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规则和制约当作一种暴力,通过找到它们的漏洞来拯救对自己重要的“她”——《HELLO WORLD》在借鉴了《你的名字。》要素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截然相反的讯息。
2019年9月20日,动画电影《HELLO WORLD》在日上映。今日(6月11日),该动画正式走入大陆院线。由于受到同期动画电影《天气之子》的票房影响,该片在日本仅收获6亿日元票房。但其中3DCG营造的独特世界观和充满解谜要素的剧情,也引发了许多核心动画粉丝的讨论。
《HELLO WORLD》也依靠对京都的高度还原继承了《你的名字。》的圣地巡礼。图片:ch-files
近年来的日本,“高中生恋爱”要素和科幻要素结合的剧场版动画作品开始增多。这很显然是受到2016年上映的《你的名字。》的影响——该作品成为爆款后,相似的作品企划开始得到资本的青睐,为回应电影公司的需求,制作方也开始尝试挑战这类题材。此时,制作方所要面对的,是如何才能在一定的制约下将《你的名字。》等早期作品中的题材、要素进行再创与*,升华出更有意义的价值。
《HELLO WORLD》可以说是这类作品中成功出彩的野心之作。值这部作品进入国内市场之际,让我们从其“出彩之处”出发,回顾近年日本动画界的发展,以及《HELLO WORLD》在其中的“存在意义”。
在《你的名字。》后,用CG/数据建构人类情感《你的名字。》虽反响热烈,但追随她大量登场的相似作品企划,往往为追求硬派表现的动画粉丝和期待不同作家有多样动画表现的观众所诟病。与《你的名字。》的背景里会出现RADWIMPS乐曲类似,《HELLO WORLD》里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恋爱,也伴随剧中“Official髭男dism”的歌曲获得了发展——两者都用当红乐队的歌曲来推动人物关系的进展,也是许多观众产生既视感的原因。
男女主人公通过读书缩短了两人之间的距离。图片:《HELLO WORLD》
这些问题固然存在,但我们也不能否认,《你的名字。》的出现打破了过去以《EVA》《魔法少女小圆》等为代表的日本动画中充满内省式心理表现的状况。例如在《HELLO WORLD》中,被选为学校图书委员的男女主人公就通过读书这个共同兴趣,缩短了两人之间的距离。类似《你的名字。》式要素引入,可以说让动画媒体回归了“青春人像剧”这种容易被过往核心作品所忽略的普遍叙事表现。
也就是说,动画创作者们从接到创作类似题材的offer之日起,就不得不面对“如何刻画具有真情实感的人物”这个单纯的课题。而围绕情感表现的竞争,必将成为今后日本动画值得借鉴的素材。其实早些年,动画导演押井守制作《GHOST IN THE SHELL/攻壳机动队》的理由之一,就是因为他有种不满——“最近的动画师无法描写真实的人类”,所以他才会觉得,“那么就去描写仿生人就好了”。
3DCG+卡通渲染(toon shading)实现的漫画式人物表现。图片:《HELLO WORLD》
有趣的是,《HELLO WORLD》对角色的基本演绎都是用CG构建完成的。比起押井导演口中的“最近的动画师”的描绘方式,这可以说是在用一种更加难以描绘情感的手法来“描写人类”——本作动画表现上的挑战性就在这里。作品为了将3DCG表现得更接近手绘风格,通过软件实现了卡通渲染(toon shading)这种将CG独特的视觉效果转化为二次元漫画式风格的呈现方式。虽然这种手法在《HELLO WORLD》里并不算完全成功,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影片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将原本CG所不擅长的日常生活表现变换为二次元式影像,且没有留下太多的违和感。
之所以说上述手法有效,是因为就像故事早期揭示的那样,作品所描绘的世界其实是一个对现实世界详尽再现和重构的假想世界。类比《GHOST IN THE SHELL/攻壳机动队》描绘的是仿生人,《HELLO WORLD》描绘的也只是模拟人类的“虚拟数据”。此时,“模仿手绘的CG”这种表现手法就与故事设定共鸣,开始产生独特的意义。
夹套世界中的救济式解答更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则是本作作为科幻作品的深层设定。在作品的假想世界设定中,始于制作高精度地图的技术发展,将京都街道景观还原得如假包换,令人惊叹。在二次元的地图数据基础上加入高低信息,构成三次元世界后,作品还追加了时间这个维度,呈现与现实如出一辙的“另一个世界”。那么这种复杂的世界构造是如何实现的呢?
Nick Bostrom指出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电脑的模拟世界中。图片:AZ QUOTES
就像影片中那句“我们无法实际感受到自己是数据”一样,剧中“原本以为是真实存在的场所其实是某人制作的假想世界”这个设定,与哲学家尼克·波斯特罗姆(Nick Bostrom)提倡的“模拟假说”很接近。该假说对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同样指出了“也许是某人制作的假想现实”的可能性。正是基于这种假说,许多至今仍然还是谜的物理现象才能得到解释。于是,按照尼克的观点,也许真的存在创造和编写了这个世界的“创造主”。
“神之手”。图片:《HELLO WORLD》
在谈论“创造主”时,《HELLO WORLD》中也有一个不容忽视的设定,那就是剧中主人公从上层世界的“自己”处获得的可以支配物理现象、创造出物质的“外挂”——“神之手”。这种能力,就像身处程序内部的同时能篡改程序一样,代表着一种从上层世界的“创造主”那里获得的“神之力”。
俄罗斯套娃。图片:sohu
如果能创造一个足够真实的假想世界,这个假想世界中的居民也可以像现实世界的人们一样创造一个假想世界中的假想世界……长此往复,就会形成俄罗斯套娃式的状况。这种状况很像计算机语言里出现bug时的“无限循环”算法,俨然是一个绝望的世界。当发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只是连环bug中的一个环节时,人们又该情何以堪——《HELLO WORLD》对这种绝望般的可能性给出了某种救济式的解答。
从规则漏洞中寻求数据的“人权”《HELLO WORLD》的导演伊藤智彦也执导了电视动画《SWORD ART ONLINE》(又名《刀剑神域》,下称《SAO》,原作为川原砾的同名轻小说系列)。该小说系列不仅借用了押井守导演的真人电影《阿瓦隆》(2001)的点子,也能从“天才程序员的暴走导致世界陷入混沌”这个基础设定里,看出来自押井守执导的动画电影《机动警察剧场版》(1989)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动画版《SAO》可以算是将其继承的影像作品的灵感再度还原到了动画这个媒介里。
主人公受到女性近乎无条件欢迎。图片:pinterest
《SAO》在拥有假想现实设定的基础上,先于许多日本当代“成为轻小说吧”系动画作品,开创了一种接近“异世界转生”类的主题,然而这部作品本身也有许多描写存在问题。比如,作品引入的“主人公会受到许多女性角色近乎无条件欢迎”的“后宫”式人物关系,会以一种不自然的方式剥夺女性角色的意志,使她们难以得到观众和读者的广泛共鸣。在这个意义上,《HELLO WORLD》一方面继承《SAO》的假想现实设定,一方面尝试类似《你的名字。》描绘的男女情感纠葛,可以说意义非凡。同时,当作品将人物性格通过两性关系展现得更加真实、自然后,作品背景里载入的科幻设定也更容易给观众带来代入感。当然,由于《HELLO WORLD》的人设还是属于萌系动画范畴,其中的女性描写也并不“完美”。
《铁臂阿童木》里讨论机器人的人权。图片:note
《HELLO WORLD》的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作品中出现的“电子数据”的“人权”这个主题。放眼日本动漫界,早在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等科幻作品里,就描绘了对机器人充满歧视的未来世界。《GHOST IN THE SHELL/攻壳机动队》也刻画了生活在数据信息海洋里的生命,以及一种转换人类意识(GHOST)、使其在因特网中获得新生的可能性。《HELLO WORLD》则通过描绘上层世界对下层世界的某种“榨取”构造,聚焦了“数据的人格化”这个议题。这种议题,与从《银翼*手》(1982)延续到《银翼*手2049》(2017)里的对人工产物(仿生人)人权问题的讨论紧密相关。
《GHOST IN THE SHELL/攻壳机动队》描绘人类意识在数据海洋里获得新生。图片:sohu
上述关于人权和个性的讨论,也与当代日本部分年轻人“生活在条条框框的系统中,被当作工具使用”的悲惨现状有关。影片中出现的纠察bug的狐面人,以及主人公依照上层世界的自己的指示“攻略”女主人公的剧情,更是影射出在当权者和既得利益者制定的规则下,生活在复杂现代的年轻人的处境——纵有宏图大志,却常常难以施展拳脚,不得不接受社会赋予自己的角色,走在一条条被铺设的道路上。
将主人公们视作bug的狐面人。图片:《HELLO WORLD》
其实,《你的名字。》也是通过“前世以前的命运”这个神话式规则将男女主人公结合在了一起。而观众对于她的支持,就很好地诠释了现代这种“密不透风”的状况。与之相对,《HELLO WORLD》将规则和制约当作一种暴力,通过找到它们的漏洞来拯救对自己重要的“她”——影片在借鉴了《你的名字。》要素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截然相反的讯息。将人类自主意志重新定位在系统之上的主张,也许正是最能展现《HELLO WORLD》这部作品存在意义的地方。
全现在公众号呼叫转移,由“液态青年”接力,继续关注当代青年人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
请搜索关注公众号:液态青年。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