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阵子,每次打开电视转到 Discovery Channel 时,我一定会等待或停留的节目,就是加来道雄 (Michio Kaku) 的《科幻成真》(Sci Fi Science: Physics of the Impossible, 2009-10)。当时会喜欢这个节目,并非基于我是个科幻迷,也非因为我爱好科学,而是因为这位欢乐幽默的白头髮老爷爷,总能让人在欢笑中获得不思议知识。
当时,我并不知道加来道雄是位着作等身的知名物理科学家,也不晓得他是爱因斯坦的大粉丝,更不晓得他是弦理论跟万有理论的着名学者,单纯只是喜欢他那彷彿科学超简单的开朗热情,还有总能四两拨千斤地解说科学的快意态度。与其说是在看科学节目,我倒觉得比较像是在看白头髮老先生穿着巫师白袍在表演魔术。
后来,真正开始阅读加来的书,是 2015 年出版的《2050 科幻大成真》(The Future of the Mind: The Scientific Quest to Understand, Enhance, and Empower the Mind),当时会毫不犹豫地把这本书买回家,实在是因为我太想知道为何在 2050 年这么近的未来,科幻故事和电影中的奇思幻想,就已经都能在现实中轻鬆实践。
未来文明大预测:第五波科学革新浪潮
无论是书写与节目,加来最让人称扬叹服之处,就是他总能把伤脑磨人的科学知识,彷若探囊取物般地轻易解释。那些学院中盘错难解的理论与哲学,从他口中道出之后,都好似反掌折枝的日常小实践与生活小常识,于是无论是爱因斯坦或是人工智慧,都成了亲切风趣的床边故事。
要能够把最艰涩深奥的知识,自在轻快地以故事描述,而无须透过大量搅舌的专有名词,那肯定是因为作者早已熟稔知识,并能将形上思想灵活通晓于生活与人生,才能游刃有馀地将乾涩的专业,向平凡的素人解释说明。加来就是这类科学家,而近日刚出版的《离开太阳系》(The Future of Humanity: Terraforming Mars, Interstellar Travel, and Our Destiny Beyond Earth),也属这种只要有能力读懂中文,就有办法读懂内容的科普读物。
然而,别以为那些能看懂的科学,就是简单的知识,加来道雄的《离开太阳系》可是个包罗万象的今日世界总整理与未来文明大预测 ── 关于第四波与第五波的科技革新与浪潮。
若不是科学专业或者研究人员,大部分的人在学校所获得的科学知识,大多只达第一波科学革新浪潮,或者顶多只到第二波。然而,我们已经身处在第三波科学革新浪潮中,第四波也已经迫在眼前,更何况是加来在《离开太阳系》所设想的是第五波科学革新所带动的宇宙探险。
加来循序渐进地由科技的今日现况开始说明,介绍现今的火箭是经过多少的实验与改革,才逐渐演化成今日的太空发射系统,从早期的抛弃式到现在可回收,从过去的政府主导到现在的企业自筹,从过去的许愿登陆月球到现在的企图登上火星。
生活在太空不容易:未知的环境与自身肉体的挑战
在阅读关于火箭与登月的这几个篇章,总让人忍不住回想起 2018 年由达米恩.查泽雷(Damien Chazelle)所导演的《登月先锋》(First Man)。虽然由今日看来,成功登月是项时代壮举,但是在阿姆斯壮留给月球的第一个脚印之前,这项计画已经经历不可计数的失败与打击,不只有来自民众的抗议与社会舆论的攻击,还有来自参与计画的队友因实验意外而离世的悲怅。
例如,只要一离开地球,无论是待在太空舱、处在太空旅行、或是身在任何重力比地球小的星球上,人体就会因为失重而产生肌肉萎缩与骨质流失的困扰,于是,所有离开地球的太空人或者移民者,都得强迫自己肌肉训练。对于那些长时间在地球之外探险的太空人来说,都是以自己的肉体在拼博知识的垦荒与未知的世界。
想登上月球、火星、木星的卫星欧罗巴、或是土星的卫星泰坦,人类得克服的困难固然很多,但是假若想移民到这些星球(例如人类已经面临《星际效应》的地球危机),更是窒碍难行。想登上星球,只需考虑如何抵达,仅需解决星际交通问题;但是想要定居,就得改造星球,创造合宜的空气、水、与温度,才有机会让人类自足自给且安居乐业。
改造行星三步骤:水、温室和农业
于是,加来由气候、气体、泥土、水资源、矿资源、农业、与重力等等,解释每个在太阳系有可能成为人类居住的星球,各有哪些造镇计画的天然优缺点,还有哪些可行的改造原则与手段。例如想要改造火星,首先得在大气层注入甲烷与水蒸气,创造人工的温室效应,接着再将二氧化碳的冰帽加温,间接製造水。有了水和温室,才有机会创造农业,进而才有造镇与定居的可能。
然而,看似简单的火星改造三步骤,其实都是移山填海的艰钜险阻。光是要「融化冰帽」,就得从地球运送太阳能板、集中太阳热能、再长期照射火星冰帽,慢慢等待二氧化碳的融化。这些旷日废时的一连串步骤,都是重重障碍,也不知何时才真能解火星的水源问题,于是,有着伟大火星梦且已经发射 X Space 的伊隆.马斯克(Elon Musk),乾脆提出更疯狂的构想,不如直接在火星冰帽上引爆氢弹,一次融化冰帽,就能迅速创造水源(不过,爆氢弹的构想其实是个不顾负面后果的妄想)。
看似简单的火星改造三步骤,其实都是移山填海的艰钜险阻。这些旷日废时的一连串步骤,都是重重障碍,也不知何时才真能解火星的水源问题。宇宙航行的未来:后人类的宇宙探索的展望
此外,《离开太阳系》不只描述人类主意的星球改造计画,还有前往太阳系之外的其他星际旅程。然而,想离开太阳系,人类肯定要能克服更长时间的无聊航行,理想上最好是能创造出超越光速的太空船。在整书本的后半部,就是关于第四波太阳系殖民之后的第五波后人类宇宙探索。
想离开太阳系,人类肯定要能克服更长时间的无聊航行。此时,人类就得运用大量的人工智慧与机器人,尽量避免人体在在探险中的风险与外星生活的不适应,正如同《银翼*手》(Blade Runner, 1982)中的彷生人,就是外星探索与矿物开採的主力。在探讨人工智慧与机器人之时,鑑于大部分科幻小说家的臆想,假设机器人有朝一日肯定会产生自我意识、决心反抗革命、不只反噬人类、甚且操纵地球。不过加来以「意识的时空理论」,推演机器人意识觉醒的可能性,他最后乐观地说:别担心,百年内还看不到。
此外,到了 21 世纪后半或 22 世纪,AI 人工智慧、奈米技术、还有生物科技都已经更为先进之时,或许人类也无须再使用脆弱的人体进行时空旅行,若不是可以透过生物改造人体,不然就是可以将意识直接上载直接搭载 AI 机器人。总之,后人类时代的「人」的组合与概念,肯定又是另外一番风景与多层辩论。
对未知宇宙的浪漫想像:科幻创作最好的题材
在《离开太阳系》,无论是星球的天然条件与改造计画,或是太阳系外的宇宙,满满都是知识与推论,不只有科学角度,有历史上的发现与臆度,还有这些星球在科幻电影与小说中的想像与诠释。对于喜欢探索宇宙、星球科学、或是揣卜未来的读者,都能在此书读到有趣的内容。最能受惠者,应该是正在撰写科幻小说的作家,肯定是源源不绝的未来科技灵感与末世题材。
不过,想要了解现在与认识未来,除了《离开太阳系》,最好连同加来道雄的《科幻大成真 2050》与《科技大未来 2100》(The Future of the Mind: How Scienc Will Shape Human Destiny and Our Daily Lives by the Year 2100) 一起互文阅读,才能形成如虎添翼的三位一体,形成一套有系统的蓝图与解答,帮助我们在急速转变的现在,认识未来在人类脑中的小宇宙,还有地球外面的大宇宙。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