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五周年:交汇之地

《明日方舟》五周年:交汇之地

首页冒险解谜另一个明天汉化版更新时间:2024-10-16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来过国家会展中心多少次了。每逢节假日,大大小小的展会和活动总会轮番上演。今年五月,这里又显得尤为热闹:我为了《明日方舟》嘉年华而来,同一时间,一位同事正在隔壁《崩坏:星穹铁道》活动现场。

人们像潮水一样涌向目标场馆,很远处就能看到入口处上方的大幅画像。我跟着人群向前走,前方是两个女孩,她们显然有备而来:穿着适合长时间活动的平底鞋,身背痛包,其中一人的背包上挂着显眼的“请找我交换无料”挂件。她们低声而快乐地交谈着,但很快,挂着挂件的女孩“哎呀”一声:“糟糕,我好像把无料忘在酒店里了。”

在这种时候,我总会习惯性地观察身边的人。一般来说,类似活动中的大部分玩家都会表现得十分兴奋——这可是“嘉年华”现场!当然,不同游戏自身的风格与玩家群体不太一样,会导致他们展现出种种独特的气质。

入口上方的展示

我想找到《明日方舟》嘉年华,或者说,《明日方舟》五周年庆典期间线下活动的气质。我不那么想简单地在现场找上几个玩家,请他们聊聊自己为什么喜欢《明日方舟》——类似的感觉有点像在春运列车上问“大家是不是都买到了票”。出于工作关系,我当然知道游戏可以感动人,无数的人从游戏中获得了快乐,但当置身于某个特定的时刻,我总想找出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哪怕只是一些细节。

我觉得,“真诚”是个不错的主意:我对《明日方舟》并不陌生,喜欢它的世界观、美术和角色,也了解过它的故事,甚至知道关于它的一些知名段子;不过我也得承认,自己没怎么玩过它,也不算是“二次元”游戏的核心玩家。

但正因如此,我决定给自己一个“来都来了”的机会——以一个“路人粉丝”的身份加入这次活动,我会获得怎样的体验和感受?

梦想之地

沉浸感,这是我对《明日方舟》嘉年华的第一印象。

进入《明日方舟》嘉年华活动的场馆,现场广播和NPC对我的称呼都变成了“博士”。细节虽小,却展示了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这段时间、这块地方的体验,将会尽力打造“沉浸感”。这种沉浸感同时出现在音律联觉的现场和玩家群体中——散场时,听到“接驳车请往这个方向”的广播,一位玩家自然而然地玩了个谐音梗:“来接博士的车,确实应该叫‘接博车’。”

嘉年华主场地根据地域划分出了一个个场景:矗立着巨大蒸汽骑士的维多利亚、活跃着火山的新汐斯塔,雪国列车在谢拉格驰骋,卡西米尔的竞技场里人头攒动,都是游戏中耳熟能详的场面。

喷射蒸汽的骑士十分威武

驰骋在谢拉格的列车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明日方舟:终末地》区域。相比其他地方,这部分曾经细致体验过的内容反而令我印象尤为深刻。在熟悉的基地场景中,我很难不回忆起奔跑在开放地图上,到处拉电线、搞基建的经历,而那只是游戏试玩中的一个片段。我不知道现场有多少玩家参与了《明日方舟:终末地》的技术测试,但从排队人数来说,对它抱以期待的人不在少数。

《明日方舟:终末地》区域的布置也颇为用心

从实际观感来说,今年的音律联觉是通过每个国家和地区的音乐串联起了时空,音乐之间以地区Logo作为区隔,像是一场以声音为载体的巡礼。当被音律联觉唤起“巡礼”思绪的玩家们踏进嘉年华现场,很难不进一步加深沉浸感。

新汐斯塔的火山

当然,不论是嘉年华,还是音律联觉,它们之间有着载体自身的差别——音律联觉现场,每个人几乎都与手中的荧光棒融为一体,每首歌曲都能被全场跟唱;嘉年华现场,展台活动、互赠的小礼物、玩家合影和自发派送的无料小周边,构成了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但更多的是共性:看起来都是属于一群爱好者们专属的游园会。

Starset乐队演唱《Monster》,全场跟唱

这也让我意识到,这样富有沉浸感的氛围同样是来到现场的人共同维护起来的。这不仅包括将IP内容在现实中用搭建呈现,还有玩家与官方、玩家与玩家之间约定俗成,彼此心照不宣的内容。

音律联觉观众在台下整齐划一地喊起“画了不卖”,歌手们无论何时将麦克风伸向观众席,都能收到齐心协力的合唱。在我身边,不少人从头到尾都保持着投入,每当一个地区的Logo亮起、熟悉的面孔出现在屏幕上,呐喊与欢呼都震耳欲聋。

摄于嘉年华现场,“画了不卖”已经成为《明日方舟》玩家玩梗的保留节目

这是现场参与的魅力,也是默契的魅力。如前所述,我不算是《明日方舟》的核心玩家,却也能在其中感受到这种魅力:它们的确是一些支撑了梦想的地方,而这其实并不容易做到——有太多游戏宣称要为人们带来美好、快乐的情绪价值,但当我在游戏行业里待得足够久,见过许多名不副实的宣传,才尤其珍视这样的感觉。只有每一方都付出真诚,才能给予更多人相同的情感。

而当我在嘉年华现场看到《明日方舟》编年史长廊,就明白了这种沉浸感是由怎样的内容支撑起来的:从2019年至今,游戏的每一个版本都可能成为玩家“入坑”的契机,从头至尾观看,也可以直观感受到故事风格的转变。正因如此,我听到不少玩家边看边讨论游戏5周年更新的剧情内容:经历了一段又一段波澜壮阔的冒险之后,人们已经看到了一个阶段性的结果。

现场所见,颇为壮观

交汇之地

在嘉年华排了几个打卡活动之后,我开始寻找休息的地方。不少玩家选择在可供休息的空地席地而坐,一小圈一小圈地聚在一起,有的喝水、吃些东西,有的拆开买到的场贩周边拍照,还有的拿出手机打开《明日方舟》。

人群中,刘女士看上去十分特别。她一个人坐在一级矮矮的台阶上,周围环绕着几个装满了周边的购物袋,低头刷着手机,偶尔抬头看看面前路过的年轻人们。手机界面上是社交网站,看上去并没有《明日方舟》相关的内容。我坐到她旁边,问她参加嘉年华的感受。

“我是陪孩子的。”刘女士说,“我从四川过来,她从北京过来,我们今天上午在机场集合,然后就一起来这里了。”提到“北京”时,她的语气里有种属于家长的欣慰——她的女儿在清华上学。

玩家们与朋友、家人结伴前来

“她和我说想来,我是支持的,就是觉得女孩子可能不太安全,就让她约几个同学、朋友一起来。后来我转念一想,不如我和她一起来嘛,就当旅游,顺便体验一下她喜欢的东西。”她笑着向我讲述和女儿一起排队买周边、参加小游戏的故事,后来累了,才坐下休息,顺便帮女儿和朋友们看行李。

我脑海里又浮现出了一个“在春运列车上问人是否买到了票”类型的问题,但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您一直支持孩子玩游戏吗?”

“这是避不开的问题呀。”刘女士又笑了起来,她的目光偶尔掠过我们身边一些穿着Cosplay服装的玩家,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消失,“现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接触手机,玩游戏,上学的时候,同学们课间讨论的也是游戏。(家长)哪怕禁止,还是会去玩,那不如就让她玩,只是要约好一个度的问题。”

停顿了一下,她又补充:“现在的孩子应该有他们自己的娱乐方式,我们哪怕不理解,也应该尊重——我女儿还喜欢看动画,她小的时候,我把我喜欢的动画片推荐给她看,可她不喜欢,觉得有点‘土’。那时我就知道,还是顺其自然的好。更何况,有些东西就该在特定的年龄去玩,长大之后再去做小时候喜欢的事,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她伸手指了指现场,“就像这种活动,你看,全是年轻人。”

“您不玩这个游戏,来现场会觉得有些‘无聊’吗?”我又问。

“陪女儿嘛,自己也体验一下。”刘女士又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从我的角度,可能还有一个理由——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你知道,很多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和父母的关系是越来越远的。我不太想这样,所以经常和她一起经历一些事。”她举起手机晃了晃,“我们还买到了音乐会的票,今晚就去看。”

她的话让我联想起前一天晚上,音律联觉散场时遇到的一家三口。女儿走在中间,左边挽着父亲,右边挽着母亲,兴致勃勃地向他们说着自己的感受。父亲看上去超过50岁,脸上带着一点“我听不懂但挺高兴”的神情。

“我是第一次听这个,票是孩子买的。”父亲说,完全意识不到入场券有多难买,“很有意思,和之前听的音乐会都不一样。每当大屏幕上有一个(角色)出现,全场就开始欢呼,我也就跟着一起喊。”

“我平时其实也不听这种(音乐),但孩子喜欢,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他又说。我们聊得其实不多,只有两三句,但他重复了好几次“有意思”。

嘉年华现场可以和同好玩《明日方舟》主题桌游

告别刘女士,我开始排第3个项目——启动维多利亚的蒸汽骑士。尽管NPC手中的牌子上写着“排队约需90分钟”(那个“90”看起来尤为刺眼),但毕竟“来都来了”,融入才是最重要的。

站在队伍中,我仍然在想,刘女士的“陪孩子”、那位父亲的“有意思”,所指的其实是同一件事:不同代际的人相互理解,一起去做他们喜欢的事。但与更早之前一些颇为功利的“尊重孩子”思维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没有哪一方做出妥协,而是简单、真诚地投入一段经历——可以是一场主题嘉年华,也可以是一场精彩的音乐表演。重要的是,它们也同样展示出了真诚,因此足够打动人,让不同的人们在此处交汇。

这种真诚的交汇当然也体现在玩家与玩家之间。嘉年华现场,我一直能够从人们身上感受到一种松弛、同时暗暗带着点儿雀跃的情绪。一位30多岁的玩家对我说,他之所以喜欢《明日方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有种让自己舒适的“老宅”气质:在大多数场合,人们总是表现得有些矜持,只有在真正拥有共同爱好的人面前,才会展示出心有灵犀、“对上了暗号”的热情。

嘉年华现场除了“官方馆”,还有“衍生馆”,馆内除了FES舞台区,还有个小型自由舞台,供玩家自行报名表演——只要你有勇气站在舞台上,就可以面向所有人表达自己对于某个角色、某首歌曲的爱,而观众们绝不会吝惜掌声与喝彩,哪怕许多表演都带着生涩的瑕疵。因为他们知道,台上与台下实际上是一体的,这种热情与快乐并不因为表演者的技巧而失色。

又或是场地里此起彼伏的“请问”与“谢谢”——在拍摄Coser ,或彼此合影时,我总能听见这两句话。许多Coser抓住每一个合影的机会“整活”,引起一阵阵小范围的笑声和欢呼声。

围观玩家纷纷评价:“被绑架了你就说一声。”

还有在表白墙上写下留言、拼接图案的人们。他们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创作段子,或是画上心仪角色的Q版形象,留下的内容或许有所不同,却也有着相当的默契。

真心的祝福

合作拼图

现场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搭讪”的玩家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持续不断地投入《明日方舟》,不少人出于种种原因“淡出”“退坑”,但每逢音律联觉和嘉年华活动,又会不辞辛苦地努力抢票、打点行装乃至制作无料周边,来到现场。

他们说,这当然是因为自己在《明日方舟》里感受过快乐,某个角色、某段故事也让他们真诚地感动。但不仅限于此,或许,像音律联觉、嘉年华这样的活动,是一些“特殊的时刻”,它们代表着一些共同体验,不同于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的社交,而是能够置身其中,看到那么多人真正因为游戏和游戏中的朋友获得快乐——哪怕每一次都会有点小遗憾,也可能会吐槽“太累”,但下一次仍然乐此不疲。

这些交汇在一起的体验,既构成了刘女士口中的“孩子自己的娱乐方式”,也能让更多的父亲、母亲们觉得“有意思”。如果一定要给它一个定义,我会想到“文化”这个词:人们喜欢《明日方舟》,喜欢游戏,喜欢线下活动,并不止是因为它们有宏大的场景、精彩的音乐或者惊人的视觉效果,而是因为真诚,以及同样真诚的共同记忆。不少人说,罗德岛是自己的第二个故乡——除了现实之外,《明日方舟》还给了他们一个同样精彩的精神家园。

主题乐园

如今,再一本正经地讨论“IP”,总会让人觉得有点俗套:不仅限于游戏,几乎所有载体都在强调IP的重要性。如何把一款优秀的作品经营成一个具有长期生命力的IP,所有厂商都在付出努力。

从这个角度看,《明日方舟》嘉年华、音律联觉这样的线下大型活动,更容易让我联想起另一件事物——主题乐园。它们都拥有打动人心的内容、让人们沉浸其中的布置,以及吸引更多人主动了解的影响力,哪怕初次接触时并不熟悉,也能从中获得足够精彩的体验。当然,这种体验也包括“排队1小时,游玩10分钟”的烦恼,而游戏展会当然不会有“速通票”这种东西……

许多展品的细节十分精细

但不论如何,身临其境的感觉仍然难能可贵。像是在迪士尼乐园里,米奇、唐老鸭、高飞等等角色会自然而然地与人互动,或是环球影城里被威震天称为“愚蠢的地球人”一样,在《明日方舟》嘉年华与音律联觉中,一声声“博士”总能让我和周围的人们不知不觉地想要延续这样的体验——甚至于,玩家自身也会成为维护这种氛围的一部分。

《明日方舟》与迪士尼这样的世界级IP当然还有很大差距,现实中的主题乐园,以游戏为核心的更是凤毛麟角。然而,未来并不会一成不变,当我们目睹越来越多的游戏——其中当然也包括中国游戏——拥有世界级的影响力,游戏IP活动以更加多样的形式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也许并没有那么遥远。

实际上,游戏IP的成长速度很可能比想象中更快。《明日方舟》就是如此,从一款优秀、广受关注的游戏开始,到动画、漫画、音乐、嘉年华,也仅仅用了5年时间。而它在玩家心目中建立起的形象、氛围、对内容的期待,还可以持续更久。

置身现场,很容易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图为可拍摄节目)

某种意义上,人们对《明日方舟》嘉年华、以及更多游戏主题嘉年华的期待,也代表着对于游戏未来的期待——假如某一天,我们身边真的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主题乐园,《明日方舟》无疑应该是其中颇为亮眼的一部分,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这样做的。

在这次嘉年华的衍生馆中,有一个区域,放置的是许多画师为《明日方舟》五周年绘制的贺图。入口处,有一段游戏制作人“海猫络合物”写下的话,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段:“我现在有个愿望,希望我能够让它(《明日方舟》)一直带给大家快乐、理想和希望。”

很平实,也很真诚。我想,这应该也是人们对《明日方舟》未来的期待。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