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荐书本栏目名为“非常读书人”,是掌阅精选APP原创栏目,旨在把更多的好作品介绍给更多的非常“读书人”——用心推荐,发现更多好看书籍。
书名:《锦衣卫:畸变的国器》 作者:熊剑平 出版社:中华书局
简介正文节选楔子:帝王心机一锦衣卫,是明代专有军政特务机构,在谈及明朝制度建设的时候,锦衣卫是避不开、绕不过的话题,它所代表的“特务政治”影响了整个明朝的发展方向。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正是这种神秘的特性让很多人对其真实面貌不甚了然,本书正是对这一机构去伪存真,还原历史上真实的锦衣卫,讲述其中的权力纠葛与祸福兴亡。
史书上记载,大人物的出生,总是和普通人不同。比如朱元璋,据说他母亲在怀他的时候,忽然满屋子泛起红光,邻居们都为此惊骇不已,以为他们家不小心失火了。这一点,料想没有多少人相信,却在《明史》和《明实录》等史料中均有记载。
孩子出生之后,母亲多少会感到一丝失望,因为这个娃长得实在有点丑。当然,好歹都得养活,即便家中已经非常贫困了。何况也有人说,这叫天生异相,将来是要做大人物的。
孩童时期的朱元璋,就已经显露出帝王之相。那时的他应该叫朱重八,是个衣不遮体的放牛娃,但已经表现出了带头大哥的气质。在与穷苦人家的孩子结伴玩游戏时,他总是扮演皇帝或者大将军的角色,再吩咐别的孩子拿着小木块当成“笏”,向自己跪拜。这个“笏”,就是大臣朝拜皇帝时使用的仪物。朱元璋不知道从何时起,已经装模作样地当起了皇帝。
即便在游戏之外,小伙伴们也都心甘情愿地听从朱元璋的差遣。他经常会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表现出老大的担当。据说有一次,一群孩子饿急了,就宰了地主家的一头小牛吃,大快朵颐之后,朱元璋告诉地主,大山裂开了个缝,小牛崽钻到缝里出不来了,他们赶忙上前,想将小牛拉出来,但结果只是留下一条尾巴。地主实地勘察时,发现牛尾巴正插在石头缝中,只能不了了之。
总之,朱元璋的智谋和担当,让那些和他一起放牛的小伙伴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心甘情愿地听从他的指挥。其中有几个人,终生追随朱元璋,帮助他建立了大明王朝。
此后,朱元璋颠沛流离,一度成为四处乞食的游方僧。再后来,他转投起义军,一路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在郭子兴那里,他混成乘龙快婿,羽翼渐丰,大*四方,最终成功地兼并了其他各路豪强,成就了帝王之业。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建立大明王朝,年号洪武。
从一个无家可归、四处流浪的小和尚,到威名远扬、坐拥天下的一代帝王,朱元璋的人生曲折多姿,充满神奇。关于他的成长经历、发迹过程,乃至出身和长相等等,都已成为历史谜团,吸引着后人作万般演绎,直至将其演绎为传说与神话。包括前面所说的几个故事,虽说根本谈不上什么真实性,却一直在民间流传。
朱元璋的一生,境遇多变、角色多变、性格多变,但说到底,他是个出身于贫寒的农夫之家的平民子弟。只是因为身处于风云际会的特殊年代,他才成了叱咤风云的草莽英雄。他的这一身份特征,注定了明帝国的走向会和以往的王朝有所不同。
成为帝王的朱元璋,小心翼翼地看护着自己的万里江山。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与各色对手角斗的过程中,他逐渐变得富有心机、狡诈多变。
为了维护王朝的稳定,确保江山社稷一直在他们老朱家传承,朱元璋想尽了种种办法。其中最为关键的共有三条:其一,大肆*戮功臣,防止他们危害政权的稳定;其二,废黜宰相之位,加强专制和集权统治;其三,重视内务情报的搜集,大力推行间谍手段,加强对臣民的监控。作为特务政治代名词的锦衣卫便由此而生,明朝两百多年的特务政治也就此拉开帷幕。锦衣卫借机上位,在相当程度上控制和影响着皇帝的所见所闻,成为影响和干扰皇权运转的国器。
二有人说锦衣卫的设置,植根于朱元璋多疑的本性。这句话确实说到点子上了。朱元璋本来能和兄弟们打成一片,但当了皇帝之后,身份和地位都改变太多,立刻就犯了疑心病,而且病得很重。由此开始,他大量使用间谍,派人悄悄侦察臣僚,使其一切言行举止都在他的监视之中,朝野内外充满了肃*之气。
朱元璋手下的功臣大量遭到屠*,那些侥幸活命的人,整日提心吊胆。他们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帝,战战兢兢地服务于王朝,却随时都会有性命之虞。每天上朝之前,大臣们都要和家人做一次严肃而认真的告别,仿佛是人生的最后诀别一样,非常担心此生无法再见。
官员从出门上朝的那一刻起,全家人无时无刻不在担惊受怕。如果当天晚上能平安归来,全家则欢天喜地。当官当到如此地步,可谓惶惶不可终日,正像是下雨天过独木桥—步步惊心。
面对这些已经胆战心惊的朝臣,朱元璋不肯有任何的放松,而是层层加码,继续实施严密的监控。
宋濂是一代大儒,学问好,做人也非常谨慎。对于这样一位名儒,朱元璋非常敬重,选定他为太子的老师。按理说,这肯定是令朱元璋百分之百放心的人物,但他还是对其进行了严密的监控。
有一天,宋濂与客人在一起喝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笑眯眯地问宋濂:“你昨天是不是喝酒了?”宋濂连忙答是。朱元璋接着又问:“你是和哪些人喝酒的?都吃了些什么呢?”宋濂如实地一一汇报,而且和特务打探来的情况完全吻合。朱元璋高兴地说道:“诚然,卿不朕欺。”
情况确实如此,宋爱卿没有欺骗朕。
宋濂早已被吓得一身冷汗,他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朱元璋的监视,只能死心塌地地为老朱家服务。
当时还有另外一位姓宋的官员,叫宋讷,担任国子监祭酒,培养了很多学生。有一天,一个学生给他敬茶时,不小心把茶具打碎了,令老宋有些生气。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宋讷:“昨天你为什么生气啊?”宋讷心中暗惊,问道:“陛下何自知之?”
陛下您从哪里知道的?只见朱元璋一招手,旁边的人随即拿来一幅画,画的正是宋讷当天生气的模样。
朱元璋不仅是对朝臣不放心,他对民众也不放心。随着侦察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建设一支能力突出、便于控制、忠诚贴心的侦察队伍,已经显得迫在眉睫了。
| 第一章 |废 相一、危险的丞相在民间,刘基一直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所以号称“活神仙”。当时的人们就经常拿他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以为诸葛孔明俦也。”
谋略出众的刘基,是智慧的象征,也是朱元璋定鼎中原的重要谋士,朱元璋经常向他讨主意。
有一次,朱元璋想要责罚丞相李善长,被刘基劝住。刘基说:“李善长虽有过失,但他能调和众将。”朱元璋感到非常惊讶:“他几次想要加害于你,你居然还为他着想?我这次就想改任你为丞相。”刘基连忙推辞:“这怎么行呢?用丞相就必须用粗壮结实的大木,如用小木,房子就会立即坍塌啊。”
后来,李善长被罢相,朱元璋想任命杨宪为丞相。杨宪长期负责特务工作,平时待刘基很好,没想到刘基极力反对他出任丞相:“杨宪没有做丞相的气量。”朱元璋接着又问:“汪广洋如何?”刘基答道:“气量比杨宪更加狭小。”朱元璋接着提名胡惟庸,刘基答道:“做丞相就好像驾车,我担心他会翻车。”
这也不合适,那也不合适,朱元璋不免面露愠色,忽然说道:“这丞相之位,怕是只有先生你最合适。”没想到刘基仍是推辞,说道:“我一向嫉恶如仇,又缺少处理繁杂事务的耐心,恐怕也会辜负皇上的重托。天下不是没有人才,需要的是皇上留心物色。只是这几个人确实不适合出任丞相啊。”
刘基把帝国比作大厦,用丞相就得用那些粗壮而又结实的木头,起用得力干将。只是他自己不愿意做这样的木头,不知是不是看到了某种凶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几位,后来都在丞相任上获罪。
刘基不愧为识时务的俊杰,他一直寻机隐退。但他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不仅得罪了朱元璋,也得罪了淮右集团,更是彻底得罪了胡惟庸,从而为自己日后的命运埋下了祸根。他想远离是非之地,却已走不脱了。
有人不想当,有人抢着当。这个世界上,缺的不是人,而是位子。再危险的岗位,都会有人去填充,何况是丞相这样的高位。胡惟庸一直费尽心力往上爬,最终爬到了这个位置。没想到的是,他不仅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还做成了末代丞相。
胡惟庸是定远人,和李善长是同乡,所以一直受其提携。洪武六年(1373),他与汪广洋同任右丞相,但由于汪广洋被贬广东,所以胡惟庸可以独专中书省事务,直至升任左丞相。
胡惟庸是个精明干练的人,遇事小心谨慎,也非常善于讨皇帝的欢心,由此而获得宠信。但是,随着权力的不断扩大,地位的不断提升,他也开始变得骄横跋扈。除了皇帝,谁都不放在眼里。这也难怪,除了朱元璋,朝中已经没有谁的权力比他更大了。内外奏章,他都可以先拿来查阅,凡对自己不利的,便先行扣下。天下人都知道胡惟庸权大势大,各方趋利之徒竞相投奔,贿送财物。
这个时候的胡惟庸是最为自得的,同时也是最为危险的。
朱元璋对这些情况不可能不了解,只是他尚且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或者说,他还在等,等待事态的发展,等待收拾胡丞相的最好时机。
对于胡惟庸的不法和妄为,不少人敢怒不敢言。大将军徐达多少也知道一些,他选择向朱元璋告发。此前,胡惟庸曾多次拉拢徐达,均被徐达冷处理。徐达鄙薄其人,不屑与其交往,并瞅准时机悄悄禀告朱元璋,说胡惟庸这人根本就不适合担任丞相。胡丞相热脸贴了冷屁股,心头自然不快,得知徐达打自己的小报告后,更是怒火中烧,于是设计谋害徐达。
对大将军徐达尚且如此,对其他人更可想而知。权倾朝野的胡惟庸,自以为掌握了所有人的生*予夺大权,所以一向肆意妄为。
面对险恶的政坛,聪明的刘基虽然及时退隐,但他在老家的一举一动仍会受到各方关注,包括胡惟庸,也包括朱元璋。毕竟他是明朝初年除淮右集团之外最重要的力量。
淮右集团,其实就是最早帮助朱元璋崛起的一帮穷哥们,堪称嫡系。朱元璋自称淮右布衣,和他们是乡里乡亲。他们是朱元璋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最为倚重的一支力量。但在坐稳江山之后,朱元璋立即发现这支力量已对自己形成了最大威胁。因为其中聚集着一大批位高权重的功臣,比如徐达、冯胜、李文忠、李善长、蓝玉……
刘基也是开国功臣,但毕竟是浙江人,和淮右集团非亲非故,所以受到胡惟庸等人的时刻提防。朱元璋对刘基,则在提防之外,也进行拉拢。出于提防,刘基在告老还乡时,朱元璋丝毫不作慰留;为了拉拢,在得知其生病之后,他需要表示一下关心和慰问。不幸的是,这种关心很快就被胡丞相所利用,使得善意的慰问变成了残忍的投毒。据说在朱元璋派出医官探视之后不久,刘基便一命呜呼。因为他服用的药物带毒,医官是受到胡惟庸的暗中唆使。
胡惟庸权势更炽之时,在他定远老家的一座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周围那些阿谀之徒都说这是祥瑞之兆。更有不少人告知丞相,说他家祖坟上空每晚都是火光冲天,照彻夜空。胡惟庸相信这一定是吉兆,更加高兴和自负,便生出所谓的异心。
二、贴心的毛骧朱元璋的耳目遍布天下,刘基之死已经让他心生疑虑,下定决心暗中调查。这时候,丞相府又不断传来祥瑞,他对这些自然不能等闲视之。在受到丞相一番怂恿之后,朱元璋想去看看祥瑞之兆是否有利于朝廷。然而就在这时候,事情逐渐起了变化。
面对很有心机的胡丞相,有着特殊政治嗅觉的朱元璋可能也曾想先警告一下他,但不久就改变了主意,决定*人。他想把丞相的所有行迹打探清楚,充分掌握其图谋不轨的证据,一些心腹检校奉命完成这次侦察任务。
虽然这支队伍的侦察能力已经非常强大,足令天下臣民胆寒,但用来侦察丞相却还是显得捉襟见肘。胡丞相经营多年,羽翼颇丰,京城内外,甚至各省都有他安插的大小喽啰,密布如蛛网。而且,这些检校并没有直接逮捕和审判的权力,多为单打独斗,没有形成合力,更缺乏强有力的组织。
所以,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才行。正是由于侦察胡丞相的需要,朱元璋产生了组建专门侦察机构的想法,要征召一批精英分子,组建最为精锐的队伍,从而完成这项高度机密的任务。
什么样的队伍可以胜任这种高度机密的工作呢?看着身边这些膀大腰圆、武艺出众的护卫,朱元璋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对,就是他们了。这些人是朱元璋最贴身的护卫,也是被他视为最可靠的部队—内廷拱卫司。
拱卫司是吴元年(1367)所设。自设立之日起,便一直在朱元璋身边担任着护卫、救驾等特殊任务。既然长期担任皇帝的贴身护卫,那么所有士卒都需要经过精挑细选,个个都是忠心不二的死士,可以随时为朱元璋上刀山下火海,当然是执行特殊任务的首选。不仅如此,在拱卫司中,朱元璋选中的是其中最为精英的主力干将:仪鸾司。仪鸾司囊括了内廷拱卫司的精英,还因为专门负责皇帝的护卫工作,距离皇帝最近,传递情报最为便捷,既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监视任务,也能快速高效地把情报传递到朱元璋手中。
为了充实队伍,朱元璋紧锣密鼓地招兵买马,继续扩大侦察力量。洪武十二年(1379),朱元璋以“免徭役”作为优惠条件,从民间招聘一千三百多名良家子弟充实到仪鸾司,主要就是担任侦察任务。
《出警图》(局部
队伍足够庞大了,交给谁统领呢?朱元璋经过反复斟酌,决定把侦察丞相的任务交给毛骧,由他来进行统一指挥调度。
关于毛骧这个人,我们如果翻检《明史》,看不到他的太多记录,最多只能在其父毛骐的传记中找到几句顺带的介绍。另外就是在讲到胡惟庸时,顺便提起过他,因为胡惟庸的死和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虽说记录较少,但在明初的历史中,毛骧可不是个一般人物。我们从《明太祖实录》中,也能依稀看到他的部分显赫经历。他是锦衣卫第一任指挥使,明朝初年的历史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
毛骧的父亲叫毛骐,较早追随朱元璋,并且屡建战功,所以成为朱元璋的嫡系,甚至一度和李善长并称左右心腹:“时太祖左右,惟善长及骐,文书机密,皆两人协赞。”
毛骧听从父亲的安排,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并在平定中原的过程中立有战功。他也由此而获得朱元璋的垂青,被任命为亲军指挥佥事。不久之后,又被提拔为羽林卫指挥使。
羽林卫,即羽林军,是宫廷禁军,嫡系皇家卫队。佥事,负责侦察情报工作。从这份工作履历可以看出,毛骧不仅很早就获得朱元璋的信任,而且积累了丰富的侦察经验。
毛骧擅长侦察工作,也善于领兵作战。比如当时滕州段士雄谋反,就由毛骧率兵平定。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毛骧的身影。浙东沿海出现倭寇,毛骧立即被派到抗倭前线。洪武五年(1372),浙东倭寇进扰,毛骧奉命阻击,战果辉煌:“获倭船十二艘,生擒一百三十余人。”
洪武九年(1376),毛骧被提拔为大都督府佥都督。
对于这样一位“根正苗红”的有为青年,朱元璋不能不予以特别的信任,并进一步提拔重用。既然毛骧有着丰富的侦察经验,侦察丞相的重任也就非他莫属。
队伍足具规模,而且堪称兵强马壮,牵头之人也物色完毕,锦衣卫便呼之欲出,至少雏形已经在朱元璋的脑海中形成。
本栏目名为“非常读书人”,是掌阅精选APP原创栏目,旨在把更多的好作品介绍给更多的非常“读书人”——用心推荐,发现更多好看书籍。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