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笔记
摩羯纹魚龙变化银饰
鱼龙变化银饰,安康出土,大小若民国银元,城区基建废土中发现。初看并无新鲜之感,细视之下竟是一件四周饰连珠纹,中间錾凿马首、龙身、鱼尾、鸟(鲲鹏)爪的摩羯纹组合图案饰品。摩羯纹是古印度神话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约在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开始融入龙首或者马首,其尾则仍沿摩羯旧制为鱼尾,而在器物边缘排列连珠圈纹。安康一地出土南北朝到隋唐间的瓦当上,就有连珠纹边饰。
鱼龙变化银饰
这件饰品中的奇异动物形象,主要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尚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汉·孔安国传曰:"河图、八卦。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周礼·夏官·庾人》:"马八尺曰龙",则"马化龙"的想象古已有之。晋人傅玄《龙铭》:"丽哉神龙,诞应阳精,潛景九渊,飞曜天庭,,变化无行,偃伏汙泥,上凌太清"。《瑞应图》说的更明白:"龙马者,仁马,河水之精也。高八尺五寸,长颈,……鸣声九音,有明王则见"。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历史悠久,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原始部落遗址中,出土的"龙形堆塑"和龙纹陶片,把时间推到八千年前的前红山文化时期。而生活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食物鱼,由于排卵多,繁殖快,在祈求人丁兴旺的原始社会,同样受到崇拜,几乎与龙形象同期出现在先民想象之中。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出土的彩陶上,往往可以见到鱼纹装饰,并且还出现了变形鱼纹和人鱼复合纹饰。青铜器时代以降,这种以龙或鱼形象作为器物装饰图案的现象尤为普遍。
查阅历史文献,就知道中国人对于鱼的变化演绎很久,战国时期即有"鱼化鸟"的寓言。《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在这个文字里,鱼和鸟尚分别独立,并未成为一种似鱼非鱼,似鸟非鸟的复合体。但是《山海经·北山经》记载的"鰽鱼","其状如鲤而鸡足";《西山经》中记载有"鸟首而鱼翼鱼尾之"口鮆之鱼"。其中《海内南经》还有"人面而鱼身"的氐人特征,都是以后鱼龙变化中鱼龙形象的象征与特点。
鱼龙共存一图的现象,在汉代画像石、画像砖上均有发现。安康地区的平利县锦屏乡、旬阳县的构元乡、汉滨区关庙王家坝都地出土的画像砖上,就模印有"鱼龙"共存一图之形象。但二者并未合体,或龙、鱼相对;或鱼随龙游。从汉代文献记载看,当时的人已认为在一定条件下鱼和龙是能够互相转化的。《汉书》上出现的"鱼龙"一词,已是百戏杂耍中能变为鱼或龙的猞猁兽模型,"鱼龙变化"也就成为此项百戏杂耍的名称。而流传最广、最久远莫过于鱼化龙的神话传说。《淮南子·修务训》云:"禹沐浴淫雨,栉扶风,决江疏河,凿龙门,辟伊阙"。高诱注:"龙门本有水门,鳎鱼游其中,上行,得上过者便为龙,故曰龙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鳣,鲔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有唐一代鱼龙变化的传涚更为流行,并用来比喻世间事物或人的出身遭际,从而使这情说发生了根本变化。李白《赠崔侍御》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而且从隋唐开始,许多金银制品上的装饰图案,就发现了以鱼龙变化为主题的纹饰,华美细致,很符合金银器的格调。
安康这件摩羯纹鱼龙变化银饰,蕴含了中印古代丰富的文化信息,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幻想色釆,巧妙地将马、龙、鸟(鲲鹏)、鱼形象特征相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和艺术魅力的神兽形象,不仅寓意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也给人以生动活泼的艺术享受,充分表现出安康古代艺术家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件存世的银饰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