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囚禁八年受尽虐待的女孩,逃出魔窟后竟对绑匪产生感情

被囚禁八年受尽虐待的女孩,逃出魔窟后竟对绑匪产生感情

首页冒险解谜饥饿鲨进化克拉肯更新时间:2024-05-02

上世纪九十年代奥地利发生一件轰动全球的绑架案,造成轰动的不仅仅因为绑架本身,而是受害者被解救后的心态以及作出一系列违背常理的行为。

1998年3月2日,10岁女孩娜塔莎在上学路上被绑架,绑匪是36岁的电脑工程师沃尔夫冈。这是一起预谋已久的绑架案,绑匪事前准备好的地下囚室不足6平米,即使女孩拼力呼救也没人可听见。当时,奥地利动用飞机及各种侦破手段进行地毯式搜索,甚至也到了绑匪的家里。可地下囚禁室布置得十分隐秘,尽管警察已经站在地下室上面也没能找到女孩。

在被囚禁的最初,女孩愤怒反抗,摔东西,呼喊。但在不提供食物和毒打的暴虐下,女孩最终屈服。

娜塔莎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室过了4年,直到第一次初潮,弄得到处是血,绑匪才让她上楼洗澡,这是娜塔莎4年来第一次走出地下室。但日子并没有因为离开地下室而好转,反而更加恐怖。

为了防止她逃走,在和绑匪同床睡觉时被链子锁在床上,赤裸半身在房里干活。为防止掉发引起怀疑,娜塔莎被剃光了头发,干活时 也不能留下一点指纹,稍有疏忽就会遭来毒打。挨打时也不能发出一点声音,否则绑匪就会掐住她的喉咙,把头按进水池,呛到失去意识为止。

因为娜塔莎的完全顺从,绑匪对她放松了警惕,允许她出去放风,可以在院子里干活,甚至绑匪会带她出去购物,为她庆祝生日,一起过圣诞节,在复活节给她买礼物。

一天,娜塔莎瞅准时机,在绑匪稍微疏忽的时候,逃出魔掌。这一天是2006年8月23日,从被囚禁到逃出魔窟已经过去整整8年。

绑匪发现娜塔莎逃走后,自知罪大恶极难逃法网,便在当天卧轨自*。

被囚禁8年仍能生还,人们同情娜塔莎遭遇,也庆幸她成功逃脱,谴责绑匪罪有应得。可是,当警察把绑匪自*的消息告诉娜塔莎时,她居然流下眼泪,且语出惊人:“其实他没必要自*,我在某种程度上为他的死感到悲伤。”

娜塔莎的表现让人十分震惊,而之后的行为更加匪夷所思。

那时,娜塔莎已经成了媒体的焦点,面对各种采访,和正常人不愿面对曾经的伤害不同,娜塔莎显得十分乐意讲述过去的生活,并且坦言:“遭绑架并不全是一件坏事,我并不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真是庆幸自己没有学会吸烟和酗酒,也没有交上坏朋友。”

8年与世隔绝的囚禁生活,娜塔莎浑身是伤,脸色苍白,明明受尽折磨,怎么会觉得不是坏事?

面对公众,娜塔莎的说法引起极大轰动。之后,她申请继承了绑匪的房子和车子,每周去那个囚禁了她8年的房子过周末,像当初被囚禁一样,把整个屋子打扫干净。人们无法理解娜塔莎为什么不将这栋到处是伤害痕迹的房子烧掉或者是卖掉,娜塔莎的解释是“不想这里变成一座主题乐园”。

怀念曾经带来创伤的生存环境,对伤害自己的凶手产生依赖或者其他感情,这种常人无法理解的心理在犯罪心理学中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被害人对加害者产生了情感,甚至有的时候会跟加害者形成统一战线帮助加害者的一种情结。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词诞生于1973年。

当时,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遭遇抢劫,两名劫匪将4名人质关押在地下金库131个小时,最终绑匪自首投降。

可是,走出来的4名人质不但一点不痛恨歹徒,还感谢歹徒对他们的照顾,对警方采取的营救措施生出对抗情绪,一名女人质还爱上一名劫匪并与其订婚。

这起案件让人们大跌眼镜,心理学家由此发明一个词汇“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来概括受害者的心理特征,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甚至协助加害人对抗解救他的人。

其实,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自我保护意识作用下的本能反应,是逆境求生的聪明之道,即:爱上不可抗拒的绝境。

娜塔莎为什么会对绑匪产生感情,我们在她的公众陈述中可以得到答案。

最初,绑匪对娜塔莎温柔以待,给娜塔莎讲睡前故事,还有睡前吻别,对她说话柔声细语。编造各种娜塔莎父母不爱她的谎言。虽然那个小小的囚室暗无天日,但里面有各种生活用品,他还教她学习一些知识,他告诉娜塔莎,是父母不喜欢她、不爱她,所以遗弃了她。他不许娜塔莎提起父母,并且给她重新起了名字,让她忘记过去,要求娜塔莎称自己为“主人”,从而剪断娜塔莎对父母的感情。

娜塔莎在被绑架的初期,愤怒地砸东西,试图逃脱,呼救,试图多次逃走,但换来的是残酷的毒打和四天不提供食物的饥饿。当娜塔莎被允许走出房间,有机会接触外面时,绑匪威胁说,如果她向邻居求救,他会把帮她的人都*掉。这也是为什么有多次求救机会,但娜塔莎却没有求救的原因。

地下室的4年让娜塔莎学会了只有听话才能得到食物,绝对的服从才能不被挨打。在那个封闭的地下室,如果绑匪不来,她就得活活饿死。在与世隔绝的封闭环境,人很容易绝望。挨饿四天后,娜塔莎开始通过绑匪安装的传声器祈求食物,并按照要求不断重复“服从,服从”的指令,绑匪成了娜塔莎活下去的唯一依靠。于是,绑匪给她一顿饭、一杯水,或者一个微笑都能让娜塔莎心怀感激,取悦绑匪成是本能的求生反应。

软硬兼施的方法让娜塔莎对绑匪言听计从,绑匪开始带她出去散步,送她礼物,跟她一起过圣诞节等让娜塔莎高兴的事。在极端的环境中,这些温和的举动让娜塔莎绝望的心倍感温暖,渐渐地,她变得顺从、理解他的作为,在意识里已经跟绑匪成了命运共同体。于是,逃脱后的娜塔莎为绑匪辩解道:“我想他小时候曾经受过很深的伤害,扭曲了他的良心,这让我可怜他同情他。”

常人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底线,在与世隔绝的特定环境下,超过底线,人质就会渐渐把生命权托付给加害者,于是,也就把恐惧转化为依赖。因为日子太绝望,索性爱上了绝望,爱上制造绝望的人,这样就不会觉得自己有多苦。娜塔莎就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麦克克拉肯博士则认为:旁人很难真正了解女孩被绑架后所经历的恐怖生活,而经过那一切之后,情感上还是个孩子,再融入正常的世界,有多难,别人也同样无法理解,凭我对女孩儿的一点了解,我非常担心她,未来可能无法正常幸福的生活。

的确,逃出魔爪的娜塔并没有真正被被解脱,她的心仍然被禁锢着,被囚禁着。当人们问她为什么要去打扫囚禁她的房间时,女孩说,“人们为什么要去理发呢?保持清洁是必要的,不管怎么样这里曾经是我的家啊。”她把囚室认定了家,等于把绑匪认定了亲人,8年监禁生活已经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那里确实是她的家,虽然那是最黑暗的地方。

在10到18岁的关键时期却过着非人的囚禁生活,除去肉体,对她心灵的伤害难以估量。回归生活后,娜塔莎跟父母的关系十分淡漠,但对一切曾经属于匪徒者的东西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甚至,随身携带他的照片。

地狱般的生涯太长了,从黑暗处回到阳光下需要适应,需要更长一段时间释放身心的压力,只有调整好已经扭曲的心灵,才能真正地享受正常的生活和感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