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祖,白话人该拜吕嘉:广东三民系起源发展,一次讲清(5-1)

你老祖,白话人该拜吕嘉:广东三民系起源发展,一次讲清(5-1)

首页冒险解谜木筏求生179版本更新时间:2024-05-06

因事务繁忙,这个系列暂停了一段时间。请谅。

前面的文章梳理了白话人的历史渊源。其中提到,综合史料,不难发现,广府人的先祖要么是瑶壮等为主的南越人,要么是征战、戎守岭南的军士,要么就是贱民(在中原投机倒把被充军发配岭南的商人),要么就是修灵渠的民工。

这一期,我们不妨根据历史的记载,并结合合理的分析,回到历史的现场,尽可能还原真相,以辨析白话的前世今生。

本着“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的治学精神,笔者提出的核心观点是,白话其实是高度汉化的古越语。白话按官方说法是被归入了汉语方言,但本质上应是古越语方言,与现在的壮语等是表亲关系。

这只是探讨交流,某些人大可不必发火。有意见好好说,用事实和证据来说,而不是恶意谩骂,上纲上线。

因篇幅太长,故仍分上下篇推出。

猺獠首领当丞相

据《资治通鉴》《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大量的史籍记载,现在的白话区,从周秦以前直至近代,都是少数民族地区。

实际上,当时的南越国也一样,在古广信、古番禺的华夏人并不多,猺獠人(一作狸獠人,古中原人对南越人的称谓)占了大多数,否则赵佗就不会推出“和辑百越”的政策了。

要说起猺獠人,吕嘉是不可绕开的人物。所以先从他说起吧。(因本文主要探讨白话的问题,对于吕嘉本人不作深入研究,有空的话,笔者会专门写此人物)

吕嘉画像

据资料记载,吕嘉老家在广东顺德大良附近的石涌、金陡一带。因其聪明好学,办事机灵,被推为越民首领。

顺德人梁廷楠曾在《南越五主传》中引用屈大均《广东新语·粤记》的记载称:“吕嘉,本越人之雄,佗因越人所服而相之而南越以治。”

这句话的意思通俗点说就是,吕嘉是越人首领,赵佗为巩固统治,笼络人心,拜吕嘉为丞相。

史载,吕氏宗族全都与王室联姻通婚,“其相吕嘉年长矣,相三王,宗族官仕为长吏者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其居国中甚重,越人信之,多为耳目者,得众心愈于王。”

以上这句话可见,以吕嘉为代表的南越人和汉族人已经深入融合,日后摇身一变成了汉族。难道不是吗?试问现在的顺德或者说南番顺,还有多少本土的少数民族?

再说回历史。前137年(汉武帝建元四年),赵佗孙子赵胡即位南越王,历经多年经营,南越国本土势力代表丞相吕嘉权倾朝野。

赵眛(胡)画像

元鼎六年(前111年),吕嘉*掉主张归汉的南越王赵兴,与中央朝廷抗衡。这帮讲白话的人是不是传统上就有反骨?

最后,吕嘉兵败。相传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来到今天的碧鉴河边,架起浮桥(后人循址重架木桥,并以路博德封号伏波作为桥名。现当地人叫此桥为九眼桥。只要懂得把“眼”字发成ann音,大家便会会心一笑,目测顺德话基本过关了),直取城池。后来,吕嘉在福建漳浦附近被擒,并非传说中在大良的老家战败被俘。

伏波桥

关于伏波桥,顺德城市网刊发过一篇题为《新春讲古顺德:伏波桥的前世今生》的文章,探究了伏波桥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搜索了解。

关于南越丞相吕嘉,司马迁在《南越列传》对他的评价只有八个字“吕嘉小忠,令佗无后。”前面还有八字是“其后亡国,征自樛女。”

有人评价说,吕嘉只忠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归汉完成大一统非常抵触,结果带着赵家遗骨一起悲剧,他完全可以有另一个剧本成为历史的伟人,可惜只因狭隘的格局成为阻碍大一统的历史罪人。

但不管怎么说,白话人真正的先祖应是吕嘉而不是赵佗。因为赵佗代表的是南越国的整体尤其是汉人的利益,而吕嘉政治集团代表的是南越人在南越国的利益。

说赵佗是岭南人文始祖,这个倒是共识。但赵佗毕竟是中原人,元配是中原人,纳的妾倒是有越人,但不论如何妾都不能成为妻,即便元配过世,妾也不能被扶正。《唐律疏议》记载:“妾乃贱流”“妾通买卖”“以妾及客女为妻,徒一年半。”

秦朝先后四次组织大规模移民岭南

好的,说完吕嘉,我们就可以对白话的形成逐步展开分析了。

这回,我们还是要回顾一下秦军征服岭南的历史。

秦始皇

《中国战争史地图集》所绘秦攻岭南百越之战

秦三征岭南始于公元前219年,终于公元前214年,共历时五年。

第一次战争,据《淮南子》记载: 秦军共分五路,一路攻取东瓯和闽越(浙江、福建),两路攻南越(广东),其余两路攻西瓯(广西)。秦军分一路攻浙闽,兵力约10万;分四路攻两广,兵力约四十余万。此战攻下闽浙。

第二次战争,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当时才18岁的赵佗的率领下攻击岭南。此战将今广东全境和广西一部分地区,被纳入秦的版图。

第三次战争,公元前210年,赵佗攻瓯骆地区。此战秦军将今广西至今越南中、北部一带等收入囊中。

赵佗

秦始皇干趴南越之后,实行戍守政策,建立郡县制,有组织地大量向岭南移民。

戍守意味着那些征战的官兵都只能就地安排。秦始皇不仅在岭南西北方的交通孔道上建筑城堡,驻扎重兵,以防西瓯人北窜,还沿五岭南北设有众多戍守据点,并在各郡县治所及水陆关隘驻防大量戍卒。

请注意,这些戍守点今后大都成为客家人的聚集地,比如龙川、韶关等。

那么,大家必然会提出一个问题,秦军驻守岭南,赵佗建立南越国,原来的百越人去哪里了?

好在“映像志”写了同题文章为我们解开了这个问题:

在秦军持续不断的打击下,百越族要么被灭要么臣服,要么迁徙。今天的东南亚人中,除了当地土著之外,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百越人迁移和扩散的后裔。

该文又称,为了让50万秦军(关于这个数字,学术界存在争议),世代在岭南驻守下去,秦始皇开始世界史上第一次征招女兵(其实,严格意义上,也不算女兵),成千上万的未婚女性,被征招,集体奔赴岭南,屯垦戍边。

史书上说,秦始皇说,不出二十年,岭南又可带甲50万。50万秦军加上50万女兵,就是50万个家庭,一个家庭二抽一服兵役,就是25万,如果是四抽二就是50万带甲之兵。

秦军

另据史*载,秦朝先后四次有组织地向岭南大规模移民:

秦始皇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壻、贾人略取陆梁地(岭南)”。

秦始皇三十四年,“适治狱吏民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秦始皇三十五年,“益发谪戍边”。

最后一次,赵佗上书请求遣送“亡父家者青年女子三万人,以为士卒衣补,秦皇帝可其万五千人”。秦军士卒得以与这些女子组建家庭,其余留在岭南的男子很多也与越女通婚。

这些从中原等地过来的女子,全都留在了龙川县令赵佗治下的龙川县里了——赵佗自己奏请的,不可能肥水流外人田。这也正是当今发现龙川县佗城是“世界上姓氏最多的地方”的原因——一个佗城村就有140个姓,一个佗城镇就有179个姓。龙川县也因此成为中国数千个县域中,姓氏最多的一个县域。

广东省政府参事、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在此考察后认为,早在2002年他在考察珠江水系文化源头时,曾在龙川县佗城镇发现了37座秦朝大军民间化重要标志的姓氏宗祠遗址,这对确定50万秦军下落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但是,当时调查考察时,当地政府并没有提供当地姓氏的准确数据。因此,还不能完全证实50万秦军的下落。而此次179个姓氏的发现,“完全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

黄教授称,这179个姓氏和37座姓氏宗祠遗址的发现,就是当年南下秦军在此驻扎、杂处、生息、繁衍乃至散行到岭南和世界各地的历史见证,并从而使佗城成为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结合的发轫之地,其文史价值和政治意义十分重要。

——以上这几段话,在今后介绍客家民系和客家话的形成,包括现在要分析白话的形成,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之后的历史,笔者在之前写的文章也提及过了。

简单点说,秦朝在岭南设立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相当于地委*。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和揭阳四县。

龙川的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非常重要,赵佗被委任为龙川县令,相当于县委*,这年他23岁。

赵佗在县令的位置上干了6年。此间秦始皇死,秦二世继位,之后天下大乱。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嚣老爷子病重,临终前任命赵佗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

不久,任嚣病亡。赵佗向南岭各关口的军队传达了据险防守的指令,防止中原的起义军队进犯,并更换了南海郡中的部分官吏,牢牢地掌控了政权。秦朝灭亡,赵佗乘机起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建立起南越国,号称“南越武王”, 定都番禺,也就是现在的广州市。

建立南越国之后,赵佗继续秦帝国的汉字政令体系,推行缩小版的皇权官僚集权体制,郡县制下,邻近中土的南海郡和桂林郡,依旧由旧秦军用秦制掌控;对于象郡,考虑其远处南海一隅的特殊情况,析分为九真和日南两郡,派遣行政官员前往主持大事,一般的行政事务则交由原来的部落首领自治自理。

赵国还实行“和辑百越”政策,委任吕嘉为南越国的丞相,吕嘉的弟弟被封为将军,吕氏宗族中“为长吏者七十余人”。此外,还有许多越人在军队和衙署中任职,如归义侯郑严和田甲,驰义侯何遣,赵郎都稽,瓯骆佐将黄同,嘹侯毕取,揭阳县令史定等。除此之外,在一些大的越人部落,赵佗采取分封越人首领为王的做法。请注意,这些当官的越人都改汉姓了。现在的白话人中有这些姓的,请查一下家谱或族谱。

2012年6月26日,河北文明网刊发的一篇介绍赵佗(南越武王)的文章对此写得很详尽,其中还提到:

赵佗鼓励汉人与越人通婚,带头从王室做起,纳越女杨氏为妃,撮合左相吕明和中尉穆夫人两人联婚,又动员杨妃将其胞妹许配给右相苏锦为妻。反正吕氏家族的女子,都嫁给赵氏男子,吕氏家族的男子,也都迎娶赵氏的女子。

至于汉越民间的通婚就更普遍了。赵佗宣布:凡是汉越联婚,政府都要派官员去送贺礼。

但是,南越国,越语与汉语不通,民风民俗与中原地区差异极大。当地越人,饮食有鼠贝鱼蛇,服饰用断发文身,居住高架木屋,出行舟船木筏,巫祝盛行,不似中原用甲骨蓍草而用鸡骨。

赵佗只得采取入乡随俗之策,允许越人保留自己的习俗,并带头尊重和遵照越人的风俗习惯,有时候表现得比越人还越人,他经常脱掉汉装,身着越服,讲着一嘴流利的越语。(据史载,赵佗以越人君主、蛮夷大长自居,放弃了中原的冠带之礼,头饰不用中原的束发冠带,宾礼不正襟危坐,而是从越俗,魋髻箕踞,头发在头顶上绾成锥子髻,双腿前伸而坐)这一点,赵佗为了当王,真是够拼的了,也不愧为一代明主了。

岭南的秦军(汉人)数量实在太少了

不过,赵佗的做法,在汉朝看来就不妙了。

《史记》卷九七陆贾列传有记载:

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他(赵他即赵佗,曾为南越尉,所以称为“尉他”)魋结(同“椎髻”,即束扎起一小撮像椎状的发髻)箕距(双腿张开前伸两膝微曲而坐,是一种不拘礼节、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见陆生(陆贾)。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但问题是,赵佗也是没有办法。为什么?

因为汉人在南越真的太少了。前面笔者也提到了,如果有足够的秦军和秦人(汉人),赵佗并不一定会实行“和辑百越”政策。

据史料记载,南越、闽越的甲卒都有数十万,其全国人口必然是以百万计的,东瓯的人口据推算也有上百万,元鼎五年汉武帝遣伏波将军平南,骆越四十余万口降汉,加上未降的人口,骆越的人口也以百万计,而南越、闽越、东瓯、骆越只是百越中的四国(即使是比较重要的四国),所以,百越的人口是相当惊人的。

根据《汉书·南蛮传》的记载,直到东汉,岭南人口仍旧以少数民族为主。

又据《后汉书·列传·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

凡交阯所统,虽置郡县,而言语各异,重译乃通。人如禽兽,长幼无别。项髻徒跣,以布贯头而著之。后颇徙中国罪人,使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

但,即使东汉政府把从北方流放过来的罪犯(汉代史籍中最常见的流放地,相当于今天珠江三角洲以西到广西南部沿海地区的合浦郡)和原住民杂居,这也只是“稍知言语”而已,可见雅言在岭南白话区的存在有多弱!

所以,人口结构直接决定地方语言的走势和变化。这一点,请读者务必注意。

下篇将梳理相关专家学者的成果,对白话来源和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敬请留意。有心人可点赞关注,谢谢!


转载本人文章,请注明出处,未经允许,不得商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