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一把钥匙缘——悼念段晴先生

追忆|一把钥匙缘——悼念段晴先生

首页冒险解谜木木冒险‪岛更新时间:2024-08-02

赵莉

知名历史语言学家、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段晴因病于2022年3月26日凌晨在北京逝世。段晴教授是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她毕生致力于中古伊朗语、梵语、巴利语、犍陀罗语等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在印度学、佛教学、丝绸之路文献和梵文贝叶经等研究领域成就卓著,享誉国际学界。澎湃新闻特此刊发相关新疆龟兹研究院文博研究馆员赵莉撰写的追忆文,回忆了段晴对新疆龟兹石窟的关注,以及对后辈学者的肯定与鼓励。

3月26日大早,我正忙着准备早餐时,突然听见老杨在书房大声叫我,接着便慌张地喊道:“段老师走了!段老师走了!”我急忙探出头去问:“哪个段老师啊?”“段晴老师!”“怎么可能?胡说啥呢!”“真的!是真的!赶紧看你的手机!”我三步并作两步跨进卧室,抓起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急忙打开微信朋友圈,刹那间,“段晴老师千古”的凭吊信息,如潮水般向我扑来。当时,我的脑袋就像被击了一闷棍,嗡嗡作响。

不敢相信!不愿相信!段老师怎么就突然说走就走了呢?而让我久久不能释怀的是,到现在我才知道段老师去年年底就病重住院。我终是未能见她最后一面就天隔两方,无论如何也得问候一下段老师呀!

那两天我像丢了魂一样,整日无精打采,心里一直自责自己,没能在段老师生病期间向她问候一声,也没有来得及向她做最后的告别。回想过往,段老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那样的鲜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回想起她对后辈的勉励和支持,使我不禁潸然泪下。

段晴教授

初见段晴老师是在2009年11月20至22日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举办的“汉唐西域考古:尼雅——丹丹乌里克遗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茶歇时,段老师向我聊了很多关于于阗在丝路上的重要性,她说想申报课题项目,有生之年一定要去和田做些工作。众所周知,段老师的拿手绝活是解读古代中亚的死语言,这是冷门绝学,但她却一点也不刻板,不像人们印象中的老学究。

后来,由段晴老师担纲首席专家,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新疆博物馆和新疆考古研究所申报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获批。此后,段老师带领学术团队多次往返新疆,忙于西域胡语文献研究的课题项目。尤其是对和田发现的几块氍毹的解读,为圈内学人所称道。

段晴(右一)陪季羡林先生(右二)访问德国(1980年)

2014年12月,我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部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为期两周的“新疆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研修班”,培训场地就设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楼上,学员住在北大西门外的邮电宾馆。第二天课间休息时,我和段老师在楼道里偶遇。翌日中午,段老师盛情款待了我和一同参加此次培训的新疆考古研究所的阮秋荣先生。段老师对新疆人的热情好似一团火,烤得我们暖融融的。当得知我住宿的宾馆房间狭小,晚上想写点东西不太方便时,段老师毅然决然要求我晚上去她办公室工作。于是,每天晚饭后,我如约来到外文楼段老师的办公室,喝着她沏的好茶,一边在电脑上码字,一边和她闲聊着,间或听听段老师“八卦”学术圈的那些轶闻趣事,伴着爽朗的笑声,一天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这可不是一间普通的办公室,季羡林和和金克木两位老先生都曾在此备课办公。就是这间不大的办公室,老先生们的学术造诣仿佛都被时间积淀了下来,透过满屋的藏书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息,今生有幸能跟段老师进来,何其幸哉!那时,段老师正在组织一个有关尼雅遗址的学术考察活动。没过两天,她就带领考察组出发去了和田。临行前的头一天晚上,段老师留给我一把拴着红绸缎的钥匙,还特地叮嘱晚上还是去她办公室工作。我恭谨不如从命,双手接过了钥匙,问段老师离京前应该把钥匙交给谁?她拍着我的肩膀,笑着说:“你留着吧,以后来北大还来我这里办公。”从此,这把钥匙把我和段老师连接在了一起。时至今日,这把钥匙还挂在我家的书柜上,我不停地抚摸着栓着钥匙的红绸缎,泪如泉涌,这是段老师留给我的永久的纪念。

段晴老师办公室的钥匙

2016年10月9日至10日,新疆博物馆联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地区民间文化的调查与传扬”项目组,在新疆博物馆举办了“丝路于阗--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学术研讨会。我受邀从克孜尔赶到乌鲁木齐,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在报告席上,我斗胆和段老师进行了学术辩论。段老师的开朗、率真以及追求真理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6年10月“丝路于阗--文化与艺术的交融”学术研讨会

克孜尔第38窟闻法天人阿艾石窟的卢舍那佛壁画克孜尔第69窟护法金刚

2017年8月,我遭遇了人生的低谷期,心绪不宁,状态不佳。11月20日,北京大学的段晴、荣新江、李崇峰教授以及范晶晶老师在从巴楚图木舒克遗址返回乌鲁木齐的途中,专程来克孜尔看我。当他们到达克孜尔时已是下午,我们一同漫步走在克孜尔的林荫大道上。老师们都很关心我、鼓励我,我也有幸领略了几位老师的大家风范和人格魅力。段老师对我说:“赵莉,你是最棒的,你所做的工作非常重要,我们都期待你的成果能尽快出版。”我感动不已,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当然,此时任何的语言表达都是苍白和无力的。那个冬日午后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2017年11月20日段晴在克孜尔石窟

时隔一年后的7月18日,新疆龟兹研究院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暨克孜尔石窟与丝绸之路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北京798木木美术馆拉开帷幕。段老师在百忙之中莅临展览,并主持了当天下午在歌德学院举行的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当我介绍完策展意图时,段老师给予了这次展览很高的评价:“龟兹洞窟的壁画艺术非常惊人,每次我们去都感到非常震撼。龟兹壁画是公元四五世纪的,要早于文艺复兴一千年。古代艺术品是要有背景的,比如石窟寺,它要有自己的位置,它属于一个艺术的逻辑。艺术和我们的文字一样,是传承文明的,是文明的表述;它的每个元素和我们的语言一样,有文字、有语法。语法是语言的逻辑,艺术也是这样,它的每种元素是它的文字,是它最基本的构成,也就是说像词汇一样。艺术之所以震撼,是因为它后面都是有逻辑的。这个逻辑如果被揭取走了,被割裂了,你就看不到它背后想表达的是什么,也就不可能还原一种文明。所以我觉得刚才赵莉讲得非常好。”

2018年7月18日段晴老师主持“克孜尔石窟与丝绸之路研究学术研讨会”

2020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选题《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经典译丛》要申报国家出版基金,段晴老师的推荐意见如下:“丝绸之路研究领域的前辈学者,例如季羡林先生早有定论:新疆地区是多元文明的汇聚地,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地方可以呈现如此之多的多元文明,犹如新疆以及敦煌。众所周知,最初是英法德俄探险队先后开启了新疆地区考古探险的先河,从而揭示了曾经存在的已逝文明,发现了已经消亡的多种语言,发现了被认为不复存在的典籍等。不仅如此,西方列强将新疆的乃至中亚的文物运回各国之后,并未停留在仅仅是对宝物的猎奇、欣赏阶段,而是开展了持续不断的研究,为学术界创造了新的学科。但是,必须指出,来自西方以及日本的考古探险对新疆地区石窟等的破坏也是严重的。由于壁画被切割盗走,文物等被窃取,以致考古探险发现的文物丢失原始信息,造成学术领域的重大缺憾。好在有中国学者近十多年的迅速成长,以及对丝绸之路考古文物的追踪调查、追踪研究,弥补了部分遗憾。龟兹研究院赵莉研究员十多年来的努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现在赵莉研究员提出翻译、出版‘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经典译丛’,她的规划是基于多年的调查。我认为她的眼光独特,多选择了俄语以及德语的著作。而恰恰是受到语言的限制,俄罗斯以及德国的藏品,以及他们的考古报告、图录、研究论著等不能被国内的学者所充分利用。我相信这套经典译丛完成之后,必然将裨益中国学者。事实证明,唯有中国学者参与研究丝绸之路的考古文物,才能使这一领域获得大的提升。我非常感谢并支持赵莉研究员规划了‘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经典译丛’系列,并希望这一系列的著作早日完成翻译出版,令更多中国学者受惠。”段老师在在处处的肯定、鼓励与扶持,给我信心和力量,让我前进的步伐更加坚定。

2021年3月23日,中西书局举办的“《龟兹石窟题记》出版座谈会”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召开。会上,段晴老师作了简短的介评:“尽管多年来,我们在壁画、石窟的研究领域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于龟兹文化的研究仍未能深入。不得不说,进一步深入研究之所以困难重重,其中很大的障碍,就是缺乏掌握龟兹语的人才。而《题记》正是在这一领域筚路蓝缕,开了先河。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影响是只限于中国的。新疆这几种古代语言的发现,却有世界的意义。’”段老师的发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龟兹石窟研究的瓶颈和短板,也为未来龟兹石窟研究走向深度和广度点明了方向,并给予《龟兹石窟题记》这套书以极高评价。会后,段老师表达了希望今后带领团队从图像学的角度对龟兹石窟壁画进行相关研究的愿景。

2020年3月23日《龟兹石窟题记》出版座谈会在上海辞书出版社召开

2020年3月23日段晴老师在《龟兹石窟题记》出版座谈会上发言

2020年3月23日段晴老师在《龟兹石窟题记》出版座谈会

2020年3月23日段晴和作者在《龟兹石窟题记》出版座谈会上合影

5月9日,上海书画出版社主办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出版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文研院举办。段晴老师又一次主持了我的主题报告《流失海外的国宝调查——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让我始料不及的是,这竟是我和段老师的最后一面,没有告别,已成永远。

2021年5月9日《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出版研讨会合影

2021年5月9日段晴老师在《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出版研讨会上发言

2021年6月中旬,在参加拜城县举办的“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期间,段老师带领学生去了克孜尔石窟,她在微信中给我留言:“这一趟主要是让年轻学生对龟兹产生兴趣。本来龟兹是季先生关注的重点区域,结果现在我们这里没一个重点做龟兹的。”当时我在想,等忙完手头的活儿,一定要找机会和段老师好好合作一把,如她所愿,从图像学的角度解读龟兹石窟壁画。段老师已经铺垫好了开头,但她却要中途退场。期盼能和段老师的团队再续前缘,以了段老师的夙愿。

段老师的突然离世,让我的内心感到空落落的。手持段老师留的这把钥匙,我将用余生去努力解开龟兹石窟众多的未解之谜,以告慰段老师的在天之灵。

(本文作者系新疆文博院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陆林汉

校对:栾梦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