着棉被中躲藏的惊恐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又看看紧闭的大门,双手交叉在胸前,面对读者一副勇敢者的气概。而下图中,四个连续的动作,穿靴子、找棉袄、戴手套和穿戴整齐,出现在积雪深厚的门口,一脸无所谓的气势在找寻着大黑狗的影子。

红丝墙壁上的阴影就是大黑狗毛发的投影,大黑狗就在点点面前。

故事中,霍普家的每一位成员都被包裹上了鲜亮的色彩:霍普先生出场时的黄睡衣被埋在墙面和地板的天蓝条块里;霍普太太白底绿点的睡衣和厨房墙面的温暖橘色相得益彰;艾德琳的洗漱间被亮黄色的装饰条纹和大黑狗亮锃锃的眼睛照得闪闪发亮;莫里斯的房间里充斥着闪着梦幻光彩的苹果绿色;点点出现时的亮黄色外套在粉色屋墙中更是格外引人注目。鲜亮的色彩使得整个紧张的冒险故事背后洋溢着一种彩虹般的温暖和爱意。

霍普家最小的孩子点点的出场成为这个事件的转折点,也把整个故事的悬念推向了高潮,接下来会自然地转向小点点如何打碎那可笑的幻觉。点点觉得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行为有些夸张,事情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糟糕。

【第6画面】

原文:门外,大黑狗俯下身子,呼哧呼哧冲着点点喘着粗气。“哇,你可真够大呀!”点点对大黑狗说,“好家伙,你在这儿干嘛呢?”大黑狗闻了闻她。

解析:

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一幅大跨页中,我们看到是一只无比巨大的狗,占满了整个画面,这一幕才是故事真正的高潮和顶点。点点站在俯下身子的大黑狗面前,简直太小了,不如大狗一个眼睛大。此时,点点也看出了端倪,“哇,你可真够大的!”

但点点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惧,而且很友好对大黑狗说,“好家伙,你在这儿干嘛呢?”大黑狗闻了闻她,是在看她好不好吃吗?还是同样友好的探视呢!

大黑狗和点点初次对视的巨幅画面中,大黑狗亮闪闪的眼睛、乱糟糟的毛发以及油汪汪的鼻子都被描绘得逼真生动,甚至让人想伸手摸一摸。

之前,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的对话,都是那种无意识的对话,因为他们都沉浸在担心害怕中。只有点点有勇气出去看看具体的情况,才发现,大黑狗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大,但也确实不小。很多时候,担心害怕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抵御害怕的唯一途径,就是去面对。

【第7画面】

原文:“好吧,要是你想吃掉我,得先把我抓住哟!”点点说完,快跑两步,钻进了矮树林里。点点一边跑,一边唱着现编的歌儿:“我去的地方你到不了,除非你能变苗条,这点你知道不知道?”大黑狗紧紧地跟着她。

解析:

“好吧,如果你想吃掉我,得先把我抓住哦。”点点和大黑狗做起了自己擅长的“游戏”,她快跑两步,钻进了树林,并唱着歌谣劝告大黑狗,如果要想追到自己,除非变小一点。大黑狗紧紧地跟着她。故事进入又一个高潮。

追逐是整个故事的核心,作者用跨页大图,营造出宽屏银幕电影画面的视觉体验。他有意将大黑狗跃动的爪子探到框线之外,打破画面均衡,突显出大黑狗拼命追赶的力量和速度。

我们将绘本按插画风格分为:具象写实、抽象表现、奇幻想象、幽默夸大与民俗艺术风这五大类。作者李维的画风独特,属于写实主义基础上的幻想流派。《大黑狗》是他的水彩风格的作品,绘图者对细节有极致的追求。这种写实主义的绘画风格,最终要表达的主题却是幻想的。故事里的大黑狗是那么的逼真,霍普先生一家也是给人真实世界的感觉,但是他们的经历,大黑狗的变幻,却是一派幻想中的世界。很多幻想性非常强烈的作品,比如《噗噗噗》、《小牛的春天》、《鳄鱼怕怕牙医怕怕》等,都是大色块、粗线条、奔放式的绘图风格,以配合天马行空式的剧情,而像李维这样纤毫毕现的绘画方法是极其少见的。

【第8画面】

原文:点点飞快地跑向结冰的池塘,穿过桥洞,滑过冰面,边跑边唱:“狗儿狗儿肥肥,冰儿冰儿脆脆,减不掉你的肉肉,你就会掉进冰水!”大黑狗还是紧紧地跟着她……

解析:

她带着大黑狗穿过桥洞,依然唱着歌谣让大黑狗变小。从旁边小桥、河流、树木等参照物看,大黑狗似乎变得小一点了,但黄狗仍然占据画的三分之二,而点点好像随时会是黄狗口中之物。

开始,可以看到大黑狗非常大,点点在它的面前微不足道。让我们看看点点是怎么把大黑狗变小带回家的。点点踏过薄薄的冰,可是大黑狗太重了,怎么能过去呢?于是,点点说:“大黑狗,你得减肥跟我一样轻才能过去哦。”

大黑狗的身体卡在桥洞中,进退维谷,两只前爪还把冰面压裂,大黑狗无奈的表情赢得了点点的同情,用一首首俏皮的儿歌敲击着大黑狗,同时也一定赢得小读者的呼应,大声地和妈妈背出来。

左小脚的小图是大黑狗前腿的特写,沉重的身体把冰面都裂了。而点点却轻松走过,把大黑狗甩在身后。岸边两只灰色的兔子看着大黑狗拙笨的行动,似乎懂得了什么。还有空中的小鸟都在看大黑狗的热闹。

一家人陆续发现屋外有一只“巨大”的大黑狗,吓得缩成一团,而家里年龄最小的点点却和那只“大黑狗”成为了朋友。这只狗真的有那么大吗?点点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对恐惧的定义,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对于大多数成人,看问题、做事情的视角和方法总会受岁月的累积和自身的经历所影响,因而不免过于多角度和复杂地考虑和处理问题。而孩子却不同,他们往往因无知而无畏,反而,结果变得很简单!

【第9画面】

原文:点点在游乐场里钻来钻去,溜下滑梯,绕着转椅兜圈子,边玩边唱:“你是大块头,我是小点点,要想钻过去,你还得再瘦点!”大黑狗还是紧紧地跟着她……

解析:

大黑狗跟着点点来到游乐场,在里面钻来钻去,它更瘦小了,而对比之下点点却是胖墩墩的。

几头大象看着大黑狗身体的变化,露出了微笑。手摇车也是大象瘦小的化身,这里暗示大黑狗的变化。

点点站在圆形转盘上,向大黑狗喊话:“你是大块头,我是小点点,要想钻过去,你还得再瘦点!”点点和大黑狗就像是朋友间在玩着游戏,完全没有伤害与被伤害的关系。

大黑狗挣扎着从大象鼻子中往外爬,伸长的脖子似乎在向点点哀求,大黑狗已经完全转变了伤人的想法,而点点的想象在它的心目中越来越高大。

这三页连续的画面,让大黑狗在读者面前显得越来越小了,还有左下角的小图,当然它的威慑力也就越来越低了。作者用这种绘图手法让我们感知从黑狗大到似乎要占据压倒整片树林,慢慢过渡到桥洞那么大,最后大象滑梯衬托让我们视觉上看到黑狗很小了。小到能让点点完全掌控。

【第10画面】

原文:点点跑回了家。“如果你跟我回去,你会知道他们为什么躲了起来。”说完,嗖的一下,点点穿过猫洞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她的个头儿可真是“小”,像小猫那么小。现在呢,大黑狗也像点点一样“小”了。

解析:

最后,点点一路跑回家,对着大黑狗说:你回到家,就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害怕你了。”于是,点点从后门钻进猫洞,大黑狗也变成小黑狗了,一样钻进了猫洞。

作者用这四个场景,以英雄般的主人公四句儿歌式的劝告,让大黑狗一点点变小变瘦,直到能够从房子后门的小洞钻进屋内。在结构上,这种安排与故事前半段黑狗变大的四个步骤形成完整的对称。画面结构也回到了左右的布局。至此,读者对情节的预设与作者的讲述逐渐达成一致,故事舒缓地进入完美的大结局。

左侧上面五张小图,是一个树根的圆洞,从入口到出口,而第五张图片更小,这又是对黑狗的考验。最后,点点一头轻巧地钻进了猫洞,而主页的大黑狗却没有那么容易。

这个故事让读者明白了这个道理:看起来可怕的事物,换个角度,就会有转机,甚至变成令人喜爱的事物。孩子身上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勇气和天真,可以击败一切可怕的事。就像点点举重若轻的驯服了大黑狗一样,因为“没有什么好怕的。”

绘画的语言,暗藏着“画家的心机”。绘画语言往往是一种藏起来的语言,但又真正的无处不在。如果我们能读懂绘画语言,领悟“画家的心机”,就会产生一种与作者心意相通的喜悦,并且发现绘本中更多有趣的细节。

如何从绘画语言中剖析绘本?比如:氛围的营造、过目难忘的造型、构图带来的动感、用材质创造新鲜感等等。李维《大黑狗》里面是怎么渲染大黑狗的可怕的呢?可以引导孩子仔细观察插图。比如封面雪地里的脚印,出现在窗户上的大眼睛,大黑狗的毛发等等。

【第11画面】

原文:一进房间,点点一把抓住洗衣篮,大叫一声“哈”,用篮子一下子扣住了大黑狗。这时候,一家人不再躲了,都探出了身子。霍普太太惊叫着:“你居然没有被啃到!”莫里斯大叫:“你居然没有被吃掉!”艾德琳问:“那条黑狗呢?”点点不吱声,掀开了篮子。

解析:

机巧的点点巧妙地搬起洗衣篮等待黑狗的进来,并迅速把黑狗扣住,坐在上面,眼睛低垂着,有种胜利而欣慰的滋味。这个不起眼的情节,如同乐曲结束前一个华丽的音符,使故事叙述的节奏变化更加丰富。

而下方的小图片成一张长条的大图,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全副武装、全神贯注,手拿器具等待战斗。

而最关键的彩色大图中,点点掀开了篮子后,一家人看到大黑狗变得这么小,这才从躲避的地方出来了。瞧这家里被他们搞得乱糟糟的,他们之前该是有多害怕啊!而现在却全部释然了,是不是有点不好意思呢!

左页用小图看到点点怎么样扣住黑狗,只用一个篮子就装下了它,而霍普一家人躲在一块竖起木板床后面,手持着棍棒准备随时与黑狗战斗,在右页中所有灯光向着黑狗和点点,而霍普家人此刻看到黑狗与之前完全不一样,他们表情就如虚惊一场感觉,有种如释重负后的放松。为什么到这里所呈现出的黑狗与点点差不多小呢?大家心中的疑问为什么点点面对这么大和可怕东西却不害怕呢?不就是点点与黑狗之间距离越来越近,近到彼此等同。

这本来没什么可怕的,我们心中所谓害怕其实就是自已给自己设的一道屏障,回顾绘本开头,霍金先生眼中黑狗用大叫和报警形容他心中恐惧,到霍金太太眼中,变成大象,孩子们眼中,它继续无限制变大,从霸王龙到怪兽这么大。这种心理发展就像我们在面对一件事情,在困难前面叠加层层阻碍,我们眼中永远看到只是前方困难。而点点却跨向前一步,一切“难”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点点一个人走出房子,开始和大黑狗相互认识、熟悉、嬉戏,大黑狗也由“大”慢慢的变“小”,而且还追随点点回到了家里,点点用篮子一下子扣住了大黑狗,终于把它驯服了,其他人也不再害怕,纷纷探出了身子,一家人坐在一起,看着这条曾经让他们害怕的大黑狗,大家都觉得自己有些“傻傻的”,而点点的勇敢与智慧得到了大家赞扬。

【第12画面】

原文:霍普先生一家人真高兴,黑狗不再像先前看到的那么大,也不再那么吓人了。“现在这么一瞧,他好像没那么吓人了。”霍普先生说。大家都点头。“我们好傻呀,”艾德琳说,“只有点点知道该怎么做。”大家都不出声,每个人都在想,点点怎么会这么胆大。霍普太太称赞点点说:“面对这么大、这么可怕的东西,你真是太勇敢了!”

解析:

那条大黑狗可能原本只是普通的狗狗,它是在霍普一家的眼中(或口中)被不断夸大了的。

一个非常温馨的画面,一家人都接纳了大黑狗。

这个“大”、“小”的跨越也是时间的跨越,最后只能说大黑狗被点点制服了,而且成为家庭重要的成员,家人也不再惧怕大黑狗而是当宠物一直养着。也许真的狗本来就不大,也许是点点长大了,随时时间的改变,他眼里的大黑狗只能是越来越小了。

这部奇异的作品提醒读者,人类正是在极端不利的境遇下战胜了自然,因为人类的生命体中,存在着不可思议的力量,那是一种由生存的*所驱动的力量,藉此人们可以举重若轻地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而在儿童的身体里,也一样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像点点举重若轻地驯服了大黑狗一样,它可以帮助我们度过生命中最危险和最脆弱的阶段。保护住这股力量,它就能成为我们成年后坚不可摧的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

这本书的独特绘画技法:本书的出彩之处是独特的“坦培拉”技法的运用。“坦培拉”也称蛋彩画。作者运用“坦培拉”技法,将色粉和蛋液融合在一起,使画面由内而外地透出绸缎般的光泽,呈现出亮丽悦目的光影效果。“坦培拉”技法的最大特色是能够展开精细描绘,并且保持颜料的鲜艳度。

【第13画面】

原文:“因为没什么好怕的哟!”点点一边说着,一边走到火炉旁坐下。那条黑狗还跟在点点屁股后面呢。

解析:

最后一页小图中,点点和大黑狗已经成了朋友,或许,大黑狗已经成了这家里的一员呢!

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们让孩子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害怕的东西,即使看似强大的大人也不例外,但我们也要学会勇敢的正视和面对,不是盲目的,而是用智慧,智慧从哪里来,从书中来。

【封&底】

解析: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看完这本书,你会觉得这个说法真的没错。点点是个小女孩,带着一份童真带着一份果敢,双手还插口袋不以为然的样子,真是太壮观的出场,她的渺小和大黑狗的庞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点点是如何打破这个神秘可笑的幻觉呢,她选用孩子独特的方式,那就是说唱童谣。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四个场景的四句儿歌让大黑狗慢慢的变小,直到可以穿过小洞进入屋内。

书中阐述了小点点用她的天真无邪来缓解了一家人的恐惧,真是勇气可嘉的,是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简单的故事情节,清晰逼真的画风勾勒出一个勇气可嘉的小点点,生活中我们的许多的孩子都很缺乏这样的勇气,当遇到事情的时候更多的是选择躲在父母的怀抱下,所以这是一本让我得到许多启迪的书,值得一看你!

如果你的孩子胆小怕事,很多专家都会推荐这本《大黑狗》,因为它是让你勇敢的一本书。

作者用画勾勒出一种令人向往的情调和氛围,充满了视觉享受。插画的设计极具镜头感且构思巧妙。书中揭示的发人深省的面对焦虑、恐惧的永恒主题,让我们直面人生的各种烦恼和焦虑。

四、作者信息

李维·宾福德,英国著名青年绘本作家,毕业于英国法尔茅斯大学。他的插画风格被评论家誉为“基于写实倾向的唯美画风”。他擅长以写实主义绘图风格来表现幻想的艺术主题。这使得他绘图精致的图画书都寓意深远,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读来都有不同的阅读感受。他的图画书处女作《蒂亚戈》出版后即入围2011年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并使他荣获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新兴插画家奖。《大黑狗》是李维·宾福德创作的第二本书,出版即荣获2013年凯特·格林纳威大奖、美国图书馆协会推荐童书和考文垂灵感书奖等诸多荣誉。

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